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俯身为桥

2018-07-01陈文静阳锡叶

湖南教育·C版 2018年6期
关键词:金桥虹桥家长

陈文静 阳锡叶

三分之二的老师没有编制,都是刚毕业不久的大学生;90%的学生来自拆(搬)迁户和进城务工人员子弟……这是长沙河西城郊结合部虹桥小学7年前的状况,一所典型的城镇化背景下的薄弱新建学校。

然而,短短5年之后,该校就一跃成为长沙市标准化示范性小学,从该校走出的小学校长、书记、骨干教师就有10多位。再两年之后,同样位于城郊结合部的异地重建薄弱学校———金桥小学,又迅速得到了社会的广泛认可。

这两所新建学校的崛起,与一位支教校长有关。她叫赵华,湖南一师二附小副校长,2012年被派往长沙高新技术开发区支教,先后担任虹桥小学与金桥小学校长。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城镇新建学校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以长沙为例,该市2016年城区新扩建学校25所,2017年是27所,2018年是28所。如何推动新建学校优质快速发展,成为了一个紧迫的课题。

解剖赵华的办学实践,或许能得到一些启示。

把“一个人的梦想”变成“全体老师的梦想”

2012年春,还在湖南一师二附小的赵华,突然被老校长余宪叫到办公室,问她愿不愿意去长沙高新技术开发区虹桥小学支教。

从三湘名校到一所薄弱学校,从城区学校去一所城郊学校,这是许多人不愿意做的事,但赵华没有考虑就答应了。

“空降”到新学校的赵华,在熟悉一年后,接任校长。她越来越发现,虹桥小学的状况与她想象中的不一样:虹桥小学是由四所农村小学合并建立的农村完全小学,周边连一个楼盘都没有,学生90%来自于拆(搬)迁户和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学生学业水平偏低,生活习惯较差,许多学生甚至满地打滚。

师资力量状况也不容乐观。除了3名教师是湖南一师二附小派过来的骨干教师外,有一部分是原来的老教师,还有将近三分之二是新招聘的教师,很多老师在教育教学上还沿袭着传统做法,上完课之后,与学生、家长就不再有交流。

实际上,赵华面临着更严重的状况:教师幸福指数不高。全校只有三分之一的教师在编,教师流动性很大。她看着全校平均年龄仅28岁的教师队伍,这支本应生机勃发的队伍,却显得活力不足,这成为她初任校长一年时间里,几乎无法排解的苦闷。

她发现,有的师范生,刚毕业就放弃专业;有的人当了几年老师就不愿意干了,转行、深造;有的工作了十年,仍然没能成为一名合格的老师。甚至有一位老师说他压根不想当老师,天天磨洋工,而在磨洋工中,他成为了学校边缘人。

作为校长,赵华很惊讶,也很自责。她在苦苦追问,究竟老师身上缺少了什么。因为她一直信奉一句话:真正爱教育的人品尝的不是艰辛,而是幸福。

好在,很快,赵华想明白了,“当校长的,当你的梦想没有成为所有老师的梦想,那你是孤单的。”她开始追问,怎样寻找学校的精神,努力带给团队更多正能量,更多关怀,让所有人和校长一起风雨兼程,共同出发,“当校长意味着责任,我要俯身为桥,为教师搭建专业成长之桥,在虹桥这个大家庭享受育人的幸福”。

在赵华看来,对于一所制度不断完善的学校而言,学校管理的灵魂不在制度本身而在心灵关怀。一个好的校长不应该只会宣读冰冷的制度,而应该是一个让教师和学生感到心灵温暖的人。一所好的学校不应该规定别人发展的道路,而应该是一个让教师和学生实现梦想的地方。

教师的幸福在哪里?“我一直有这样一个观点,钱不是起决定作用的,起决定作用的是追求。如果一个人不追求职业利益,而是寻求一条发挥自身社会价值的道路而奋斗的时候,他就会不断地突破,不断地学习。”遵循这样的答案,赵华开始了她与教师共同实现梦想的道路。

突破口就从教师的专业成长开始。

2012年下学期,年轻语文教师范笑波要参加赛课,赵华知道后,带着整个语文团队跟范笑波一起磨课。20轮下来,范笑波从最初的青涩到渐渐成熟,化茧成蝶,最终获得长沙市一等奖。有了范笑波做榜样,整个团队士气大振,追求专业成长渐成风气。

为了让每个教师都能找到自己的位置,赵华推出分层培养:能上好课的,就专心搞好教学;德育有天赋的,就着力搞好德育……

这些年来,赵华一直在做的一件事就是帮年轻教师由身份教师转换成职业教师,由高学历教师转化成高能力高素养教师。她充分整合湖南一师一附小、二附小的办学特色经验,构建了交流互助式校本研训模式,让一批骨干教师跟岗培训,引入名师手把手带着培养,并鼓励老师去读在职研究生。幾年下来,范笑波、蒋亚娟、叶娟、易玲芝、周慧芳、陶飞、黎莹、雷蕾、徐婷婷等老师脱颖而出,迅速成为骨干教师。

黎莹说,赵校长爱跟老师们分享自己的理念,她所阅读的,她所见识的,她所听闻的,故事也好,话语也好,理念也好,自2012年起,她每学期开学第一课就是和老师分享理念。黎莹印象很深的话有:“所有工作都是空虚的,除非有了爱”,“自媒体时代,老师也需要自品牌塑造”。

赵华极力在学校营造“民主”“自由”的气息。她告诉我们这样一个小故事:一天,一位老师言辞恳切地找她谈话:赵校,你什么都好,就是你有时说话别加个“我们行政”。她突然一个激灵:“学校行政和老师不是一个群体吗?什么时候出现了壁垒?”自此后,她嘴里不再出现“我们行政”这四个字。

短短几年,虹桥小学教师队伍奇迹般地稳定下来,幸福指数不断提高。虹桥小学从一所薄弱学校一跃成为区域教育的醒目地标,从这所学校走出来的校长、书记有10多位,学校老师开出了60多门校本课程,主持了省级课题“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拆迁户子女素质教育策略的研究”;而金桥小学,一所农村校异地重建的薄弱学校,短短两年,就有4名老师在国家级赛课中获得一等奖,在长沙市一鸣惊人。

“我认为,虹桥小学在短期内完成转型定位,实现跨越式发展的秘诀正是来自于校园里弥漫的‘自由气息,凝聚的‘生长力量。”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副校长江正云教授说。

用独特的课程成就每一个人

多年的小学教师生涯,赵华发现一个遗憾却真实的现象:孩子一年级的时候特别快乐,特别向上,也特别自由,特别本真,特别可爱。但随着一年一年的学习,孩子变得成熟了、冷静了,对一些事物没有好奇心了,像一个小大人一样去面对这个世界,对世界失去了探索的力量和兴趣。

在赵华看来,这有社会的影响,有家庭教育的影子,更有学校教育不断对他们的框范,“所以,捍卫童年,解放孩子,是一个有文化的学校的重要标志。让孩子始终都有好奇心,始终都很热情,始终都有梦想,始终都能有中国人的传统,知书达理,我认为主要是学校老师的事情”。

在西方,课程是从拉丁文“Currere”一词派生出来的,意为“跑道”。赵华说,每一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童心如彩虹般绚丽多彩。为之搭建合适的成长平台,提供丰富可供自主选择的课程,开辟每一位学生“奔跑”的“跑道”,课程的价值将会在每一位学生身上凸显。“学校要用最独特的课程成就来到学校的人,老师和孩子们生活的每一天。”

从2014年开始,为学生提供适应性的课程,成为虹桥小学教育内涵发展的核心内容。但是,作为一所新学校,课程怎么来?赵华瞄准了每一位老师,把他们的差异当做一种资源开发。每一位老师独特的经历,每一位老师的特长,每一位老师的兴趣爱好,就是一门门生动有趣的课程。

赵华亲自操刀第一门课程《电子板报》。武汉大学新闻学专业毕业的她,从电子板报选题策划、内容采访写作、标题制作、版式设计、排版操作,图文并茂地出版了一本校本教材。她拿起这本教材,认真地说:“别小看这本教材,它涉及新闻、美术、电子技术、摄影等很多学科,孩子们学起来特别有成就感。”

在她的示范下,被命名为“彩虹课程”的校本课程如雨后春笋般在虹桥小学涌现:《体育百花园》《百变大咖》《电子板报》《我的岗位我能行》等,共5大领域,5类课程,60个拓展课堂。在金桥小学,校本课程也开始起步,一时创意无限,每个人的活力都得到迸发。

“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我们的理解是对国家课程的二次开发,其实质:一是在国家课程标准下实施,二是根据学校实际创造性地实施国家课程。”赵华说,“‘彩虹课程给了孩子们一个张扬个性的支点。无论孩子是喜欢文学,还是热爱艺术,再或喜好健体,都能找到相应的课程。所有拓展课程实行走课制,面向全体学生。”

“为什么而教?出发点是什么?老师一定要树立新的课程观。”赵华说。学校要为孩子们打造一个异彩纷呈的实践平台,丰富教学的内涵和方式,把学生从题海和考场中解放出来,激励思考,启迪心灵,丰富学习生活,开阔视野,激发创新精神,培养实践能力。

金桥小学将课程终结性评价和过程性评价相结合,利用学校开发的教育信息化平台———优佳评价系统,将科任老师每天的评价通过刷卡的方式记录下来,在期末评价时,按照过程性评价占40%,期末考试占60%的比重学科考评。而期末考试则由重知识到知识与能力并重,考场变乐园。基于各学科课程标准,结合学生发展水平,一、二年级的学科评价采用多元化考评、活动化考评。“小小剧场”既考评语文的口语与交际,也考评音乐的演唱,还考评美术的欣赏能力;“摘星星”既考评数学的口算能力,也考评体育的身体灵敏度……这些活动采用学生熟悉的生活场景、喜爱的游戏等情景化的设计,融知识性和趣味性于一体,让孩子们在轻松愉悦的游戏中进行知识和能力的评测,也从本质上推动了学科的融合。

赵华充分还给孩子属于自己的各种活动、成长空间,教给学生终身受益的能力———阅读、运动。

现在,无论是虹桥小学还是金桥小学,丰富的大课间活动和异彩纷呈的实践平台,把学生从题海和考场中解放出来,激励孩子们思考,启迪他们的心灵———这两所学校的大课间活动已经远近闻名。虹桥小学成为了教育部首批足球示范学校。

把常规管理做到极致

走进虹桥小学,很多人都认为这所学校有特色:大课间活动精彩纷呈,拓展课堂丰富多样,教师绝技百出。然而,赵华却说,一所新学校,最紧要的是抓好常规打基础,特色是在抓好常规的基础上凝练出来的。

“实际上,对于很多新学校来说,很多校长首先关注的不是抓好常规管理,而是急功近利打造特色项目。”湖南一师二附小校长章醇说,“没有扎实的常规,特色难以持久。常规管理是学校最重要的工作。我们推崇一句话:把常规管理做到极致就是特色。”

趙华同样也推崇这句话。无论是在虹桥小学,还是在金桥小学,她不是先着急去打造特色,而是做好学校顶层设计,抓好养成教育和教学常规两大块,涵盖师生的思想品德、行为习惯、学习、安全、卫生等方面,并出台了一系列制度。

“学校是育人的场所,脱离了育人目标的管理是没有价值的管理。”赵华说,教育应该有特色、特点,但是特色、特点本身应基于常规管理。

德育是学校工作的灵魂,抓好学生养成教育,是赵华最为关注的一项工作。从湖南一师二附小到虹桥小学,再到金桥小学,从名校到薄弱学校,让赵华对“孩子”这个词有了更深厚、更宽广的认识。

“一进校门,我就看到不少学生满地打滚。”回想起自己刚到金桥小学的情形,赵华若有所思,“要是在一师二附小,我肯定要阻止这样的行为,但当我看到孩子们满地打滚时的笑脸,我又不忍心这么做了。”

为什么?因为他们就是这样一群孩子,这就是他们平常的生活啊!

“我们常常把教育的成败归咎于生源的好坏。教师的职业生涯中,如果遇到的班级中聪明懂事、一点就通的孩子多,工作起来会特别愉悦与幸福。但是,既然选择了享受这种职业的幸福,也必然得接受这份职业的另一面,辛苦的一面———学生特别淘气、不懂事,或者刚教完的知识,第二天就忘了。”在赵华看来,如果你抱怨或讨厌你的学生,那么你的教育还没有开始,实质上就已经结束了。

赵华决定从接受每一个孩子开始。但这种接受并不被动。

刚到金桥小学的时候,有一件事情让赵华很不适应。她发现,孩子们和老师很少打招呼,即便老师主动喊孩子,孩子们也没有什么回应。不少老师也发现了这个问题。

如何让孩子们主动问好呢?赵华召集老师们开会,要求每一个老师“主动出击”,在校园内先对孩子们问好。

第二天,赵华很早来到学校,满面笑容地站在校门口,向每一个进校门的学生和家长主动问好。

一个月过去了,赵华发现,不但大部分学生学会了主动打招呼,就连家长也加入了主动问好的队伍。

对于教师团队,赵华首先抓的也是教师的基本功。

怎么抓?

在一份总结材料里,赵华有着这样的记录:2012年,担任副校长,全年听课228节,2013年担任校长,全年听课132节。一对一评课,写下4万字的评课稿。仅2012年带领行政及教研组长随堂听课,并带动教师参与听课、评课达到1200多人次。

但很快,赵华发现,学校常规教学“管”的色彩太浓。为此,她对教师提出了“做课改的研究者,做反思的实践者”的口号,把课堂教学作为校本教研的主阵地,实行“课堂现场跟进教研法”,真正做到从课堂中来,到课堂中去,让校本教研深入到每一位教师的每堂课中,使校本培训真正成为教师日常教学行为的引领。

他们高度重视“五课”,即:常规课、研讨课、示范课、观摩课、竞赛课,不断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以研讨课为例,学校专题研讨的程序通常是:质疑———辩论———说理———解答。全校以教研组为单位,分组做课,推人上课,集体评课。每次探讨的主题都是在教学或反思中发现的问题,同年级、同组的教师同课异构,在集体备课中相互比较、分析,研究最佳教学设计,最优教学策略,探索解决的途径,从而增强教学实效性,提升青年教师团队合作意识和课堂教学能力。这样的探讨的主题来源于教学最后又服务于教学。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每到赛课季,赵华总会参加磨课。2017年长沙市“星城杯”教师能力大赛,赵华组织业务骨干,陪伴参赛三位老师,对语文60多篇课文、数学90多个例题、英语30多个单元内容,一一解读,“多少个夜晚,多少次陪伴,已记不清”。那次,刚成立不到一年的金桥小学3位选手拿下了1个特等奖(全市2个)、1个一等奖(全市2个)和1个二等奖,实属罕见。喻小婵老师还获得“教育工匠”称号。

青年老师不仅要“磨”,还要“带”,赵华把“专家流动工作站”直接开到了金桥小学,带动教学常规工作。一时间,金桥小学这所年轻的学校名师荟萃:中南大学教授肖云龙长期指导学校创客实验室建设;华南师范大学教授王红鼓励老师们凝练教育思想;湖南一师二附小校长章醇辅导学校美术教师如何带队组训练;副校长汪春秀与老师们交流《做一个幸福的教师》;特级教师王崧舟为老师们展示诗意课堂。特别是特级教师、原湖南省小学语文理事长余宪老师每学期有两周的时间在学校听语文教师的推门课,并进行一对一的评课和两次主题讲座,零距离把脉老师们的课堂教学……

在持续不懈地抓常规中,虹桥小学连续6年获得区目标管理考核第一名,连续3年获得长沙市校本管理、常规管理先进单位,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迅速提升。他们先后获得“全国阅读教育先进集体”“全国创造教育科研先进集体”“教育部校园足球特色学校”“湖南省安全文明校”“湖南省语文教师专业化发展工程基地”“湖南省经典诵读示范学校”“湖南省中小学教师培训基地学校”“长沙市两型示范学校”“长沙市家长示范学校”……

“回过头来看,虹桥小学和金桥小学,在建设现代化学校当中,回归朴素之道,关注常规管理的育人价值,实现了常规中见特色的效果。”章醇如此评价。

有墙学校,无墙教育

10至11岁,孩子身体开始变化,如何让孩子正确认识自己而不是面对自己的变化自卑,受到嘲笑?为什么孩子们总是和我们对着干?如何对待孩子们沉迷于网络游戏、电子产品的行为?……

这是不久前,赵华给家长上的一堂课。随着信息化社会的发展,教师与家长联系的方式也变得多样化:教育互动平台、电话、短信、QQ、邮件、微信……但是在金桥小学,还有一个特别的举措———家校夜话。

从2017年开始,金桥小学的家夜校话每学期开展4次,赵华亲自上课,而讲课的内容都是家长向校长信箱投递的问题。只宣传,不动员,但听课的人数从最初的几十人到现在的上百人。

如今,金桥小学的家校夜话已经开设了三大课程:一是家校关系课程,通过家长委员会、家长义工、家长课堂平台,把家长请进学校。互动交流中,家长认同学校理念,配合学校工作,共同培养学生。二是家庭亲子课程,学校在每年3月,会确定一个独具特色的主题,全校各班分成5到6个小组开展活动,要求爸爸妈妈陪同孩子一起参与。三是家庭学习课程,通过学习型家庭评比,开放学校图书馆、家校夜话等活动提高家长家庭教育的能力。

说起家校夜话的由来,赵华讲起了一个故事。

一天,赵华收到了一封来自家长的求助信。家长在信中说,她的孩子喜欢说谎,有错不改,在家中不仅对妹妹拳脚相加,还对中风的奶奶恶语相向……赵华意识到,一个有问题的孩子背后一定有一个有问题的家庭。

在与这个学生谈话之前,她找到了孩子所在社区的干部和孩子以前的老师作了充分沟通,了解到孩子的家庭生活状况:原来写信人是孩子的继母。孩子的奶奶卧病在床,伯父无固定工作还收养了一个女儿,父亲开了家五金店,虽然生意不错,却一人担负起爷爷奶奶伯父等两家三代人的生计。两个孩子的教养也落在了继母身上。

怎么办?赵华知道,解决孩子问题的钥匙在家庭。为此,赵华在社区干部的陪同下,共同制定了“家校精准帮扶方案”。第一步,赵华作为校长利用一周的时间陪伴孩子上课、活动,观察、纠正行为偏差。第二步,把全体家庭成员请到学校,召开家校恳谈会,制定家庭规则:父亲忙,但必须早起送孩子上学;爷爷爱打牌看电视,但要做到吃饭时间坐饭桌边且不开电视;妈妈在孩子们放学之后全程陪伴关注孩子。第三步,班主任不定期家访,了解孩子在家情况,及时纠正行为偏差,表扬孩子的点滴进步。第四步,让社区登门,建立家庭教育帮扶对象档案,定期与学校对接学生情况、家庭教育情况,帮助家庭成员形成教育合力。

这样的案例不是少数。实际上,每一所学校,尤其是新学校,面临各种复杂环境的挑战。赵華面临的不仅仅是内部的师生关系、师师关系,更重要的是学校与职能部门的关系、家校关系等。像金桥小学这样城镇化背景下的新建学校,学生家庭情况往往比较复杂,家校关系的处理也就显得尤为重要。

“良好的教育发展环境,除了党和政府以及社会的营造,自我营造也非常重要,而和谐的家校关系是学校发展的重要环境。”赵华说,我的手机号码全校公开,每一个家长都知道。“开放应该是一所学校最自然的状态,只有开放,才有沟通,有了沟通,才有理解,有了理解,才有好的环境。”

为此,金桥小学提出“政府主导,社区主管,学校主阵”社区学校模式,得到了金桥小学所在社区金南村社区的大力推崇。金桥小学白天有孩子上学,周末、晚上有社区居民上课,课程由学校安排,不收取一分钱。而目的就是要让更多的居民明白:金桥是我们的学校,我们要爱护金桥小学!

她在学校建立了一支由学生、教师、家长、社区工作人员组成的志愿者联盟。孩子和家长以及社区居民在服务与被服务之间转换着角色,体验着志愿者精神,形成一种文化。

学校还引入家长督学制,探索开门办学的新途径。学校校级家长委员会与志愿者联盟中的街道社区的主要领导共同构成虹桥小学的督学委员会。家长督学可以参与学校的管理、课程的建设,监督学校办学规范、评价机制。家长督学可以走进学校,和学校行政沟通交流,可以进教室与孩子们一起听课,可以进食堂和孩子们一起就餐,可以巡视校园,参与学校的义务劳动。

现在,无论是虹桥小学还是金桥小学,困扰很多学校的家校关系,在这两所学校却很少出现。

长沙市高新区管委会江从平副主任主管教育工作多年,他表示,学校教育如果不与家庭、社会教育相结合,学校教育就显得苍白无力。有墙学校,无墙教育,既是现实需要,也是发展趋势。开放办学,让老百姓走进学校,了解学校,他才会理解教育,支持教育。

从封闭走向开放,从一元走向多元,赵华俯身为桥,真正实现了“有墙学校,无墙教育”。

猜你喜欢

金桥虹桥家长
凤凰虹桥写生作品赏析
金桥月历
金桥月历
金桥月历
家长错了
一图读懂虹桥商务区“十三五”规划
柳工挖掘机助力上海市虹桥商务区发展
家长请吃药Ⅱ
犯错误找家长
我爱金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