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扣文体特点,强化散文教学的有效性
2018-07-04李宗景
李宗景
【内容摘要】散文内容和形式都比较灵活,教学难度比较大,本文紧扣散文特点,从理清类别、把握文体特点、理清结构、体会意境等方面指导学生学习散文,以强化散文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文体特点 散文教学 有效性
引言
散文教学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地位特别重要,它取材广泛,表现形式灵活多变,行文的跳跃性大。在散文教学中要紧扣文体特点进行教学,才能强化教学的有效性。
一、理清散文的类别
散文按表达方式和内容的不同,可以分为叙事散文、写景散文、抒情散文、哲理四大类。理清散文的类别,教学中才能做到有的放矢。
叙事散文是指以记叙为主要表达方式,以人物、事件为主要表述对象,借记人叙事以抒情写意的散文。叙事散文所记之事一般来说都比较平凡,讲究以小见大;叙事散文很少有单一、完整、曲折的故事情節,常以若干零碎、琐屑之事来反映一个主题,人物形象的塑造通常是通过叙事、人物描写来完成。比如朱自清的《背影》。写景散文,侧重是记写一定的风物、场景。作者对它们不是纯客观的描述,而是将外物与内情融合起来,以表达一定的思想、抒发一定的感情。比较有代表性的是《春》。抒情散文以抒发主观情感为出发点,以空灵飘逸见长,着力点在于准确表达感情色彩的语言运用上。最大特点就是“形散而神不散”。往往借助具象,写景状物来抒发主观情感。文中的景或物是作者抒情的依托,作者往往将所要抒发的情感具象化,运用比兴、象征、拟人等手法,或写景抒情,情景交融,托物咏志,以达到抒情的目的。大致可分为借景抒情、因物抒情和以事抒情三类。代表篇目《难老泉》。哲理散文一般十分工整,不但有散文的特点“形散而神不散”之外,还具有行文对仗的特点,十分有韵味,不仅余音绕梁,而且内容丰富,比如《像山那样思考》,阐述的是人如何正确的对待人和自然万物的关系。
二、要把握散文的特点
散文的主要特点是:“形散而神不散”。“形散”,是指其取材广泛自由,表达方式灵活。散文的题材广泛,上下几千年,纵横几万里,无所不包,大至国内外风云变幻,小至涓涓细流,绵绵细雨,都可信笔挥洒,点染成篇;表达方式灵活,论人、论事、摹景、状物,抒情、议论,灵活多变。但散文无论题材是多么广泛,无论表达方式是如何多样,我们在教学时还得抓住“形散”的另一面,也就是“神不散”。所谓“神不散”是指散文线索集中明晰,脉络一线贯通,紧扣中心。散文一般是通过具体的形象的记述来抒情写意,明理言志。弄清文章的脉络,从整体上把握文章的形象特征,这是鉴赏散文最重要的一步。
三、理清不同散文的结构
理清散文结构就是要根据文章的线索和材料安排的顺序,弄清文章的段落、层次、开头结尾、过渡照应等问题。理清散文的结构,应从以下方面入手:
叙事类的散文,让学生找出文章的主要部分,即叙事部分,据此可以划分文章的结构层次。比如毕淑敏的《离太阳最近的树》,可以先让学生明白所写的事件是“打柴火——砍伐红柳”,然后找事情的起止,很快就能理清文章的结构了。还可以分析文章的线索。文章的线索有时间线索、空间线索、事物线索、感情线索等。如莫伯桑的《项链》以事物“项链”为线索,以“借项链—丢项链—赔项链—谈项链”来组成情节结构,通过对文学作品的线索的分析,有助于把握文学作品的脉络。写景类的散文,往往采用总—分—总的结构形式,如《窗前的树》,先让学生找洋槐春夏秋冬四季的形态及作者的情感描写部分,就是主要部分,这样很容易就能理清文章的结构。这些语言标志对明确文章的结构和思路很有帮助。还可分析承上启下的句子。承上是对上文的总结,启下的内容是对下文的概括。
四、让学生领会散文的意境
首先,要分析散文的意境美。“意”,是指作品的思想内涵,感情色彩,“境”是指具体事物所组成的画面。“意境”是“意”和“境”的统一,即作者融情入景,寓情于物,因事生情,托物言志。古今优美的散文都讲究意境的创造。例如《荷塘月色》中的荷塘,本来平平常常,然而在朱自清的笔下,便如此优美动人了。这就是因为特定的情绪——“心里颇不宁静”——因大革命失败而流露的淡淡的哀愁,作者个性化的人格——真、善、美,三者在月下荷塘的画面里交融在一起。我们在阅读学习散文时,要善于披事入情,即景悟情、体物察情,从而可视可感,有声、有色、有形的主体形象中。以情景中的和谐统一中,把握深刻的主题思想,理解景中所寓之情和物中所托之志,从而受到其艺术感染,欣赏文章的意蕴之深,意境之美。其次,领会散文的意境美。记叙性散文并不停留在记人叙事上,抒情性散文并不满足于泛泛地抒发情感,议论性散文也不仅仅是为了阐述论题,好的散文大都具有诗的意境,作者是把自己的独到见解和强烈感情熔铸在所描写的对象,所阐发的道理当中,使内容更有深度和新意,更富有感染力。
散文的构思及表达是自由的,灵活的,教学中要引导学生领略,欣赏作品构思的艺术匠心,领悟表达的技巧。要指导学生捕捉散文的诗意,善于从寄情的事物中捕捉诗意,要在意境的层层开拓中捕捉诗意,在人物及其活动中捕捉诗意。
【参考文献】
[1] 林非. 朱自清名作欣赏[M]. 长春:吉林摄影出版社,2001.
[2] 朱国华. 朱自清与《背影》[N]. 人民政协报,1998:10.
(作者单位:甘肃省张掖市高台县第二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