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身份转换与美术馆生态分析

2018-07-03王慰慰WangWeiwei

当代美术家 2018年3期
关键词:艺术馆策展当代艺术

王慰慰 Wang Weiwei

上海当代艺术馆动漫美学双年展2015—2016现场

当代美术家(以下简称“当”):从美术馆的策展人到“独立策展人”,身份的变化在工作中是否造成了不同的偏重或倾向?您觉得作为美术馆的策展人,在策划活动时是否会有所限制,或需要考虑更多的因素?

王慰慰(以下简称“王”):这其实是有一定的偏重的,因为作为馆里的策展人,通常来讲,就是我们所做的那些研究和展览,都需要符合一个美术馆的定位和方向,比方像上海当代艺术馆,它偏向于比较跨领域的能吸引观众的项目,是以艺术教育为专长,同时也希望能够更加地亲近观众。所以说,我做的一些展览就比较需要考虑到这一点,希望视觉和内容都能够更多地去考虑观众的角度。其实根据自己目前的状态,我并不将自己定义为独立策展人,我就只是一个策展人而已。大家往往在你一有变化的阶段,就会第一时间给你做一个定义,比如你是某个美术馆的策展人还是独立的策展人。但是我不这么想,作为策展人,独立研究、思考都是必需的,即使是对于为某个机构工作的策展人来说也是如此。现今艺术行业对于独立策展人的定义仅仅就是不隶属于某个机构,我认为这种定义本身就有问题。而对于能够不隶属某个机构,保持独立研究、思考,并可以将研究以展览或其他的形式呈现出来,那么,这样的策展人在当下的社会环境里不仅需要大量的知识、经验,还需要人脉关系和社会资源的积累,是非常不容易的。就目前来讲,我和上海当代艺术馆虽然还有项目在合作,但是不属于一个全职的状态,所以我其实更多的是想做自己的研究,因为我自己目前比较偏重于东亚当代艺术这一领域的研究。作为馆里的全职策展人,会有大量烦琐的管理和行政工作,也需要跟着馆方的脚步走,但是我需要有一些自己的时间做研究,所以从去年开始我就比较集中在自己的调研方向上。作为美术馆的策展人,在策划时当然是会受到一些因素的限制,比如我们在策展的时候就需要考虑到展馆场地的限制性、美术馆的机制需求,或是这个展览能否引起大众的驻足等因素。

当:请您从策展人的角度,谈谈选择美术馆的标准或条件。

王:从广义上来说,我相信对所有策展人来讲,和美术馆建立的关系一定是共生的,互相成为很好的伙伴。所以肯定是希望这个美术馆有长期在当代艺术领域发展的目标和期许,同时能够给策展人一个很好的发挥自己研究的条件,这是站在策展人的角度上来讲的。

当:对于参展的艺术家您有没有特别的要求呢?

王:要求还是会根据实际情况来看,并不是说一个有名的艺术家的作品或者说他的创作方式、创作思想就可以放在任何展览中,我们策划每一个展览都会根据各个要素的不同,比如展览主题、方向、受众群体,来选择不同艺术实践范围的艺术家。我在做一个展览时,自己会做大量的关于这个展览的田野调查,搜集资料,然后会根据调查结果去邀请艺术家合作。

当:2016年您曾谈到国内美术馆发展的困境,您认为今天国内私立美术馆的状态是否发生了改变?

王:私立美术馆是越来越多,这些新的美术馆一定有他们自己的发展方向,吸收前人的教训和经验,也肯定会有更完备、更周详的美术馆发展规划。困境这个东西,我觉得应该还是存在的,2016年到2018年其实也没有过去多久,也就是一两年的时间,这个时间段也仅仅只是一个大型展览的筹备期而已。所以我觉得很难讲困境过去了还是说还在继续,但我相信肯定还是有很多的挑战。

当:近几年,公众和当代艺术越来越贴近,这和私立美术馆的发展有着直接的关系。一些展览主题和内容更加大众化的展览,让越来越多的普通市民走进了美术馆、走近了艺术。在上海当代艺术馆工作时,您是否会有意做这方面的尝试?

王:在过去的很多年,我都有做这样的尝试,并且我觉得这是很有趣的尝试。当然这也很难,因为要做到不迎合大众趣味,但是又要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给普通受众看到当代艺术里面所表现的对于世界不一样的观察和认知角度,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其次就是能够提供这样的一个平台给观众接触当代艺术,让他们对待生活和世界的方式能有一些不一样的观看方法也是比较有趣的。目前来讲,随着大家所说的“让当代艺术进入民众”,就致使它可能成为一件牟利的外衣,我觉得这可能是需要考虑一下的。

当:从策展人的角度,您觉得私立美术馆能在业内取得成就的原因是什么?

王:我觉得是时代的特性使其在这个时代阶段内有了可发展空间,用中国的一句古话来说就是“时势造英雄”。首先,从大环境上讲,中国的经济相比以前好了很多,人们不再是以生存需求为主,更多的转向审美情感需求。其次,从艺术环境本身来说,当代艺术市场欣欣向荣。还有就是政府和私立美术馆的投资人们,在有回报的情况下,大力支持私人美术馆的产业。在这种整体环境的烘托之下,私立美术馆能够很繁荣地发展,我觉得是很正常的事情。我们纵观东亚国家,他们在二三十年前其实都是这样了。

当:近几年,国内涌现了大批私立美术馆,数量之多,让人感到欣喜与欣欣向荣的景象之外,难免会感到一丝忧虑。您觉得私立美术馆保持活跃度的最大动力是什么?

上海当代艺术馆动漫美学双年展2015—2016现场

王:我想,私立美术馆最大的动力始终是创始人的热情。首先从成因上来讲,它是“私立的”。在中国来讲,要么是名人企业,要么是私人收藏家开设的美术馆。那么他们为什么开设美术馆,说好听一点,是他们有对艺术的热爱,有一个将艺术公益项目回馈给受众群体的心愿。只要这个心愿不停止,就可能是开设私人美术馆的动力之一。另外一个原因就是投资,只要当代艺术还能够给他们投资的回报,我想投资人也是会继续的。

当:您觉得私立美术馆在当下应该担当怎样的身份?

王:一方面,我认为私立美术馆毕竟是在用自己的钱在做事情,所以没有必要站在一定的道德高度上对他们进行要求。但是另外一方面,我认为在中国,公立美术馆有很大的局限性,那么私立美术馆是否应该做一个补充,做一些公立美术馆做不了的事,使当代艺术越来越丰富。其实也不仅仅是当代艺术,整个文化体系也一定是越丰富、层次体系越多越好。但目前纵观下来,中国当代艺术的层次是比较单一、扁平的,要么是吸引观众的大众型的展览,要么是西方艺术市场比较好的艺术家的展览,再一方面就是相对比较主旋律的展览,从中很容易看到中国的当代艺术层次是比较单薄的。另外一方面,因为我也在美术馆工作过,我知道,对于一个美术馆来讲,运营对资金的要求是很高的,难度也是很大的,而且它不是一个短期的投资,它是一个无底洞、长线型、需要不断填充资金来做的一件事。如果做很多的展览,但是不那么容易被观众所接受,又不能够得到政府支持的情况下,私立美术馆怎么去做当代艺术的补充呢?这其实是很难的。

当:当代艺术中的这些私立美术馆展览的质量和办展的方式会不会造成大众对当代艺术的误解?

王:其实这种现象在全世界都存在,并且,对于当代艺术也很难真的去定下一个标准。对于私立美术馆,我觉得很难站在道德的高度上去要求他们担负起公立美术馆或者是政府、民众的艺术教育责任。所以我觉得私立美术馆可以依据自己的喜好来办展,这样也可以促进艺术的多元化发展。

当:您如何看待目前国内私立美术馆发展的现状?您认为国内私立美术馆发展的最大困境和前景是什么?

王:现状用一个通俗的词来形容就是“热闹”。而私立美术馆发展的最大困境,我觉得也是太过“热闹”这一现象,能够反思和指出问题的比较少。在迎合观众的前提下,有部分私立美术馆就单纯地只为这一个目标而展览,从而失去了展览的目的,容易造成一种“哗众取宠”的假象。

猜你喜欢

艺术馆策展当代艺术
陈文令当代艺术作品选
当代艺术的珍奇橱柜
——评《全球视野下的当代艺术》
《策展哲学》
策展与时代:文化责任与学术发展第二届“策展在中国”主题论坛纪实
关于策展
J+生活艺术馆
没有大门的艺术馆——运河美术馆
“悦”艺术馆
日本当代艺术的“三剑客” 上
“云”生活艺术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