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澳大利亚网球公开赛费德勒单打决赛的技战术特征分析
2018-07-04连蒙蒙北京体育大学北京100084
连蒙蒙(北京体育大学 北京 100084)
本文通过对费德勒这样一位传奇人物在决赛中的技战术特征进行分析,以期为我国网球训练及其研究提供实证,也为我国男子网球技战术发展提供参考。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以费德勒及其对手纳达尔在2017年澳网男单决赛和2014年澳网男单半决赛中的技术统计数据和战术特征为研究对象。
1.2、研究方法
文献资料法、录像观察法、数据分析法
2、研究结果与分析
2.1、发球技术统计分析
现代网球技战术中,发球技术的重要性被网坛所公认,是发球方组织进攻的第一拍,不受对手的限制与制约,且对手无法推测发球方的战术思路,其战术作用要明显高于其他技术,成为能否取胜的重要技术之一。
表1 2017年澳网决赛费德勒及其对手发球技术指标的差异分析(T检验)
表2方差分析发现,在一发成功率方面,费德勒明显低于纳达尔且有显著性差异(P<0.05),但在一发得分率方面,费德勒比对手高出12.2个百分点,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这也是本场比赛费德勒取胜的关键因素之一。在二发得分率方面,两者不具备显著性差异,纳达尔二发得分率高于费德勒,主要是因为纳达尔二发采用强烈的侧上旋,稳定性高且弹跳高,能够有效压制费德勒的单手反手,为自己下一拍进攻奠定基础。
表2 发球技术指标的差异分析(卡方检验)
通过对2017年澳网男单决赛费德勒发球落点的统计发现,在一发平分区,费德勒发球落点外角选择最多,有27次,内角次之,有21次,中路最少,只有1次,费德勒在平分区的一发选择角度上以外角和内角为主,发外角的原因是费德勒的外角通常以带切的平击为主,球速快且落地后球往场外飞行,可把纳达尔调动到场外,然后攻击场上空挡得分。发内角的原因是球在场中的飞行高度低且飞行距离相对较短,留给对手的反应时间就短,可以很好的增加发球的威胁性,而且内角发球一般都会发在球场中间,使得对手的回球区域和角度变小,减少了接发球的威胁性。在一发占先区,费德勒发球落点仍然是以内角和外角为主,内角有23次,外角有16次,中路0次。这充分体现了费德勒通过增大对手接发球移动范围和缩短对手接发球反应时间的发球战略。在二发平分区,费德勒发球落点以外角和中路为主,其中中路12次,外角10次,内角4次,在二发占先区费德勒发球以内角和外角为主,其中内角17次,外角7次,中路2次。费德勒的第二发球落点选择上基本避开了纳达尔的正手去攻击他的反手,由于纳达尔在接发球站位比较靠后,费德勒通过不断变换二发的角度和深度加大了纳达尔在接发球的判断上的难度。
2.2、接发球技术统计分析
接发球是比赛中接发球方的第一板球,是一项在被动中求主动的技战术。随着发球技术不断完善和精进,对运动员接发球的能力要求也越来越高,接发球是比赛中接发球方最先运用的技术,日益受到运动员们的重视。接发球技术不仅有抽球,还有推挡、削球等接球方式,在网球比赛中,若想赢得比赛,在保住自己发球局的同时必须想办法破掉对手的发球局。表3显示在这场五盘大战中,费德勒和纳达尔在接发球得分率和破发成功率都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虽然两者在破发成功率没有显著性差异,但从数据上来看,费德勒的破发成功率要比纳达尔高出16.8个百分点,说明费德勒在关键分的把握能力上优于纳达尔,这点从决胜盘中费德勒在先被破发的情况下及时实现回破拿下比赛也可以看出。
在接发球方式上面,通过对2014年澳网男单半决赛费德勒和纳达尔的第33次对决和2017年澳网男单决赛费德勒和纳达尔的第35次对决中接发球的方式统计得出:2014年澳网男单半决赛,纳达尔在一区将100%和二区发球94%的发球都发向了费德勒的反手,在整场比赛中,费德勒使用了2次正手推挡接发球,7次正手抽球,这7次抽球都是纳达尔发球发向费德勒的反手位费德勒强行侧身用正手抽球回击的接发球。2014年澳网半决赛费德勒反手接发球方式统计显示:共用了42次推挡,7次削球和23次抽球。其中反手接发球中抽球占反手全部接发球的31.9%,2017年澳网男单决赛中,费德勒正手接发球方式统计显示:共用6次推挡,1次削球和44次抽击。反手接发球方式统计显示:费德勒共用36次推挡,4次削球和51次抽球,其中反手接发球中抽球占反手全部接发球的56%,相比2014年澳网男单半决赛提高了24个百分点。从两次比赛反手接发球方式的对比可以看出,费德勒在反手接发球方式上做出了调整,即减少反手推挡接发球,增加反手抽球接发球方式,提高了反手的接发球的进攻性。
表3 2017年澳网决赛费德勒及其对手接发球技术统计的差异分析(卡方检验)
2.3、得失分技术统计分析
得失分主要表现在制胜分和非受迫性失误。底线抽球技术作为网球比赛中最基本的得分手段,其使用概率居于其他各项技术之首,而底线正反手制胜分则是体现运动员底线进攻能力的最好的指标。由表4可知,费德勒制胜分明显高于对手,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在这些制胜分中有相当一部分是由费德勒的单手反手打出来的制胜分。有研究表明,费德勒各项技术都堪称完美,相对差的环节就是他的反手,费德勒反手发挥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比赛的胜利。从这次比赛视频中也可以看出,开局纳达尔的战术依旧是依靠正手上旋压制费德勒单手反手,回顾两人的第33次对决也就是2104年澳网男单半决赛,纳达尔无论是在发球还是底线对攻中都主要针对费德勒的反手进行攻击,使费德勒反手出现了23次非受迫性失误,最终以3-0的比分丢掉了比赛。和以往不同的是,17年澳网决赛纳达尔这个战术并没有收到很好的效果,费德勒整场比赛中反手共打出了14个制胜分,使得纳达尔对战费德勒最有效的战术失效,自从柳比西奇帮助费德勒完善了反手,反手已不再是费德勒薄弱的环节,与2014年澳网男单半决赛费德勒整场比赛中反手只拿到了2个制胜分的数据相比,这场比赛费德勒反手的出色发挥成为本次比赛胜利的最关键因素之一。从非受迫性失误方面来看,费德勒远远高于纳达尔,两者呈现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费德勒正反手抽球技术是世界一流水平, 是以打快速球著称的进攻型选手,其回球具有很强的主动性和攻击性,可以打出很多制胜分,与此同时,强攻难免会造成失误,这也是费德勒这次比赛艰难取胜的主要原因。
表4 2017年澳网决赛费德勒及其对手主动得失分技术统计的差异分析(T检验)
2.4、网前技术统计分析
上网技术是网球竞技中有效得分的方式之一,网前技术回球快,打击面大,占有充分的主动,往往成为得分的便捷技术。上网战术是主动改变比赛节奏,通过截击或高压迅速得分,从表5可以看出,费德勒上网次数和网前球得分都比对手高出很多,差异性显著(P<0.05),其中网前球得分还呈现了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费德勒依托强大的发球为上网奠定坚实的基础,同时上网截击也缩短了对方回球的时间,使其成为费德勒主要的得分手段,也是最重要的战术之一。但从网前球得分率的数据来看,两者虽没有显著性差异,但纳达尔网前球得分率要高出费德勒17个百分点,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是纳达尔通常看准了机会才会选择上网,而费德勒则是主动争取机会上网。在上网次数和网前球得分率方面,17年澳网决赛费德勒在五盘比赛中总共上网了40次,平均每盘上网8次,网前得分率平均为71.29%,通过回顾费德勒和纳达尔第33次对决,也就是2014年澳网男单半决赛,费德勒在三盘比赛中总共上网了45次,平均每次上网次数为15次,网前得分率平均为60.17%,通过数据我们可以看出,费德勒17年澳网决赛在网前战术方面做了减少上网次数,提高网前得分率的调整。
表5 2017年澳网决赛费德勒及其对手网前技术统计的分析(T检验或卡方检验)
3、结论
(1)此次比赛中,费德勒在ACE球个数、一发平均速度和一发得分率方面明显优于对手,发球变化多,发球战术效果明显,费德勒的发球能力是他获取比赛的重要因素。在一发成功率方面不及对手。在发球落点上,一发以内角和外角为主,二发落点多变。
(2)在接发球方面,费德勒的接发球得分率、破发成功率与对手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在接发球方式上面,通过增加反手抽球的使用频率增加接发球的攻击性。
(3)在得失分方面,费德勒在制胜分上远高于对手,但同时非受迫性失误也远高于对手,都呈现显著性差异(P<0.05)。其中单手反手技术全场拿了14个制胜分,成为本场比赛取胜的最关键因素之一。
(4)在网前技术方面,费德勒上网次数和网前得分都明显优于对手,但在网前得分率方面低于对手,但两者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在网前战术方面做了减少上网次数增加网前得分率的调整。
[1]王伟,周曙,张春合.费德勒美网公开赛关键分技战术特征分析[J].体育文化导刊,2016(2):100-105
[2]李晓峰,莫裕醒,郭永波.2014年澳网女单冠军李娜技战术特征分析[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15(3):78-81
[3]朱昆,刘英.2014美网锦织圭竞技实力与技战术特征分析[J]. 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15(5):54-58
[4]薛萌,钟小燕.费德勒在四大网球公开赛决赛中技战术运用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0(3):130-132
[5]陶志翔,祁兵,林建健.费德勒与纳达尔对阵时发球阶段技战术特点的对比分析[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8(11):1560-15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