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气象科普资源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2018-07-02邵俊年任珂王省
邵俊年 任珂 王省
摘 要 本文阐述了气象科普资源的概念和内涵,对我国气象科普资源现状进行了分析研究。气象科普资源建设在取得明显进展的同时,亦存在数字化资源缺乏、资源的创新性不足等方面的問题,并提出了加强我国气象科普资源建设的思考与建议。
关键词 气象科普;资源建设;共建共享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8)212-0010-03
科普资源是科普的基础和工具,是提高科普能力的重要因素[ 1 ]。近年来,在极端气象灾害多发、频发、重发的态势下,无论是政府还是公众,对于防灾减灾、减少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的意愿,以及了解气象科普知识的愿望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迫切。
气象科普资源是公众获得气象相关知识的最基础的载体,了解气象科普资源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对推进我国气象科普资源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气象科普资源的概念和内涵
科普资源是指为社会和公众提供公共科普服务的科普产品、科普信息、科普作品的总称。狭义的科普资源指科普活动、科普实践过程中所涉及的媒介和科普内容[2]。
气象科普资源是指气象科普活动、气象科普实践中所涉及的媒介与内容。气象科普媒介包括科普场馆、媒体,内容是这些媒介上特定的气象产品,如文字、图片、声像及其综合表现形式。
2 我国气象科普资源现状分析
2.1 我国气象科普资源建设取得显著进展
2.1.1 气象科普书报刊资源
气象科普图书是以图书的形式存在的气象科普资源,科技类出版社是气象科普图书主要的依托,近年来出现了一批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均较显著的气象科普图书,如《全球变化热门话题丛书》《防雷避险手册》等。气象科普报刊是指报道和传播气象科学成就、知识的报纸和期刊。
气象行业唯一具有科普功能的报纸是中国气象报。该报在整体上十分注重气象科普工作常规报道以及科普知识宣传,在各版加大科技和科普宣传的力度,如一版“权威解读”栏目、三版“首席‘聊天”栏目等都以刊发气象专家对热点气象事件的解析为主,2012年推出“科普看台”,在每周五的第四版刊发科普稿件。
虽然各种气象学术期刊也具有一定的科普宣传功能,但目前我国国内外公开发行的气象科普期刊只有《气象知识》一种。《气象知识》杂志内容通俗易懂,风格生动活泼,吸引了广大读者。2017年,《气象知识》入选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2017年度全国少年儿童喜爱的百种优秀报刊”及《中小学图书馆馆配期刊》目录。
2.1.2 气象科普挂图/折页资源
气象科普挂图是将气象科学知识的图片、文字经过编辑加工,制作成可以在公共场所悬挂和张贴的挂图,而折页与挂图相似,主要用于公众发放,两者都具有制作简单、成本低廉、传递快捷、展示直观的特点。
挂图和折页亦可通过网络进行传播。挂图中具有代表性的是《防雷避险常识》,它由气象出版社与中国气象局雷电防护管理办公室于2007年3月联合出版,旨在促进气象科学在农村、学校、社区、企业和企业的普及,提升公众防雷避灾、自救互救的意识和能力。目前该挂图已面向以中小学生为主的社会公众累计发行43万多套,产生了显著了社会效益。
另外,气象行业多年来也开发制作了大量的气象科普宣传页,如《气候变化系列》《防灾避险指南系列》等,广泛分布于各种气象科学和科学活动中,传播普及气象知识。
2.1.3 气象科普影视资源
气象科普影视资源是指以传播普及气象科学技术知识为内容的影视产品,主要分为气象科普电视节目和气象科普影片两个部分。牢牢把握气象防灾减灾、应对气候变化、生态文明建设、气象在各行各业中的应用等主题,充分发挥市场优势,从科学节目生产计划的制定到产品的传播推广,形成了一套成熟的业务操作系统,并依托省气象局完成了在福建、新疆、黑龙江、四川的生产基地建设。
近年来,气象科学电视作品的制作和播出超过5?000部(集),关于气象、地球环境、气候变化领域的科普专题片中有40多部获得国家广电总局、国家新闻出版总署、中国科协、中国气象学会等举办的全国性评比一、二、三等奖。
2.1.4 气象科普展品资源
气象科普展品是指能够展示、普及气象科学知识的专用设施产品,现已成为一个重要的气象科普产品领域。气象科普展品主要的市场对象是综合科技馆以及专业气象科普馆等科普场所。
气象科普展品主要包括展示类、互动体验类两类,展示类如气象科普展板、气象科普沙盘、气象仪器实体模型等,互动体验类如多媒体天气现象演示设备、风力自行车、模拟天气预报演播室等专用的演示设备。
除了各类科技科普场馆中的展品外,2012年,中国气象局组织开发了流动气象科普设施,开发了模拟降雨、试试几级风等10余件流动气象科普展品,在世界气象日、防灾减灾日、气象科技活动周、气象科技下乡、气象夏令营等科普活动中得到广泛应用,收到了很好的科普宣传效果。
2.1.5 气象科普场馆与科普教育基地资源
气象科普教育基地是气象科普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社会公众气象科学素质培养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截至2017年底,全国已有282家“全国气象科普教育基地”,其中有180个综合类“全国气象科普教育基地”,82个“全国气象科普教育基地—示范校园气象站”,20个“全国气象科普教育基地—基层防灾减灾社区
(乡镇)”[3]。
据不完全统计,全国各级气象科普教育基地年接待参观人数达200多万人次,截至目前,已有数千万人次在全国各级气象科普教育基地接受气象知识的熏陶。
2.1.6 气象科普新媒体资源
我国的网络、微博、微信等新媒体气象科普工作日益发展和加强,气象科普新媒体资源也初具规模。
中国气象网是中国气象局门户网站,网站开设“气象科普园地”频道,频道设有“气象视界”“防灾宝典”“气象与人”“科技之光”等8个栏目30多个子栏目,每个栏目都有一个两级頁面和一个三层页面。并实现了完备的气象科普数据查询和检索功能。通过查询检索系统,可以检索气象术语,查询相关的气象科普信息以及《中国气象报》过去20多年的气象科普文章。
各级气象部门门户网站也加强了气象科普栏目(专题)的建设,为气象科普资源的共享提供了良好的平台。
据统计,2013—2016年,中国气象网、中国天气网及各地气象政府网站开设科普专题160余个,发表科普文章10.1万余篇,“气象控”“数据帝扒天气”专栏受网络关注且转载量大。全国气象部门共有1?600余个微博、微信账号,粉丝数达660.9万。
2.1.7 新型数字化气象科普资源
随着信息化社会的不断发展,数字化技术、虚拟现实技术、移动通信技术等不断地融入气象科普产品应用中,改变公众参与接收气象科普知识的方式,更加主动式、体验式的了解学习气象科普知识。
例如,“玩转气象AR互动气象装备”“AR气象灾害”产品通过AR技术和三维建模将气象观测站、人工影响天气飞机等气象装备及暴雨、台风、大风等常见气象灾害呈现出来,同时还详细地演示了每类气象装备、气象灾害的发生原理等科普知识。基于VR(虚拟现实)技术的《穿越台风》气象科普产品使用户体验、感受台风。
2.2 我国气象科普资源建设存在的问题
经过多年的积累,我国各级气象部门先后开发建设了大量气象科普资源,但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和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气象科普数字化资源缺乏。目前传统的图文形式气象科普资源仍占较大的比例,形式相对单一,交互性差,适用于网络、微博微信、移动终端等新媒体的数字化气象科普资源尤其匮乏。
2)面向不同受众的气象科普资源不够精细化。目前的气象科普资源大多是针对普通大众的,虽然针对青少年的也有一定的数量,但其内容定位与青少年的阅读习惯、理解能力往往有一些偏差,而具体针对幼儿和教师的资源尤为缺乏,这一点在网络气象科普资源方面更为明显。
3)气象科普资源的创新性不足。原创人才较少、缺乏激励机制等原因导致我国原创气象科普资源较少,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新技术在气象科普资源建设中应用还刚刚起步,尚有大量科普创新潜力,自主创新和技术集成方面缺乏突破。
4)气象科普精品资源缺乏。公众喜闻乐见、影响力较大的精品仍然比较缺乏,气象科普资源建设的品牌意识有待于进一步加强。
5)气象科普资源的共建共享程度仍较低。一直存在着各单位资源的封闭式管理与使用问题,缺乏有效的共建共享机制,资源有效利用率低,低水平重复研发现象普遍存在,产生资源的极大浪费。
3 进一步加强气象科普资源建设的思考与建议
3.1 强化气象科普资源的数字化建设
科普信息化是增强科普资源流动、优化科普资源配置的技术通路[4]。随着计算机、信息网络技术的广泛应用,特别是智能手机、移动互联网的盛行,人们不再满足于纸质科普读物,各种数字化、交互性兼具娱乐性的数字化科普资源成为科普的主力军。
气象科普资源的数字化可以从两个方面考虑:
1)将已有的传统纸质资源进行简单的数字化,使其适于新媒体传播,这主要适用于图文资源。
2)利用已有的知识,创作具有鲜明新媒体特点的数字化科普资源,如具有交互性的动画、数字虚拟科普馆等。
3.2 鼓励气象科普资源的原创和创新
1)鼓励和支持气象科技工作者参与到气象资源科普创作工作中,将最新气象科技成果转化为科普资源。
2)在专业技术职务评定中,建议增加对气象科普原创作品、科普奖项、科普论著等优秀科普成果的业绩认定。
3)增设各类优秀的气象科普资源奖,鼓励科学家、艺术家和大众传媒参与气象科普资源的创建。吸引各方共同投入到气象科普资源创作和创新中。
3.3 提高气象科普资源的针对性
更好地调研分析未成年人、农民、城镇劳动者、社区居民、领导干部与公务员等群体科普需求,了解不同群体对气象科普资源的实际需求和变化情况,有针对性地开发与各类人群需求相适应的气象科普资源。
3.4 推进气象科技创新成果的科普转化
科技资源的科普化是科普资源建设的最重要途径或手段之一[5]。我们应加强气象类大学、科研院所、科学实验室的科普能力,并将最新的科技成果和科技教育资源进行科普转化,增强公众对气象科学和技术的理解。
提升气象科研人员和科普工作者的科学素养及科技传播技能,培养一批既懂气象科研创新、也懂科技传播的复合型人才,加强面向气象科研人员和科普工作者的培训。
3.5 加强气象科普资源的共建共享
1)建设气象科普资源共享平台,提高气象科普资源生产能力、实现气象科普资源的分级管理以及使资源能在各个单位之间有效融通。
2)加快建立众多气象科普资源拥有者对气象科普资源共同建设和相互提供利用的良性机制,实现气象科普资源的有效利用。
3.6 加大气象科普资源建设投入
1)建立健全气象科普资源建设财政投入的稳定机制,将气象科普资源研发、生产经费纳入到公共财政之中,以公共财政采购公共服务,并转化为一种社会福利。
2)建立和完善多渠道的气象科普资源建设投入体系,制定相关优惠政策,鼓励企事业单位及社会组织加大对气象科普资源建设的投入力度,与政府配置气象科普资源互为补充。
参考文献
[1]何丹.科普资源配置及共享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2013.
[2]尹霖,张平淡.科普资源的概念与内涵[J].科普研究,2007(5):34-41.
[3]中国气象局.中国气象发展报告2017[M].北京:气象出版社,2017.
[4]赵立新,王黎明.我国新时期科普资源开发对策研究[J].科技传播,2014(12):1-3.
[5]任福君.关于科技资源科普化的思考[J].科普研究,2009(3):60-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