高职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培养探究
2018-07-05蔡俊颜
蔡俊颜
高职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培养探究
蔡俊颜
(闽西职业技术学院 旅游系,福建 龙岩 364000)
从国内相关研究出发,采用德尔菲法提出了高职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构成体系与要素,并通过层次分析法对各要素进行了权重赋值,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了解了厦门市6所高职院校的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可持续能力现状,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关建议,以期为高职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培养提供途径参考,为提升高职系统教育水平提供有益借鉴。
可持续发展能力;旅游管理;能力培养
可持续发展作为一种发展模式,涉及到环境、能源、人口等方方面面的问题,其中教育也是其重要组成部分[1],就我国而言,提高人口素质,培养人才的持续发展能力,实现人口均衡可持续发展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2]。
高等职业教育是我国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肩负着为社会输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在生产、服务一线工作,并具备继续学习的能力和创新创业精神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的重任。我国的职业教育在上世纪的90年代中后期曾经获得了国家巨大的支持,并取得了迅速的发展[3]。但目前高等职业教育的重点在怎样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实际技术操作能力等硬技能方面,常常对职业精神、创新思维、再学习能力等软技能的培养比较怠慢。高职旅游管理专业是高职系统中设置较为广泛、规模较为庞大的一门专业,其对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要求更强,特别是现在旅游业飞速发展,各种新的旅游理念、旅游形式层出不穷,对学生应对社会变化、专业发展的个人发展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使得基于高职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培养现状,进行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和评定、教学方法的改革,从而提升学生适应社会、适应企业和实现个人长期可持续发展,显得尤为重要。
通过相关文献的研究发现,目前对学生可持续能力的研究方向多存于概念、现状、策略等基础层面,研究方法多采用主观评价结合问卷调查方法,与其他学科、理念结合较少,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构成体系的研究较为宽泛,没有形成较为系统的学生培养方案。
一、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构成体系与要素分析
本课题使用了德尔菲法对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构成体系与要素开展了探讨。结合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相关研究的理解,笔者设计了包括旅游管理专业知识、旅游技能知识、表达沟通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学习研究能力、服务意识、团队精神、奉献精神、自信心、乐观的态度、诚实、正直、责任心、成就感的追求、归宿感的追求15项内容的专家意见征求函,在各项的评价上选择李克特量表刻度法(非常同意5分,同意4分,不一定3分,不同意2分,非常不同意1分)。选取厦门市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教师、厦门市旅游企业管理人员组成的16人专家团队,通过电子函件的方式,进行了3次信息交流反馈。
表1 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构成体系德尔菲法调查表
基于以上调查结果,通过课题组讨论,选择70分以上的项目作为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构成体系内容,即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构成体系包括旅游专业知识、旅游技能知识、表达沟通能力、学习研究能力、服务意识、责任心共6项。
基于以上分析,本着可评价的目的,本文将旅游专业知识、旅游技能知识进行了要素划分,对于不宜量化评价的“表达沟通能力、学习研究能力、服务意识、责任心”进行了要素细分,并通过主观赋分的形式进行测量。将旅游专业知识划分为旅游概论成绩、饭店概论成绩;旅游技能知识划分为形体训练课成绩、礼仪课程成绩、应用文写作成绩、计算机成绩;将表达沟通能力细分为表达能力、争辩能力、倾听能力;学习研究能力细分为学习独立性、思维灵活度、反思力;服务意识细分为主动意识、服务理念;责任心细分为责任信念和责任担当。
为明确各要素的权重,本课题组使用了层次分析法(AHP)进行同层要素重要程度两两比较计算得出各要素权重。结果如下:
表2 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构成要素权重表
二、高职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现状
(一)调查方法和调查对象
本文组根据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构成体系与要素设计了《高职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调查问卷》。问卷内容包括16要素变量和人口统计学特征,每个要素变量设置0-100分的调查刻度,后期根据每个变量的权重进行加权得分,得出每份问卷的总得分。在抽样方法的选择上,因费用、精力等多方因素的制约,采用非概率样本抽样的方法,选择厦门南洋职业学院、厦门兴才职业技术学院、厦门华厦职业技术学院、厦门安防科技职业学院、厦门海洋职业技术学院、厦门城市职业学院6所高职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测量问卷发放300 份,收回问卷266 份,有效问卷241份,有效率80%,问卷效果比较理想。
(二)调查信度分析
为检验问卷调查结果的一致性和稳定性,本次课题采用了克朗巴哈(cronbach’s)系数检测调查问卷的信度。调查问卷的统计工作运用SPSS7.0完成,使用其信度检验功能对问卷中的问题进行了内部一致性检测,得出本次调查的cronbach’s系数为0.903,充分说明此次问卷调查具有较高信度,可以应用于相应的分析研究。
(三)调查结果分析
1.人口统计学特征分析
本次调查中参加调查的男生共109人,女生132人,男女比例1:1.21。一年级学生98人,二年级学生83人,三年级学生60人。问卷将家庭来源分为城市和农村,其中城市78人,农村163人。家庭年收入5万元以下的学生41人,5-10万的学生112人,10-30万的学生55人,30万以上的学生33人。
2.总体结果分析
本次调查的总平均得分为70.84分,其中最高分88.54分,最低分52.31相差36.23分,其中60分以下33人,占总数的13.69%;60-70分109人,占45.23%;70-80分68人,占28.22%;80分以上31人,占12.86%,总体离散度较高。这说明高职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总体一般,有待加强;个体差异较大,有待进一步协调培养。
就项目的每一项而言,总体呈现“专业课知识水平(82.31分)普遍高于公共课知识水平(63.50分)、表达沟通能力(75.62分)略强于学习研究能力(70.89分)、服务意识(61.39分)责任心(65.59分)偏弱”的总体局面。究其原因,一是高职学生入学文化基础很低,后期的学习中不能很好的解放思想,重树自信,建立兴趣;专业课作为入学后新接触的课程,并且实践性更强,能够有效激发学生兴趣,并且专业课的课程考察主观性较强。二是高职学生思想意识逐步成熟,交际环境较为简单,家庭、同学、师生交流沟通较为有效;由于高中阶段的学习成绩普遍较低,使其对自我学习能力认识较为保守;三是学生较少接触服务意识、责任心的实际运用,故对其认识不足。
3.基于人口统计学特征的调查结果分析
从男女生比较来看,男女平均得分分别为72.13分和69.77分。其中男生最高分88.54分,最低分52.31分,相差36.23分;女生最高分86.22分,最低分54.43分,相差31.79分。从调查结果来看,高职旅游管理专业男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总体强于女生,但男生个体差异较大,在群体可持续发展水平稳定度上不如女生。
从年级差异来看,一、二、三年级的平均得分分别为66.92分、71.03分、76.98分。可以看出随着年级的增长,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逐步增强。特别是三年级学生,由于其年龄的增长,心智的逐步健全,接受高职的学校教育,尤其是实习实践机会的增加,使其得分已远超过平均水平。
从家庭背景来看,城市学生的得分高于农村家庭,分别为74.85分和68.92分。并且得分随家庭收入的不同出现明显的正相关。课题组认为这是由于城市学生接触的人文环境、社会因素更加丰富,能够有效开拓其视野,建立认识事物接触事物的自信心。
三、高职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培养途径探析
(一)深化教学改革,在日常教学过程中逐步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
本着培养学生“素质”入手,以旅游管理专业课为主线,体现“强实践”的专业特点,课程设置实施学分制。采取灵活的公共课程教学形式,减少课程总数;加强专业能力训练,拓宽学生知识面和能力结构,提升学生自学能力和创造性,做好教学目标两个方面的分层次教学。
1.在课程结构上,进一步优化专业教学、德育培养和技能教育课程结构。专业教学要体现专业性、时代性,在原有课程设置的基础上,加设旅游进展课程;思想品德教育必须坚持方向性,强调针对性,增设职业规划课程,培养学生的职业规划能力;充分发挥技能教育的基础性和工具性两重功能,提高学生的服务意识和身心素质,加强对学生能力的训练与培养,开拓学生视野,发展学生智力及其个性和特长。
2.在教学重点上,根据形势的变化,放宽思想局限,进行教学重点从知识点向能力培养的转移,重点培养形成学生的服务意识、职业理念、自学再学能力。
3.完善职业生涯教育。增设职业生涯相关课程,侧重培养学生角色定位、认知自我、职业信心能力。并组织开展职业生涯规划大赛、创业大赛等活动,为学生提供展现自我、检验能力、学习交流的平台,侧重培养学生的自主思维、动手操作和创新能力。
(二)准确定位高职旅游管理专业教学培养目标
高职教育目前是我国职业教育的主体,是在高级中等教育的基础上培养生产、服务、管理一线需要的技能型人才与高素质劳动者。同时,社会生产生活环境在不断变化,其对人才的素质也逐步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
高职旅游管理专业教学的总体目标应该为两个层次:一是从社会经济发展现状出发,通过三年的教学,直接向社会输送具有一定文化基础、具有旅游专业知识和较强工作能力,能够胜任旅行社、酒店及相关工作的合格的毕业生。二是从社会发展对人才需求不断提升的角度出发,高职旅游管理专业教学应该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较为扎实的知识结构,能够适应社会发展、企业要求,并能够通过自身调试逐步实现人生更大的价值。
(三)改善评价体系,为可持续能力培养提供有效保障
一方面改变原有对学生的测评方式,重视素质培养考察。既考核学生的知识水平,又侧重对学生表达沟通能力、自我学习能力以及服务意识、责任心等潜层次能力的考核,鼓励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另外改变考试测评方法,加入学习过程的考查和综合能力的考查。另一方面改革对教师的考评。将学生就业能力、再学习能力、综合能力提升作为教师评奖评优的参考标准,提升教师的责任意识。
(四)转变观念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培养认识
教育观念和学习理念在教学和学生学习过程中,起到引领和先导作用。可持续发展能力是学生进入社会后持续发展自身能力、完善知识结构以适应职业要求、社会变化的能力,是实现学生职业长久健康发展的有效保障。教师和学生都应及时从原有的“找工作、顺利就业”短视的急功近利的观念转变,认识到其重要作用和地位,主动指导教学过程和学习过程。
(五)加强学生自我教育,为可持续发展能力培养提供不竭动力
注重培养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的形成,使其在以后的职业生涯中能够通过自我学习不断完善自身能力结构,提升自身水平。重点加强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对知识的归纳能力、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学习习惯,以及有效使用诸如图书、期刊、互联网等知识获取渠道的能力。
(六)开展心理辅导,提升学生心理素质和自我调适能力
通过设立心理健康咨询室、开设心理辅导课程、聘请心理学专家开展讲座、旅游毕业生交流等相关活动,优化学生的个性心理品质,增强学生解决心理冲突能力;使其对自我能力、自我潜能进行重新认识,准确自我定位;提升学生应变能力,帮助学生正确分析环境;正确树立三观(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构建其服务意识、团队精神、奉献精神。
(七)丰富社团活动,培养学生职业“潜能”
正确的组织和引导学生参与社团活动,通过社团的岗位竞争、活动组织、团体沟通,培养和锻炼学生的领导能力、沟通能力、组织能力、竞争能力、协作意识、团队精神和责任心。
四、结语
本课题基于国内外相关研究,使用了德尔菲法对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构成体系与要素开展了探讨,通过调查摸清了高职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可持续能力现状,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关建议。本研究丰富了高职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可持续能力相关研究、为高职旅游管理专业有效开展教学活动提供了有益参考。
[1] 周绍森,刘健. 教育可持续发展与教育产出的实证分析[J]. 江西社会科学,2006(3):188-192.
[2] 李树茁,果臻. 中国人口动态、挑战与国际影响[J].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5):41-49.
[3] 熊湘辉. 职业院校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探析[J]. 价值工程,2013,32(2):275-276.
(责任编辑:黄文丽)
Research on the Cultivation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bility of Higher Vocational Tourism Management Students
CAI Jun-yan
(Tourism Department of Minxi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Longyan, Fujian 364000, China)
Based on the domestic related research,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bility of higher vocational tourism management professional students, and through the analysis on the basis of the theory of iceberg theory, the paper puts forward the suggestions on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Tourism Management Major Students in Fujian 6 vocational colleges.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capacity; tourism management; competence development
2018-03-15
蔡俊颜(1985—),女,福建晋江人,助教,研究生,研究方向:旅游管理。
1673-1417(2018)02-0012-05
10.13908/j.cnki.issn1673-1417.2018.02.0003
G712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