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议幼儿教育小学化的治理途径
2018-07-03孙淑萍
孙淑萍
摘 要: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对幼儿的教育也越来越重视,学前的教育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就已经存在,发展至今,其教育模式在不断发生变化,与之前相比虽已进步不少,但由于小学入学年龄的不统一、幼儿教育小学化的制度不稳定、幼师的教育水平较低等因素的存在,幼儿教育小学化问题出现,教育模式仍存在着许多不足。我们应在实践中不断发现问题、找出其原因进行解决,使幼儿教育小学化的路径更为合理。
关键词:幼儿教育;小学化;合理路径
中图分类号:G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8)21-0177-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8.21.114
美国的心理学家鲍里斯·塞德兹曾说过:“人如同陶瓷器一样,小时便形成一生的雏形。幼儿时期就好比陶瓷器的原料黏土,外面给予它什么样的教育就会成为什么样的雏形。”幼儿教育是教育的开端,古人云: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也因此,自古以来人们对学前教育都有着很高的重视度,为了适应时代的进步与发展的要求,当代的人们对幼儿教育的关注度比以往更高,对孩子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紧抓幼儿时期的教育虽然是正确的,但不能偏离其轨道,过早地让孩子接受教育,对孩子施加太大的压力,反而会引起孩子的反感,起到相反的效果。
幼儿教育小学化问题在当今的教育领域存在已久,曾经虽多次对其进行解决,但都未彻底解决,本文将通过分析幼儿教育小学化存在原因,提出合理的解决路径。
一、幼儿教育小学化存在的因素
幼儿教育小学化的存在是涉及社会、学校、家长等多方面的原因,同时也存在着极大的历史遗留因素。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学前教育领域对小学化的表现有着较为系统的认识,例如教学内容和小学基本一样;教学方法和小学低年级基本相同;管理方式和小学也基本一致。这种观点被许多人认可,在教育领域也在不断沿袭,幼儿教育小学化缺少科学理论。
第一,当下的幼小衔接存在不合理的现象,促进了幼儿教育小学化问题的存在。有不少地区将幼儿的教育分成三年,分别称为小班、中班和大班。儿童需要三年的时间来完成学前的教育,本来一年的课程分成三年来完成,无形中便会增加小学中的课程,为幼儿教育小学化提供了机会。另外,幼儿教师带班存在着来回循环的习惯,带完大班的教师会从头开始带领小班的学习,讲课的方式也会有所小学化。随着国际化的进展,不少幼前教育实行双语教育,然而正式学习英语被放在小学三年级的课程之中。
第二,小学入学年龄的差异为小学化提供了人员基础。国内外研究学者针对“儿童应在何时就读小学”这一问题达到了基本一致的观点:当儿童的心智达到小学的要求时便可就读小学的课程。国外的儿童规定在6周时开始小学阶段的学习。我国的幼儿教育存在一定政治色彩,儿童的小学入学年龄在不断更改,二十世纪之前规定为8岁7周,后来部分地区改为7岁6周便可进入小学阶段学习。但由于我国人口较多且分布不平衡,人员少的地方规定6岁5周的儿童便可入小学。过早的入读小学使得本来该接受幼儿教育的儿童进入了小学的学习。
第三,家长对孩子的期望以及攀比心理过高。古往今来诸位家长都有着“望儿成龙,望女成凤”的思想,科技进步的同时,家长在孩子的教育上投入的精力也越来越多,促使孩子不断地学习有关字和数的知识,这已超越了小学该有的课程。为了让自己的孩子比其他的孩子优秀,甚至有的家长让孩子学习英文歌曲以此来培养孩子的英文天赋,这些都会促使幼儿教育小学化风气的生成。每一个孩子都有专属于自己的成长方式,家长一味地将自己认为好的强加给孩子,会让他们失去自己真正的兴趣,失去快乐、无忧无虑的童年。
第四,中国传统的考试思想根深蒂固。中国的教育至今未摆脱应试教育的弊端,以考试成绩高低来论成败、论英雄,不少幼儿园存在若在考试中取得优异成绩的孩子将会获得一朵小红花作为奖励的现象,激发孩子们之间的竞争。与此同时,不少家长为了让自己的孩子取得优异的成绩使孩子提前进入小学知识的学习,促进了小学化的进程。
二、解决幼儿教育小学化的合理建议
第一,国家应建立完善的教育体系,针对现在社会存在的幼儿教育小学化问题颁布相关的规定,推动幼儿教育的健康发展,传统的教育思想深入人心,需要依靠法律的力量来改变。幼儿园和家长也应积极配合政府的工作,一起努力营造一个良好的幼儿教育氛围。家长拥有监督权,可以监督幼儿园,幼儿园应定时向家长展示近期的教学活动,以便家长及时了解孩子在园内的学习和生活情况;家长可不定时参观幼儿园,及时上报其存在的问题,促进其及时纠正,形成三方共同监督的局面。
第二,提高幼儿园的师资力量,从而解决幼小衔接的问题。幼儿园应不定期组织幼师去往各地较为先进的学校进行学习与交流,幼师应抓住机会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力求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为孩子树立一个好的榜样。同时幼儿园应改变以往循环的带班模式,变为固定的带班模式,这样不仅可以减轻幼儿教育小学化程度,也可以从小锻炼孩子接受新事物的能力。
第三,提高家长的思想意識。家长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在孩子的成长道路上起着至关重要的引导作用。所以,教师在做好教育的同时,也应及时与家长进行沟通,做好家长的思想工作,让他们在为孩子着想的同时意识到幼儿教育小学化的严重性,从一定程度上减轻孩子的负担。家长和老师都要尊重孩子,不可将自己的想法强加给孩子,给予科学文化教育的同时要培养和塑造孩子的独立人格。
第四,转变以考试成绩论英雄的思想,考试只是检验学习成果好坏的一种方式,并不是展示一个人全部才能最好的方式,幼儿教育是一个人一生中最重要的启蒙教育,它的教学模式直接影响着这个人今后的学习思想和对某些事物的认知。
三、结语
治理幼儿教育小学化是当下十分重要的任务,是为了减轻孩子的负担,使他们在童年时期得到该有的乐趣,拥有一个无忧无虑、美好的童年,这也有利于他们身心的健康成长。治理幼儿教育小学化需要国家、学校、教师和家长各方面共同的努力,为改善当前的教育环境出一份力,为孩子的成长营造一个更好的学习和生活氛围。
参考文献:
[1] 黄永馨. 幼儿教育小学化的倾向值得注意[J]. 瞭望, 1987(33).
[2] 朱家雄.幼儿园教育:理论的错读、误用与实践的纠结、无奈(五)[J].幼儿教育,2013(8).
[3] 朱家雄.当今我国学前教育事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及政策导向(六)[J].幼儿教育,201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