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你的万分之一,是他的百分之百

2018-06-30贾子媛

卷宗 2018年18期
关键词:公民意识构图长镜头

摘 要:电影《十二公民》是一场关于人性的拷问,是捍卫公正的战役,也是一场追逐真理的马拉松。极具社会价值的主题结合着影视化手段的呈现,带给观众一次酣畅淋漓的观影体验。

关键词:追求真理;公民意识;长镜头;构图;光线

《十二公民》改编自1957年的美国影片《十二怒汉》。影片围绕着一桩杀人案件展开,12位学生家长模拟法庭陪审团就案件展开了斗智斗勇的辩论,在经过漫长甚至带有肢体冲突的7次投票表决后,理性终究战胜了感性,12个人逐渐走近了事件的真相。

1 向真理低头,是件幸福的事情

十二把形态各异的椅子上,坐着十二位性格迥异的男人。这个组合,是社会结构最全面的缩影。如果说,按照社会影响力将十二个人进行同类项合并,那么将呈现出一个金字塔的结构。最接近地面的一层是充满市井气息的小商小贩、被社会焊上烙印的出狱“犯人”、被人忽视的学校保安、惹人厌的保险推销员、以及逐渐与社会发展节奏脱节的老人。往上看,有受人爱戴与尊敬的人民教师和救死扶伤的医生。站在塔尖的是百姓口中“正义与邪恶的化身”,一个“有钱能使鬼推磨”的富商,一个“先天下之忧而忧”的人民检察官。然而当这十二个人从参差错落的社会环境中跳脱出来,组成一支法庭陪审团时,他们便成为同一水平线上守护真理的卫士,每个人的言行举止都有着同样的影响与力度。

影片中,这十二个人就社会上正在热议的一桩杀人案件展开讨论。一开始11:1的一边倒现象并不奇怪。与行动分层相配套的是认知差异,除了何冰所饰演的角色之外,其他人并没有认识到他们坐在一起的意义,只是简单的认为这是迫于老师的要求,从而回报以敷衍了事的“游戏”态度。因为没有全票一致的结果,讨论在此起彼伏的抱怨声中开始了。随着讨论的步步深入,一个个细节再次被重视,一段段推理不断递进,追求真理的信念在心中熊熊燃烧。影片令人拍案叫绝之处正是这一轮又一轮据理力争的观点碰撞。正如《沉思录》中所讲,“我们听到的一切都只是一个观点,而不是事实。我们看到的一切都只是一个视角,而不是真相”。在“事件”还没有成为“事实”之前,重要的不是结论不同,而是那些不同之处被赋予的意义。

每个人终其一生都在做两件事,不断给别人贴上标签,不断消化自己身上的标签。而当一个人试着摆脱社会带给自己的既定认知,持有独立的评判态度时,才意识到自己作为一个个体立足于世,追求的不单单是满足个体价值这么简单,这个社会未来能否更加美好,也与自己息息相关。这种公民意识的觉醒,绝不关乎地位与财力。当年柴静采访郝劲松,这位34岁的年轻法律工作者道出了答案:“公民与普通人的区别.…..能独立的表达自己的观点,却不傲慢。对政治表示服从,却不卑躬屈膝,这才算是一个真正的公民。”正如《十二公民》中这十二位来自社会各阶层的代表,每个人身上的“伤疤”曾左右了他们为人处世的态度,但在影片的最后,他们都放下了对案件的偏见与执念,学会了向真理低头。更重要的是,他们改变了自我,与其再自怜自哀的舔舐和掩盖社会带给他们的“伤疤”,不如学会带着它去迎接新的生活。

2 话剧导演的荧幕初探

导演徐昂在拍摄这部作品之前一直活跃在话剧领域,在影片风格中不难看出一些颇具话剧舞台效果的场景布置,人物走位,以及成段的台词对白。如果不是通过摄像机改变了景别和角度,将每一个画面赋予更浓重的情绪张力的话,我们可能会以为欣赏的就是一部话剧作品。

从拍摄手法上来看,在影片的开头和结尾处各安排了一个长镜头,并且在内容上形成了有趣的对比。第一个长镜头是12位代表刚走进厂房的时候,闷热的室内环境让每个人显得更加焦躁,彼此之间都刻意的保持著距离,几乎不存在交流,而是各自在心中盘算着这个走形式的补考环节能否尽早结束。第二个长镜头是12位代表走出厂房,走向自己孩子的身边。此时整个节奏都是舒缓的,每个人放慢了脚步,显得十分从容,曾经互为“死对头”的保安和商贩也开始尝试着和睦相处。而这样的结尾也给了观众一个尝试着自我思考与反省的心理时间。一前一后长镜头的安排,让观者更加直观的感受到角色们情绪的变化,也从侧面再一次印证了这场争辩的价值与意义。

从构图上来看,在陪审团团长宣布讨论开始和每一次投票表决的时候,影片都呈现出对称构图。工整的画面传递出严肃的气氛和庄重的仪式感,也喻示着在座的12位陪审团人员都是独立不受压制的个体,有平等阐述自己观点并投出神圣一票的权利。在漫长又激烈的讨论过程中,票数从趋向有罪的11:1逐渐扭转为认同无罪的1:11。这两个戏剧性的一票,前者出自检察官,后者出自出租车司机,这两个人都曾为了自己所坚持的观点而孤军奋战。而这两个时刻发生的时候,两人均站在长桌外,与剩下的11位成员产生了撕裂。这样的人物分布也使画面出现了失重感,像摇摆不定的天平,更像变幻莫测的人心,追求真理必将是一条漫漫求索之路。

从光线上来看,导演巧妙的利用光线的明暗变化配合情节的发展。当团长公示匿名投票的结果时,镜头缓慢移动,检察官稍显落寞的背影后逐渐洒进了暖黄色的光,这是一道“希望的曙光”,最终老人选择了支持检察官的选择,事件才得以更加接近真相。在后续的讨论中,检察官与出租车司机爆发了肢体冲突,两人怒目而视,霎那间一道闪电撕裂天空,冷冰冰的白光映射在两人的脸上,矛盾飙升到极点。随之而来的,是一场倾盆而泄的暴雨,光线变得极其微弱。投票结果变成了平票,局势在逐渐扭转。12个人面色凝重的被笼罩在黑黢黢的厂房内,压抑的氛围让人透不过气来。当最终出租车司机宣泄出压抑已久的内心情感后,理性终于战胜了感性。暖黄色的光线再一次照进这个空旷的厂房,全票无罪,讨论在此刻画上了句点。但是对于这12个人来说,也许是一次重生的起点。

现在的我们活在虚假的喧嚣中,却沉睡在真实的空谷里。人心越来越困顿,情感越来越冷酷,思想越来越麻痹。但是洪水来临时,总要有前仆后继的牺牲,才能改变它的航道。到那时眺望未来,定是“春风里,看宁儿代代,正沐阳光”。

作者简介

贾子媛(1996—),女,河北保定,河北大学艺术学院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在读本科生。

猜你喜欢

公民意识构图长镜头
开化长镜头
安哲罗普洛斯电影长镜头模式分析
毛卫宁与他的长镜头
从记者“公民意识”的觉醒到公民“记者意识”的强化
当前中国公民意识缺失研究——以社会监督为例
浅析政治学视角下我国对于年轻女性的民主教育
解读阿恩海姆的艺术“张力”理论
论中国国画构图中的构成元素
试论电视新闻中对长镜头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