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俄罗斯这次胜利日阅兵有什么看头?

2018-07-04施洋

看世界 2018年11期
关键词:红场高超音速弹道导弹

施洋

5月9日,俄罗斯再次在红场举行了胜利日阅兵,虽然每年两次的大规模阅兵早已经让俄军的主要常规武器装备在世人面前看了个遍,但是俄罗斯军队还是竭尽全力,让尽可能多的新装备和新面孔出现在红场和西方媒体的新闻版面上。

虽然本届阅兵中,以多种不同装备混合编成-的装甲突击、炮火支援、空降作战、远程压制等方队的受阅方式是头一回;军乐队在所有阅兵项目之后进行的军鼓表演和行进队列也是第一次;仪仗队的花枪展示也是今年新加的……作为世界上所剩不多的几场传统阅兵之一,这种“新潮时尚”的阅兵方式修改,到底给观众们带来的是什么,还很不好说。

在新媒体时代,频繁的“亮相”需求使得阅兵上“首次曝光”越来越成为一种奢求。新装备的研制和采购成本越来越高,试验和制造周期也在拉长,以至于可用于展示的新装备注定是越来越少。如果说俄罗斯在这次阅兵上有什么真正头一回出现的亮点的话,那么其中之一就是米格31携带的“匕首”空射高超音速导弹,另一个,则是俄罗斯的武装型无人作战装备体系的首次集体亮相。

当然其实无论哪一款武器都不是第一次亮相了,但是“匕首”空射弹道导弹作为当代世界上不多的几款空射高超音速弹道导弹之一,由于是唯一一种亮相的产品,因此每一次出现都还能有一些“威慑”的意味。

从技术上说,空射弹道导弹本身并不复杂。没有特别多当代“黑科技”的意思。這种武器整体上只是冷战时代技术重新组装拼接的产物,而其选择的尺寸和载机平台,也决定了它只是一款战术级别的常规武器,而并非真正的战略武器。

相比之下,从军事技术角度上看,反倒是俄军的无人武装装备体系更加值得一看。说来也怪,虽然“察打一体”已经被全世界认定为无人机作战使用的趋势,且中美两国已经各自研制了一大票不同等级的武装无人机并且出口到多个国家投入实战,但在赴叙利亚作战的两年多时间里,俄军却从未使用过任何的武装无人机执行作战任务。无论是在新闻采访还是在专题节目中,俄军都只使用包括以色列“苍鹭”无人机在内的非武装无人机执行侦察任务,红场上出现的武装无人直升机以及察打一体无人机虽然看起来威武,但却并未投入过实战。

相比之下,反倒是“天王星”系列地面无人战斗车辆在叙利亚经受了实战考验。虽然根据俄军此前公布的情况看,这几款无人战斗车的遥控距离都不远,车上的武器系统也和一般的步兵战车差异不大,但作为无人战斗车辆,这种有装甲掩护的武器平台既能够独立执行作战任务。也能够作为步兵部队的支援单位存在,应该还是达到了其设计之初的目的。

尽管这些无人装备看起来还挺像那么回事,但实际上也免不了是“万国制造”。也就是说。事关直升机的机械部分还有不少来自俄罗斯厂商,无人机关键的观测、控制、通信系统则大多采购自中国、日本、欧洲甚至美国。换言之,俄罗斯实际上只有整合无人机的能力,而其制造能力则已经随着俄罗斯工业体系的衰亡彻底消失了。

从这一点上来看,这场俄罗斯极力想要展示“新意”的阅兵可能正好反映了俄罗斯无可奈何的现状:来自冷战时期的战略核武器依旧在撑大梁;所有先进的现役武器都是改进自苏联产品——不少还是从外贸装备发展而来,新一代的武器系统虽然出场,但是国家测试却已经拖延了好几年,甚至不如一些国家后来开始研制的装备快:更糟糕的是,虽然这些新装备尚未入役,但是他们的先进程度和威慑力,却已经看起来不那么吓人了……

当“威慑”变成“露怯”的时候,俄罗斯的阅兵很大程度上已经失去了对外展示力量的意义,相比之下,这场阅兵带来的对俄罗斯国民爱国主义教育和国民士气的提升可能更为明显。

猜你喜欢

红场高超音速弹道导弹
本期导读
红场的名字有什么来历
比声音快五倍
俄罗斯红场阅兵
俄罗斯红场阅兵
“苏联红军”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