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全国气象部门政府网站测评研究
2018-07-02王晨
王晨
摘 要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国务院相继印发多个文件指导政府网站建设,进一步推动政府网站创新增速发展。文章通过分析全国气象部门政府网站测评工作中测评目标、指标体系设计原则等内容,研究全国气象部门政府网站建设发展情况,为进一步推动全国气象部门政府网站建设及发展提出了自己的意见和想法。
关键词 气象;网站测评;研究
中图分类号 P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8)212-0001-03
近年来,我国高度重视政府网站建设工作,并做出一系列重大部署,使得我国政务服务能力和政府公信力大大提升。各级政府积极适应信息技术发展、传播方式变革,运用互联网转变政府职能、创新管理服务、提升治理能力,使政府网站成为信息公开、回应关切、提供政务服务的重要载体,同时也成为信息化条件下政府密切联系人民群众的重要桥梁,更是网络时代政府履行职责的重要平台。
为全面、系统了解全国气象部门网站群运行现状及存在问题,明确全国气象部门网站的改进方向和目标,有效推进和引导全国气象部门网站建设和发展,进一步加强各级领导对全国气象部门网站的重视程度,推进各级全国气象部门政府网站均衡、稳健发展。中国气象局自2015年起,开始系统测评全国气象部门门户网站,持续利用网站测评这一有力抓手,指导规范全国气象部门网站建设,达到“以评促建、以评促用、以评促管”的目的。
1 全国气象部门政府网站测评
1.1 测评范围及目标
全国气象部门网站测评范围包括中国气象局门户网站、各省级气象部门门户网站,共计32家网站。
全国气象部门网站测评的目标在于以下方面:
第一,全面、精确和科学地了解全国气象系统网站的运行现状,掌握其优势、特点和不足,突出网站亮点和发展空间,肯定地方气象的信息化工作成果,加强地方网站建设的工作动力。
第二,明确网站优劣势,掌握网站建设差距,依此作为业务切入点,制定发展措施,加深整改程度,完善指导机制,为增强对下属气象系统网站的管理和激励创造基础。
第三,以专业优势把握网站发展脉搏和趋势,通过设立动态指标,提供改进方向,引導地方网站逐年增强公众互动、网上办事等方面的建设力度,提升气象系统信息化的应用绩效。
第四,为发展、改进和完善网站功能指明方向、创造机会,快速提升全国气象系统网站的质量和运营水平,使更多的用户访问和体验气象系统网站。
第五,提升整个气象系统网站的影响力,增加其管理部门的威信、扩大网站知名度,并获得领导、媒体和访问者的认可,具有无法替代的特殊价值。
1.2 测评方法
全国气象部门网站测评采用信息采集、加权分析和结果对比相结合的方式。
在信息采集上主要采取网站人工评测、调查问卷、邮件模拟测试、电话核实测试、实际体验测试5种方法。
在评估数据处理上,最主要采取的是加权分析法。加权分析法主要是对网站调研评测指标进行重点划分,然后对各个指标赋予权重,再根据每一项指标项目权重进行评分。最终调研结果根据所有指标的综合得分作为网站建设效果的标准和依据。
在评估结果的对比上,主要采取的是对指标之间的横向对比分析法以及同类单位对比分析法。
指标横向对比分析,针对同一单位网站的不同指标项得分进行横向对比分析,找出网站各项功能中发展较好与发展不理想的进行对比,从而了解网站整体发展状况。
同类单位对比分析,针对同一类别性质的单位网站的同一指标得分进行对比分析,找出落后网站的不足点,发现领先网站的优点,同时形成互鉴学习,了解同一类别行业中不同网站的发展程度。
1.3 指标体系(见表1)
2 2017年省级气象部门网站测评
2.1 年度测评结果分析
对省级气象部门网站的政务公开、在线服务、公众参与、新媒体应用、网站管理等五项功能指标进行分析,新媒体应用方面建设情况整体优于其他指标,指标得分率为82.40%。政务公开、网站管理、在线服务指标得分率分别为66.57%、62.92%、61.19%,达到及格(60%)水平,但公众参与方面建设水平相对较低,得分率仅为47.45%,未达到及格水平(见图1)。
通过2015—2017年省级气象部门网站各功能指标得分情况对比发现,省级气象部门网站在政务公开、新媒体应用、网站管理指标上得分率逐年上升,在线服务及公众参与指标得分较2016年下降,其中公众参与指标得分率处于逐年下降态势(见图2)。
政务公开方面上升的原因主要表现在信息公开目录、依申请公开、计划规划、财政信息、动态信息、专题专栏、回应关切方面,信息发布力度进一步加大,信息公开目录编制体系进一步规范;网站通过开设专题专栏的形式,内容更新及时,展现形式更加丰富,回应社会关切信息渠道更加多样。
在线服务方面下降的原因主要表现在2017年新增对气象证明的考查,各网站对气象证明的办理渠道仍不完善,但其他公共服务如预警发布、气象产品指标得分率有所提升;服务应用的人性化办理情况虽较2016年有所提升,但得分情况仍然不理想。部分网站较2016年提供了更加完善的一体化办事服务,办事指南及表格下载等服务得分率较2016年有所提升。
新媒体应用方面上升的原因主要表现在各单位根据自身需求,顺应移动互联网发展的趋势,拓展多渠道的服务方式,在两微一端建设上明显好于2016年。各省级气象部门在移动端应用方面进步较大,得分率提升较为明显,2017年度入驻第三方媒体平台新增近10家单位。
网站管理方面上升的原因主要表现在栏目设置进一步完善,栏目层级、逻辑性进一步提高,网站导航便捷性方面较2016年有所提高。
2.2 年度测评结论
整体绩效呈逐年提升态势,网站发展不均衡性减小。根据本次评测结果,省级气象部门网站平均绩效为64.65分,相比2016年(64.52分)2015年(59.35分)逐年提升。各单位网站发展不均衡性正在减小,网站得分最高分与最低分差值由2016年的43分缩小至2017年的36分。
新媒体应用表现优异,公众參与仍是建设短板。根据本次评测结果,新媒体指标得分率最高,为82.40%,公众参与得分率最低为47.45%。随着“互联网+”观念的快速普及,各省级气象部门网站全部开通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应用,拓展多渠道的服务方式,提高用户满意度,引导舆论的能力和水平逐渐增强。但公众参与得分率仍未达及格水平,少数单位互动渠道建设为空白,尚未建立咨询反馈机制,各单位仍需继续加强公众参与方面的建设。
网站政务公开态势良好,在线服务能力仍需提高。信息公开与在线服务是网站两大基础功能,省级气象部门网站政务公开指标得分率为66.57%,较2016年(65.83%)和2015年(60.56%)逐年提升,信息公开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信息内容发布的数量和质量均有所增强。省级气象部门网站在线服务指标得分率为61.19%,同比下降约5个百分点,主要原因在于2017年在线服务指标加深考核深度,增加了对气象证明办理等公共服务的考核。省级气象网站业务服务内容仍需扩充,保证服务的全面性,提高业务服务整合度;服务平台的多样性仍需加强,保证服务的便捷性;办事服务仍需向着一体化方向转变,提供要素齐全的办事指南、功能易用的表格下载及在线查询,同时提供健全的人性化服务。
网站管理模块稳步提升,特色创新服务整体偏弱。2017年度网站管理指标得分率为62.92%,较2016年(61.27%)有小幅提升,网站基本具备了一定的网站管理基础,在页面展示及重要信息转载方面建设较为完善。但部分单位检索功能、网站使用帮助说明及辅助信息全面性仍需进一步提高。随着我国政府网站的建设发展,其个性化、特色化服务对于加强和完善政府网站的服务功能,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2017年度省级气象部门网站评测加分项指标,权重为5分,平均得分率为16.13%,同比提高8个百分点。从整体上看,省级气象部门网站特色服务建设仍然相对较弱,多数网站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3 网站发展建议
3.1 “稳扎稳打”,促进网站建设良性循环
气象系统网站作为一个整体来说,各单位网站发展不均衡性仍然存在,需将评测结果灵活运用到实际情况中,稳步推进,促进各网站的良性发展,助力气象系统网站整体绩效的显著提升。一是充分认识自身网站存在的问题,并根据评测结果实施整改,实现有针对性的改进;二是紧跟发展趋势,找准重点需求,整合公众迫切需求的信息和服务,加快气象系统网站的创新速度;三是根据实际需求,借鉴先进经验,实现网站整体转型升级,全方位推进气象系统网站建设。
3.2 “保质保量”,提高信息公开实效性
信息公开应当做到“经常性的工作定期公开,阶段性的工作逐渐公开,临时性的工作随时公开”。气象系统网站必须注意信息的维护与更新,及时发布最新、最具实效性的政务信息。一是进一步规范和深化主动公开工作,不断扩大信息公开范围;二是重点推进关键信息及与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信息发布,如政务信息、规划计划、人事信息等,力求做到信息公开有深度;三是保证信息公开的及时性,完善信息报送机制,优化网站信息审核的流程,及时、规范、准确公开信息;从而推动气象系统网站信息公开工作再上新台阶。
3.3 “量体裁衣”,做好特色创新服务
不断提高在线服务质量,创新服务手段和方式,提升公共服务能力。气象系统网站的构建应朝“服务型”“平台化”的崭新形态发展,致力于为用户提供更加高效、智能、便捷和泛在的服务。同时,根据省级气象局网站自身定位与用户需求,挖掘相关气象科普栏目如气象刊物、电视天气、服务渠道、气象知识等,同时增设无障碍、智能化服务,在气象方面打造属于气象局网站的特色栏目,宣传各省气象服务特色,提高网站整体功能建设,加强网站亲和力和特色创新力度,提升网站用户体验效果。
3.4 “良性互动”,畅通公众呼声渠道
畅通社会公众的诉求表达渠道,在互动渠道上予以完善、媒体上予以关注。促进政民之间的良性互动与合作,一是建立完善咨询、投诉、留言等基础类互动渠道,建立相应的信件反馈机制,及时对用户的咨询、投诉、建议等进行反馈,为公众参与互动交流创造良好环境;二是媒体上予以关注,发挥新媒体的宣传辐射作用。随时关注、发送微博微信已经成为很多人的一种生活习惯,简单的交流形式迅速转化为快速、高效的传播模式,将社会公众的呼声有效表达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