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思想政治教育在高校食堂管理中的运用探析

2018-07-04洪丽娟杨阳

西部学刊 2018年4期
关键词: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

洪丽娟 杨阳

摘要:把思想政治教育运用到高校食堂管理中是很有必要的。本文针对高校食堂管理现状及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挑战,提出高校食堂应加强思想政治教育,遵循“以人为本”理念和服务师生宗旨,加强食堂文化建设,发挥环境育人作用,多措并举激发员工优化管理和创新服务的动力,满足师生对美好生活的需求,为培养一流人才提供有力保障。

关键词: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高校食堂管理

中图分类号:G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CN61-1487-(2018)04-0053-03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人民对生活的需要已经不再局限于温饱层次,而是对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多方面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具有新时代赋予的使命感,将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运用到高校食堂管理中,为高校食堂管理献计献策,使高校食堂从各方面满足师生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为他们提供更优质的服务。

一、高校食堂管理现状及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新挑战

高校食堂管理是学校教育与管理工作的重要部分。教学楼、师生公寓和食堂共同构成师生在校学习生活的“三点一线”。优化食堂管理在维护与促进高校的教学活动、科研工作、自身发展和学生能力素质培养等方面都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一)高校食堂管理的现状

高校食堂是具有公益性的、为在校师生于固定时间段提供基本营养餐的服务场所。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政治、文化、社会等多方面也在实施相应的改革。对于高校后勤管理,国务院于1999年12月14日正式发文批准了《关于进一步加快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意见》。《意见》明确指出对高校后勤进行社会化改革。在遵循教育规律的前提下,高校后勤还需兼顾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食堂作为高校后勤主要组成部分之一,势必面临着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的变革。因而,高校食堂的社会化改革实质上是使食堂管理主体转变为自主经营、独立核算、自负盈亏、市场竞争的企业或经营户主体,并融入国家统一的市场体系,充分利用市场机制进行监管。为了切实贯彻十九大报告精神,高校食堂应符合新时代发展的要求,在社会化改革中必须将为满足师生对美好生活的需要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这是高校食堂发展的核心目标。

(二)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新挑战

思想政治教育是指教育者对受教育者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用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念、道德规范加以影响的社会实践活动,以使受教育者形成符合一定社会需要的思想品德。高校食堂社会化改革,一方面会在一定程度上提高食堂管理效率和服务质量,促进其管理水平提升。但是,另一方面,也会出现一些突出的现实问题。例如:一是不能坚持“以人为本”思想,在竞争发展中,一些高校食堂员工很容易发生价值观念的迷失,他们过度追求经济利益,而不重视食品的安全卫生,一旦生意萧条,思想极易产生偏差,情绪容易波动,不顾服务质量的要求;二是高校食堂文化环境建设不足,应在满足师生基本需要的同时,兼顾环境育人的功能,从而满足师生对美好生活的需求;三是员工综合素质、政治意识、思想观念参差不齐,重管理而轻教育,没有及时学习和掌握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国家现行制度、政策、法规,不能及时满足师生的需要;四是制度建设不完善,缺乏系统的检查、考核、奖惩等激励机制,不能激发食堂及时优化管理与服务创新。

二、在高校食堂管理中运用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分析

(一)思想政治教育运用到高校食堂管理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新要求

新时代背景下,高校食堂应及时对管理实施必要的改革。高校食堂不仅要满足师生生理需要,满足师生食品、环境安全需要,还应尽可能满足师生爱与归属的需要,被尊重的需要和实现自我的需要。在食堂员工队伍中充分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利于提升他们的思想素养,形成端正的思想意识和良好的政治觉悟;帮助他们在食堂工作中得到自我价值的实现,从中感受获得感、存在感和成就感;让全体员工积极投入管理和服务中,提高从业技术水平,改善食堂服务环境,强化单位凝聚力,从而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为做好本职工作打好思想基础。

(二)思想政治教育成就“一流食堂”,而“一流食堂”是创建“一流大学”的有力保障

每一所高校都有一个共同的梦想,就是将自己建设成为一流大学。想要进入一流大学的行列,势必也要有与其相匹配的一流食堂作为服务性的保障,为高校的教学活动、科研工作和师生的生活提供全方位、多层次的服务,使高校师生有更充沛的精力和更饱满的热情投入到教学科研工作中。

将思想政治教育与高校食堂管理充分结合,能改变食堂从业者的思想观念,提高食堂管理与服务水平。最终,为广大师生营造积极向上、生动活泼、温馨舒适的生活环境。

三、思想政治教育在高校食堂管理中运用的实现路径

一是遵循“以人为本”理念,坚守“一切为了师生,为了师生的一切”服务宗旨

“以人为本”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和原则,一切活动的实施都要遵循這一准则。对高校食堂从业人员进行“以人为本”教育。除了采取一贯的学习教育方式,还可以在食堂食品操作区域和餐饮区用张贴海报、宣传横幅等方法提醒、督促从业人员。从师生角度出发,满足师生生理和精神方面的需要。高校食堂要丰富服务的功能和内容,从单一的师生就餐场所变为休闲、娱乐、学习、会议等五位一体的多功能场所。例如:开设地方特色菜品区,为来自全国各地的师生提供贴心服务,以此抚慰他们的思乡之情;提供心愿订单服务,面向有特殊菜品要求或食堂其他服务需求的同学开设,满足师生的需求;当然,还可以提供聚会场所、表演区、微电影放映、共享厨房等服务,以满足师生生活、娱乐、人际交往等需要。

二是加强思想政治理论学习,为食堂管理提供智力支持

运用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法,对马克思基本原理、基本方法、思想观念进行传授、学习、宣传和教育。主要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党和国家领导人的相关指示精神、有关食品卫生等政策法规,及时对管理人员和食堂工作者进行定期宣传教育、培训考评。这对维护高校后勤工作人员的思想稳定、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提升政治素质,发挥着关键性的作用。

三是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食堂文化建设,为食堂管理提供思想动力

运用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中的实践教育法,组织员工积极参加多种实践活动,加强高校食堂文化建设。比如:组织、举办系列文化活动、美食节和厨艺大比拼等,使高校食堂从业人员在实践的过程中提高对本职工作的认识,不断提高思想觉悟;加强食堂从业人员的业务培训,帮助他们创立有自身特色的食品文化。通过扎实有效的教育引导,使员工认识到自己不单单是一个普通的食品生产者,而是一个将灵魂注入食品的创造者,从而使食堂员工能够理解、感悟文化理念,做一个不平凡的食品创造者,真正实现自身价值。

四是高校食堂应充分发挥环境育人的作用,为学生实现自我价值提供实践场所

用优化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方法,充分利用食堂环境中的积极因素,使食堂环境成为对高校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培养他们学科实践能力的有效手段,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鼓励学生参与食堂管理,将自己的理论知识运用到食堂具体工作中,为就业做好充分的实践准备,充分发挥学生的学科实践能力以促进学校各项文化事业的发展。例如:在食堂内设计一个舞台,艺术专业学生可以利用课余时间到食堂演出,以培养他们的专业能力和舞台展现力;培养学校自己的网红,提升学校的热度和知名度;为在校师生提供一个优雅的用餐环境,培养同学们的情操和品位。社会管理学专业和旅游酒店管理的学生可以积极参与食堂管理,协助管理监督食堂工作人员的工作和同学们的就餐行为,同时还可为师生提供一些个性化的贴心服务,及时反映和解决师生对食堂服务提出的建议与投诉。城市管理和室内设计专业同学,可以为食堂环境建设提出合理建构方案,设计优美舒适的环境,不仅为建立师生之情、同窗之情提供优美的环境,还能提升师生对学校的归属感。

五是建设完善的制度体系,多措并举促进食堂优化管理与服务创新

运用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中的预防警示教育方法,巩固和完善食堂检查、考核、奖惩等机制。其一,预防教育中明示法,是要求教育者以正面直接的方式,明确地给受教育者说明道理、提出要求、主动设防的一种方法。高校食堂管理可以运用该方法,以书面形式明示政治纪律、严格规章制度、明确奖惩条例,明令禁止行为等,对食堂从业者可能发生的倾向性思想问题和危害行为进行有效预防。其二,警示法还可激发食堂员工优化管理与服务创新的动力。食堂考核应重视师生的意见,采取师生无记名投票的方式公开公正组织评比,突出被考评人员的思想政治素质、业务技能、服务水平、遵守纪律等方面。定期举行炊事技能操作、制度规范学习、培训和考核,采取有效的奖惩制度,使全体员工的综合素养和服务本领得到明显的提高,以达到激发食堂优化管理与服务创新动力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快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意见[Z].1999.

[2]陈万柏,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3]教育部社会科学研究与思想政治工作司组编.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4]王曉.思想政治教育在高校后勤管理中的意义及其实现路径探析[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3(2).

[5]王小巍,张祥瑞.浅谈思想政治教育在高校后勤保卫工作中的运用[J].赤子(上中旬),2015(9).

[6]吴彤群.高校食堂管理现状及改革研究[D].江苏:江苏师范大学,2017.

作者简介:洪丽娟(1990—),女,贵州贵阳人,单位为贵州财经大学。

杨阳(1970—),女,贵州天柱人,贵州财经大学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方法。

(责任编辑:李直)

猜你喜欢

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
搁浅的“新时代”,“朴氏外交”因何三鼓而竭
新媒体时代下的编辑工作研究
新时代下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研究
优化国有企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路径研究
高职学院大学生信仰迷失的原因及对策
新时代特点下的大学生安全管理工作浅析
加强思想政治课在大学慕课开放课程的地位研究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综述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创新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