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金融反欺诈是一场持久战
2018-07-05
文/本刊记者 陈 杰
电话诈骗、支付诈骗、各种账户被盗……相信在这个已经移动互联化社会里,普通大众或多或少的都会碰到过,而如果涉及到金融业务,中招者损失就大了。
如何预防?普通大众除了自己注意外,话语权似乎并不大,更多的需要行业机构以政府相关部的关注和重视。
无所不在的威胁
在数字技术支撑下的当下,金融市场的体量和发展潜力正被逐步放大,而其暴露出的风险隐患也与日俱增,欺诈现象层出不穷。与此同时,数字金融欺诈手段由之前较为简单的盗号、盗刷演变为现在的借助大数据等前沿技术,从撒网式向精准化转变,并叠加传销、兼职赚钱、网购退款、金融理财、虚拟货币等更为复杂多样的手法。
然而,传统反欺诈手段维度单一、效率低下、范围受限,难以应对新型的欺诈手段。
日前发布的《数字金融反欺诈白皮书》显示,与传统的诈骗相比,数字金融诈骗往往是有组织,成规模的,他们分工明确、合作紧密、协同作案,形成一条完整的犯罪产业链。数字金融欺诈手段表现出专业化、产业化、隐蔽化、场景化的特征。
此消彼涨之下,数字金融的风控环节普遍面临较大压力。
据国家互联网金融安全技术专家委员会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4月,其互联网金融风险分析技术平台发现了21624个存在异常的互联网金融网站和1362个互联网金融网站漏洞。
当今的金融欺诈主要来自于“网络黑产”,而这一产业正在往技术化、产业化、国际联网方向发展。中国互联网协会《中国网民权益保护调查报告2016》显示,网络“黑产”直接从业者超过40万人;算上“黑产”上下游人员160万人;游离在市场上的身份证约1000万张。
数据显示,仅2017年,网络欺诈导致的损失已达到我国GDP的0.63%,损失估计高达4687.2亿元。而已有互联网金融公司被“羊毛党”薅到倒闭。
“这条产业链主要包括开发制作、批发零售、诈骗实施、洗钱销赃四大环节,进而又细分为软件开发、硬件制作、网络黑客、钓鱼零售、域名贩子、个信批发、银行卡贩子、电话卡贩子、身份证贩子、电话诈骗、短信群发、在线推广、现金取现、电商平台购物、黄赌毒网站等具体分工。”京东金融研究院院长孟昭莉表示,针对金融领域的反欺诈技术需要不断革新,既要精准打击存在的风险,也要执棋先行,才能做到防患于未然。
反骗要重注技术手段
在欺诈团伙产业化、规模化,且广泛使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的今天,反欺诈技术能力直接影响着数字金融反欺诈的实际效果。从技术的运用层级和着力点来看,数字金融反欺诈技术手段可分为数据采集、数据分析、决策引擎等类型。
中国刑事警察学院网络犯罪侦查系主任秦玉海认为,从实践经验来看,反欺诈之战不是某一种技术或方法的单打独斗,而且一场集数据、技术和机制于一体的综合防御战,数据是反欺诈体系建设的核心和前提,技术是打赢反欺诈之战的重要支撑,机制是优化反欺诈效果、提升反欺诈能力的重要保障。
秦玉海认为,数据获得是反欺诈体系建立的根本前提,强化对数据使用的安全保护、加强信息披露,是反欺诈体系发展完善的当务之急。技术是支撑,一方面需要不断优化反欺诈模型和系统构建,综合运用多种技术手段对欺诈行为进行精准打击;另一方面,要将先进的技术在行业内共享,优秀企业的技术输出值得鼓励。而机制则是保障,首先应构建由监管部门、行业协会、金融机构、科技企业共同参与的反欺诈联盟,建立数据、技术、人才等方面的合作交流机制,其实是要加强行业层面对消费者的权益保护,可以联合建立客户权益保护中心,建立行业风险缓释与互助机制。
诚然,数字金融反欺诈是一场持久战,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只有在技术的不断迭代中实现自身的动态优化,才有可能取得真正意义上的胜利。
中国人民大学金融科技与互联网安全研究中心杨东表示,反欺诈方式必须从孤军奋战走向联合打击。反欺诈不仅仅是针对既已发生的诈骗行为,事前做好防止工作,防患于未然、打击于无形才是上上之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