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有效地进行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提问
2018-07-04庄婷
【摘要】课堂提问是一门艺术,也是一种教学方法。作为课堂上师生之间一种最基本的互动方式,有效的课堂提问是加强课堂教学质量的一个关键因素,它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启迪学生的思维。要提高英语课堂教学质量,就应该精心设计和实施课堂提问。
【关键词】小学英语;课堂提问;有效性
【作者简介】庄婷,福建省惠安县溪南实验小学。
问题是思维的向导,课堂提问是英语交际活动的催化剂。有效的课堂提问,往往能把学生带入一个奇妙的问题世界,使学生积极思考问题,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和答案,从而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效地提高英语课堂教学效率。 由此,我们在进行课堂提问时,要做有效设计。
一、因“能”而异,准确理解提问功能
1.引起学生注意,激发学习兴趣。根据教育心理学理论,人的注意分为有意注意与无意注意。所以无论在整个教学活动中,还是在一堂课上,教师都应充分利用两种注意转换的规律进行教学。
2.回忆学习内容,引导进一步思考。教师运用学生已学过的知识或依据他们的社会生活实践体验,设问诱导启迪学生,使教材与学生已有的知识关联起来,使新旧知识相互作用,从而形成新知识。
3.反馈信息,教学交流。教学过程不是直线式的,由于学生的“课堂接受”不同,提问有利于学生自己对所学内容的掌握情况有所了解,同时老师可以根据学生回答问题的情况获得反馈信息,以便适时调整教学策略。小学英语教学中有一些易混淆知识,它们是融合在语言知识的学习过程之中的。我们强调不讲解语法知识,但我们不排除易混淆知识的辨析。在我们的教学中教师有义务在活动中及时检查,发现并解决问题,及时帮助学生明确概念。
4.实现互动交流,提高口语表达。《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关于课程基本理念的阐述提到,“强调学习过程,重视语言学习的实践性和应用性”。
二、因“时”制宜,巧妙利用提问时机
孔子在《论语·述而》中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这是说教师要善于抓住提问的最佳时机。
1.巧妙设疑,成功导入新课。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有经验的老师非常重视导入新课时的艺术性,他们往往用提问的方法,造成学生渴望、追求新知奥秘的强烈愿望,起到一石激起千层浪的好效果。
2.多角度设疑,自然过渡新旧知识。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说过:“如果教师的提问能引起学生的注意,就能使学生在每个阶段都连贯地表现为等待、探索和行动。”教师在教学时,要注意在过渡处多角度、多方位设计各种问题,发展学生横向、类比、逆向、联想等思维,使学生利用现有知识,结合已学知识去创造探索,培养创新思维和能力。
3.针对性设疑,突出重点,化解难点。一堂课的教学时间有限,如果对多项教学内容平均使用力量,就会出现眉毛胡子一把抓,结果什么也抓不住的现象。设计课堂提问抓住了重难点,主要训练内容也就抓住了,只有把这些重难点逐一突破,这节课的教学任务才算完成。
三、因“人”施问,有效贴近“最近发展区”
1.“最近发展区”的定义。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认为,学生的发展有两种水平:一种是学生的现有水平,指独立活动时所能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另一种是学生可能的发展水平,也就是通过教学所获得的潜力。两者之间的差异就是最近发展区。教学应着眼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为学生提供带有难度的内容,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其潜能,超越其最近发展区而达到下一发展阶段的水平,然后在此基础上进行下一个发展区的发展。
2.精心设计施问问题,有效贴近“最近发展区”。美国教授Gillian Brown说:“教师的提问如果引起了全体学生的思考,这便是成功的提问。”太难的问题会使学生出于焦虑状态,挫伤自信心;而太简单的问题缺乏深度和广度,没有启发性,容易骄傲自满。
3.合理选择施问对象,最大化接近 “最近发展区”。新课程标准提出“教学要以人为本”,这就要求教师在提问对象的选择上既要顾及到more able students(接受能力较强的学生),也要想到less able students(学习较困难的学生)。
四、因“阶”利导,培养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在小学英语教学的初级阶段,学生主要以模仿正确的语音、语调,学习基本词汇和进行单词句型操练为主,课堂提问的任务是保证学生有更多的模仿和操练机会。因此,教师可采取依此模仿和连锁操练的方法,从而增加提问的人数,扩大提问的覆盖面。
随着学生英语基础知识的增加、基本技能的形成和英语思维习惯的养成,在课堂上应增加理解性提问和交际性的比例,即教师应根据教材和学生的实际设计出引发学生思考的问题。
五、因利乘便,多样化提问方式
因此,在一节优质而高效的小学英语课堂中,我们应根据小学生自身的性格特点以及知识水平,将教师的课堂提问方式多样化,以达到帮助学生发挥自身主观能动性的功能目的。常用的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提问的方式有:1.互动式的提问;2.悬念式的提问;3.激趣式的提问。
总之,课堂提问是让学生加深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和记忆,而不是教师为了“教学任务的完成”而进行,更不是英语课堂教學的装饰。我们作为新课程理念下的新型教师,应根据教学实际,结合教学实体进行问题的精心设计,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去思考。在“善问”、“巧问”的同时,还要善于导疑、释疑,只有这样才能诱发学生的“内驱力”,最终促使学生思维的发展和教学质量的提高。
参考文献:
[1]雷水蓉.关于课堂提问中“度”的把握[J].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01(4).
[2]吴琦.小学英语课堂提问功能初探[J].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 20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