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祥琬院士谈核武器和高技术发展
——在核武器研制走过六十年
2018-07-02吴明静
王 燕 吴明静
杜祥琬先生是中国工程院院士,曾任中国工程院副院长。他是中国应用物理与强激光技术和能源研究专家,国家能源咨询专家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九院)研究员,也是俄联邦工程院外籍院士。2018年,中国核武器研制事业走过六十年,杜祥琬院士也步入杖朝之年。在八十华诞之际,我们采访了杜院士,他回顾自己54年的科学生涯,在思考事业的基础上,也展望核武器和高技术发展,对青年人成长寄予殷切期望。
以下内容根据杜院士口述整理。
自1965年初进入二机部理论部(即九院九所)工作,杜祥琬的人生就和国防科技事业紧密相连。“核武器事业一代代人的成长历程,有遗传密码,就是‘两弹一星’精神,再精炼些就是一句话:以民族振兴为己任”。
禁核试后还能做什么?
中国核武器事业六十年光辉历程中,先后取得了原子弹、氢弹、中子弹、小型化等一项又一项里程碑式的突破,1996年后禁试了,禁核试后还能做什么?如何设定自己的发展目标?杜院士认为:要做的事还很多,当年突破是解决有无问题,今后核武器研制至少可以从三个方面努力:
第一个方面,深化核武器规律认识。虽然我们实现了原子弹、氢弹的突破,但是当年时间非常紧迫,对很多内部机理的认识是经验性的,并没有从科学上弄得特别清楚。其实不仅是中国,美俄等国的核武器科学研究也存在这个问题,所以要把核武器本身的物理规律以及相应参数通过更精密的实验室手段搞清楚,提升高水平。
第二个方面,基于科学的库存管理。研究核武器在库存条件下的寿命、有效性和可靠性问题,是每个有核国家都存在的普遍问题。这里面涉及很多基础性的材料科学,有很多工作需要做。
第三个方面,如何保持核威慑的有效性。美国建立了国家导弹防御体系,最新的美国国防战略报告把中国和俄罗斯列为敌手,在这样的条件下,就对我们提出了一系列攻防对抗的研究课题,需要我们发展相应的研发能力,让中国的核威慑保持有效性。
这三个方面要做的工作多且难,既涉及多学科多领域的科学问题,也涉及众多工程技术问题,还需发展建模和模拟能力,希望新一代研制集体正视新问题、解决新问题,这也是他们的使命和责任。
杜院士进而积极建言,新形势下,要主动融入国家的军民融合、创新驱动战略,把在核武器和高技术方面积累的技术基础充分利用起来为国民经济服务,比如说,在武器设计的需求下,各种模拟能力和计算方法研究水平一直在不断进步,这种积累起来的能力能够服务国民经济,中国的核电设计还有一些薄弱环节,软件还没有完全国产化,可以运用我们的软件基础,根据核电的需求做一些相应改变,这样就能在新的条件下为核能的和平利用做出贡献。
受控核聚变研究
杜院士还谈到他和一些科学家很感兴趣的一个问题:受控核聚变研究。氢弹是爆炸型的核聚变,但如何在非爆炸条件下实现受控核聚变,并将其作为能源?这个问题是全世界尚未解决的难题。
杜院士说:“彭桓武先生去世前在物理杂志上发表了一篇很短的文章,上面谈到磁约束、惯性约束各有优点和不足,都面临艰巨挑战,需要创新。如果中国有新概念,不是没有突破的可能。”他对这个领域的研究很感兴趣,经常和研究人员展开讨论。他认为,创新驱动在可控核聚变领域不是空谈,有很多工作需要发挥年轻人的智慧。
高技术发展
回顾中国高技术的发展历程,尤其是863强激光发展,杜院士欣慰于经历了一段突破,走出一条路子,有了一些储备,而且这条路现在看起来是可行的,后续还要形成实际应用,要上台阶。他说:“我们做研究不是纸上谈兵,终归要转换成新的装备,满足新形势下的国防需求。”
杜院士详细阐述高技术发展如何发力的几个层次:
第一是战略层次。
第二是战术层次。可以用于防空、防海,把高技术三十多年的积累有效转化成战术装备,是值得努力的。
第三是公共安全。杜院士举例,从2014年北京APEC峰会和2015年“九三”阅兵说起。小无人机是近几年出现的一种新型安全威胁,对于这种低慢小的目标,地对空导弹、高射炮等都不适合。“我们用几个月的时间做出‘低空卫士’,APEC峰会到场值班,当时没有出现敌情。2015年‘九三’阅兵,‘低空卫士’发挥了实际作用,得到阅兵领导小组的嘉奖”。杜院士认为,像这一类公共安全领域的需求比较多,这是一类新的军民结合的应用,很有发展前景。
从核谈到高技术,杜院士认为,目前来看,成绩是相当不错的,突出问题是基础研究的深度和广度还不够,希望在做任务的同时进一步加强基础前沿创新研究,形成扎实的学科体系。根深才能叶茂,把基础做扎实,既是任务的需要,也是培养人才的需要。
杜院士一直大力呼吁要加强“两弹精神”传承。他认为,优秀的传统与精神并不会随时间改变,任何社会、任何国家、任何时代,总有不同的人选择不同的价值观,但一定会有一些人选择崇高的价值观,以国家民族振兴为自己的责任。
他微笑着说:“我欣慰地观察到现在的青年人里,有不少人非常执着地坚持基础科学研究和应用研究。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目前尚待实现,我坚信,民族复兴的希望,必定是在这一批选择崇高的价值观、为国家目标奋斗的青年中。”
八十岁的杜祥琬院士,腰背挺直,风度翩翩,脚步轻盈,犹如青年,他以宏大高远的视野审视国防科技事业和人才队伍发展。他说青年人要赶紧“接棒”,一定要跑得比前面的人更快、更好。(北京应用物理与计算数学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