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吉林省新型职业农民培训问题及对策

2018-07-03

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学报 2018年2期
关键词:吉林省农民职业

杨 光

1 吉林省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实践与成效

1.1 培训实践

近年来,吉林省农民职业培训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例如:绿色证书工程。吉林省在1990 —1994 年开展了绿色证书制度试点工作,全省有26 个县(市)推广实施开展了这项工作,被确定为国家级“绿色证书”试点的有6 个县(市);2008 年吉林省农委组织实施“新型职业农民科技培训工程”;同时,在全省范围内以农业广播学校为主体的培训模式,实施新型职业农民创业培训,主要引导、帮助农民积极创业、会经营,会管理,进而培养了一批现代农业和新农村建设带头人[1]。此外,还实施了跨世纪青年农民科技培训工程和阳光工程等。

1.2 培训成效

形成了一支职业化农民队伍。如:有创新企业经营管理观念大规模种养农户,逐渐改善经营模式,逐步发展成为农民企业家;还有的成了种植、养殖方面的致富能手;此外,还有部分农民成为职业农机手,这些农村致富的主力军推动了农业机械化的快速发展与普及[2]。

2 吉林省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现状

本项目组于 2017 年 12 月,对吉林省的梨树县、双辽市和永吉县的农民进行了随机抽样调查。共发放问卷 525份,有效问卷数为 500份。问卷有效率为 95.24%。

表1 被调查者的文化程度统计表

表2 农民参与教育培训意愿程度

2.1 调查对象的基本状况

此次调查问卷参与对象中,男性369人,比例为73.80%,女性131人,比例为26.2%;汉族人数345人,占 69.00%;少数民族155人,占 31.00%;其中被调查者年龄在 41-50 岁,人数较多,占总人数的 52.80%;被调查者中有68.00%参加过培训。仅有40.80%的人对培训表示满意。通过调查发现,还有30%左右的农民年收入不足万元。此外,通过吉林省农民参加协会的人数来看,吉林省的农民培训工作投入力度不够,需要继续加大政策引导力度,尤其加大扶持力度。

2.2 农民文化水平情况

对调查对象及文化水平情况整理,见表1。

从表 2 可知,吉林省农民整体素质较低,严重影响了当地农民的劳动生产率,所以应高度重视农民职业培训问题,不仅需投入大量的时间还要加大资金投入力度。

2.3 对教育培训的需求情况分析

调查对象对教育培训需求情况整理,见表2。

表3 农民的参与教育培训目的

表4 农民对培训内容的需求情况

从表 2可知,吉林省的农民的培育需求较高,其中很多人不愿意参加农民培育工作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对培训工作的具体内容不感兴趣,更重要的原因是听不懂,认为浪费时间和培训资金。

2.4 对农民参加教育培训目的分析

对调查对象农民对教育培训目的情况整理,见表3。

从表3可以看出,被调查对象中,为了增加收入而参加培训占 39.78%,为了“提高劳动技能”愿意参加培训的占 23.71%,为了“获得政府服持”参加培训占29.97。这些表明吉林省农民对培训有着广泛的需求,希望培训的目的更多的是为了增加收入和获得政府的服持。

2.5 对农民参加教育培训内容需求的分析

调查对象对教育培训内容需求情况整理,见表4。

从表4可以看出,吉林省农民有着非常广泛的培训需求。由于吉林省是粮食种植大省,因此农民更多关注粮食种植方面的培训,占总数的24.40%,广大农民也越来越关注农产品的销售方面,所以有 12.00%的农民希望能更多获得销售知识方面的培训。

3 吉林省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存在的主要问题

3.1 培训缺乏长期规划

吉林省各级政府虽然制定了提升农民科技素质的培训规划,但多数只重规划,轻落实。且规划的内容没有针对性。对于实际培训效果、培训的方式、培训时间以及考核标准方面所做的工作不够深入,更没有与各地区的实际情况相结合,所以不能满足当地农民的培训需要。

3.2 培训时间仓促且不连续

通过对500名调查对象的调查显示,只有367 名农民愿意参加职业教育培训,占的比重并不高,这其中只有不到10%的人员连续三年都参加了农民教育培训。可见,吉林省农民参加教育培训的比例很低,连续性很差。培训期间调查对象参加培训教育的时间多数为 5-7 天,占总人数的一半以上。可见,目前吉林省农民的教育培训主要以短期培训为主,就目前吉林省农民的文化水平,短期的教育培训是难以取得成效的[3]。平均每次的培训时间的不连续性,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培训效果。

3.3 培训质量不高

据被调查对象反映,在培训时,只有34.73%调查者指出培训机构偶尔会提供教育材料。多数培训机构基本不提供培训材料。这样使得本身文化素质偏低的农民,很难取得较好的培训效果;在对农民收到培训资料是否满足培训需要进行调查时,其中有半数以上的培训者反馈不满意。可见,培训机构在对农民进行教育培训的时,一部分的细节工作还有待改善和提高;通过调查还发现,一般的教育机构在培训前很少征求培训对象意见,农民只能被动地接受培训内容;同时,被调查的培训者反映,培训效果不好的原因主要是培训课一般过于专业化,培训过程中的专业术语过多,培训者很基本听不懂,无法理解和消化[4]。

3.4 教育培训费用短缺

虽然近年来吉林省对农民培育的投入的资金力度不断加大,但投入教育培训资金总量仍满足不了培训的需要。按目前农民的素质和培训水平,至少需要三个月的培训时间,农民才能掌握一技之长,这需要800-1500 元的培训资金,如要想进行高技能的培训那么将需要更高的培训费用。当前吉林省部分市、县财政资金紧缺,行政经费虽然大多采取专款专用的做法,但实际使用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很少有用到实处。而农民培育经费缺乏固定的经费来源,对于较贫困的农村基层培训机构来说,培训任务就更难落实。所以要落实培训工作就必须要向学员收取费用来维持培训工作正常进行,但收取培训费又严重地影响了农民的积极性。

4 进一步优化吉林省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的对策

4.1 转变农民培训观念 提高对培训的认识

当前对农民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不学习很难提高农业生产率,没有一技之长找工作已经非常困难,更不用说要立足于城市。培训不仅能提高农民农业生产的能力而且还能使农民在短期内快速掌握就业技能,摆脱依靠出卖劳动力取得报酬的现状。广大农民必须认识到参加培训的重要意义,打破思想束缚,转变就业观念,认识到职业培训不仅对农村发展甚至对农民自身素质的提高都是非常有必要的。

4.2 进一步完善职业教育培训方式

吉林省农民数量大、素质水平高低差别较大,培训主体应结合实际情况,改变单一、落后的培训方法,使培训真正有效果,落实到位。首先,要结合实际做到因地制宜。要根据各地实际情况来选择培训方式而且要突出当地产业特色更要创新。摒弃以前的课堂教学,最好深入农户有针对性地为农民进行现场实践和指导。其次,培训之前最好先了解农民所需,根据农民的实际情况,让农民来自主选择自己所需的培训课程,为农民提供多种形式的培训;必要的情况下还可以聘请相关部门资深的专家学者进行授课指导。最后,要充分运用现代多媒体和互联网技术,进行远程视频教育。

4.3 强化职业培训师资队伍建设

依托吉林省内各大中专院校,建立农民教育培训师资库。建立一个地方高校、行业专家、企业能手等组成的培训队伍,并鼓励各类毕业生和已具有一定技能的农民参与就业培训。提升教师理论水平和实践,巩固师资队伍,强化培训教师多学科的教学能力。以素质优良、结构合理、实践性强的高素质教师队伍为有效开展农民职业教育培训提供保障。此外,应注重编写农民教育培训专用教材,依托强大的培训师资队伍和丰富的社会资源,结合吉林省的发展特色,开发编写一批适合农民培训简单实用的教材。

4.4 继续加大培训费的使用力度

首先,政府层面要将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训资金纳入政府财政预算,这就要强化政府的公共财政投入机制,配足配套资金,保证专款专用。在保证充足的资金同时,还要逐年加大投入力度;其次,通过低息贷款、减免农场经营税赋、发放创业补贴和资助等来鼓励有能力的农民进行创业,这就需要加大对创业的信贷支持力度。最后,拓宽融资渠道。广泛发动全社会力量积极宣传倡导,发挥农民主动性,使更多的人参与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最主要的是愿意自费培训。

参考文献:

[1] 王丽萍,周敏,张健.农业现代化进程中新型职业农民培育问题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5(16):15-18.

[2] 张学军,杜振和,鲁修发.吉林省农民教育培训工作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J].吉林农业:学术版, 2013 (10): 14-15.

[3] 陈琦,孙雪莹.农村城镇化背景下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探讨[J].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2017(14):81-84.

[4] 杨雪华,孙井会,穆群.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训策略及发展建议[J].农业与技术,2015(35):204.

猜你喜欢

吉林省农民职业
吉林省“十四五”食品安全信息化建设的几点思考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农民增收致富 流翔高钙与您同在
饸饹面“贷”富农民
吉林省梅河口老年大学之歌
3月份吉林省原煤产量89.67万t 同比下降11.19%
2月份吉林省原煤产量53.67万t 同比下降49.92%
职业写作
我爱的职业
“职业打假人”迎来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