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国造航母的80后
——记首艘国产航母总体副总设计师、中船重工集团701所高级工程师王硕威
2018-07-02
特约记者 张 新
“有条件要干,没有条件就创造条件硬干!”
航空母舰被视为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和海军实力的象征。
求学时的王硕威,每次看到国外航母的照片,都梦想有朝一日能为国造航母贡献自己的力量。大学毕业后,他学的应用电子专业在当时可是个“香饽饽”。身边的同学纷纷选择去北上广的高薪企业,他却偏偏来到位于武汉的701所。面对周围人的不解,王硕威内心十分笃定——这里研制的海上巨舰是离自己理想最近的地方。
久有蓝海追梦志,不负青年赤子心。在701所,王硕威的目标很清晰,就是努力打造中国航母,圆中国人百年来的航母梦。入所的10余年里,王硕威和青年舰船设计师们赶上海军装备发展的大好时机,先后经历了两艘航母和海军装备第三代舰艇的研制任务。他们有幸参与其中,也不负众望,迅速成长为“舰船研制国家队”的“中流砥柱”。
凭借过硬的专业技术功底,王硕威成为辽宁舰电磁兼容设计的主要负责人。他和团队成员深知,辽宁舰的研制并非易事,解决电磁兼容设计是保障甲板作业安全的基础,是形成航母战斗力的重要前提。
在当时,一无经验,二无图纸,三无规范标准,在这个号称当今“最为复杂的巨系统工程”的平台上,电磁频谱万般交叠,复杂程度难以想象。如何攻克这一技术瓶颈?团队面临着如山的压力。
“有条件要干,没有条件就创造条件硬干!”王硕威带领团队查资料、搞仿真、做试验,从全舰电磁兼容性顶层规划论证开始,逐步摸索出一条从顶层设计、问题预测,到多层控制、分阶段验证的设计路线,开创性地提出了航母电磁兼容性1:1陆上联合试验。
盖有非常之功,必待非常之人。说起这个试验,承研单位多、参试设备复杂、试验技术保障难度大……可想而知,王硕威和他的团队在国内绝对算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王硕威带着一支平均年龄不到35岁的设计师队伍冲在了试验第一线,从严冬腊月到烈日酷暑,克服了诸多难以想象的困难,圆满完成了全部试验内容,发现并解决了关键电磁兼容性问题,有效化解电磁兼容设计技术风险,为辽宁舰顺利交付做出重大贡献。
试验的同时,他们不忘及时总结,首次提炼形成了多类型等效试验等创新方法,有力促进了我国舰船电磁兼容行业整体技术水平的提升,形成了航母电磁兼容总体设计和验证体系,为后续海军重点型号舰船的研制工作奠定了技术基础。
“时代选择了我们,赋予了我们无比光荣的历史使命”
2012年9月25日,辽宁舰正式交付入列海军。辽宁舰的服役,是我国航母事业腾飞前的“加速滑行”阶段,也是王硕威迎接新挑战的起跳踏板。如今,正在试航的首艘国产航母,无疑是以王硕威为代表的设计师团队倾力付出的另一件“作品”。
在首艘国产航母的研制任务中,王硕威光荣地担任了总体副总设计师和产品组组长。
从“首艘航母”到“首艘国产航母”,其中困难可想而知。这不是王硕威的一己之功,但他无疑是青年舰船人中的杰出代表。
在建造过程中,王硕威带领团队首次采用以总段为导向,各专业协同推进的区域设计模式,以三维设计为平台,以总段为周期进行设计,显著提升了航母的设计效率和设计水平,为确保工程研制节点的顺利推进做出重大贡献。
今年4月,在共青团中央办公厅、全国青联秘书处下发的第22届“中国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名单中,王硕威的名字赫然在列。
一年365天,王硕威在武汉的时间还不到零头。有人说,在701所,想见王硕威一面太难,他的办公室大多时间都是空着的。“不是在建造现场,就是在去现场的路上”。产品组的同事们会这样说出他的行踪。
在现场的王硕威,总是身着一身驻厂服,脚踏一双劳保鞋,留着板寸头格外利索干练。同事们打趣地说,他的发型两鬓比头顶短,标准的“小鲜肉”同款。他笑着说:“每次专门要求(两边鬓角)理短点,这样别人就看不出不停冒出的白头发了。”
在辽宁舰航行试验期间,为了节省试航试验时间和保证良好的试验环境,王硕威负责的电磁兼容试验项目,选择在晚上10点到次日凌晨5点这个时间段进行。每到夜深人静时,王硕威便带领他的团队来到甲板上争分夺秒地开始试验。
冬季海湾的夜晚,没有80后的浪漫温馨,甲板上寒风凌厉、冰冷刺骨,人只要待上半小时就浑身冻透。王硕威和他的团队为了精确掌握第一手试验数据,准确判断试验结论,在甲板上一干就是一整夜,直到天色发白还要拖着疲惫僵硬的身躯,回到舱内进行数据分析。就这样连续2个月争分夺秒地工作,王硕威和他的团队取得了宝贵的全船电磁环境分布。
“坚持舰船报国,担当强军使命”。作为两型巨系统工程的设计师,这是王硕威的人生信条。“很多前辈,一辈子只能经历一到两个型号产品的研制过程,而我们这批青年人,刚走出校园就获得了历史性的机遇,能够施展才华、崭露头角,这离不开国家为青年舰船人提供的广阔舞台,这是时代选择了我们,赋予了我们无比光荣的历史使命。”
“科研精神的薪火相传,创造了中国舰船史上的奇迹”
“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十九大报告,习主席的殷殷嘱托,激励着王硕威和他的团队向着新目标不断砥砺前行。
把党建工作转化为推动航母工程建设的新动力——这是王硕威在大连施工现场的又一项神圣使命。
“要把十九大精神落实到航母工程建设工作中去,实现从‘用起来’‘造起来’到‘强起来’的跨越,为有效履行新时代强国强军历史使命打造大国重器。”十九大闭幕不久,受上级嘱托,身为701所大连现场党支部书记的王硕威,在第一时间为大家宣讲会议精神。
现场办公环境简陋,王硕威组织大家利用不到5平方米的房间建成了“党员活动室”。现场工作繁忙,他见缝插针地带领大家学习十九大精神,激励斗志、鼓足干劲,把各项工作更快更好地向前推进。
心中有信仰,脚下有力量。王硕威曾说,作为青年科研工作者,在实现中国梦、强军梦的生动实践中,我们生逢其时、责无旁贷。因为他的信仰就是“科技创新、科研报国”。
王硕威还说过,信仰就是一种传承,就是“信仰着你的信仰”。701所在建所半个多世纪以来,在这个庞大的造船机构里,涌现出一大批知名专家:被誉为国产导弹驱逐舰之父的潘镜芙、曾担任3个舰艇型号总师朱英福、多型护卫舰总师吴晓光、新型万吨级驱逐舰总师徐青……他们接力火炬、永续奋斗,把一辈子的精力都献给了共和国舰船事业。正是这种科研精神的薪火相传,才创造了中国造船史上的一个个奇迹。
“从他们身上,我们学到了造船技术,学到了科研精神,更坚定了人生信仰。”王硕威说,当舰船报国的火炬传递到我们手上,我们必须苦练内功、提升本领,做到能接上班,保证接好班。
在701所,青年舰船设计人员已成为科研工作的主力军和生力军,硕士以上人员比例超过75%,平均年龄不到37岁,一批年富力强的高学历、高层次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在推动海军武器装备的跨越式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充分体现了青年一代装备科研工作者的担当。
如今,王硕威和团队正继续奋战在国防装备建设的一线,用青春抒写担当,用芳华铸就巨舰,以激扬的青春开辟新的壮丽航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