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万兴小学:阅读像呼吸一样自由

2018-07-03陶小玮

新校长 2018年5期
关键词:图书图书馆学校

本刊记者 / 陶小玮

3月初的台北,阳光明亮温煦。

站在万兴小学门口,吸引我们的不只有在微风中沙沙作响的两排高大椰子树,不只有以阿里山中各种小动物形象制成的椭圆形大门,更有矗立在校门旁的绿色大理石造型。学校解释,它是字母“r”,寓意向阳花开,万物复兴,正契合校名“万兴”的内涵。

但在我们眼中,它却像极了中国古宝箱的金色钥匙,帮助这里进进出出的每一个孩子,破解学习难题,寻找人生答案。

在万兴给孩子们的“钥匙”中,首当其冲的关键词,无疑是“阅读”。巧合的是,“阅读”在英语中是read或reading,首字母居然也是“r”。

我们来访时,正碰上一项“未来交通”趣味主题阅读活动进行得如火如荼。

围绕“未来交通”,学校是“上下全动员”。主教学楼大厅,陈列着一组创意积木,以科幻般的造型,诠释“未来交通”的样子;大厅四周,有多块“未来交通”主题展板。图书馆(同学们称之为“书窝”)主题书架上全是航天方面的书籍,图书馆外墙上张贴着同学们的关于未来交通的漫画作品;有创意的是,图书馆的大门被一幅可爱的宇航员图片占据,大门打开时,航天员的背囊与人分离,关闭时,航天员的背囊重新回归,为宇航员助力。

郭惠琳校长正带我们在主教学楼参观,一名男孩子夹着两本书从“书窝”冲出来,看到是校长后“急刹车”,抬头甜甜地喊道:“校长好。”郭惠琳弯腰抚摸孩子头发,轻声询问:“今天又借了什么书?对了,你为我设计的无轨火车呢?”男孩吐吐舌头说:“还在查资料,要晚一些。”

“以前孩子见到我不搭腔,后来我尝试主动打招呼,嘿,效果不一样了,大家都爱跟我打招呼了。分析原因,一是我自己变得有素质有礼貌了,配得上别人对我礼貌;二是学校大力推动趣味主题阅读活动,化解孩子们的学业困难,让每个孩子可以快乐成长,找到成就感和归属感,孩子们开心,对我这个校长也尊重起来。”

郭惠琳与孩子的亲切互动场面,让我们记忆深刻。万兴小学的孩子们在这个稍显狭窄的校园空间里,非但没有拘谨刻板之匠气,反倒显出灵动自由之性情,飞扬之态和谦卑之形在这里合二为一。

事实上,此次万兴之行,我们也在寻找一把“钥匙”——如何通过阅读杠杆,撬动教学变革的“钥匙”。

成立于1985年的万兴小学,一开始并不为人熟知,但千禧年以后,它在阅读领域忽如一匹黑马,以新锐的综合阅读课程研究和先进的图书馆办馆理念、空间构造,迅速成为台湾小学阅读的领军学校。之后,随着大陆中小学在阅读领域的觉醒和纷纷跟进,万兴小学又成为大陆学习和考察的标杆学校。

在万兴小学,阅读不仅是一项简单的学习活动,还是牵动整个学校的“中枢神经”。尤其是,自郭惠琳2013年走马上任万兴小学校长以来,五年间,学校围绕阅读发生了一系列的组织结构重整、课程变革,学校在阅读领域完成了从随性发展到系统爆发的蜕变。

值得一提的是,万兴小学不仅获得过台湾阅读领域的最高奖——磐石奖,而且还因为自己的创新,推动“图书教师”这个前所未有的角色在众多的台湾中小学里生根发芽。

2018年3月初,《新校长》杂志越过台湾海峡,来到台北,与校长、教师、学生、家长进行了对话,试图从办学理念、制度设计、行政架构、资源整合、课程实施、家校合作等方面,探究万兴小学在阅读领域傲立潮头十余年的秘诀。

一 共识与远见

一番走访之后,我们深深感觉到,要理解万兴小学及其背后的台湾教育,首先要理解其“教育管理生态”的一大特点——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管理者等所谓的“领导”,在台湾并没有我们习以为常的那么权威和具有主导性。

在这里,一项改革或者计划要取得成绩,必须借助于各利益相关者的共识,“从共识中来,到共识中去”。也就是说,一项计划的必要性只有得到大家的共识,它才能顺利启动,否则只会昙花一现;该计划的益处也只有得到大家的共识,它才能被大家长久坚持,枝繁叶茂。一项成绩的取得,也很难简单地归功于某个人,或者某个时段。

回顾万兴小学在阅读领域的成绩,正有这种特点。

2000年5月,台湾“教育部长”曾志朗向各学校强调阅读的重要性。2003年“教育部”启动“传统艺术”扶持计划,但力度并不大,学校也没有竭尽全力去“对接”,只是申报了“相声”项目。

“从‘台湾当局’到‘教育部’再到学校,任何政策都不会形成铺天盖地的压制形态,比如上层一声令下,下面座谈会、研讨会,各种征文启事,媒体炒作,轰轰烈烈,我们不会这样。学校很少会踮起脚尖,为应对政策而疲于奔命。”郭惠琳介绍。

申报“相声”项目之后,万兴小学又顺势编辑了包含10个题材的辅导手册,这便是阅读课程的雏形。后来,又发展图像学习、信息擷取等,推动“摘要教学”。

这一切都是在“润物细无声”的共识形态中进行的。从说唱艺术、图像学习到摘要教学,在万兴阅读系统架构成型的过程中,既没有校长行政推动,也没有制度施压,纯粹是老师们在教学过程中解决问题自然延伸出来的。先尝试的老师取得了成效,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人加入,从语文到英语,到社科类(政史地),最后到自然学科,所有学科老师都意识到阅读的重要性,教师之间、科目之间的合作成为了常态。

经过前几轮铺垫,2013年郭惠琳出任万兴小学校长,在原有基础上,先后开展了跨领域课程规划、整合校内外资源、图书课程开发、利用数字化设备等一系列工作,让万兴的阅读教育进入一个系统发力的全新阶段(学校称之为“精进期”)。

万兴阅读推动年表

“幸运的是,前任校长在阅读领域已经做了大量铺垫,团队有自主研究基因、主动解决问题的冒险精神,因为大家在阅读上有共识基础,我只做好服务支撑和系统延展就OK了。”

郭惠琳言语之间充满着谦和,声音轻快温柔,跟台湾明星林志玲很相似。但如果说万兴小学这些年的成绩纯粹是前人栽树的结果,那显然是郭校长的过谦之词了。事实上,极有逻辑性和感染力的她有着很好的领导力,富有远见地做了一些很关键的布局。

画龙点睛

其中,点睛之笔是设立图书教师。

随着科任老师们在综合课程研究的深入,图书馆平台的功效扩大,人力不足和时间不足成为主要矛盾。郭惠琳意识到,万兴阅读要向前迈进一大步,必须依靠一群专业的图书教师来引领和衔接,而不是全靠兴趣与自觉。于是她开始筹备,开会研讨推动图书教师。

当时,大家对“图书教师”的概念还很模糊。按照郭惠琳的设想,图书教师必须有专业造诣,能够与图书馆员、科任老师配合做阅读主题活动策划,做综合课程研发,做资源整合,成为阅读课程的推手。

“一所学校有了图书馆员,还要图书教师吗?”郭校长笑道。当年提出这一议题时,教师们反对意见多,在阅读领域的每一次推进,都是阻力重重。课业繁重的教师不愿当图书教师,一是担心学生考试成绩下降,二是担心影响自己的绩效奖励。

对那些愿意担任图书教师者,学校就减少他原来的授课时间(从每周19节削减到9节),其余工作量转为阅读课程。但图书教师并没有彻底退出科目,他要制定相应课程阅读计划,策划趣味主题阅读活动,给全校做示范。

很快大家发现,因为有了综合阅读课程项目的补偿,图书教师的绩效奖励不仅不会下降,还略有上涨,最重要的是,学生的考试成绩也没受到影响,学习能力反倒大幅度提升。于是,越来越多的老师愿意来竞争图书教师的职位了。

该项改革推出没多久,台北市发现设立图书教师意义重大,正式发文推动此项改革。

三驾马车

图书教师的出现,对学校的管理体制提出了全新的要求。经过几年的摸索,万兴小学搭建出全新的阅读团队构架。

阅读团队的核心由三驾马车构成:设备组长一名,图书教师多名,图书馆员一名。

设备组长负责行政事务的处理,图书经费的核销,年度活动的规划,比如阅读主题活动,中文阅读的推动,说唱团队的培训等。

图书教师(现为李逸云老师)由对阅读感兴趣的科任老师申请。比如,李逸云老师,原是社会科老师,如今学校削减了她部分课程,抽出来负责阅读活动规划和图书馆利用课程设计与实施等。

图书馆员(现为曾品方老师)则负责图资教育的实施,馆藏发展与维护,爱心家长的招募,阅读环境的维护以及志工(即志愿者)的培训。

其余人员,包括校长,在阅读方面都各有职责,但都为上面三种核心角色服务。

万兴小学针对阅读领域的行政构架

让我们以主题阅读活动来看看万兴小学具体的工作流程。

主题阅读活动备受师生欢迎,一般由科任老师按照本学年教学计划,向设备组长提交申请。设备组长会综合所有科任老师的主题申请进行优化,比如自然学科老师提出在四月办航天科技展,而教育局正在推交通安全,就结合政策热点及课程安排,办了当前正在进行的“未来交通”主题。

该主题就由设备组长、图书教师、图书馆员和自然学科老师策划,提交校长办公室。设备组长负责活动搭建,图书教师协同科任老师做教学方案,而图书馆员会搜集与航天科技、交通安全等相关的书籍资讯,并召集家委会等校外机构提供支持。

“阅读研究团队有了一个系统框架后,大家的工作开展从台面下走到台面上,科任老师之间的跨领域课程研究也更容易了。以前申请活动最多的是语文和社会学科。现在,自然科学,包括美劳课老师也纷纷加入。”郭惠琳笑道,有了合理的行政架构,有了图书教师的桥梁作用,老师们的积极性被激发起来。

下面,让我们再看一个2017年的真实案例。

主题阅读活动之“蒙古文化”主题

2017年,一位历史老师在讲解元代的时候,找到图书馆员曾品方,看能否提供相关书籍。两人探讨后,决定干脆扩大规模,在全校范围做一个“蒙古包体验活动”,让孩子们能够设身处地,获得真实感受。于是团队开始分头联系,找到台北市的蒙藏委员会,借了大量蒙古服饰和家具,家委会成员还把服饰拿回家清洗和缝补。

一位家长是蒙古人,收藏了一个蒙古包,听说这次活动后,二话不说立即运过来。别小看这个蒙古包,居然用了十几个人才把它在图书馆重新搭起来,一个庞然大物。活动当日,有元代历史课程的班级依次进入蒙古包,穿蒙古服饰,品蒙古饮食,跳蒙古歌舞,身临其境体验蒙古民族文化。蒙古包的主人还兑现承诺,亲自来现场为孩子们讲解蒙古饮食起居。

在体验过程中,蒙古族家长为孩子们讲解家族变迁历史,并贯穿整个历史长河。而历史老师则趁热打铁,将课程讲解完毕,并在活动后派发学习单。

学习单上有两个问题:1.你认为蒙古民族的文化哪里好玩?2.如果你是蒙古的可汗,你会怎么做?

蒙古包活动取得前所未有的成功,也是万兴小学整合校外资源的良好尝试。原来历史课还可以这么讲,只要有创意,一切都不是困难。

郭惠琳校长高度评价了这次蒙古包主题活动,“我现在蛮期待他们的策划创意的,老想着,嘿,这学期会出什么鬼点子,能不能振奋到孩子,能不能惊艳到我,现在从老师到家长,大家都很期盼这样的大型主题活动。”

曾品方也很开心,“蒙古包主题活动过后,其他年级的孩子们和老师也坐不住了,纷纷跑来问,什么时候轮到他们,一些孩子羡慕地说,真想跳级去x年级学元代历史。我说没关系,主题活动还会有很多。后来我们又举办了水帘洞花果山主题活动,孩子们通过阅读图书,找到钥匙,开宝箱找到金箍棒,获得进水帘洞的体验。”

图书馆内部

校长只有书

刚到万兴小学时,郭惠琳观察学校的整体阅读氛围。她发现,“晨读十分钟”(7:50~8:00)时孩子们在认真阅读,但老师大多在刷手机,于是瞅准机会,跟各班级老师吹吹风:孩子们读书,老师们抽空能不能也读一读,给孩子打个样?

这一提议遭到部分老师的抵制,老师认为,校长可以规定学生什么时候阅读,但无权干涉老师的课外时间,有老师建议说,能不能每周推一次?郭惠琳不强推政令,只是反复强调,每天学校广播通知:“现在是晨读十分钟时间,请全体师生开始晨读。”经过潜移默化,反对的声音渐渐少了,老师们也形成了阅读习惯。

在完成行政架构的调整后,郭惠琳着手推动综合课程的开发,希望能做一些更有趣有益的延伸,比如开发英语课与美劳课的综合课题。遗憾的是,她没有找到能够胜任此任务的复合型人才,直到遇到了一位从美国回台湾的专业美术教师。

郭惠琳为她开辟出一块专用的空间,设立个性化的美术教室。教室里的装饰元素、素材道具全部美国化,比如自由女神像、漂亮的竞选海报、西部牛仔,都是英文标注,而美术课程由这位老师自己设计,并采用全英文教学。

这种在其他学校无法拥有的施展空间,让年轻的海归老师非常满意。

在万兴,拥有跨学科气质的老师还有很多,学校不断吸引跨学科跨领域的人才前来,汇聚成革新阅读教学的力量。

针对蓬勃发展的阅读课程,学校虽然有标准和考评,但充满了灵活性,丝毫不僵化。比如针对整本书阅读、班级共读,并不要求老师就某本书写读后感,但要设计阅读学习单,以启发孩子阅读。

在万兴,阅读学习单是阅读教学的重要元素,发挥着重要作用。

阅读学习单

学习单是万兴老师为孩子们量身制作的读后反馈单,主要是捕捉学生的阅读效果,并启发学生的独立思考。

学习单一般由填空题加自定义题目组成,比如在“花果山水帘洞”趣味主题阅读活动后,图书教师发给学生的学习单第一题是:孙悟空的武器是______,猪八戒的武器是______。

学习单最大的亮点在第二题:如果你有机会参与西天取经,希望你的武器是什么,请绘制出来,并说出其功能。

于是,学生们的设计激情和想象欲望全部爆发了,有的孩子在学习单上画出了无敌机械战车,可以一路降魔伏妖;有的孩子画出了呆萌的糖葫芦机关枪,向妖怪射击糖葫芦,将他们全部甜住等等。

这些阅读学习单会被汇总到教务处,为两场大考提供素材。

跟大陆孩子一样,台湾的学生课余时间少,压力大,有各种兴趣班和补习班,所以图书教师会在教学之前,跟家长沟通,这一年要做什么样的教学课程,希望家长配合,家长乐见其成。接下来就看小朋友本身,他愿为课程花多少时间,到底如何拿捏时间,确实是个难题。对此,老师们一边教学一边观察,逐步调整。

“小学阶段的阅读,核心是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和终身学习的能力,还有独立判断和思考能力,只要他们融入其中,获得快乐,就是最好。我们会给孩子很多选择,让学生选最感兴趣的读,不会去坏学生的胃口。”郭惠琳说。

为了营造出良好的阅读氛围,帮助同学们养成阅读习惯,学校每年都会出台不同的奖励政策,比如阅读存折、奖励卡、书香小秀才、书香小举人、书香小进士、书香小状元、阅读楷模,等等,可谓是费尽心机。

“在万兴,如果哪位同学获得‘书香小状元’的荣誉,那么就有权利随意挑选一本自己喜欢的书。学校不仅会买来送给他,我作为校长还要亲自在书上题字,写几段寄语,并郑重地盖上章,当着学校全体同学送给他。我要告诉同学们,阅读得的这个奖是件了不起的事情。”

郭惠琳开玩笑说,别的校长送礼物,有的送文具,有的送字典,“我告诉同学们,我这个校长别的什么也没有,只有书。”要的空间。

孩子们在图书馆上阅读课

科任老师与图书教师一起上阅读课

学生阅读奖励机制

图书馆节日活动

“图书馆一定是孩子们梦想的乐园,孩子梦游仙境、奇幻王国、童话天地、秘密基地、迪士尼乐园、太空世界、天空之城,在那里跑跳、玩耍、探索……处处惊艳、事事新奇的图书馆一定会是孩子最喜欢的地方,上学将是孩子每天梦寐以求的事。在改造过程中,我们与设计师有多次意见不同,还有过多场真刀实枪的辩论对垒,目的是为了让孩子更好地看书。”曾品方笑着回忆。

融合了多方意见的图书馆改造,果然实现了预期的目标。这座原来的“冷宫”几乎得到了所有孩子的喜欢,同学们还通过投票,给这个阅读乐园定名为“书窝”。

回头来看,“书窝”的成功改造经验中至少以下几项原则值得分享:

(1)吸引性:儿童区的设计需能吸引孩子进来参观,如图书馆楼梯间是一艘老船的造形,孩子们在这里可以用潜望镜俯瞰社区街景。

(2)耐用性:图书馆通常会开设一些儿童创作的课程,所以家具和地板须能承受孩童活动时造成的各种污渍等。

(3)功能性:儿童区的空间应包括亲子共读、多媒体资源,以达到多元服务的目标。

(4)安全感:儿童区内部设计的尺寸不宜太高大,以免造成威胁感,例如降低天花板的高度、书架和家具的高度须考虑从一年级新生到高年级学生身高的需求。

(5)温馨感:图书馆可以通过不同明暗度的灯光,以及造型多变的设施,营造舒适、惬意、温馨的阅读氛围。

(6)归属感:以儿童的作品为装饰,广泛地运用在表演区展示容易让孩子们有参与感和归属感。

阅读的三种素养

无论图书馆面积多大,书架上的藏书总是有限的,而正在飞速发展的数字化图书资源,正好弥补了这个不足。

从2002年起,万兴小学开始广泛应用电子资源融入教学,针对六个年级开发三个段位的图书馆成长日志。

在低年级,除了符合教学纲要,还要搭配《我的图书馆成长日志》,选用“布克听听儿童数位阅读网”,引导学童欣赏电子书。例如《我有友情要出租》是一本很适合7~9岁儿童阅读的好书,是万兴小学二年级学生人人必读的共读书,电子书的速度和画质都很好,非常符合低年级学童的认知能力。老师通过故事结构策略,让学生重述故事的原因、经过和结果,增进孩子的阅读理解,也可以运用提问策略,引导学生讨论如何与朋友相处。

在中年级方面,万兴小学选用“格林咕噜熊亲子共读网”电子书,每本电子书的故事结构完整而且篇幅精简,适合于课堂中共同欣赏,教师可以搭配行动载具,让学生练习电子书基本操作的技能。

在高年级方面,万兴小学于2015年参加香港大学主持的Reading Battle阅读大挑战计划,主要目标是提升学生的阅读兴趣、鼓励学生阅读不同类型的书籍以及促进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发展。学校参与该国际性的阅读计划,一个学期之后每位六年级学生都至少阅读5本英文书以上。

事实上,培养孩子的阅读素养,让他们喜欢阅读,并从中受益,只是万兴小学阅读教育的三个重点中的一个而已。除了阅读素养外,还有资讯素养(通过各种载体、各种文体获取信息的技巧和能力)以及图书馆素养(使用图书馆的各种工具和功能)也是阅读教育的重点。

采访当日,李逸云老师为两个班讲授图书馆课程,一个中年级,一个高年级。

中年级的学习内容是索书号的用途,并进行现场实践和测试。一位同学通过索书号,找到了心仪的绘本,非常高兴;一位同学拿着索书号找到的则是《绿色蔬菜种植》,立刻失去了兴趣,有气无力地翻着。李逸云走过来说:“嘿,这本书真好,老师一直想种绿色蔬菜,可都没找到攻略呢,这可是金矿,你看人家怎么种植的,可以在操场试一试,盆上贴你的大名,你就是万众瞩目的‘万兴一哥’。”孩子一下子来精神了,问,“真的吗?”

在给高年级讲“如何识别信息和截取信息”时,李逸云反复强调个人微博与官方网站在可信度上的巨大差异。“如果我让大家搜索‘谁是全世界最美的女人’,你们会不会搜到答案是李老师?那可能会。比如我事先在个人微博上写‘李(逸云)老师是全世界最美的女人’,就眼巴巴等你们搜呢,你们认可吗?”全班同学都发出礼貌的嘘声,立刻明白了搜索到信息的可信度问题。

不过,万兴小学在培养同学们的阅读素养方面,是别具一格的,充满了创造性。几年前,图书教师李惠珍和曾品方馆员就曾把书评作为阅读材料,设计六年级图书信息利用教育的教案。这不仅能促进学生对照、比较不同的观点,更可激发更深度的思考。这在台湾小学中是首创,如今已经被很多学校借鉴,成为台湾图书信息利用教育教学纲要的一部分。

综合阅读课程表部分

万兴小学图书资讯利用教育教学纲要

三 课程是这样炼成的

新机制的出现,打消了老师们的疑虑,大家没了后顾之忧,而图书教师的设置,改变了前期随意发展的状况。图书教师通过专业素养和个人魅力,在校内挖掘和带动对综合阅读课程有兴趣的科任老师,交叉互动,形成统一战线。凡是对阅读感兴趣的,不论是科任老师或是班主任还是行政人员,团队都欢迎。在这种热烈的协作氛围下,常年被课本教材困扰的老师们,终于加入联盟,爆发能量。

亲和力非常强的邓雅瑛老师,看起来50岁左右,精神饱满,思路活跃,她创意十足的教学档案被选为万兴小学2017年度最优秀、最干货的教学档案,并以《触发——想趣飞飞》为题刊印成书,分发全校老师学习。

万兴齐发 想趣飞飞

多年前,作为自然学科老师的她,意识到天文学课和航天科技对于基础教育的重要性,但自然学科普遍不被孩子待见,因为教材枯燥无趣,还要对数据进行死记硬背,学生们根本提不起探索太空的兴趣。

问题出在哪里,出在学生的“三无”感:无感、无力、无趣。

无感:动辄都是离地球几万光年的地方发生的事,遥不可及,无法挽回,于事无补,因此也事不关己。

学生想象力丰富的学习单

无力:学生觉得航天科技都是尖端科技,有“一定很难懂”“一定很复杂”等先入为主的概念,就退避三舍,认为都是专家、社会精英所负责的事,外人是不得其门而入的。

无趣:要观察或背诵诸多星座名称,时代进步已经不需要观测星星来辨认方向,星海浩茫却无法跟生活产生连接,所以提不起兴趣。

邓老师冥想破解之法,她找到英文老师和曾品方,研究综合课程。随后,团队在2016年开启“一触即发到NASA——万兴齐发想趣飞飞”主题式趣味阅读学习,利用NASA 3DV APP 探访NASA太空总署的世界,让学生看见火箭飞行器,还可以学习发射的指令,追踪虚拟实景中发射的火箭太空船。通过这些资料,催生孩子们解决问题的办法,刺激思考,促进对天文探索的发想。

“我们想通过把Change by Design(设计改变世界)中的3i——发想(inspiration),构思(ideation)和执行(implementation)——三个阶段融入天文教学,协助学生有序地探索宇宙,了解天文现象,培养具备科学天文教育素养、宏观的国际视野和更宽广的宇宙观的学生。”邓老师告诉记者。

在这次阅读活动中,团队实现了强力合作。

图书教师解决情境布置和图书资料问题,具体如多媒体播放,海报展示,提供共读书籍(TED出版的《如何在火星上生存》)以及展示有关太空知识的书籍;自然学科老师解决“让学生知道太空船的构造,知道太空船的启动,知道太空衣是为适应太空环境而设计,知道太空生存要应用的知识与科技”问题;英文老师解决“能理解NASA 3DV APP上的功能键介绍,能操作APP的太空船发射指令,能利用指令进入与参观NASA工作站,能理解应用影片《绝地救援》的英文对白”的问题。

新的“主题式趣味阅读课程”成功冲击着学生的“三无”感:

(1)利用太空站、太空船、火星环境等话题,引起动机——改善无感;

(2)通过多元的行动方案(海报导览,书籍共读与影片欣赏,课堂讨论)刺激学生找出发展方向和验证手段——改善无力;

(3)NASA 3DV APP的指导运用,从虚拟现实中让学生发射火箭,走入太空站,增加学习趣味——改善无趣。

“一触即发到NASA——万兴齐发 想趣飞飞”学习单

暑假前,一位二年级女生在学校门口等家长,看到邓雅瑛老师时,离开聊天的同学走过去,兴奋又认真地问:“我就要升三年级了,有自然课了,老师会来教我们吗?”

又一次,一位三年级孩子在走廊碰见邓雅瑛,欢快地问:“老师,您上次推荐的科幻小说我全部看完了,男主不是在火星坠落的,想跟您讨论讨论。”邓雅瑛老师脸一红,这本书她只看了开头,不知道结尾,于是一溜小跑到图书馆,找到小说恶补。

“现在害怕碰到这样的小朋友,他将你安排的阅读任务全部完成,认真地做了笔记,信心满满斗志昂扬来找你切磋,如果你没准备,当场就露馅,作为自然学科的老师,必须随时随地迎接学生发难,随时准备在操场和厕所边与孩子探讨宇宙航天这样的大主题。”邓雅瑛掩不住内心的兴奋,她知道团队正在通过趣味阅读主题活动,改善孩子们对自然学科的疏远感和无力感。

“自然学科与其他学科跨界结合,引燃学生兴趣,让老师们备受鼓舞,激情高涨,我们将这次尝试当作范本,不断总结经验,不断做出更多可能。”郭惠琳告诉记者,通过主题阅读活动,成功调动了师生情绪,诱发了潜能智慧,迸发出海量的教学创新,展示了学校教育的各种可能。

“一颗种子”的课程迭代

除了科任教师,图书馆员曾品方也是课程开发的重要参与者,还主导了多项科普课程的开发,有着丰富的经验。

为了让同学们学习有关植物种子的内容,她先后牵头实施过两种课程方案。她不仅认真记录了两个方案的得失,而且给出了从方案A升级到方案B的迭代过程。

方案A:植物的构造

规划与行动

首先检视馆藏,选定当年度入馆的科普新书《哇!大自然》(作者李银振)系列丛书共60册。选取读本之后,调阅个案小学自然领域的课程计划,逐一核对课程目标、能力指标、教学单元,据以分析科普读物的适读性,并设计低、中、高三种层次各4项阅读任务。

邀请自然科任教师合作推动科普阅读,获得老师认同和支持,具体的行动包括阅读任务中的种子盒、植物海报皆由自然老师提供,并在课堂上指导植物的基础知识。自然老师移送由学生亲手栽种的马铃薯到图书馆展示,鼓励学生到图书馆挑战阅读任务,学生们一边看书一边比对真正的马铃薯,神情专注眼睛发亮,不禁令人赞叹科学始于观察的真义。

观察与反思

研究方案一推出就受到小读者关注,他们拿着阅读单,踩着地板上的图案,找到任务挑战区,阅读科普书之后,抽出种子比对海报,观察同学亲手栽种的马铃薯,完成任务的小朋友,会领到一张苹果卡分享单,书写阅读后的大发现,自行张贴于2棵大苹果树上。方案期间,小朋友的阅读情形明显改善,孩子们读了一本又一本,苹果卡不只是写满了阅读大发现,还有色彩缤纷的插图;学生从暗袋中抽出种子,对照海报图片苦思良久,但脸上却是挂着笑容,方案A受到学生喜爱。

虽然方案A获得多数学生参与,但仍有学生到了图书馆就习惯性问题追问老师,如何参加活动?答案在哪里?得不到口头回馈,就转身离开或是抱怨。学生没有耐心阅读说明文,读不到重点,无法有效采取行动。那么,如何通过科普阅读方案增加学生阅读说明文的动机、乐趣和理解力呢?另一方面,方案A激活教师协同合作推动科普阅读,获得科任老师的大力支持,但是合作的层次仍停留在补充数据,并未充分融入课程,该如何深化图书馆与教师的协同层次?

根据方案A获得的经验和省思,成为学校实施方案B的新知识。

方案B:小种子大世界

方案B聚焦探究小种子的知识,为期3个月,历程如下。

规划与行动

选取馆内的植物工具书,检视该领域的课程计划,逐一核对课程目标、能力指标、教学单元,据以设计两种层次各6项任务的阅读任务。另一方面,为充分促进科普阅读和探索活动的紧密结合,图书馆展示由种子达人赠送的35种干燥种子,让学童近距离观察种子,通过阅读单的引导,学生检索和阅读喜爱的种子知识,完成阅读任务后,则可进一步参加种子吊饰动手做,兼具学童的认知、情意和技能发展。

在核对校内的科普书时发现能符合植物主题又须涵盖实体种子,只有10册图书,无法支持全班20多位学生同一时间阅读,所以万兴小学临时向台北市图书馆申请资源。另一方面,为深化图书馆与教师的协同合作,方案B于规划阶段即邀请自然老师共同讨论种子主题教学活动计划,配合教科书的“植物繁殖”单元,由图书馆提供教学资源和馆员入班观察教学,自然老师以四个步骤引导学生:认真观察、清楚描述、利用信息、分享心得,学生分组报告种子特征,完成小笔记,再到图书馆延伸阅读,验证自己先前的观点,并开始准备期末的主题报告。

观察与反思

方案B开展之后,学生入馆能快速进入阅读情境,孩子们观察种子,摸一摸、闻一闻、摇一摇,选出最喜欢的一款种子,再从科普书中翻阅目录或查找索引,阅读文本摘取重点,介绍种子的特色。原本静静躺在书架中,乏人问津的植物图鉴、简介等成为热门馆藏,学生埋头阅读图鉴比对种子,会突然抬起头说:校门口那棵黑黑高高的树,原来就是阿勃勒啊!恍然大悟的神情,就是从阅读中学习的最佳写照。

通过观察发现,方案B能延伸学生的学习,例如学生发现大叶桃花心木的种子,宛如翅膀形状,能与气流交互作用后产生旋转飞行,就好像螺旋桨一样。全校师生通过阅读、观察、操作,深入探究种子的秘密,图书馆不只是提供科普情境阅读而已,更是激荡知识的场域。

在协同合作方面,教师们在图书馆讨论科普书的适读性、融入课程的具体做法等,例如低年级的导师指出植物图鉴缺少注音辅助,而且文字叙述和知识密度,都超乎7~8岁孩子的阅读能力,不利于学生完成阅读任务,建议改写图鉴说明文成为更简易的文本,而且不应局限在工具书,这些观察与反思,都将成为图书馆精进科普阅读活动的新知识。

四 打开校门,连接世界

为了搞好阅读,万兴不仅用好了内部的空间和资源,而且聪明地打开校门,充分利用外界的各种资源。在这方面,有很多可圈可点的做法和经验。

“好书大家捐”

万兴小学对书的需求是很大的,除了图书馆藏书需要快速更新,每个班级教室的图书也要及时更新,而且晨读十分钟、班级共读、各种阅读政策奖励也需要新书。当然,每年新生入学时,学校还会送给每位新生一本书作为礼物。

找个热心教育的企业或者富有的学生家长,让其向学校捐赠些购书款,这很常见,也并不难。但在万兴,却不愿这么做,甚至对那些愿意大批捐书者保持警惕。万兴希望把图书捐赠做成一个众人拾柴、大家参与的文化活动,进一步培养和内化学生的阅读习惯。

“好书大家捐”的活动,用意就在于此。

“好书大家捐”活动前期,设备组长、图书教师和图书馆员三驾马车会分别从知识性读物、文学读物、图画书及幼儿读物三大类中选出学校尚未购置的新书,并配合当年度学校阅读教学的重点,整合成一份约200册的书单,委请书商于园游会当天送新书到校,将一本本好书,以封面展示法陈列于活动现场的“买好书送万兴”摊位。

随即,由图书馆员、志工共同组成好书推销员,向当天来学校参加园游会的家长和学生介绍好书,希望家长可以认购图书送给学校图书馆典藏,让全校师生都可以读好书、乐学习。捐书者不仅可以在书的扉页签名纪念,学校还会登记他们的名字和所捐书名,制成海报展示于图书馆内三周,让更多学生知道新书入馆以及捐书人。

自2009年以来,每年的校园认购好书活动都反响热烈,不仅是校内学生,也有毕业的校友、退休的教师、社区的志工都回来参与,几百册书往往在短短3小时之内就会被认捐完毕。2018年初,学校通过该活动募了上千册书籍,全部捐往刚发生地震的花莲市。

与作家有约,与世界相连

万兴小学通过搭建与校外场馆机构的关系,使得阅读不再是闭环运营系统,不再是科任教师们单纯的教学延伸。自2008年以来,对校外场馆及人脉资源的利用,万兴小学已经探索出了科学系统的办法。

颇具亮点的“与作家有约”活动,就是在与校外场馆合作中延展开来的。

万兴小学在台北市图书馆分馆申请到功能强大的团体借阅证,平均每学期可以借阅133册,这些书会被送到各班级教室。同时,阅读团队会汇集整理同学们的相关书籍学习单,方便导师带领全班共读,还通过市图书馆,建立起了与数十名作家的联系,并展开互动合作。

孩子们在教室里随手可得焦点作家的作品,可以运用晨读时光、下课时间阅读,在作家到校之前,即已充分阅读作品,当面对面的日子到来,学生们总是充满期待,希望能多了解一些作家写作时不为人知的动机或小故事。

万兴小学每年均依低、中、高年级以及亲子阅读,举办至少7场次的“与作家有约”或是亲子阅读研习,为学生创造与作家面对面的机会,感受作家写作的历程。由于讲座费用对学校是一笔可观的负担,而且有些作家远道而来,若只是一所小学受益,也实在可惜。因此,万兴小学做了大胆尝试,与公共图书馆以及周围中小学建立讲座共享机制,让资源发挥最大效益,创造共同的阅读话题,带动家庭、学校、社区的紧密联结。

“我们必须掌握资源内容和教学目标之间的适切性,尤其面对众多的资源,往往都需要花费一段摸索时间才能有效建立两者的连结。”郭惠琳告诉记者,一所学校做阅读不难,难的是运用这种推开围墙的整合思维。

“与作家有约”活动中,万兴的学生能安静专注聆听演讲,能与作家侃侃而谈,能充分投入相关活动,跟事前的充分阅读,老师带领全班共读,以及图书馆营造的焦点作家的氛围等都有莫大关系,而充分运用校外图书馆的资源,更是不可或缺的因素。

此外,“心阅读FANS”推广活动,也是万兴小学的有益尝试。该活动将阅读与心理学进行了有效连接,由家长和老师一起合作,专注于培养儿童的心理韧性。

万兴小学还与行天宫图书馆、亲子天下等出版社有非常密切的合作。

“与作家有约”活动现场

按照年级区分的作家书籍选读建议

万兴小学家委会关心学校的阅读,大量主题阅读活动的幕后以及道具支持,都来自家委会图书职工们的支撑。

“家长们对万兴学校很热爱,在很大程度上跟学校的阅读氛围有关。有的家长孩子已经念中学了,依旧会到图书馆来帮忙,他们的孩子在这里获益匪浅,也愿意帮助更多孩子爱上阅读,度过美好的小学年代。”家委会会长萧文谦告诉记者,很多家长志工选择来图书馆工作,参与大量琐碎耗时的工作。

有一阵子,家委会讨论孩子在学校有良好的阅读氛围,但回家之后就放松了,怎么办?随后,家长行动起来,比如关掉电视,关闭网络,营造阅读氛围。同时,倡议家长们丢掉手机,陪着孩子们。也有家长质疑说,不让看新闻,缺少与外界的沟通,在班级无法与同学正常交流。各种观点在家委会碰撞激荡。

“孩子越来越有自己的观点,比如她看《陋室铭》,看《五柳先生传》,看《爱莲说》,就有疑惑,问为什么课本上有这么多失败者的作品?我意识到,可以让孩子受一些挫折教育。”一位家长告诉记者,万兴阅读的大氛围,不是教育孩子该这样,不该那样,而是培养孩子们独立思考的能力,培养大家多问几个为什么的能力。

尽管家长们在阅读上各有策略,各有难题,但是大家均认为,阅读改变了孩子的气质,提升了孩子的求知欲,教给了孩子们在课本上无法学到的知识,对孩子的价值观和世界观等都有重要启发。

“图书教师对图书筛选很认真,曾经‘教育部’送来一批书,老师们发现有几本书的政治立场明显,认为小孩子并不适合看,因为他长大后有自己的立场,不应该干涉。万兴把关很好,这让我们很欣慰。”一位家长评价说。

图书馆内部布置

万兴小学通过图书馆平台,以极其专业的素养,以及对学生最纯粹的关爱,获得了志工家长及校外机构的认可,三方已经建立起了稳固的统一战线,形成了推动万兴阅读的合力。

后记

站在教学楼,重新打量学校的布局,不由惊异于万兴小学以如此貌不惊人的硬件设施与校园空间,却能够在阅读领域爆发出巨大能量。

这种成绩当然离不开校长的远见和领导力,尤其是近5年来的画龙点睛,带动了一系列探索研究和创新实践,让学校纲举目张。

但这同样离不开大家对阅读教育的认同和共识,以及在不同岗位表现出的专业主义素养和工匠精神。

离开万兴前,一个细节让记者感触极深。在与曾品方老师聊天中得知,曾老师是台湾大学的在读博士且即将毕业,12万字的毕业论文也即将完成。在这篇论文中,曾老师研究了自1920年以来包括美国、欧洲、日本、中国等世界各地学校的阅读教育史和图书馆软硬件变迁,以便为世界各地学校建设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图书馆提供有历史厚度,又有时代远见的参考标准。

年近不惑的她说,她要用自己的故事给孩子做一个示范,那就是活到老,读到老,学到老。

这再次提醒我们,好的教育未必非要雷厉风行、立竿见影,却会因着各方共识的一点点汇聚,形成了温和而坚定的合力,支撑着它不疾不徐,静水流深。

猜你喜欢

图书图书馆学校
图书推荐
欢迎来到图书借阅角
图书馆
班里有个图书角
学校推介
去图书馆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