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AHP与CIM的海底隧道施工风险评估与控制

2018-07-03

山西建筑 2018年14期
关键词:海底隧道概率分布隧道

李 继 超

(山东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山东 泰安 271017)

1 概述

近年来,海底隧道施工事故频发,日本青函海底隧道施工中先后发生4次涌水[1],英法海底隧道发生火灾事故[2],我国的港珠澳大桥项目截止到2017年9月造成9起人员伤亡事故。这些安全事故的发生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高度重视,利用专家调查法、层次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AHP)、模糊数学法、蒙特卡罗(Monte Carlo,MC)模拟等方法,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并且取得了不错的成果。但是,方法相对单一,受主观因素影响较大。本文在前人研究基础上,建立了海底隧道施工风险的AHP-CIM评估模型(层次分析法与控制区间和记忆评估模型),并提出相应的控制措施。AHP具有系统、简洁实用性,对事物进行定性分析,但主观因素存在不易令人信服,CIM侧重处理定量问题,对事物评价比较科学,但不适用于处理定性指标问题,将AHP-CIM相结合既可以克服CIM在独自运用时不能很好处理定性指标的问题,又能弥补AHP模型受主观因素影响的缺陷,实现定性定量相结合。

2 AHP-CIM风险评估模型

本文首先利用层次分析法(AHP)[3]对海底隧道施工技术风险进行识别,根据识别出的风险因素进行专家打分,然后计算准则层各因素权重并检验一致性。具体有:

1)建立海底隧道施工风险层次结构模型;

2)构造比较判断矩阵;

3)计算层次单排序与总排序并进行一致性检验[4,5]。在此基础上,利用模糊评价确定指标层风险因素概率,建立控制区间和记忆评估模型(CIM)[6],由指标层向目标层依次进行叠加计算总的施工风险等级。在海底隧道施工风险中,各级风险因素的出现具有随机性,将其同级风险因素简化为并联关系,因此适用于CIM模型的并联响应模型。其组合影响概率公式如下所示:

P(Xa=xa)=

式中:Xa——表风险因素;

xa——被划分的区间。

3 AHP和CIM模型在海底隧道工程中的应用

渤海海峡跨海隧道(即烟大海底隧道)北起大连旅顺,南至烟台蓬莱,全长123 km。该隧道将采用“2+1”深埋式“全隧道”方案(即单洞单线隧道+服务隧道+单洞单线隧道),服务隧道位置略低于两侧车道。主隧道和服务隧道采用敞开式TBM+钻爆法进行施工,复合式衬砌。划分为蓬莱端隧道口—北长山岛竖井、北长山岛竖井—北城隍岛竖井、北城隍岛竖井—旅顺端隧道口三段。与此同时,采用深埋法解决防水的问题。

3.1 构建海底隧道施工风险评估指标体系

通过查找和总结先前隧道施工风险分析的资料和信息数据[5,7,8],根据AHP的基本原理,建立了海底隧道施工风险的综合评估指标体系,该体系共分为三层,即目标层、准则层、指标层,见图1。

3.2 运用AHP确定风险因素的权重

结合渤海海峡跨海隧道工程实际情况,将图1作为渤海海峡跨海隧道施工风险综合评价体系的风险因素层次图,按照1~9标度法,请海底隧道专家对各风险因素进行两两比较,并给出相应的标度值,运用AHP确定准则层B的权重,计算结果如表1所示。

表1 准则层B风险因素矩阵表

经检验判断准则层B风险因素CI<0.1,随机一致性比率CR<0.1,即为通过一致性检验。对于B层次以下各C层的子风险因素,认定其权重是一致的。

在新一轮的教学改革下,老师要更新教学理念,大胆创新课堂设计,营造活跃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在其乐融融的体育课上大胆学习和锻炼。期间老师以启发为主,引导学生之间自主合作练习,如教学跳高技术时,老师讲解完技术要领后,做下示范动作,然后让学生们自主练习,一个同学跳时,其他同学边看边评,针对同学们五花八门的跳高姿势,老师要紧抓机会适时总结,并以朱建华背越式跳高打破世界记录的事例激励学生要拥有大胆探索,勇于创新的体育精神。老师要多为学生创设丰富多彩的课堂教学内容,以此调动学生的运动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拼搏精神。

3.3 运用CIM模型对海底隧道施工风险进行评价

本文结合模糊评价确定最后一层风险因素的概率分布,因此CIM模型在海底隧道施工风险评价中有:

1)建立因素集(采用图1)。

2)建立评价集。它是指评价者对风险因素可能做出的各种评价结果组成的一种集合,评价结果采用五级方式[9],分别是风险大、风险比较大、风险适中、风险比较小、风险小,评价集用V表示,即V={风险大,风险比较大,风险适中,风险比较小,风险小}。

3)确定指标层C风险因素概率分布。通过对海底隧道施工相关专家的调查(12人),请专家对最后一层风险因素i给出评价j,然后计算最后一层每个风险因素的概率分布Pij[10],公式如下:

其中,Nj为把风险因素i归为同一风险档次j的专家人数;N为专家的总数。

4)根据指标层C运用CIM的并联响应模型,计算准则层B和海底隧道施工总风险的概率分布,见表2,表3。

表2 准则层B风险因素概率分布表

表3 海底隧道施工风险总的概率分布

由表3可知,该海底隧道施工总风险等级比较大,其概率为 37.3%。

通过AHP-CIM结合对渤海海峡跨海隧道工程的施工风险评价,得出结论:自然因素、管理因素风险等级为适中的可能性大;工程地质因素、勘察设计因素、施工技术因素风险等级比较大,尤其是施工技术风险因素,其次是工程地质风险因素;工程施工总的风险等级比较大。

4 海底隧道施工风险控制

由于渤海海峡跨海隧道施工技术因素、工程地质因素风险比较大,对此提出以下措施进行风险控制:在施工前应准确探测工程地质条件,制定全面并且可靠的施工、消防措施以及紧急情况下的逃生训练等;加强地下水处理和防排水工作,制定“以排为主”,“截”“堵”“排”相结合的综合措施[11],并建立动态的突涌水监测系统;根据不同地质分段制订地质超前预报和现场监控量测计划,采用综合的地质超前预报方案[12],提高预报精度;控制超欠挖程度,组织专业技能人才提高钻孔技术水平,加强施工管理;加强支护措施,把握好支护时机。

5 结语

本文建立了AHP-CIM模型,并利用该模型对渤海海峡跨海隧道项目的风险进行了研究,识别出5种风险因素和16个子风险,得出隧道施工总风险等级比较大,针对施工技术、工程地质风险提出了控制措施。该模型建立过程较为合理完整,有一定的可信性,可为今后的类似风险评估项目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 李 兵,张顶立,方 倩,等.海底隧道建设全过程核心安全风险分析[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2010,36(4):463-465.

[2] 戴国平.英法海峡隧道火灾事故剖析及其启示[J].铁道建筑,2001(3):6-9.

[3] Morteza Pakdin Amiri.Project Selection for Ooil-fields Development by Using the AHP and Fuzzy TOPSIS Methods[J]. Expert System with Applications,2010(1):1-7.

[4] 熊静霆.基于层次分析—灰色理论的隧道施工风险评价[D].南宁:广西大学,2014:26-29.

[5] 洪选华.胶州湾海底隧道典型施工风险评估与研究[D].上海:同济大学,2008:31-32,44-48.

[6] 谢亚伟,金德民.工程项目风险管理与保险[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57-61.

[7] 马安震.长大隧道施工安全风险评估[D].成都:西南交通大学,2016:32-39.

[8] 李 伟.层次可拓模型在隧道施工风险评估中的应用研究[D].长沙: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5:22-36.

[9] 于咏妍.基于模糊层次分析法的隧道坍塌风险评估[J].交通科技,2016(5):111-112.

[10] 李小浩,宋永发.CIM模型在地铁施工安全风险评估中的应用[J].工程管理学报,2010,24(5):513-516.

[11] 杨永强.长大隧道施工安全风险评估与控制技术[D].西安:长安大学,2015:38-49.

[12] 潘国栋,周书明,段悟哲.青岛胶州湾隧道海域段注浆施工风险分析与控制措施研究[J].石家庄铁道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23(4):53-56.

猜你喜欢

海底隧道概率分布隧道
BIM技术在大连湾海底隧道工程中的应用实践
离散型概率分布的ORB图像特征点误匹配剔除算法
预见2019:隧道的微光
大连湾海底隧道南岸接线立交方案设计
神奇的泥巴山隧道
关于概率分布函数定义的辨析
基于概率分布的PPP项目风险承担支出测算
黑乎乎的隧道好可怕
LED隧道照明节能改造探讨
依赖于时滞概率分布的不确定细胞神经网络的鲁棒稳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