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游走于对立与平衡的炼金术士
——对话波兰雕塑家格泽戈兹·格维雅茨达(Grzegorz Gwiazda)

2018-07-03格泽戈兹格维雅茨达曾九间GrzegorzGwiazdaZengJiujian

当代美术家 2018年3期
关键词:形体雕塑导师

格泽戈兹·格维雅茨达 曾九间 Grzegorz Gwiazda Zeng Jiujian

格泽戈兹·格维雅茨达(Grzegorz Gwiazda)骑自行车的人(细节)雕塑青铜2014

曾九间(以下简称“曾”):能否谈谈您的风格来源和个人的创作方法论?

格泽戈兹·格维雅茨达(以下简称“格”):我在2017年5月的讲座上曾展示过一张圆形思维导图,其中喜剧与悲剧相对,具象与抽象相对,古典主义与表现主义相对,这些都是我的作品里的重要元素。我对事物的对立非常好奇与着迷,在雕塑上经营其中的平衡也是我所热衷的事,东方哲学里的阴阳关系给予过我不少启示。

我也在之前引用过“炼金术士”的比喻,点石成金同样也是雕塑艺术家倾力而为之事,因此我重视自己创作时对造型元素的平衡、对细节的取舍,以及每一段形体有无充分诉说我想表达的东西。以人体为媒介,我只是以其言说故事,自由地造物。

格泽戈兹·格维雅茨达(Grzegorz Gwiazda)前进“2017两江创意活动月暨两江新区国际艺术轴”现场

曾:请问您的导师创作风格对您本人有怎样的影响?您认为学生应如何看待导师的这份影响与两者间的界线?

格:实际上,真正影响我的不是亚当·麦佳科(Adam Myjak)教授的创作风格,而是他(在我硕士阶段)言传身教的方式。我发自内心地尊重和欣赏他的工作与作品,所以我也是在他身边学习一年以后才认识到这份影响为我的创作带来的变化有多大,几乎与此同时,我也更好地认识了自己。

可以说导师的一部分会在我们的自我里常驻久留,并且这份潜移默化的影响也将长期存在。我们也会随着时间清晰地认识到我们自己的可能性(潜在的雕塑语言),不仅有你的老师在你身上所塑出的形,还有一部分是随着自己的自由成长不断生长变化的形。

在最初我们会受到一些艺术家或是导师们的影响,但是这个阶段就像我们在青少年时期的初恋一样,不同于我们在未来的真正成熟阶段时有的感情或是体验、想法。当我们尝试离开那个阶段的时候,我们就会与我们最初的导师分离,走上一条平行的轨迹。

同时,学生逐步摸索到自己的线索,但导师的痕迹却如影相随。而我们并不需要以摆脱导师影子的方式来清晰自己的路径。这里我举一个尼采的“弑父精神”来作类比,有些时候,为了寻求突破,我们需要在象征性的意义上“杀死”我们的导师,以此获得一个真正成熟且稳定的位置或方向。而一个足够优秀的导师,甚至会引导学生来“杀死”自己。当然,这份行为认知并非代表“摧毁”或是表示学生不再热爱自己的导师,而是一种与导师合二为一的热爱。之后属于自己的创作之路便开始显形于地平线。

曾:您本人如何寻找属于个人的创作突破点?

格:关于突破点我认为最重要的是:时间、经验和有意识地工作。而有意识地工作是指全神贯注地思考着自己的所作所为、不断深思熟虑、寻求更多的路径与方法,了解自我行为的不适与自在。并非投入大量时间做大量的作品,却重复自己所无知的错误与有所欠缺的方法论,这样无法引导我们达到任何目的。

格泽戈兹·格维雅茨达(Grzegorz Gwiazda)受膏者200cm×200cm 2014

“万法归一”与“以偏概全”有着巨大差别。一般来说,人们会习惯用单一安全的方式来理解处理万事万物,但我会尝试用多种方式来着眼于一个对象。而这体现在泥塑上非常微妙,一组形体联合为一个独立的物的同时,其中也产生了特殊的“联系”。每一次手指的触摸、每一次形体的叠加与消减、每一次表面的不断变化,所有的塑造过程和元素都在联合起来创造一次独一无二的结果。所以我在每一次的创作里推敲追寻属于这些元素间的联系,这便是我的“万法归一”。

反之,若局限于有限的认知和有限的形式来进行相对重复的创作,那么此类作品里的形体规律则会太过于显而易见。而对我来说,这种方式太过简单且容易被复制,我无法在这种缺乏冒险精神的工作中感受到形体对我的吸引。如果已经知晓结果无异,那便不再有去探寻的冲动。这便是我所不提倡的“以偏概全”。

当然重复不同于简单,形体中元素的多少不是问题,而元素间联系的活力才是关键。我热爱雕塑的缘由正是它有着无穷的变化与可能性。

曾:当您自己成为教师后又如何引导学生寻求个人的创作风格?

格:我有自己个人的美学审美,有独立的美学信仰,我相信我所做的雕塑的风格里有着一种真实的美,我对自己的艺术创造也有着执念和痴迷。因此我必须克制自己,要为学生留出足够多的空间。所以我认为同时当一个教师与一个艺术家,在本质上是矛盾的。

一方面如果某物具有了个性和态度,不代表这就是艺术,它还需兼具文化和知识的底蕴。而学生不具备充分的经验和知识,而传播多层面的知识就是导师的首要职责。

另一方面,保护学生的个性和激励学生对知识的热情是很重要的,但同时教师需要谨慎的引领,因为艺术和其他学科不同,有时某些大门需要被打开,而有些禁区的边界却需要被重新划分,教师对学生的引导必须灵活应变、因材施教。

对学生来说,最开始掌握技艺的水平程度是限定其能力的边界线,是问题也是限制。但之后边界线会变得透明,技艺会转变为自由表达的媒介。以乐器为例,如果钢琴演奏并非所长,这种乐器反而会成为音乐表达的束缚。而当技能渐进,便能以钢琴自由演奏音乐。而随着学生的成长,其个性和技艺会渐渐合二为一,便能自由地表达自我。

曾:您怎么看待艺术家的本土的传统艺术和艺术家的关系?

格:传统艺术对艺术家非常重要,但我们需要发现它对于我们个体的意义。我们需要外界与自我的比较,需要在外部发现内部真实的自我。若过于自我执拗,将难以找到自己的文化坐标。而传统如一面明镜,是我们在自己的语境里的重要参照,能够反观自己的文化身份。

所有文化皆如是,以语言为例:若故步自封,毕生难舍家乡,总以为全世界就一种语言。而异乡他客,听到了其他的语言,便会意识到各地语言的丰富与不同,以及自己语言和他国语言的各自精彩。以我在重庆学到的我家族姓氏“星”的汉字写法来说,“日”与“生”两字上下结合的具备了视觉上的象形意,这与波兰语里每一个词便是字符本身且不可被拆分有所不同。由此,我重新认识了自己家族姓氏新的含义,可以想象到朝升夕落的生命轮回。

我想,所有的文化之镜之所以非常重要,因为就每一位艺术家而言,本土的艺术永远都是最经典与珍贵的参照物,这是每个人的渊源与归属,由此延续源泉活水的能量。

曾:您认为到目前为止您的艺术生涯转折点有哪些?

格:对于我来说,我的雕塑创作经历的转折点有两个:一是在我本科毕业后,我的一件作品获得了全国性的艺术大奖,紧接着买家开始来收藏我的作品;二是之后的意大利留学,在米兰布雷拉美术学院,我得到了意大利画廊的支持和宣传,扩大了我的作品的知名度。

而心路历程上的转折在我的本科阶段,我开始由在艺术中寻找自然转变为从自然中捕捉艺术。因为我积累了大量关于希腊与文艺复兴雕塑的素描临摹经验,使我的作品获得古典的因素。而这一次重要转变,来自一次我的导师指导了我的一个头像练习。他认为我擅于在古典雕塑中发现自然美并自然地表达,所以就应该进一步探索在自然事物中捕捉所有可塑的艺术形态。之后,我开始了大量美学的研究,不断尝试不同的表现形式,并且克制自己的古典因素在本科阶段的泛滥。

现在我的艺术表达已走向自由,我能自如地在喜剧与悲剧相对、具象与抽象相对、古典主义与表现主义之间纵横驰骋。

曾:最后,对于大学本科阶段的学生,您可否给些宝贵建议?

格:我在本科阶段,曾近乎贪婪地想完成很多的事情,但我又意识到了自己的精力与能力的有限。于是,我专注于雕塑人体的结构与解剖知识,放弃了阅读在那段时间我感兴趣的人文历史类的书籍和科幻小说。

我知道年轻人都会在某一阶段陷入一定程度的焦虑,不知道未来自己的发展走向。其实这也是状态不错的好迹象。若在自己成长的人生经验中毫无思虑,那又何来对前途的困惑。

所以我给年轻学生的意见是,学会保持耐心和适当的放弃。面对选择,不必患得患失。初心永固,定会处之泰然。

猜你喜欢

形体雕塑导师
执着创新 坚毅豁达——追忆我的导师郭景坤先生
巨型雕塑
浅谈形体训练在声乐表演中的作用
我的破烂雕塑
基础版几何形体变化在服装创意立裁中的应用
写实雕塑
V eraW an g
早期形体训练对产妇产后形体恢复的积极效果
爱情导师
36位导师的创业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