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新时代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新举措

2018-07-04王啸李东旭

世纪桥 2018年3期
关键词:反腐败政治生态全面从严治党

王啸 李东旭

【摘 要】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在准确把握国内国际形势、深刻总结90多年来管党治党经验的基础上,提出并强力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反腐败斗争取得新的胜利,全面从严治党的笼子越扎越紧,政治生态持续好转。党中央全面从严治党的经验证明,新时代从严治党要以制度为依托,以高压反腐为手段,坚持标本兼治,努力构建一体化反腐格局,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

【关键词】全面从严治党;政治生态;反腐败;制度

【中图分类号】D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0475(2018)003-0024-02

“全面从严治党”是十九大报告中的关键词之一。报告提出,我党依然面临着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面临精神懈怠危险、能力不足危险、脱离群众危险、消极腐败危险,因此,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要勇于自我革命,从严管党治党,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的新要求。可见,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要不松劲、不停步、再出发。

一、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坚定夺取反腐败斗争胜利的信心

反腐败的斗争具有顽固性、长期性、反复性,需要全体人民坚定信念,充满信心。从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中央政治局同志以身作则、以上率下,坚持不懈推动反腐败,取得了反腐败斗争的历史性胜利。党中央对反腐败斗争形势的判断,从“呈胶着状态”到“压倒性态势正在形成”,到“压倒性态势已经形成”,再到十九大报告“不想腐的堤坝正在构筑,反腐败斗争压倒性态势已经形成并巩固发展”。[1]折射出五年来全面从严治党波澜壮阔的历程。从2012年12月出台短短600多个字的中央八项规定开始,抓作风、反腐败持续加力。过去五年,从中央到地方反腐之风劲吹,党风政风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成为中国改革开放以来最持久、最强硬的一次“实干”行动”。 正风、肃纪、惩贪,“打虎”“拍蝇”“猎狐”,持续发力,“笼子”越扎越紧。从查处高级干部打“老虎”,到惩治基层干部拍“苍蝇”,从“天网”“猎狐”推进反腐国际追逃,到加强巡视、审计利剑高悬,五年来反腐实招硬招频出,以雷霆万钧之势惩治腐败,消除了党和国家内部存在的严重隐患,使党内政治生活气象为之一新,党内政治生态明显好转,党的团结统一更加巩固,党群关系明显改善。实践证明,我们党反腐败“远不止是烟雾弹”,不是看人下菜的“势利店”,也不是有头无尾的“烂尾楼”,我们党有能力解决自身的腐败问题。迈入新时代,面对新形势,全体党员干部在推进夺取反腐败斗争压倒性态势的历史进程中,只有始终坚定反腐败斗争胜利的信心,恪尽职守、敢于亮剑,积极为党和人民事业保驾护航,才能赢得党心、民心,真正实现“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正如十九大报告所说,“不得罪成百上千的腐败分子,就要得罪13亿人民。这是一笔再明白不过的政治账,人心向背的账。”

因此,要夺取反腐败斗争压倒性胜利,巩固反腐败斗争压倒性胜利的成果,就要坚持全面從严治党永远在路上,不能见好就收,必须持之以恒、善作善成,强化“四个自信”,坚持抓早抓小,防病于未萌,治病于初起,把反腐败的举措推进力度更大、更加严密、更加有效。

二、保持高压态势,聚焦营造良好政治生态

十八大以来,中央正风反腐力度空前,各地政治生态明显好转。但是当前,“上热、中温、下冷”、压力层层递减的现象依然在一些地方存在,“上面九级风浪,下面纹丝不动”打虎、灭蝇、猎狐的压力还没有完全传导到基层党政机关,违法、乱纪等侵害群众利益的问题仍然突出。一些地方干部在经济活动领域搞利益输送,在干部选拔任用上行不正之风,在教育医疗等民生领域谋不法利益,引发社会普遍不满。这些都消耗了中央反腐败的正能量,直接危害着党中央治国理政战略。因此,必须以强力措施推进从严治党。一要持之以恒正风肃纪。要持续保持高压态势,坚持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坚持重遏制,强高压、长震慑,减少腐败存量、遏制腐败增量。要坚持原则,充分发挥党内执纪监督的作用,严格执行《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用好问责这个“利剑”,加大案件查办力度,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大病小病一起治,治疗预防一起抓,激浊扬清,惩恶扬善,以零容忍态度惩治腐败。二要突出问题导向。要聚焦重点关键环节,突出审查重点,找准风险防控点,加强对权力的监督。紧盯 “关键少数”,充分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抓早抓小抓苗头,经常咬咬耳朵,扯扯袖子,让红红脸、出出汗成为常态。三要将反腐败重心向基层延伸。相对于远在天边的“老虎”、基层党员、群众对近在眼前的“苍蝇”感受更为真切,全面从严治党必须力量下沉、层层传递压力,激活“神经末梢”,预防“小官小贪”“小官大贪”,重点打击“微腐败”,不断增强基层党员、群众的获得感。

三、强化监督意识,发挥纪检监察部门作用

推进全面从严治党,重在对权力的监督。“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这是万古不易的一条经验。有权力的人们使用权力一直到遇到界限的地方才休止”。[2](P.154)因此,如何对公权力的监督是执政党的面临的重要课题之一。在我国现阶段十分重视对权力的监督,构建了党委(党组)全面监督,纪律检查机关专责监督,党的工作部门职能监督,党的基层组织日常监督,党员民主监督的党内监督体系。但是作为纪检专项监督不到位现象依然存在。一是轻描淡写、自护其短,不想监督。对一些问题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千方百计“捂盖子”,怕出现系统性、塌方式腐败,既影响地方的形象,又“引火上身”。二是立场不定、认识不深,不敢监督。一些派驻人员在工作中缺乏较真碰硬的担当精神和勇气,不主动发声,凡事都以所派驻或监督单位意见为准,充当“老好人”,企图明哲保身,蒙混过关。三是能力不足、缺少方法,不会监督。个别纪检监察干部专业知识有欠缺,工作延用老办法,在具体办案中坐等线索或线索来了不知如何处理,导致其工作不得要领,空喊口号、只说不练或劳而无功。因此,在新时代要进一步加强纪检监察部门对权力的监督,充分发挥监督作用。一要摆正位置,校准监督“探头”。深化“三转”,列出职责清单,划清职责界限,把党风廉政建设日常工作、各项业务工作交还给各职能部门,不要种了别人的地,荒了自己的责任田。二要拓展案件线索。要精准监督立项,根据监督部门职责特点,抓住部门班子成员、中层干部和重要岗位负责人等“关键少数”,找准风险防控点,筑牢反腐“防火墙”。紧盯案件线索,正确把握五种线索处置方式的关系,提高谈话函询率,关注初核转立案率,提倡主动发现率,分析问题发生率。三要践行监督执纪“四种形态”。坚持抓早抓小,让戒尺高悬、警钟长鸣,确保纪检干部面对问题矛盾问题敢于亮剑拼搏;面对平庸懒散言语亮牌警告;面对失职不为敢于亮灯问责。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精神,执好纪、办好案,实现十九大提出的“夺取反腐败斗争压倒性胜利”的目标。

四、强化制度约束,健全反腐败的体制机制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制度具有根本性、稳定性和长期性。加强党的制度建设,健全和完善制度约束和监督机制,使党的工作制度化,是全面从严治党的根本要求。”[3]事實证明,一个地方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贯彻的不好,“权力的运行常常突破应有的限制,腐败现象应运而生”,[4](P.293)政治方向因而就会偏离,政治原则就会丧失,政治生态就会被破坏。因此,对政府权力的规范就是全面从严治党的题中应有之义。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十分重视制度的作用,加快了推进制度创新,对新形势下的党内监督和党内政治生活、巡视等做出详细规定,为营造良好的政治生态提供了制度支撑。5年来共修订颁布90余部党内法规;加大派驻力度、对中央一级党和国家机关全面派驻纪检组,清除了监督空白。充分发挥巡视利剑作用,中央巡视组开展12轮巡视,实现了党的历史上首次一届任期内中央巡视全覆盖巡视,实现了中央国家机关、省、市机关在组织形式上完成派驻、巡视全覆盖。十九大提出监察体制改革,在全国范围内实行了监察体制改革,创设从国家到县一级的监察委员会,代表党和政府行使监察权,目的就是整合反腐败的力量,在深化标本兼治上作文章,构建党统一指挥、全面覆盖、权威高效的监督体系。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审议通过的宪法修正案,专门增写监察委员会一节,确立监察委员会作为国家机构的法律地位,根本目的也是促进纪法衔接,健全规范权力运行的制度体系,把制度的“笼子”扎得更紧,实现由监督“狭义政府”到监督“广义政府”的转变,实现监察对象和监察范围“不留死角”“不留盲区”,对所有行事公权力的公职人员全覆盖,确保公职人员行使人民赋予的权力始终用来为人民谋利益,真正实现党的自我监督,增强党的自我净化能力,为逐步营造出更为良好的政治生态创造了法制环境,确保党和国家长治久安。

因此,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要发挥好制度的硬约束作用,筑牢制度防线,坚持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责无旁贷的把制度落在实处,规范权力运行,找准权力风险点,筑牢腐败防火墙,把权力关进制度笼子里。同时要认真践行“三严三实”,发扬“三老四严”优良作风,推进“两学一做”常态化制度化,让“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活动深入人心,使权力行使规范化、制度化成为道德自觉,从而让全面从严治党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征程中发挥的作用更加坚实。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 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2][法]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上册)[M].张雁深译,北 京:商务印书馆,1961.

[3]李春耕.党的制度建设科学化与从严治党[J].中国井 冈山干部学院学报,2010,(5).

[4]郭广银主编.全面从严治党[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 社,2015.

[责任编辑:秦 超]

猜你喜欢

反腐败政治生态全面从严治党
全面从严治党开启“三点攻”新模式
全面从严治党视阈下
大饥荒爆发前爱尔兰的政治生态
贯彻新形势下政治建军要求
十八大以来党的纪律检查体制改革:理念、思路与路径
政治生态视域下我国政协协商民主的创新对策探讨
以新理念开启新征程
当前腐败问题的分析研究
论“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浅谈反腐败工作的关口前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