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安全监管专业监察员能力模型研究
2018-07-03杨志东
姜 兰, 杨志东,孙 佳
(中国民航管理干部学院 航空安全管理系,北京 100102)
随着民航全球化发展趋势和日益增长的民航运输需求,我国民航安全监管面临着巨大的挑战,而对航空安全专业监察员能力进行标准化管理成为了回应挑战的重要工具。我国航空安全专业监察员能力标准建设仍处于早期发展阶段,能力模型体系构建方法较简单,对于监察员能力的开发和考核停留在描述阶段[1]。倪国栋等[2]对代建单位项目管理能力构建了评价模型,包括综合实力、决策能力、策划能力、控制能力、沟通协调能力和管理创新能力6个维度;陈芳等[3-4]对空管监察员及管制员胜任力模型(包含元胜任力、社会胜任力、认知胜任力和职能胜任力)及其背景特征与民航安全监管绩效的影响关系进行研究;王燕玲等[5]从信息处理能力、问题解决能力、风险预警能力、人际沟通能力、制度改进能力5个维度对中小企业安全管理员的胜任力结构进行研究;王永刚等[6]对航空安全员胜任力特征进行实证分析,包括4个一级指标:知识、能力、个人特质和价值观念;刘洋等[7-9]对我国与美国、欧洲等其他国家的公务员能力建设进行对比,为公务员队伍能力提升给出了建设性的建议;曾波平等[10]首次较为系统地建立了针对民航业的业务类和综合类监察员的行政执法胜任力模型,主要从法律知识素质、行政执法能力及综合职业能力3个方面来考虑。但是尚未见专门针对航空安全专业监察员的能力模型研究。
一直以来,广大民航安全监察人员通过落实行业监督和指导职能,为保证民航安全发展起到了关键的作用。但随着中国民航机队及航线规模的扩大、运输量的持续增加,系统复杂性越来越大,客观上对民航安全监察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由于航空安全监察员个人素质的参差不齐、对法律法规等知识理解不透彻、专业技能掌握不熟练和生产一线工作经验的缺乏,使得其难以发现民航企业安全运行中存在的问题,致使最近几年出现了一些诸如监察不到位、不深入的问题。
当前,随着民航强国建设步伐的逐步推进,建立一套系统、完善的航空安全监察员能力模型成为监察队伍建设的当务之急[11]。为此,笔者开展了航空安全监察员能力模型研究,以期为加强安全监察队伍建设,提高安全监察人员能力提供参考。
1 航空安全监管专业监察员能力指标体系
根据对航空安全监管专业监察员能力相关法律法规、规章标准的梳理,以及广泛的基层访谈和问卷调查,参考之前学者提出的模型,笔者提出了航空安全监管专业监察员能力指标体系。所谓航空安全监管专业监察员能力指标体系,是指航空安全监管专业监察员有效完成其职责和任务所需的包括特质、知识和能力在内的一组要素或维度,包括这些要素或维度的描述、权重、评估方法及标准等。该体系包括航空安全监管专业监察员个人能力模型和团队能力模型。
1.1 航空安全监管专业监察员个人能力模型指标体系
航空安全监管专业监察员个人能力模型体系的二级指标包括个人特质(character)、知识水平(knowledge)和经验能力(experience and ability)。每个二级指标又包括若干三级指标,具体如图1所示。
1.2 航空安全监管专业监察员团队能力模型指标体系
虽然航空安全监管专业监察员个人对于航空安全监督和管理成效有一定的影响,但是一个地区管理局或者地方监管局的航空安全政策导向以及航空安全监管专业监察员团队的整体素质和能力,对辖区的航空安全监督和管理工作的效果和效率更是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图1 航空安全监管专业监察个人能力指标体系及权重
根据法律法规的梳理、文献和访谈研究,确定了航空安全监管专业监察员团队能力模型指标体系,14个方面的指标如表1所示。
表1 航空安全监察员团队能力模型指标及权重
2 航空安全监管专业监察员能力指标模型
2.1 能力指标权重的确定
权重采用专家打分法进行确定,笔者从各地区管理局/监管局的资深航空安全监察员,航空公司、机场、空管单位的安全管理专家,以及科研院所从事安全研究和教学的学者中选取9名专家,分别对个人指标和团队指标进行权重打分。其中,个人指标分为二级指标和三级指标,每一层级的指标权重之和为1;团队指标所有二级指标权重之和为1。
2.1.1 个人能力指标权重的确定
(1)二级指标权重的确定。首先,使用专家打分法对个人能力二级指标进行打分,如表2所示。由表2可以看出,在个人能力的3个二级指标中,个人特质和经验能力占比相对较高,说明这两大类指标对于航空安全类监察员的能力标准来说更为重要,而且知识水平通过工作、学习可以得到较快的提高,相比而言,个人特质不易通过后天努力改变,经验能力也需日积月累方能得到质的提高,改善这两类指标的表现确实难度较大。
表2 个人能力指标二级指标权重结果
(2)三级指标权重的确定。同理,分别确定3个二级指标下各三级指标的权重,具体见图1。
2.1.2 团队能力指标权重的确定
同理,对团队能力的14个指标进行打分,得到各指标的权重,见表1。由团队能力指标权重结果可以看出:组织能力、人力资源和事件响应是监察员团队能力中最重要的3个指标,权重达到0.091及以上;随后是参谋引领、横向协调、制度建设和内部管理,权重达到0.071及以上,其次是工作能力、持续改进、团队文化、综合分析和工作职责等指标,权重达到0.060及以上;权重最小的指标为创新意识,仅为0.042。
2.2 能力模型的建立
2.2.1 个人能力模型
X=αX1+βX2+γX3
(1)
式中:X为监察员个人能力指标的总体得分;X1为个人特质得分;X2为知识水平得分;X3为经验能力得分;α、β、γ为各二级指标对应的权重;ai、bj、ck为各二级指标下三级指标对应的权重;Ci、Kj、Ak为各二级指标下三级指标的得分;m、n、l为对应三级指标的个数,该指标体系中m=11,n=13,l=15代入各级指标的权重,可以得到:
(2)
2.2.2 团队能力模型
(3)
式中:ye为各团队能力指标的得分;δe为各团队能力指标的权重;w为团队能力指标的个数;Y为监察员团队能力指标的总体得分。代入各指标的权重,可以得到:
Y=0.075y1+0.062y2+0.086y3+0.081y4+
0.100y5+0.071y6+0.063y7+0.094y8+
0.060y9+0.042y10+0.063y11+0.050y12+
0.091y13+0.062y14
(4)
3 模型应用与实证分析
3.1 模型应用
航空安全监管专业监察员能力模型主要应用在3个方面:个人能力评估和提升、团队能力评估和提升及航空安全监察员队伍建设,如图2所示。
图2 航空安全监管专业监察能力模型应用示意图
3.1.1 模型在航空安全监察员个人能力评估及提升方面的应用
在航空安全监察员个人能力评估方面,每个监察员个体的各指标得分均为该团队所有成员对其评价的均值,通过能力指标模型计算得出该监察员的个人能力整体得分,并通过分析得出其强项和弱项,为个人能力的提升提供方向。以某监察员个人能力评估为例,具体结果如图3~图5所示。
图3 个人特质评估雷达图
图4 知识水平评估雷达图
图5 经验能力评估雷达图
根据某航空安全监察员个人能力评估雷达图,可以看出该监察员能力的优势和劣势。其中,个人特质指标中评分最低的指标为创新能力,得分为70分,评分最高的指标为思想开明通情达理和职业道德,均为100分;知识水平指标中评分最低的指标为外语知识,仅为60分,评分较高的指标为安全管理知识、监管原则和程序,均为90分;经验能力指标中评分最低的指标为质量管理经验和项目管理技巧,均为70分,评分较高的指标为组织能力,为95分。这说明该监察员职业道德良好,对民航安全管理知识和监管程序较为熟悉,组织能力较强;但创新能力、外语知识、质量管理经验和项目管理技巧较弱。因此,应该着重对评分较低的4个方面进行能力提升,包括加强创新意识的培养、外语知识的培训和实际运用、质量管理和项目管理等方面的知识培训和实战提升。
3.1.2 模型在航空安全监察员团队能力评估及提升方面的应用
在航空安全监察员团队能力评估方面,监察员团队的各指标得分均为该团队所有监察员对其评价的均值,通过团队能力指标模型计算得出该监察员团队能力的整体得分,并通过分析得出该团队的强项和弱项,为团队能力建设提供依据。某监管局团队能力评估结果如图6所示。
图6 某监管局航空安全监察员团队能力评估雷达图
该监察员团队能力总分为85.94分,说明团队建设整体情况良好。从该监管局航空安全监察员团队能力评估结果可以看出,评分最低的指标为人力资源和创新意识,均为70分。其次,参谋引领和工作职责这两项分数也相对较低,均为80分。因此,应该着重对这4个方面进行能力提升,包括加强人力资源管理,调动团队内各监察员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教育培训方面应当侧重于创新意识的培养和工作职责的明确等内容。
3.2 实例验证
选取8个地区管理局/监管局(监察员团队)进行实地验证,分别由各管理局/监管局航安办的资深监察员对本团队能力及监察员个人能力进行评分,包括对各指标的分项评分及整体评分。
3.2.1 团队能力模型验证
首先,对某管理局/监管局的航空安全监察员团队进行整体评分,记为Y′,然后分别对14个监察员团队指标进行评分,再由式(4)计算得出Y,最后由式(5)计算得出误差ΔY。
(5)
根据各地区管理局/监管局实地调研的数据和模型计算得出的数据进行对比,如图7所示。
图7 团队能力实地调研与模型计算评分对比图
由图7可以看出,航空安全监管专业监察员团队模型计算结果与实际评分结果相差非常小,误差均在5%以内,说明模型比较符合实际,权重设置合理。
3.2.2 个人能力模型验证
首先,对某监察员个人进行整体评分,记为X′,然后分别对39个监察员个人指标进行评分,再由式(2)计算得出X,最后使用式(6)计算得出误差ΔX。
(6)
根据各地区管理局/监管局实地调研的数据和模型计算得出的数据进行对比,如图8所示。由图8可以看出,模型计算结果与实际评分结果相差比较小,误差均在5%以内,说明模型比较符合实际,权重设置较为合理。
图8 个人能力实地调研与模型计算评分对比图
4 结论
(1)中国民航安全监管专业监察员个人能力指标体系包括个人特质、知识水平和经验能力,其中,个人特质包括11个三级指标;知识水平包括13个三级指标;经验能力包括15个三级指标。通过专家打分法对每个指标的权重进行赋值,确定中国民航安全监管专业监察员能力指标体系各要素权重,建立航空安全监察员个人能力模型。
(2)中国民航安全监管专业监察员部门能力指标体系包括制度建设、团队文化、参谋引领、横向协调、组织能力、内部管理、工作能力、人力资源、工作职责、创新意识、持续改进、团队学习、事件响应及综合分析14个指标。通过专家打分法对每个指标的权重进行赋值,确定中国民航安全监管专业监察员部门能力指标体系各要素权重,建立监察员团队能力模型。
(3)在应用和实证研究阶段,选取了8个地区管理局和监管局,分别对安全监管专业监察员个人和团队能力模型的各项指标和总体能力进行评价。将能力模型的计算结果与总体能力评价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模型计算结果和专家实际评分的误差均在5%之内,表明上述两个能力模型是符合实际的。
(4)航空安全监察员个人及团队能力模型可应用于民航安全监管专业监察员个人能力评估及提升、安全监管团队能力评估及提升、描述全行业安全监管专业监察员能力现状、为安全监管队伍建设提供依据。
参考文献:
[1] 陈芳,隆良琴,范丹红,等.监察员背景特征对民航安全监管绩效的影响研究[J].数学的实践与认识,2017,47(5):16-24.
[2] 倪国栋,方庆,秦云,等.代建单位项目管理能力评价模型及其应用研究[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信息与管理工程版),2014,36(1):95-98.
[3] 陈芳,罗云.民航空管质量安全监察人员胜任能力模型研究[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11,7(12):140-144.
[4] 李敬强,李灏,赵宁,等.空中交通管制员胜任力模型及其影响关系分析[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16,12(2):175-180.
[5] 王燕玲,梅强,刘素霞.中小企业安全管理员胜任力结构及其信度效度分析[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16,26(7):152-156.
[6] 王永刚,盛炳楠,徐超.航空安全员胜任力特征实证研究[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17,27(1):134-139.
[7] 刘洋.中美公务员能力建设比较研究[J].天津行政学院学报,2017,19(1):87-95.
[8] 希尔维亚·霍顿,安妮·杭德冈姆,大卫·法纳姆.公共部门能力管理:欧洲各国比较研究[M].邓征,译.北京: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2007:5-6.
[9] 张超,亓利.公务员能力标准体系建设的思考[J].学术交流,2008,177(12):88-91.
[10] 曾波平,高翔,李建美.民航监察员行政执法胜任力模型探讨[J].现代商贸工业,2016,37(1):95-97.
[11] 刘铁民.加强安全生产监察队伍能力建设探讨[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06,2(5):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