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医院院训浅谈医院核心价值观建设
2018-07-04宋财森王秋蓉魏世超
宋财森,王秋蓉,魏世超
(福建省立医院,福州市 350001)
医院院训是医院历史和文化的积淀,是医院精神和灵魂的象征,是医院核心价值观的集中体现,是医院员工共同遵守的行为规范。核心价值观是文化软实力的灵魂、文化软实力建设的重点[1]。医院核心价值观是医院全体或多数员工共同认可的、对周围事物的意义和重要性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是医院在医疗实践活动中所推崇的基本信念和奉行的目标[2]。福建省立医院(以下简称“省立医院”)秉承大医精神和本着办院为民的理念,以“精于医术 ,诚于医德”八字为院训,在提高患者满意度的同时,狠抓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不断加强医德医风教育,在医疗行业竞争日趋激烈的大环境下敢拼会赢,在我省医疗“创双高”建设中拔得头筹。
1 对象和方法
本次调查采用问卷调查法、文献调查法与询问法相结合,对福建省立医院职工对院训的认知程度进行调查。共发放《关于省立医院职工对院训认知程度的调查问卷》180份,对本院职工(临床、医技、护理、行政等4个片区)进行随机抽取调查。问卷集中发放、集中填写、统一回收,回收问卷167份,回收率为92.78%,有效问卷165份,有效率为91.67%。全部资料采用SPSS 13.0软件进行统计处理。
2 调查结果
2.1 基本情况
有效问卷165份,其中医生53人,占32.12%,学历都在本科以上,集中为本科与硕士;护士67人,占40.61%,学历在本科及以下;医技和行政后勤人员学历集中在本科,但总体情况较临床分散(见表1)。
2.2 医务人员对本院院训的认知情况
医务人员对院训认知人数共计133人,占到调查对象的80.61%左右,说明总体认知情况良好(见表2)。
2.3 医务人员完整复述本院院训的情况
有43人能完整复述院训,有71人能部分复述院训,分别占调查人数的26.06%和43.04%(见表3),总体情况良好,但还有一定进步空间。
2.4 医务人员对院训的理解和评价
认为院训是医院文化集中体现的仅有41人,占调查人数的24.85%(见表4),说明医务人员对院训理解还不够深入,更谈不上发挥院训作用。
有约61.82%的医院员工认为院训不足以完整体现医院核心价值观或医院文化,说明作为医院文化建设中心的医院核心价值观建设有待夯实(见表5)。
表1 医院员工职业和学历构成情况[人(%)]
表2 医院员工对本院院训的认知情况[人(%)]
表3 医院员工能否完整复述本院院训情况[人(%)]
表4 医院员工对院训的理解情况[人(%)]
3 构建省立医院核心价值体系的设想
国内的医院在院训的研究起步较晚,但近年来随着医院文化建设的兴起,各大医院纷纷提出了院训,如北京协和医院的“严谨、求精、勤奋、奉献”,湖南湘雅医院的“团结、严谨、求实、进取”,上海瑞金医院的“广博慈爱、追求卓越”等,说明了医院文化建设在医院管理中的地位不断上升。笔者根据《健康报》2011年发布的《2010年度中国最佳医院排行榜》前50名医院的网站进行调查,在这50家医院网站中,仅有5家用“核心价值观”这种表述,用“理念”的有2家,另有10家使用“医院精神”,16家使用“院训”,完全没有核心价值观相关内容的医院网站有12家。入围“2012年度中国最佳医院综合排行榜”前50名医院网站中,有6家医院无任何价值理念;真正使用“核心价值观”五字的只有3家医院;有41家医院使用“院训”“医院精神”“理念”或在页面上展现一句话等形式,或多或少地表达了核心价值观的思想,但却存在着概念混淆、主次关系不明朗、简单堆砌或过于单薄等问题[3]。上述调查说明:只提出口号,没能落实相关理念、宗旨、愿景等,未能完善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问题普遍存在,使得院训成为一句空话,无法发挥其作用。另外,部分学者针对所在医院院训撰写了文章,推广了医院品牌、形成了医院的无形资产,但其中对医院院训的解读不够深入,未能提出实质性意见或建议,更谈不上核心价值观建设。当前大型公立医院院训(医院精神) 具有明显的重复性和趋同性,无论从结构形式还是内涵来看,都缺乏独创性。240 家医院精神的关键词重复率最高达21.5%,这意味着,在这240 家医院当中有51 家运用了同一个的词语,而同时使用2 个以上相同或相似词语的院训(医院精神) 也不在少数。再加上普及而雷同的医院文化行为,医院文化建设难免给人千人一面的感觉,难以形成独特的品牌效应[4]。
外资医院虽然直接提出院训的不多,但多数医院都提出了相应的核心价值体系,如上海和睦家医院提出了“和睦家医疗集团及旗下所有的医院和诊所,是中国具有开创性和采用国际化标准的医疗机构。我们的使命是在独有的以病人为中心并且面向家庭的温暖服务环境下,提供融洽的综合性医疗服务。”明基医院建立了以“诚信”为基础的核心价值观——以追求人类照护之真善美为使命,以打造全中国最精致、最国际化的医院为愿景。
20世纪80年代起,我国台湾地区先行先试,各大医院围绕着本院的宗旨、定位等,提出了院训,例如长庚医院的“人本济世” “病人优先” “平民化医疗”服务理念,荣民总医院提出“视病犹亲、追求卓越、恪守伦理、守法守信” ,慈济医院提出“人本医疗、尊重生命”的创院宗旨[5]。在一系列充满人文气息、体现医院宗旨或特色的院训的指引下,台湾医院一手抓医术,一手抓服务,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从省立医院实际出发,结合医院的发展历程,主要从策略方针、省立精神、愿景、理念等方面力求全方位、多层次地提出构建省立核心价值体系的设想。
3.1 策略方针
3.1.1 医疗——聚名医,创名科,办名院。“聚名医,创名科,办名院”三者互相联系,相辅相成。这里的“名”既可以理解为品牌的塑造,也可以理解为实力的积淀。“聚名医,创名科,办名院”即是以人才为依托,建立一批有特色的科室,从而提升医院知名度。
表5 对院训是否足以完整体现医院核心价值观的评价[人(%)]
3.1.2 教学——身教言传,传德传术,教学相长。省立医院作为福建医科大学临床医学院之一,肩负重担。临床教学不同于理论教学,应注重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医德修养,带教医生要做到“身教”先于“言传”,“传德”先于“传术”。带教医生在传道、授业、解惑的同时,也能不断完善自身的医疗教学能力。
3.1.3 科研——求实求精 严谨创新。近年来,学术剽窃之风日渐盛行,科研工作中虚报的现象也屡禁不止。因此,科研工作必须在遵循诚信原则的前提下,挑选有现实意义的课题,合理利用资源,注重实效,力求创新。
3.1.4 服务——以病人为中心,实行人文关怀;重视就医感受,优化就医环境。现代医院的竞争不仅体现在技术上,还体现在服务上。省立医院在技术、设备、人才等硬实力与同梯队的其他兄弟医院的差距并不明显,所以,以人文关怀服务作为突破点不失为良策。省立医院先知先觉,一直致力于改善医疗服务和优化就医环境:通过调整不同时段人力配置,强化技术培训等措施,改进“三长一短”现象,使得门诊候诊、抽血等待、西药房取药等待时间分别缩短至15 min、10 min和18 min左右;启用日间手术病房,缩短平均住院日,降低患者费用,推行“床边结算”,患者不出病区即可办理出院手续;每层楼都有标识清楚、方便患者就诊的索引;小儿科设立儿童乐园,墙上贴有童趣的壁纸,摆放着各式各样的玩具;患者在智能手机上使用福建省立医院APP或官方微信平台上的医院导航功能,即可以享受院内掌上导航,定位精准到3步以内。并且,导航过程不会耗费手机流量。
2016年改善医疗服务考核省立医院位居全省第一,作为全国改善医疗服务第三方评估的样本医院得分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3.2 省立精神——继往开来,敢拼会赢
正如前文提到的,几代省立人的顽强拼搏成就了今天的省立医院。后辈在继承前人宝贵精神财富的同时,既要不忘继续进取,也要注意方式方法,抓住新机遇,开创新局面。
3.3 愿景——立足海西,走向全国
愿景是长远目标,是在实现阶段性目标的基础上提出的。相较于阶段性目标的可行性,愿景更现实的意义在于它的指引性。在愿景的指引下,医院可以制定若干个详细具体的阶段性目标,并逐一有序完成,以期实现科学发展、跨越发展。
3.4 理念
3.4.1 取之社会,回馈社会。任何一个组织都是从社会获取所需资源,然后借助资源得以发展。医院也不例外,医院的每一次发展都离不开社会公众的支持。社会对医院予取予求,医院也要常怀感恩之心,回馈社会,如此才得以形成医院与社会相和谐、促发展的良性互动。
3.4.2 病人优先,人本济世。病人是医院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因此,医院各项工作的展开务必要以病人为中心,做到以人为本。“取之社会,回馈社会”的理念要求医院切实践行“病人优先,人本济世”。
4 结论
4.1 更好地塑造医院品牌
“酒香不怕巷子深”的营销策略已不再适用于当代医院品牌的塑造。院训的提出和核心价值观的构建走的是维系型公关的路子,维系型公关是一种积极的营销策略,尤其适用于具有一定品牌、处在稳定期并寻求更高发展目标(进一步巩固、维系与公众的良好关系和组织形象)的医院。
4.2 提升医院软实力
院训和医院核心价值观是点和面、由表及里的关系,院训的提出乃至医院核心价值观的建设有助于增强医院员工、患者以及社会对医院的认同感,对于激励员工同样存在现实意义,无形中医院的软实力得到质的提升,因此其在医院文化建设中的重要意义不言而喻。
[1] 习近平.使核心价值观的影响像空气一样无所不在[EB/OL].(2014-02-25).http://news.xinhuanet.com /politi/2014 -02/25/c-119499523.htm.
[2] 程红燕,王莉婷.以院训精神为核心,培育核心价值观[J].中国妇幼卫生杂志,2016,7(2):83-86.
[3] 王向东.医院核心价值观不可或缺[J].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2015,22(1):65-67.
[4] 鲁建成.台湾医院建设发展及启示[N].福建卫生报, 2012-01-30(4).
[5] 倪歌,倪凯,吴晓芳.240家大型公立医院院训特点分析[J].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2013,20(12):1144-1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