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市户外自行车运动参与人群特征研究
2018-07-04宋涛汤春龙华东交通大学体育学院江西南昌330013
宋涛 汤春龙(华东交通大学体育学院 江西 南昌 330013)
1、户外自行车的概念与健身价值
1.1、户外自行车运动
户外活动是指以自然环境为运动场地的,带有探险性质或体验探险性质的体育活动项目群。户外运动与探索自然的特点,大多数属于极限与极限运动,有很大的挑战和兴奋。拥抱自然,挑战自我,培养个人毅力和团队之间的团队合作精神,提高人类的生存能力。户外自行车运动就是在自然环境中进行的自行车运动,包括公路车长途、山地车越野、小轮车机动和山地速降。我们通常看到或接触到的基本是自行车和山地自行车,一般业余自行车爱好者所选择的车辆也基本以这两种为主。
1.2、户外自行车运的锻炼价值
自行车运动对于心肺功能的提高具有显著的作用,同时,自行车运动还可以增强身体的免疫力。骑自行车改善人体的心肺功能主要表现在对人体血液循环方面。骑自行车可以改善人体微血管循环,还能对心脏功能提高提供强大的帮助。
骑自行车还可以达到减肥的作用。一般自行车运动的骑行时间较长,消耗人体的能量也比较多。如果人体的脂肪较多,那么持之以恒的自行车运动可以达到减肥的效果。骑自行车是靠本身体力去踩双轮脚踏车,会感觉十分的自由且令人畅快无比,它不只是一种减肥运动,更是心灵愉悦的放逐。
2、南昌市户外自行车运动人群的现状
2.1、参与者的性别比例
通过问卷调查结果显示(见表1),南昌市户外自行车运动成员的性别比例差距较大,在所有的调查对象中,男性占77.3%,女性占22.7%。造成其结果的原因主要表现在几个方面:首先,男性与女性的生理结构不同,男性运动能力的生理指标都优于女性。自行车是集力量、速度和耐力素质为一体的较大强度的运动,要求骑行者要有一定的肌肉力量素质和耐力素质,因此才导致男性的比例在户外自行车运动比女性高。其次南昌市的民俗理念中,一般女性主要是待在家里做做家务,带带小孩子,缺乏相对自由的休闲时间,男性通常是出门做生意,较少管理家中事务,相对运动的时间就较多。
表1 南昌市户外自行车运动人群性别统计表
2.2、参与者的年龄分布
通过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可以看出南昌市的年龄结构情况为:16岁以下的学生阶段,由于还在接受基础教育阶段,学业繁重,参与户外自行车运动的机会较少,所以16岁以下的未成年人在本调查中所占比例为8.7%。而17-35岁的青年人占大部分,青年人的时间较充足,也喜爱交朋友。36-50岁的人群也相对较多,这年龄段均为中年人,工作和生活压力相对较大,同时较大年龄也体现出他们对生活质量和身体健康的注重,而户外自行车运动的方便性成为了他们的首选目标。50岁以上的人群占少部分,人因为自行车运动的强度也导致大多数的老年人无法参与其中。
2.3、参与者的教育程度
通过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参与户外自行车运动的群体中学历层次较高,专科的占25.6%,本科以上的占了58.7%,高中及高中以下的才占了15.7%。说明户外自行车这种新兴的休闲运动中,具有一定的文化教育程度的人群在其中担当重要的角色。文化水平相对较高的人群,对于自身的健康、如何保持健康的身体和什么样的运动适合自己。而自行车作为新兴的运动,自行车运动的参与方便,不需要特定场地,时间随意性的特性符合了需求。
2.4、参与者的职业类别
通过问卷调查结果显示,从职业的类别来看,参加户外自行车运动的人群大多为公职人员、事业单位人员和私营企业老板,以城市中产阶层为主,分别占有18.6%、21.5%和27.9%。这类人群主要以经济收入较稳定,有充足的空闲时间或者固定的工作时间,对于生活质量和身体健康也相对重视。调查对象中农业户和商业服务人员相对工作时间较没有自由性,没有过多的休闲时间,所以所占比例较少。学生因为学业问题和没有经济能力的原因,在调查中所占比例最少。
3、南昌市户外自行车人群的行为特征
3.1、参与者的参与方式
通过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户外自行车人群以自发组织的方式占绝大部分,以俱乐部形式参与的占约三分之一。由于南昌市自行车运动正处于初步开展阶段,自行车俱乐部较少,没有比较正规的骑行团体。也缺少举办活动及比赛,导致自行车爱好者只能以自发的形式去参与户外自行车运动。
3.2、参与者的参与动机
通过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多少锻炼者参与户外自行车运动主要是为了增进健康,增强体质,比例达到45.3%,这表明了自行车运动的健身锻炼价值是值得肯定的;其次为放松身心和陶冶情操,占26.7%,自行车的运动强度和运动场所可以根据自身情况选择,而一般开展的场所是在风景优美的公园,空气清新的郊外,让参与者能更好的与大自然近距离接触,陶冶情操和放松身心。自行车运动以小群体和协会的形式开展,可以把很多的爱好者聚集在一个圈子,让很多素昧平生的人因为爱好而相识,从而扩大了自己的人际交往的圈子。再者,自行车运动还是一项理想的有氧运动,它可以充分的帮助自行车运动者达到减肥瘦身、塑造体型。
3.3、参与者的骑行场所的选择
通过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大多数人骑行的场所都选择公园景区,南昌市在公园景区的建设方面做的相对较完善,更有单独的自行车车道,其骑行的危险度和沿途的风景比较适合休闲娱乐,骑行的距离相对也不远,类似瑶湖湿地公园这种是许多业余爱好者的首选。少部分俱乐部的成员选择的路线往往都是在公路上,其危险度高,相对刺激性也高,骑行距离也较远,梅岭也是很多人喜欢的路线之一,对于这种路段的选择只有较专业的人员才会参与。而选择在居家小区的一般都是年纪较高或较小的,其运动量和危险系数最小。
3.4、参与者每周锻炼的次数
通过问卷调查结果显示,能把锻炼的次数较好确定下来,并坚持自己的锻炼,形成良好的运动生物规律的运动者占相当少,52.9%的运动人群都选择了不一定,由于南昌户外自行车运动还在初步发展阶段,作为新兴的运动,大多数人群还没有形成骑行的习惯,骑行的频率相对较少。俱乐部的组织体系也不够完善,没有固定的骑行,还没有形成完善的体系。
3.5、参与者的运动装备情况
通过问卷调查结果表明,在进行户外自行车运动时,有32.6%的人群从不佩戴头盔,25.6%属于偶尔佩戴,从此情况可以了解到南昌市户外自行车开展的不成熟,人们的安全意识也相对薄弱,没有清楚的认识到头盔在自行车运动中的重要性。而在专业骑行服的调查中,从不穿的比例也相对较多,也占30.8%,骑行服只是让运动者在骑行的时候更加的舒服,相对头盔,它的重要性虽然显的不是那么重要。不过从中也可以看出人群参与骑行的心态比较随意,不够重视,在骑行的安全意识不够,也可以看出南昌市户外自行车运动还没有比较正规的推广和安全教育。
在自行车的选择上,山地自行车是自行车运动中最为基础的,它的功能性和操作性较为简单,也适应各种路况,因此山地自行车成了大多数人的首选;小轮车大部分是小孩和女性的首选,它小巧,车身重量轻,骑行速度也不会过快,操控性也好,小孩和女性骑友比较容易驾驭;公路自行车属于专业型的,这种车子本身价钱也相对比较贵,由于处于南昌市自行车处于初步发展的状况,没有专门的自行车车道和较多的比赛活动,所以买公路自行车的人还很少。
一半以上的人群认为影响南昌市开展户外自行车运动的主要因素是自行车车道少。虽然户外自行车对于场地的要求较随意,只要有平坦的道路就可以骑行,但是从骑行的安全、骑行的环境上考虑,就可以发现其实南昌可以真正适合自行车运动的场地很少,大多数人都选择在瑶湖湿地公园、梅岭等,虽然这些路线路况较好,但也是人、车混杂,充满了不确定的危险。
4、结论与建议
4.1、结论
4.1.1、南昌市参与户外自行车运动的人群主要集中在男性,大部分人群的学历都在本科以上,文化水平比较高,健康保健意识较强。户外自行车运动对于人群的经济水平有相对的要求,对于户外自行车运动也需要长期的自己投资,所以大多数的运动人群都集中在生活水平较中高层,有比较稳定收入的人员。
4.1.2、南昌市户外自行车运动正处于初步发展阶段,大多数人都是自发的组织方式去运动,参与动机主要是增进健康、增强体质,大部分群众一般选择在公园景区进行自行车骑行。在骑行中,还是很多人缺少安全意识,不注重安全帽的佩戴。
4.1.3、南昌市户外自行车运动开展还不够完善,也缺少政府的推广和支持,缺少较完善的自行车车道,导致机动车和非机动车并行。缺少对于骑行路线的开发,骑行的路线少,容易乏味枯燥。导致许多车友骑行的次数越来越少,渐渐的放弃这项运动。
4.1.4、南昌市户外自行车运动的宣传和比赛相对较少,导致大部分群众不了解自行车,不能体会到自行车带来的乐趣。从而吸引更多的人们来参与自行车运动。
4.2、建议
4.2.1、由于南昌市自行车运动正处于初步发展的阶段,相关政府部门或自行部应该加大对自行车运动的宣传,让群众能正确的了解自行车运动,开展自行车运动的宣传活动,针对对自行车的基础知识以及骑行的技巧和骑行中的安全问题以及遇到紧急状况的处理,普及群众对自行车的基本知识了解。
4.2.2、南昌市的自行车俱乐部、协会应该多多学习其他城市或国外自行车俱乐部的管理经验和办法,完善自身的管理机制。政府也应该多与俱乐部配合,在俱乐部举行的比赛或活动给予更多的帮助,加快自行车俱乐部的发展。
4.2.3、为了更好推广户外自行车运动,完善的自行车运动资源配置是必不可少的,政府应该加强自行车专用道的建设和规范,在城市道路中,自行车车道应与其他车道相分离,保障自行车在城市交通的专有权。多建设户外优美的自行车车道,为自行车爱好者提供更多的路线选择。
4.2.4、南昌自行车运动也可以跟旅游产业相结合,根据旅游路线,设计自行车自驾的活动,吸引更多的人群体验户外自行车的乐趣。举行自行车比赛,邀请其他城市的自行车爱好者参与,通过竞技比赛,让群众了解自行车的魅力与激情,也可以提高南昌市自行车爱好者的技术水平。
[1]李艳,长沙与怀化两市户外自行车运动现状的比较研究[D],吉首大学,2013,10-11.
[2]牛成艳,我国自行车运动的发展情况及保健作用研究[J],搏击(体育论坛),2013,5(5):68-69.
[3]袁春平,自行车运动的保健作用[J],中国临床康复2004,9(8):1748.
[4]严光灿,莆田市体育产业发展的现状及对策[J],莆田学院报,2014,5(21):94-95.
[5]刘永祥,林建华,莆田体育休闲旅游开放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2009,62.
[6]覃刚,武汉市业余自行车运动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8,1-34.
[7]师耀武,洛阳市户外自行车运动调查与分析[J],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13,5(32):91-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