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程真实化理论下,同义替换策略的应用
2018-07-04刘静
【摘要】教育家Leo Van Lier提出的过程真实化理论,旨在说明课堂教学是教师创设情境,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并内化知识的过程。因此,笔者认为,教师在讲解英语阅读时,应该要教给学生有效地学习策略,从而使学生能够参与到教师的教学中,避免教师一言堂的局面,以实现课堂教学过程的真实化,使得学生逐步成长为真实化的学习者。
【关键词】过程真实化理论;高中英语阅读;同义替换策略;学习策略
【作者简介】刘静,女,辽宁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在读研究生,学科教学(英语)专业。
引言
根据《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版,以下简称《课标》)指出,英语教学要渗透培养和提高学生理解性技能和表达性技能,发展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理念。学习能力作为英语学科核心素养之一,更加强调了学生需有明确的学习目标且能按照学习需要调整学习计划。而学习策略作为学生学习过程中采用的方法和手段,对提高其学习能力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旨在过程真实化理论下,探讨同义替换策略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可行性。
一、过程真实化理论
过程真实化理论(Authentication),是教育家Leo Van Lier 于1996在其《语言课程设计的互动性》一书中提出的。Van Lier在3A教学法,即自知(Awareness)、自主(Autonomy) 、自省(Authenticity)的基础之上进而提出了过程真实化理论(Authentication)。Van Lier(1996:127)认为語言学习的真实性不是语言本身的产物,而是语言学习过程真实化或语言学习过程有效性的产物。换言之,单纯的真实性教材和真实性任务并不能使语言学习者具有真实性。他认为,只有当语言学习的过程是真实有效地,教师在教学中创设真实的情景、开展真实的课堂活动,使学生能够选择有效的学习策略,积极的参与课堂活动,进而在参与课堂活动中提高自身的语言理解水平。
语言学家Widdowson(1978:80)同样强调了材料真实性的重要意义。他认为,材料的真实性是学习材料与学习者之间的交互关系,即:在学习者使用材料的过程中,学习者根据自身需求处理材料,对材料做出恰当反应。真实化的课堂教学过程,应当是以真实的教材辅之以师生、生生都参与的交际活动并力求达到真实交际目的的课堂活动过程。
Van Lier(1996:134-135)同样在其书中举出三个实例,说明了过程真实化的实用价值。首先,Van Lier提出实现课堂教学过程的真实化,即有助于提高语言学习者的语言意识及元语言意识。他还认为,教师要将语言放置在生活中,进而讨论语言意识。只有将语言作为生活中的一种角色,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自主性、改善学生学习态度、激发学生创造力,进而又可以促进学生习得语言和使用语言的真实化。其次,教师创设真实化的课堂学习过程,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自主性,使其能够掌控自身的学习过程。在真实化的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能够自主的选择学习内容、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活动,积极构建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从而内化所学完成学习任务、公正客观的评价自己的学习成果。最后,Van Lier说明,若学习者能够在使得自身学习过程真实化,其自身也成长为真实化的学习者。他们就可以在习得和使用语言的过程中发展批判性思维,从而可以调控自身的学习过程。
二、同义替换策略及相关研究
同义替换策略,指在英语语篇中,作者使用不同的表达方式表达相同的意思(刘敏艳,2013:287)。邬连兵(2008:178)提出,将同义替换策略运用在教学实践中,有助于学生丰富词汇从而理解较难的句子。他将同义替换分为了词之间的替换、句子间的转换及替换和词、短语和句子之间的替代及转换三种类型。根据功能语言学家韩礼德(1976)在其《衔接与连贯》一书中提到的:“每一个英语语篇都是在一个语境中论述一个主题。”于是,基于英语语篇的这个显著特征,笔者认为在日常英语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带领学生通过在英语阅读中寻找同义词、同义表达的方式,简化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过程,使得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内化文章,进而提高自身的理解能力。
近些年,同义替换策略作为一种做题策略已被运用到多种外语考试中。吴薇(2017:97)提出同义替换在高考听力应试中,可以帮助考生理解文本内容,提高听力成绩。并举出题干中keep fit与听力原文taking exercises进行同义替换。何玉花(2017:220)提出,在大学英语四六级阅读考试中,题干会对原文的个别信息进行改写和转述,故考生在平时练习中要注意paraphrase.
三、过程真实化理论下,同义替换策略的应用
笔者认为,同义替换策略作为一种学习策略,通过使学生解构阅读材料,在从上下文中找寻同义表达的过程中,快速地提取文章主要信息、把握文章的主旨大意,并在课后与同学进行交流讨论彼此的找到的替代表达。学生从而能够有效地管理自己的学习过程,并在此过程中促进自身的语言学习和语言运用。此策略旨在让学生阅读文本,找到文章中同义表达,从而学生能够理清文章的思路和脉络。而Van Lier(1996:139)提出,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创设更多有教育意义的课堂活动,并为学生提供更多参与课堂活动的机会,为其日后使用语言奠定基础,这样才能实现学生学习过程的真实化。换言之,同义替换这一学习策略的使用,有助于课堂学习环境及学习活动的真实化,从而提高学习者的学习意识和学习自主性,进而更好地调控其学习过程(Van Lier1996:135)。
全建强(2006:12)同样认为:所谓课堂中真实的交际活动是指以学生为中心的探究活动,使学生具有自主权和选择权。换言之,学生在课堂上需要经过自己的探索、思考,从而找出关系并给出合理解释。
从课堂教学的主体来说,在教室中的学生是真实的学习者,学生所学习的教材及其自身的知识、情感和态度也具备真实性。因此,学生交流观点,分享知识同样能够促进课堂教学过程的真实化(Swan 1985)。
因此,笔者认为,在日常的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运用同义替换策略,指导学生在文章中找寻同义表达,优化学生理解文章的过程,进而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在英语考试中,学生可以使用同义替换策略,优化自身的理解过程,简化自身的学习过程。与此同时,学生在寻找同义替换表达的过程中,能够将内隐的思维理解过程外显化,以便在理解文章时做到有迹可循,从而高效地完成阅读理解、完型填空及短文填空试题。
四、结语
同义替换策略作为一种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传授给学生的学习策略,可以快速帮助学生抓住文章中心,理解文意。但在日常教学活动中,教师应注意讲解与同义词、近义词相关的语法知识,学生也应积累同义表达,以此在阅读文章过程中,才能快速的识别同义表达,提高自身的阅读速度与效率。并在写作中能使用不同的表达进行同义替换。学生在积累中逐步提高学习能力,为提高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Halliday,M.A.K.&Hasan,R.Cohesion in English[M].London: Longman,1976.
[2]Swan,M.A critical look at the communicative approach[J].English Language Teaching Journal,1985,39(1):2-12.
[3]Van Lier L.Interaction in the Language Curriculum: Awareness,autonomy and authenticity[M].New York:Longman,1996.
[4]Widdowson,H.G.Oxford applied linguistics:teaching language as communication[M].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78.
[5]何玉花.浅谈大学英语四六级阅读理解解题策略[J].戏剧之家, 2006(02):220.
[6]刘敏艳.雅思听力考试关键——同义词替换[J].中国外资,2013 (21):2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