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警用无人驾驶航空器在铁路公安的应用与战法

2018-07-02武汉铁路公安局童琳

中国安全防范技术与应用 2018年3期
关键词:高铁铁路线路

■ 文/ 武汉铁路公安局 童琳

1 引言

中国高铁被习近平总书记、李克强总理誉为中国最靓丽的一张名片。根据2017年的统计数据,中国铁路营业里程达到12.7万公里,其中高速铁路2.5万公里,运营里程、年发送旅客、技术标准等指标居世界首位。

铁路是国家重要的基础设施,在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中具有重要作用。铁路站场属大型交通枢纽、结构关系复杂;中心车站作为公共场所,建筑体量大,人流密集;铁路线路跨越距离极长、位置分布高度分散、运营场景复杂,防护设施防卫能力有限、与行车安全关系密切。

2 铁路公安工作特点

铁路公安,是指为铁路运输安全保卫而设立的公安机关,在业务上受公安部铁路公安局(十局)的垂直领导,与地方各级公安机关并列并行。全国共有18个区域铁路公安局,74个公安处,民警约10万人。在非高铁时代,中国铁路运营里程与铁路警察人数的关系基本达到每公里1个警察的标准。

伴随着铁路,特别是高速铁路的发展,列车运行速度和线路治安防范标准的提升给铁路安全防控体系建设和铁路警务带来了巨大的压力与挑战,表现为案事件风险不断增大、各项安全防范标准不断提高,严重突显了警力不足的问题。

3 铁路公安无人驾驶航空器应用与战法

在国外,运用航空器维护铁路运输安全已成为常态。2011年,在法国由于金属回收价格高涨,铁路电缆成为不法分子的偷盗目标。多列火车受此影响减速慢行,被迫取消5800小时列车运行,造成3000万欧元的经济损失。法国警方动用48架直升机在3万公里长的铁路沿线巡逻,有效遏制了这一势头。

2014年,为了提升煤炭运输的安全性, 波兰国家铁路公司引入装有不同类型摄像机(包括红外摄像机)的无人驾驶航空器(以下简称“无人机”),对其货运列车进行空中监视。

在我国,无人机的警务应用也越来越普及。目前全国25 个省份 150 多家公安实战单位,已配备5000 多架警用无人机,应用范围覆盖空中侦察、交通管理、消防救援和抢险救灾等多个方面。由于无人机视野全面、机动灵活、实时通信等独特优势,一举摆脱传统侦查手段的局限性,可全面、准确获取现场及周边概貌及细目图像,为抢险救灾、视侦、刑侦、决策指挥提供强有力的信息支撑,因而取得了十分显著地应用效果,成为了当前警务实战的重要手段和警务科技发展的重要方向。武汉铁路公安机关按照公安局“四侦一化、同步上案”的工作要求,不断强化警用无人机技术在铁路警务实战中的运用,总结出铁路站场基础信息采集、铁路线路治安巡防管控和案事件现场拍摄、信息传输与指挥调度等应用战法。

3.1 铁路站场及线路周边基础信息采集

铁路站场是指以车站为中心,以线路上行和下行线两侧设有的进站信号机和出站信号机为界,界内均属站场。包括:到发场、调车场、旅客候车厅、咽喉区、维修区、检修区、牵出线、机车走行线等。

武汉铁路公安局承担湖北省全境和河南省南部以及安徽省部分共89条、5015公里的营运铁路线、包含278个车站、208处道口、1752座桥梁、122座隧道和78个铁路内部单位的安全保卫工作。其中,“武汉铁路枢纽”为全国四大铁路枢纽之一;“武汉动车段”是目前世界上规模最大、技术水平最高、承担工作量最多的动车检修基地。

由于管辖范围大,重要站场多,传统信息采集手段已无法满足现状,通过警用无人机飞行踏查拍摄现场影像,完成重点区域信息采集,制作360°全景图、三维全景图,能够实现无视角盲区,直观展现真实场景,极大地增强了地形勘测能力水平,补充了警务地理信息,为制定反恐安全防控方案、侦查破案和辅助决策指挥提供了有力支撑,是目前我局信息化建设的重点工作之一。2014年来,通过飞行踏勘铁路交通枢纽及较大客运站区地形地貌,完成动车基地及重要厂段、高铁和既有线沿线各站等重要站点的基础信息采集,制作空中全景图200余份,为科学制定安全防控方案、计划以及侦查措施提供了有力支撑。

借助无人机航拍手段,铁路公安机关还可以采集铁路线路及周边的自然和社会环境基础信息,充分利用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建立线路基础数据库,完善监测报警系统,服务于线路治安管控和重特大案事件调查工作。

3.2 高铁线路治安防控

根据《中长期铁路网规划》(2016年版),到2025年,我国铁路网规模将达到17.5万公里,其中高速铁路3.8万公里。到2030年,将基本实现内外互连互通、区际多路畅通、省会高铁连通、地市快速通达、县域基本覆盖的铁路网络目标。

图1 铁路站场咽喉区航拍图

图2 汉口站航拍图

图3 高铁特大桥航拍图

由于高铁线路调图频次快、行车密度大,线路治安牵扯警力多、出事概率高,一旦出事后果严重。在高铁线路治安防控体系建设中,物防、人防、技防是一个相互配合支撑的体系,物防是基础,人防最具处置性,从科技强警的发展趋势来看,技防最具发展潜力。传统的铁路线路治安防控主要是以线路防护栅栏为主的物防和线路责任区民警加辅警的人防模式,技防应用比较薄弱。线路巡查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强度大、效率低,无人机的应用一举改变了这种局面。

2015年起,沈阳铁路供电段开始测试应用无人机对所辖4000多公里电气化铁路和8158公里电力线进行巡查。2016年,国网武汉供电公司出动无人机46架次对75条跨越铁路的输电线路进行全面巡检。2018年春运以来,广州铁路供电段投入9台无人机对830公里线路进行检查。

近年来,该项工作也引起了各地铁路公安局的广泛关注。如沈阳铁路公安局不断完善站车一体化防控,打造智慧安防体系。自2018年起,积极探索机器人巡逻模式,在高铁重点复杂区段确定了智能机器人巡逻点位、线路与轨道铺设路径,开启了机器人动态巡逻的高铁治安防控新手段;同时,在辖内全境高铁车站配备无人机,对重点区段进行航拍制图,通过远端操控有针对性的盯控地面,补齐了重点区域、复杂地形高铁安防体系的最后一块短板。确保在高铁治安防范上发挥效能,保障将于2019年建成通车的京沈客运专线的运行安全,也为2022年北京冬奥会京张高铁示范线提供了良好的支撑和借鉴。

应用无人机对铁路线路巡查的重点一是高铁线路防护设施的巡查,二是高铁线路、电力、通信、监控等重要基础设施的巡查,三是对进入高铁线路的违法犯罪人员活动的巡查。

3.3 高铁线路案事件现场拍摄与信息传输

铁路线路环境和结构特殊,大多远离城镇,且多为高架结构。一旦铁路线路发生影响行车安全的案事件,责任区民警必须第一时间赶赴现场,尽快将现场情况传递给指挥中心。警用无人机能够快速升空,机动地组建立体视频监控系统。实时将方位、概览、重点到细目影像回传。这一应用大大提升了扁平化指挥的效率。

3.3.1 “10.10” 长江埠车站盗窃案

2015年10月,犯罪分子盗窃长江埠火车站暂停货车上的卡车轮胎后,将其丢弃在铁路钢轨上,险些造成列车颠覆,被上级列为督办案件。武铁公安机关迅速调集无人机和警犬到达现场,通过高空拍摄周边地理环境,配合警犬地面嗅探搜查,追踪至铁路外墙处受阻。机组人员利用无人机优势,直接越过铁路外墙,顺线追踪至案发中心现场外约200米人迹罕至的草丛中,发现与现场环境极不相符的1张白色塑料薄膜,立即通知技术部门前往勘查。经技术人员勘查现场,发现可疑塑料膜系一次性桌布,其内包裹着1个“邦全”牌断线钳包装纸盒,并成功在塑料膜上提取3枚清晰指纹,经比对湖北省违法犯罪嫌疑人指纹系统,确定指纹系在长江埠多次盗窃铁路运输物资的犯罪嫌疑人周某某所留。这一重大发现,为案件侦破,抓获犯罪嫌疑人及同伙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图4“10.10”案现场全景图

图5 现场航拍发现的可疑物

3.3.2 “1.04”系列割盗接触网电力线案

图6“1.04”案现场概貌

2016年1月,正在建设、尚未交付的余花铁路联络线发生盗窃接触网电力线案,犯罪嫌疑人疯狂割盗电力连接线近5公里,在最后一次作案过程中,由于施工方开展通电实验,犯罪嫌疑人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再次进行割盗时,造成接触网垮塌,引发电力线接地起火爆炸,严重威胁铁路运输安全,影响极其恶劣。武铁公安机关立即组织刑侦、技术、技侦等相关单位组成专班,提前介入案件侦办,由于铁路修建特点,案件现场远离城市、村庄,且为距离长达5公里的铁路线高架桥,工作专班决定启用警用无人机参与案件侦查。无人机机组人员到达现场时天气环境十分恶劣,持续降雨,机组人员待大雨间隙起飞开展侦查工作,期间克服浓雾等恶劣天气影响,短时间内密集起降飞行12架次,配合警犬嗅源追踪,对案发现场半径5公里范围内地形地貌进行多点位、多频次的拍摄和搜索,确定了10余处基站和2处监控探头所在位置。经工作,侦查人员在距离案发现场1公里外的变电所监控录像中,发现案发时电力连接线接地起火爆炸的视频,确定了案发的准确时间,为开展视频侦查工作指明了方向。同时,机组人员绘制了涵盖案发现场概貌、主要出入通道等重要信息的立体全景图,为辅助决策指挥、警力部署提供了重要参考依据。

上述案件中,无人机不受地形地貌和交通条件的限制,通过多架次飞行侦查并实时回传图像、制作全景图,协助指挥、刑侦、技术、技侦等部门,为科学制定方案计划和侦查措施提供了强大保障,有效节省了警力、物力的投入,向办案指挥员和民警直观展现现场周边情况,这一地面监控所不具备的独特、广阔、移动的观测视角,为辅助决策指挥提供重要支撑,为认定犯罪事实提供关键证据,发挥了不可替代的巨大优势,被公安部评为“全国警用无人驾驶航空器经典实战案例”。

4 结语

近年来,无人机产业迎来了迅速的发展势头。尽管我国铁路运输安全体系基本健全,安全风险管控体系初步建立,但对于无人机可能对运输安全造成的影响还缺乏全面的应对策略。

2017年11月,湖北省率先出台铁路安全管理办法,2018年3月,四川正式启动了高铁安全立法调研工作。为解决高速铁路安全监管问题,两省《铁路安全保护办法》中均对广受关注的“无人机可能造成的”安全隐患进行了规定。

目前,我国民航领域关于无人驾驶航空器已有相关规定,铁路公安机关也正在加快推动管理立法,努力推进在《铁路法》《治安管理处罚法》《铁路安全管理条例》《高铁安全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的修订和立法中增加有关无人机管理和处罚的条款,确保在高铁线路安全保障方面,对无人驾驶航空器的管理和违法处置都有法可依。铁路公安机关也在不断探索无人机的管理与应用问题,以期充分发挥无人机的技术优势应用于公安实战,为科技强警插上双翼,守护国家名片——高铁的安全运行。

[1] 王栋,蒋良文,张广泽,屈科,冯涛.无人机三维影像技术在铁路勘察中的应用[J].铁道工程学报,2016,33(10)∶21-24.

[2] 周志龙.货运站无人机现场作业管理系统研究[J].铁道货运 ,2018,36(03)∶31-35

[3] 崔粲.无人机航拍在铁路事故救援中应用思考[J].铁路通信信号工程技术,2016,13(01)∶48-51.

[4] 付达,姚建飞,吴岳德.无人机在铁路公安工作中的应用[J].铁道警察学院学报,2016,26(06)∶16-21.

[5] 贾永生.无人机在高铁线路警务中的应用与风险管理[J].铁道警察学院学报,2017,27(04)∶9-13.

[6] 占昌曦,嵇昊威,萧以苏,岳洋.无人机在轨道交通行业中的应用研究[J].现代工业经济和信息化,2016,6(24)∶41-43.

猜你喜欢

高铁铁路线路
中秋节:62万人坐着高铁游云南
沿着中老铁路一路向南
一路欢声一路歌 中老铁路看点多
输电线路工程造价控制
高铁会飞吗
铁路通信线路维护体制改革探索与实践
10kV线路保护定值修改后存在安全隐患
10kV线路保护定值修改后存在安全隐患
电力拖动控制线路在安装中的应用
梦想在铁路人心中流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