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精神关系研究

2018-07-04杨冰

关键词:中国精神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杨冰

摘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长期性、复杂性、多维性的特点,决定了对其研究必须借助于不同学科的多种资源。新时代在文化视阈开展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精神的研究涉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发展,中国民族精神的继承和超越,以及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一步树立马克思主义思想根基和理论基石的奠定,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新时代条件下對两者关系的研究有助于拓展研究视野、丰富研究方法、促进学术政治层面的交流互动,更有利于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体系性建构,和社会主义文化的繁荣兴盛。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中国精神:文化视阈

近年来,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中华民族精神的探讨成为国内外学者探讨的热点。国内外学者在相关研究中从多个方面和角度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不少有价值的观点,但是在有些方面还需要进一步的探讨和系统解释,比如对于二者的结合方式、途径以及两者之间结合的必要性、可能性都需要做进一步的探讨。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开启了中华民族精神现代化

民族精神的培育与发展是一个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必不可缺少的条件。近代以来,由于“世界历史”的开启客观上从空间维度破坏了中国文化的传播与交流机制,割裂了中国文化的传承与变迁,抑制了中国文化的全方位发展。开启民族精神现代化遭到着严重的困境,这种困境表现为严重的精神危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对民族精神危机理论与现实的应答,是解决这一危机的不贰法门,是开启民族精神时代化的关键。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为新时代中国精神的形成开辟了道路

马克思主义的内涵的首要一层就是中国人民了解,认同并且选择马克思主义作为自己救亡图存,奋发有为的真理,在此基础上才能实现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践和中国传统文化的结合。中国精神的形成可以说经历了漫长而又艰辛的阶段。在近代,中华民族面临民族危机的阶段,中国的社会精英根据现实的需要,在各种文化的对比中,最终选择和接纳了马克思主义作为救国救民的真理,这是一次意义重大的文化选择。并成功的与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飞跃一毛泽东思想,总结完善了文化建设的相关理论,提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思想。改革开放以来,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实践中,党的第二代,第三代领导的科学领导下完成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二次飞跃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开始中国精神文明建设的新征程。新时代下,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阶段,在复杂形势的逼迫下,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不断加强中国民族精神的培育与研究,把现代化深入到精神层面并根据不断变化的时代特征赋予其新的涵义,促成了中国精神的最终形成。因此,我们说马克思中国化为新时代中国精神的形成开辟了道路。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使中国文化在“世界历史”条件下重构机制成为可能,为中国精神的重塑创造了条件

中国精神是中华文化的核心和灵魂,文化精神的发展必须与不断变化的社会发展相一致,文化的开放性是保持其活力,生命力的关键。近代中华民族灾难沉重的历史告诉我们,闭关锁国不利于思想文化的发展,马克思主义作为一门科学理论,具有鲜明开放性的特点,它的创作者就是坚持开放性的思维方式,不断地批判和吸收前人,同时代创造的有益思想成果,并根据不断变化的历史不断修正自己的观点,从而保持了理论的先进性,这种特点也保障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交融与融通。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文化的双向建构过程中,可以把握和认识人类文化的发展规律,以新的眼光,新的视觉看待世界,认识自身,这就为在时间和空间维度重塑中国精神的发展机制成为了可能。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指导下,党的领导人在不同的时期对文化的发展都提出了相应的发展理念,从“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发展策略,到全面推进中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重视和培育中国精神力量,以及新时代下坚持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的发展政策。

(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大众化、时代化的发展,为中国精神的开启奠定了基础

马克思主义作为一门科学的世界观与方法论相统一的学科,尤其重视自身的发展和对世界的指导作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来指导中国社会的发展,智慧的中国领导人敏锐的洞察并选择了马克思主义作为改造中国的理论武器,科学的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际的结合,创造出了—个又—个具有中国品质,中国特色的理论成果。新时代下,新一届领导集体更加重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工作,不断根据新的时代要求和发展需要,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大众化、时代化的发展,注重中国精神的培育与研究,推进马克思主义与中国文化的相结合,让广大中国人民都掌握这一科学理论武器,从而内化为祖国效力自觉行动。党不断的根据时代的发展要求,不断赋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以新的时代内涵,加强理论思想的创建工作,并积极应用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指导引领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任务。大力推进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大众化、时代化为新时期中国精神的培养提供肥沃的土壤,为中国精神的现代化开启奠定了基础。

二、中国精神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提供精神动力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精神结合的必要性

1,理论探索的内在需要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精神相结合是理论探索的内在需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结合,最主要是与中国精神的相结合,这是文化发展的内在规律所决定的。文化的发展呈现出丰富的层次性,中国精神作为民族文化的核心和灵魂,是民族传统文化在当代最深刻的内涵,是一个民族的生命力、凝聚力、感召力最生动的体现,决定着一个民族的思想品格、价值取向、道德规范和心理特征等,影响着该民族未来的发展走向以及历史命运。马克思主义作为一门开放的,与时俱进的学科,它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结合必须深入到精神层面,只有这样才能真正的实现与中国文化的结合,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的繁荣兴盛。

2,现实发展的迫切需要

理论的发展最终要服务社会实践中。在十九大上,党中央向全社会发出了“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的伟大历史号召,这一宏伟的历史目标是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所提出的具有全局性作用的战略任务,关系到我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事业的成败,因此,我们要倍加重视。伟大的事业需要伟大的精神作为支撑,中国精神是中国文化在新时代下最生动的体现,是民族成员继续保持坚韧不拔、锲而不舍、砥砺前行,以昂扬的姿态迎接历史挑战的精神动力,是现实发展最迫切的需要。

(二)开放、包容的中国精神指引着中国人民对马克思主义的选择和接纳

中国的民族文化历来具有开放包容的性格特点,作为中国文化内核的中国精神同样具有开放、包容的性格特点。中国精神体现中华民族传统精神的历史继承性和时代精神的兼容性的统一,是传统因素与时代因素的整合,是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的互动融合。近代多灾多难的中华民族在不断的对比、甄别中,最终选择了马克思主义作为自己的理论武器,指导中国社会的发展,这需要中华民族以及其博大的胸怀和宽广的视野来接纳来自西方的马克思主义。中国民族自古以来就有深厚的贵和谐、尚宽容的民族精神,新时代的中国精神当然也包含着这种贵和谐、尚宽容的民族精神,正是这种中国精神,中国人民才能打破东西方文化的差异性,实现与马克思主义的高度融合,使其融合在自身的价值系统中。这种“兼收并蓄,有容乃大”的恢弘气势,是由我国强大的政治、繁荣的经济以及高度的文化自信决定的,同时这种开放包容的文化态度又反过来推动着中国历史的发展前进。

(三)革故、鼎新的中国精神激励着中国人民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和推进

中华民族精神历来有一种革新的精神。《周易》中就有“革,去故也。鼎,取新也。”的内容。新时代的中国精神是由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开放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共同构成的,这里说的时代精神在某种程度上也就古代革新精神的概括。中國精神具有革故、鼎新的理论品质,就决定着中华文化会接纳马克思主义,改造马克思主义,并把马克思融入到自己的价值体系当中来。中国精神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一个双向互动的过程,中国共产党创造性的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领导了中国革命和社会建设取得伟大成果,这是坚持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结果,是中国经验、教训总结。在新时代,党和国家人民面临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任务,我们更应该坚持用马克思主义“化”中国,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相结合,用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继续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具体实践,领导中国不断取得一个又一个伟大成果。

三、中国精神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契合融通双向互动,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

(一)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历史使命的期许

习近平同志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破除阻碍国家和民族发展的一切思想和体制障碍。”伟大的事业需要伟大的精神作为支撑,中国精神作为中国文化的核心和灵魂,必须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结合起来,必须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实践结合起来,让马克思主义深入到精神层面,让两者共同作用与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建设当中来,才能实现其价值。中国精神与马克思主义在社会理想、思维方式和人生价值观层面存在相通之处,新时代,我们要更加注重两者关系的研究,用更宽广的视野,结合不同学科的资源去寻找两者深层次的共同点,只有达到两者完美的结合,才能避免冲突、整合资源,着力到我国的现代化建设事业当中来。新时代,我们面临着实现决胜小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任务,实现中华精神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融会贯通是时代的要求,更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使命的期许。

(二)高举精神旗帜,为决胜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点灯引航

新时代形成的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共同构成的中国精神,是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的文化基础,是决胜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精神能动。我国建设的小康社会,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小康社会,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既要重视物质文明的快速发展,同时也要注重精神文明的跟进。用新时代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思想去引领经济社会的发展,用中国精神汇聚力量,坚定信心,决胜小康。此外,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中要注意方向的导向作用,中国精神现代化应该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指导下,结合社会发展的特点和时代的要求,来引领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历史任务中。高举新时代中国精神的旗帜,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点灯引航。

(三)中华民族精神现代化是二者和谐共生关系的必然旨归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来源于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所孕育的中华传统文化,熔铸于革命建设改革的先进文化,根植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国精神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新时代中国文化与马克思主义新的结合,是培育文化自信不可或缺的因素。中国作为一个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后发现代化国家,我们必须加快追赶脚步,培育和传承自己的民族文化,凝练自己的中国精神。回望历史,中华民族正是有了对自身文化的信心和自豪,才能在历史长河中兼收并蓄,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最终形成了辉煌的中华文明。中华民族精神现代化要求着中国精神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和谐共生,中华民族精神现代化呼唤着中国精神与马克思主义的良性互动,契合融通。最后,中华民族精神现代化是二者和谐共生关系的必然旨归。

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精神结合的途径

(一)发扬和传承中华民族精神为理解马克思主义奠定文化基础

马克思主义作为来自西方的一种学说、理念首先需要得到中国人民的理解和接受,这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文化相结合的逻辑前提,人民对马克思主义的认识、把握是建立在人民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解基础之上的。因此,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推进中,我们首先要学习、了解马克思主义,才能谈上接受和利用马克思主义。博大而深厚的中华民族精神作为经过慢慢历史长河积淀而深深根植于中华民族成员内心的文化灵魂,直到今天仍对中华民族成员的思维方式、价值理念、道德规范起着重大影响。基于这一角度,我们说中华民族精神是马克思主义传承中国,被中国人民选择、接纳、理解和运用的文化基础。

(二)以双向建构促进两者和谐共生为途径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精神是新时代下党领导中华民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实践中形成的。马克思主义实现与中国具体情况的结合必须以中国精神作为动力和文化基础,只有这样马克思主义才能真正的实现与中国文化的结合,深入到中华民族的灵魂深处,从而保持自身的生命力和创造力。博大深厚的中国精神也需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推进来实现自我提升,超越自身。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不断的培育文化自信,推动传统文化的创新发展,不忘本,吸收外来、面向未来,更好的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为人民提供精神指引。”其目的就是要用马克思主义深深扎根与中华民族这块肥沃的土壤,融入到中华民族成员的生命力、创造力、凝聚力中。因此,我们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精神双向建构是二者结合的重要途径。

(三)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凝练为关键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制度在价值层面的本质规定,是我国社会发展的本质要求,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精神灵魂。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第一次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一直是学术界讨论的热点。改革开放以来,和平与发展成为世界的主题,西方发达资本主义管家抓紧了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企图同化中国,西方自由民主的价值体系对社会主义价值体系构成严重威胁,因此,我们要在理论和实践层面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概括和凝练,提出简单概要,得到广泛认同的,体现中国特色,中国声音的,代表中国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发展方向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精神的建构也是如此,都要构建一种超越西方资本主义精神文化的体系,因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凝练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中国精神结合的关键。

(四)以满足中华民族现代化发展的实践需要为目标

中国精神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属于意识形态的范畴,本质上是以本民族的社会实践为基础的社会实践,属于一种上层建筑,只能通过各种载体和民族成员的具体实践来表现出来的。伟大的事业呼唤伟大的精神,伟大的精神支撑着伟大的梦想,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新时代,中华儿女共同的奋斗目标,作为新时代形成的中国精神和已经中国化的各种思想观念只有共同落脚到实现中华民族现代化目标上来才有意义。否则,离开了特定的实践,对中国精神进行价值判断的意义也是很有限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凝结着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中国精神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要以滿足中华民族现代化的发展实践需要为目标。

五、结语

中国精神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关系研究一直是学术界研究的热点,这既是理论探索的内在需要,又是现实发展的迫切需要。新时代条件下,我国的社会发展面临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历史任务的新阶段,同时又处在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交汇期,我们更应该注重中国精神的培育与研究,高举中国精神的伟大旗帜,突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鲜明主题,以更昂扬的姿态迎接新时代的挑战。在当前的研究中缺乏系统性、全面性、创新性,随着现代化目标的逐步实现,新时代、新特点更加凸显,国内外对民族精神与马克思中国化之间关系的研究会更加深入,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更具现实和理论意义。

猜你喜欢

中国精神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浅析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的全面发展重要思想的指导意义
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
传统文化的“两重性”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影响及对策
浅析弘扬中国精神与激发改革创新实践活力
“感动中国”视域下少数民族模范人物的中国精神特质评析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背景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方法
共产国际七大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命题的提出
浅析师范生中国精神培育的路径
“中国精神”研究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