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理解视野下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2018-07-02曹圣军
曹圣军
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需要以国际理解的视角,从人类不同文化的比较入手,以世界性的宽广意识和包容理念,在开放的坐标系中让学生重新检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育人功能彰显时代的张力。本文以《新文化运动》一课为例,着重探讨在国际理解视野下如何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一、全球参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本貌的认知维度
在国际理解的视域下,以全球历史经验为参照来认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能够更为清晰地触感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本貌。新文化运动具有极其重大的一般性符号意义和共同性符号价值,符号性和象征性成为新文化运动纪念的主导性回望方式。然而,从全球的历史经验和规律看,任何一场思想文化运动,其结构总是立体式的,其面相总是多断面的,其内涵总是多层次和多样化的。在这一思路的启发下,笔者首先带领学生重现了新文化运动时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生命旅程的全貌。新文化运动中不仅仅有陈独秀、鲁迅、刘半农、钱玄同等猛烈批判中华传统文化的骁将,也有梁漱溟、杜亚泉、吴宓、胡先骕、刘伯明、柳诒徵等守护中华传统文化的勇士。新文化運动中不仅仅有《新青年》《新潮》《每周评论》等文化激进主义的舆论传布天地,也有《东方杂志》《学衡》等文化民族主义和文化保守主义的摇旗呐喊空间。通过笔者的展示,学生们逐步认识到,文化民族主义和文化保守主义同样是这场伟大思想解放运动的重要内容,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遭遇和经历绝不是一种色彩可以描绘的。
二、中西对比: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价值的体认法门
国际理解背景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蕴的汲得,首要的是增强对本民族文化的价值认同和精神体认。杜亚泉是新文化运动中“东方文化派”的核心人物,笔者要求学生读完杜亚泉的代表性文章《战后东西文明之调和》之后,概括此文的核心内涵。学生很快总结出,在这篇文章中杜亚泉高度颂扬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求和谐、热爱和平、重视民本、推崇仁义、关注公正等思想资源是中华文化宝贵的精神财富,极富历史和现实价值。通过解读,学生们体悟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固有的内在性价值的发掘,极大地丰富了世界文化的多样性。世界文化的园圃是丰富多彩的,世界上不能只有一种精神胎记、一种观念谱系、一种信仰底色。中西文化均有其独立的发展脉络和独特的价值作用,都应获得平等的尊重。纵观公元2世纪以来中西文化发展的历史,植根于各自特定经济基础、政治制度、社会结构、民族传统和文化模式,中华文化与欧洲文化都在世界文明演化的历史长河中创生出了符合自身特点和时代要求的、富有生机的文化形态和思想体系,并不断发展壮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世界文化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几千年来为世界文明的发展贡献了卓越智慧,在世界文化史上占有不可取代的重要地位。
在中西文化比较的国际视野下系统审视中华文化,可以厘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本特质,可以深掘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世界文化意义。课堂上,笔者带领学生一起阅读李大钊的《东西文明根本之异点》,在中西方文化特点的对照中增进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主流质性和精神根底的理解。在学生认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本特质以后,笔者随即印发梁启超《欧游心影录》及梁漱溟《东西文化及其哲学》中的部分内容,要求大家思考两人对于中西文化的观点。有学生提到,梁启超通过观察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欧洲,敏锐地指出了西方资本主义文明的困局,打破了对西方文化的盲从迷信,开始反思西方文化的现代性危机。实质上,新文化运动肇端伊始,便与反省现代性思潮结下不解之缘。[2]西方文化过度消费工具理性,造成物欲横流的虚伪人性和弱肉强食的国家竞争,精神迷惘和灵魂彷徨无可避免。又有学生提到,梁簌溟认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重人伦、重道德、重内省、重践履等文化意涵有助于解决资本主义现代化进程中的精神文化困境。可见,在中西文化比较中,学生发现了中华文化对于解决西方资本主义现代性弊病的光辉价值,增强了文化自信。
而“全盘西化”派的观点恰恰相反,他们将中华传统文化整体负面化、妖魔化,彻底予以否定,而将西方文化高度提纯化、极端典范化、始终唯一化,使得中华文化区隔为世界文化的“他者”。当笔者打出陈序经等人的文章后,学生们纷纷表示,这种典型的“西方文化中心论”,并非对待中华传统文化的科学态度,当然也并非对待西方文化的科学态度。
三、多元互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前行的革新路径
寻求国际理解视域下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正确认识,需要学生能够超越狭隘化的本土主义和民族主义思维。[3]中华传统文化精华与糟粕并存,其精华是近代中国社会新陈代谢的强大思想驱动力,然其糟粕作为精神麻醉剂窒息着近代中国社会的经济跃飞和政治变革,所以要以传承和批判的多元态度对本土文化明辨而审视之,摒民族文化之糟粕而扬其精华。同时,囿于文化的时代性矩差,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近代性转型需要借鉴西方文化的若干治学方法,吸收西方文化的若干合理内涵,以多元互鉴的思维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进而从根本上保障中华文化的狭隘性革除,超越极端民族主义和本土主义文化思维。胡适是新文化运动的主将,其文化思绪具有典型代表性。笔者给学生印发胡适经典文章《论国故学》和《新思潮的意义》,通过这两篇文章引导学生观察胡适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具体态度。学生们发现,胡适一方面对传统文化的劣根性大张挞伐,同时又主张引入西方文化再造中华传统文化,以构造其近代性躯体和内魂。这种“新中有旧,旧中有新,亦旧亦新,亦中亦西,中西合璧”的多元宽广的思想视野回答了“中华传统文化向何处去”和“中华传统文化如何转型”这两大文化时代性命题。
国际理解的视角还启发学生从多元文化互鉴的运行机理考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流变轨迹,构思出两条规律化的嬗变路径:一是通过内部各民族、各地区、各流派、各阶层、各成分文化的相互渗透和反复融合获得稳步发展,实现内生性文化接续;二是通过与欧洲文化、美洲文化、西亚文化、东亚文化等异域文化的交流、触接、碰撞,不断汲取多元化养分,实现外生性文化交互。正是通过这两条基本路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才得以始终保持旺盛生命力,才得以以其强劲的精神辐射力在世界文化发展进程中产生重大影响。前一条路向是文化内部多元亚文化和融的运行机制,后一条路向是文化外部多元异文化交汇的运行规则,两条路向构成了多元文化互鉴的完整运行机理,彰显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葆有磐石般生命力的、独特的非单一化实践路数和非狭隘化实践品格。
以国际理解的视域关照《新文化运动》一课的学习,既培养了学生在国际视野下的本民族文化认同与本土文化情操,涵养了学生的国家责任感和民族使命感,又塑形了学生的家国情怀、异域文化欣赏格调和跨文化互鉴思维,涵育了学生的国域意识的世界公民心和全球行动力,教育理论价值和教学实践意义可谓不言而喻。
参考文献
[1]赫栋峰,梁珊.国际理解教育的结构与重心[J].外国教育研究,2009(4).
[2]郑师渠.新文化运动与反省现代性思潮[J].近代史研究,2009(4).
[3]李建军.国际理解的视域与学科维度[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2016(5).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菁高级中学)
责任编辑:肖佳晓
xiaojx@zgjszz.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