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幼仪:上海滩的女老板
2018-07-04王越
王越
張幼仪与徐志摩的合影
“乡下土包子”
张幼仪与徐志摩结缘,源于她四哥张嘉 璈的一次意外发现。1913年,时任浙 江都督朱瑞秘书的张嘉璈奉命视察杭 州府中学堂,看到了徐志摩的考卷,觉得这个 学生作文极好。那篇文章名为《论小说与社会 之关系》,将梁启超的文笔模仿得惟妙惟肖。 当晚,张嘉璈便给徐志摩的父亲徐申如写信, 为妹妹张幼仪提亲。徐申如很快回信:“我徐 申如有幸以张嘉璈之妹为媳。”
徐申如说是“有幸”,并不只是客气。海 宁徐家虽是富商,但较之嘉定张家,还是有所 不及。张家是书香世家,张幼仪的祖父做过前 清的知县,她的父亲张润之是个读书人,以行 医为业,家境殷实。张润之育有八男四女,后 来居然有一半成了上海滩乃至近代中国的知名 人士。
其中最知名的,就是张嘉璈。张嘉璈,字 公权,是一位银行家、实业家。研究民国时期 的金融问题,张嘉璈是绕不过去的一个人。有 人称他是“中国现代银行之父”,有人说他是“财 阀巨头”。
1913年的张嘉璈,名声已经很响亮了。他 中过秀才,读过北京高等工业学堂,进过江南 制造局设立的新式学堂广方言馆学过外语,还 去日本留过学,在东京庆应大学攻读财政学。 从日本回来后,张嘉璈先后在北京的《国民公 报》和《交通官报》任职。1912年7月,出任 浙江都督府秘书,参与处理都督府的各种事务。 1913年他参与筹建民主党,兼任参议院秘书长, 年底还进入中国银行上海分行,任副经理一职。 身处高位的他,也不忘为妹妹择婿。
那一年,张幼仪13岁。有一天,她从苏州 第二女子师范学校放假回到家里,父母把她叫 到客厅,递给她一张徐志摩的照片。张幼仪后 来回忆道,相片上的年轻人,“他的头大大的, 下巴尖尖的,还戴了副圆圆的金丝边眼镜。” 看了照片,父亲问张幼仪觉得这个人怎么样。 她显然是知道发生了什么,便小心翼翼地回答: “我没意见。”
父亲的询间,只是象征性的。父母之命, 张幼仪和徐志摩都只能服从,并且像其他所有 年轻男女一样,只能到结婚之日才能彼此相见。 为了让两人的“生辰八字”相符,张家将张幼 仪的年龄提高了两岁,由属鼠改成属狗。1915 年底,双方家长为张幼仪和徐志摩操办了一场 极其隆重的旧式婚礼。新婚之夜,张幼仪想要 告诉徐志摩,现在她是徐家的人了,希望能好 好侍奉他们,本想等徐志摩先开口说话,自己 再表露心意。但那一晚,徐志摩一句话都没说。
婚后不久,徐志摩即离家赴京津求学,不 久又赴美国读书,次年转往英国伦敦。至于张 幼仪,则一直在徐家伺候公婆。早上要比公婆 早起,要向他们道早安,晚上必须等他们允许 她退下后,才能告退。这就是“晨昏定省”, 旧时侍奉父母的日常礼节。
在传统的乡下地方,女人不准跨出家门一 步。张幼仪也就局限在这方天地里。她想重新 回学校念书,又觉得刚结婚的自己不可能离开 公婆这么久。要知道,她每个月回一次娘家, 都被乡亲们议论:是不是和老太太处不来?在 乡亲们看来,张幼仪这个媳妇太新潮,还有双 大脚,不够传统。但在徐志摩看来,张幼仪观 念守旧,又太土气了。在嫁入徐家几年之后, 张幼仪从仆人口中得知,徐志摩第一次看到她 的照片,就嘴角向下一撇,充满鄙夷地说了一句: “乡下土包子!”
民国时期,中国北方,课堂上的女学生。
上海女子商业储蓄银行中储券(复制品),中国妇女儿童博物馆近代妇女馆。
小脚和西服
结婚以后,徐志摩也曾对张幼仪说,全中 国正经历一场变局,这场变局将使个人获得自 由,不须再屈从于旧习俗。他要向拘束自己的 旧传统挑战,成为中国第一个离婚的男人。
对于徐志摩所说,张幼仪却既不担心,也不 懊恼。因为在她的观念中,女人只有在失贞、善 妒,或者没有好好侍奉婆家的情况下才会“被离 婚”,而离了婚的女人只有三个选择:卖娼、出 家和自尽。她不相信徐志摩会逼她走上这几条路。 张幼仪觉得,徐志摩这么说,只是因为他准备去 西方留学了,所以假装表现得很“西化”。
1918年,张幼仪生下长子徐积锴之后不久, 徐志摩就留洋去了,张家人觉得张幼仪应该跟 着去,但徐家人觉得张幼仪应该待在家里,和 老太太作伴,照顾家里。到后来,徐家人觉得 徐志摩出了岔子:他忽然放弃哥伦比亚大学的 博士学业,跑去了欧洲。这才让张幼仪出国与 丈夫团聚。张幼仪心中明白,徐志摩并没有来 信让她去,婆家送她过去,只是在提醒徐志摩 对家里的责任。
三个星期以后,张幼仪乘坐的轮船驶入马 赛港。张幼仪看到徐志摩,心就凉了一大截。 她看得出来,徐志摩根本不想她来。后来两人 乘飞机由巴黎飞往伦敦,张幼仪第一次坐飞机, 晕机要吐。徐志摩就把头撇过去,嫌弃地摇着 头说:“你真是个乡下土包子。”话才说完没 多久,徐志摩也吐了。张幼仪带着小小的怨气, 轻声说:“哦,我看你也是个乡下土包子。”
在英国,徐志摩还是不跟张幼仪交流。张 幼仪再度怀孕,徐志摩听了立刻说:“把孩子 打掉。”去哪里打胎呢?徐志摩也不管。
忽然有一天,徐志摩对张幼仪说,要带一 个年轻女子回来吃饭。张幼仪以为,这是徐志 摩的暗示,这是他的女朋友,未来还有可能变 成他第二个太太。结果那个小姐一来,张幼仪 却发现,这个看似很洋气的小姐,居然是小脚。 想到徐志摩对自己嫌弃至极,却准备把这样一 个小脚女人娶回家,张幼仪心里很不好受。当 时,张幼仪并不知道,徐志摩在伦敦的女朋友, 其实是另一位。
后来徐志摩来问她对于这个小姐的看法, 张幼仪说,“这个,她看起来很好,可是小脚 和西服不搭调。”徐志摩听后,忽然把一直以 来的不满情绪都宣泄出来,尖叫说:“我就知道, 所以我才想离婚。”
这次冲突之后,徐志摩就离开了。之后, 徐志摩果然成了中国第一个离婚的男人。他离 婚的一个重要目的,是为了追求林徽因。
“新女性”诞生
张幼仪还是决定把孩子生下来。她去投靠 在巴黎的二哥张君劢。张君劢安排她在法国乡 下住了几个月。直到这时,张幼仪才发觉,徐 志摩把他们俩比喻成小脚和西服,并不是说她 缠了小脚,而是张幼仪虽然没缠小脚,但各方 面的行为都表现得和“小脚女人”一样。意识 到这一点,张幼仪才开始下决心,做一个拥有 自我的人。
她打定主意留在欧洲,想办法凭自己的力量 抚养小孩。二哥劝她重新嫁人,张幼仪拒绝了。 那时她才23岁,但她已经无所畏惧。她在德国 柏林住下,一边抚养孩子,一边进修了法语、德 语,还进入裴斯塔洛齐学院攻读幼儿教育课程。
然而三年之后,孩子不幸离世。张幼仪在 德国举目无亲。此时,徐志摩的恋爱对象已经 变成了北京有名的交际花陆小曼。陆小曼为徐 志摩离了婚,徐家二老却坚持,只有征得张幼 仪的同意,徐志摩才能娶陆小曼进门。所以, 徐家二老和徐志摩都希望张幼仪马上回国。
张幼仪只好回国,让徐志摩和陆小曼顺利 结婚。她回到上海,却无力负担上海生活的开销, 便搬到一个离上海市区半个钟头火车车程的一 个小镇生活。四哥张嘉璈忽然打来电话,让她 住到租界来,他把自己的房子让给张幼仪住。
搬进新家以后,张幼仪开始四处谋教职, 后来在东吴大学教了一学期德文。1928年,有 几位上海女子商业储蓄银行的女士跑来与她接 洽,希望她能到银行做事。这自然是张嘉璈的 安排,那时他已经是中国银行总经理。在他的 努力下,中国银行已成为当时中国规模最大、 信誉最好、资本额最高的银行之一,足与外国 银行相抗衡。
虽然张幼仪学的是幼儿教育,但她还是决 定抓住这次机会,出任女子商业储蓄银行的副 总裁。这家银行状况不妙。之前经营这家银行 的人把钱都出借给亲戚朋友,所以银行里差不 多是一毛不剩。这几位女士希望张幼仪能运用 张嘉璈的影响力,挽回银行的钱。张幼仪告诉 她们:“什么律师都别请,银行已经够穷了。” 然后她说她会和债务人一起想想办法,看看能 不能想出一条让他们偿还借款的途径。
进入上海女子商业储蓄银行之后,张幼仪 每天上午九点整准时到办公室处理事务。她固 执地将办公桌摆在银行营业大厅的最后头,这 样银行的全景就能一览无余,确保第一时间掌 握情况、解决问题。
当时的银行职员这样回忆道,“那年她约 40岁左右,腰背笔挺,略显高大,神情端庄大方, 有大家风范,她就在我们营业厅办公,准时上 下班,除接电话外,很少说话,总是专心看文件。 我经常要将报表和装订好的传票本请她盖章, 有时听到她打电话时用德语。”张幼仪的励精 图治,再加上她四哥的支持,银行的经营状况 日益好转,很快转亏为盈。
独立的人
但这并不是全部。每天下午五点,有个中 文老师会到办公室,给她补习一个小时的国文。 上完课之后,她又要去她在南京东路上经营的 服装公司。这个服装公司叫做“云裳”,是张 幼仪和她八弟张禹九还有几个朋友(包括徐志 摩在内)合作的小事业,她是公司总经理。这 是中国第一家专为女性开办的服装公司,也是 中国第一个新式的时装公司。
这家公司的特色在于,集成衣店和服装定 做店于一身。店里会陈列一些服装样品,再配 合女士们的品味和身材加以修改,这样卖出的 每套衣服都是为顾客量身定做的。云裳公司的 服装,都是从法国和日本学习美术归来的江小 歉设计的,非常独特出众。当时云裳服装店的 顾客往往会向别人夸口说:“我这衣裳是在‘云 裳做的。”这倒有些讽刺了,当年徐志摩嘴 里的“土包子”,却在引领着上海,乃至整个 中国的时尚潮流。
张幼仪所在的女子商业储蓄银行,也是倡 导女性经济独立的先锋。在附近商店做事的年 轻妇女,喜欢拿了薪水支票就立刻上这里兑现, 再在户头里留点钱当存款。这样她们就不用担 心自己一不小心就把薪水花光了。有了这些存 款,即便等到她们结了婚不再工作,她们也不 用依赖丈夫每个月给的那一点点私房钱。女性 经济地位就此提高,女性的活动空间也能从家 庭内部向公共领域拓展。
在战乱年代,银行生存不易。1937年夏天, 日军入侵上海。当时女子银行差点倒闭。好多 顾客跑来银行提钱,银行现金短缺。张幼仪只 好去用女子银行的办公楼去做抵押,换回了 四千元。刚好又来了一个顾客,要提走这四千 元。这钱要是被提走,银行就只能关门大吉了。 这时张幼仪急中生智,请云裳公司经理作保, 写了一张保证书,向这位顾客约定六个月后连 本带利偿还。
徐志摩与陆小曼合影。
对方表示:“如果是你张幼仪告诉我,你 担保这笔钱,那我相信你。我不相信别人的话, 可是你講的话我信。”就这样,张幼仪挽救了 这场危机。之后半年里,张幼仪一直随身携带 这张保证书,“万一我有什么三长两短,我希 望发现我的人知道,我对这位顾客有责任。”
张幼仪在上海待了二十多年。这期间风云 变幻,但她的运气一直很好,“生活没受干扰, 又赚了许多钱。”她买了一批染衣服需要用的 染料,等到这些染料再也无法从国外进口,价 格涨到一百倍时卖掉。有了这笔资金,她又开 始投资棉花和黄金。
后来,张幼仪赴香港定居,嫁给了一位叫 做苏纪之的医生。苏医生于1972年过世,张幼 仪就来到美国,离儿孙近些。她的晚年生活, 每天7点半起床,做45分钟体操,然后坐下来 吃早饭,喝一碗麦片粥,或是吃颗煮了两分半 钟的蛋。为了保持健康,她喜欢看报,探望她 的家人,上一些她所住的公寓提供的课程。她 每星期还要打麻将,准许自己一年有两百美金 的输赢。
她在自传中说道:“我要为离婚感谢徐志摩。 若不是离婚,我可能永远都没办法找到我自己, 也没办法成长。他使我得到解脱,变成另一个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