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初中化学教学有效性探索与实践
2018-06-30陈文娟
陈文娟
摘 要:初中生刚刚接触化学,一时很难“入门”,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和初中生的实际,通过运用多媒体、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实施探究性教学等创新的教学手段和方法不断提高教学有效性,助力学生提高学习成绩,以良好的学习成绩促进学生乐学化学,进而帮助学生形成良性循环的学习局面,全面提高化学素养。
关键词:初中化学;有效性;兴趣;多媒体;小组合作;习惯
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一直是一线教师深研的课题。初中生对化学学科还较陌生,要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教师不能操之过急。课堂教学应以培养学生学习兴趣为前提,创新教学手段和方法引导学生乐学,促进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待学生逐步深入掌握化学基础知识,其学习真正发生的效益也将逐步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也将逐步得到提升。下面结合教学实践,就提高初中化学教学有效性谈一些粗浅看法,与同仁共勉。
1 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利用发达的多媒体网络可以较好地激发出学生对化学的学习兴趣,同时多媒体多元化表现课堂的教学形式,可以更好地拓展学习视野,让学生深入理解和掌握所学内容,进而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例如,教学《物质构成的奥秘》一章时,该部分包含有“原子的构成”、“元素”、“离子”、“化学式与化合价”这四个分节的内容。在一开始进入这一个章节学习时,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给学生展示不同物质原子构成的图片,还可以运用不同的颜色对不同的元素进行区分,通过借助多媒体呈现醒目的图片,学生受到了有效的视觉冲击,促使其对元素的理解和掌握更加深刻。教师还可以播放一些相关的纪录片,拓展学习视野的同时,将四个小节的内容串联起来,使学生在单元学习之初就进入到一种渴求和好奇的状态之中,进而激发出学习的兴趣,为促进课堂教学有效性大幅提高提供支撑。
2 开展小组合作教学,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句话告诉我们只有把学习和思考结合起来,才能学到切实有用的知识。实验思维能力是化学实验能力的核心,学生在分组实验完成过程中,通过动手、动口、动耳、动眼,以获得感性认识,再经过动脑和思维加工,将感性知识上升的到理性知识,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挖掘学生的潜能。通过分组实验既培养了学生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又发展了学生的思维能力,还培养了学生创新精神和合作意识。例如,教学“铁的重要化合物”一课时,根据学生的实际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分组,引导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实验制取Fe(OH)3和Fe(OH)2,并要求回答实验现象,写出离子方程式。
【实验小结】Fe3++3OH-=Fe(OH)3↓红褐色沉淀 Fe2++2OH-=Fe(OH)2↓白色沉淀,迅速变灰绿色沉淀,最后变红褐色沉淀。4Fe(OH)2+O2+2H2O=4Fe(OH)3
【小组讨论】Fe(OH)2是白色固体,但在实验中很难观察到它的白色,如何使生成的白色Fe(OH)2保持较长时间以便于观察?
这个学生分组实验的设计完成过程,对落实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根据氧化还原性分析掌握氢氧化亚铁转化为氢氧化铁的过程)和突破教学难点(通过分析氧化亚铁转化为氢氧化铁的过程探究制备氢氧化亚铁的实验方法)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通过分组实验的完成和问题和问题的讨论,进一步促进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这也为复习和进一步巩固氧化还原反应知识提供了动力。实验过程中红褐色沉淀的产生,现象明显,印象深刻,更重要的是制取氢氧化亚铁白色沉淀的操作的特殊性,和接下来学生看到的奇妙现象:白色沉淀迅速变灰绿色,最后慢慢地变成了红褐色,该实验现象引起了学生的兴趣,并激发了学生探索实验背后的原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挖掘了学生的潜能。这样的学生分组实验,使这节课教学效果产生了明显的变化。
3 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1)引导学生养成规范使用化学用语的习惯。化学用语是化学学科的特殊语言,是用来表示物质的组成、结构、变化的工具。化学用语掌握的不熟练、不准确,就很难学好化学。纠正化学用语读、写中的错误习惯,比学习新知识更困难,因此教师的教学及任何示范必须做到一丝不苟。元素符号、化学式的读、写,化学方程式的配平及其它条件,符号的表示,必须强调规范化,对作业、考试的评分必须严格,要及时发现、纠正错误,避免扩大或养成不良习惯。
2)培养学生总结反思的习惯。“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只有不断的总结反思才能得到提高。化學学科的特点,就是内容较多而且比较琐碎,记忆起来很不方便。因此在学习化学过程中应该养成时时刻刻自我总结的良好习惯。刚进入初三,学生对化学可能还比较陌生,不能有效的将所学知识进行归纳总结,这时教师应当进行适当的引导,帮助学生建立起归纳总结的习惯。
3)培养学生学用结合,勇于实践的习惯。教育不是说出来的,是做出来的,实践出真知。洛克就强调儿童学习中的两个习惯:热爱求知和实地观察、亲身体验。化学是一门源于实践,又要回到实践中去的学科,化学教学只有密切与生产、生活的联系,满足社会发展对人所具备的化学素质的要求,树立化学应用的意识,才能提高创造性地应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化学教学要努力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原则,为学生提供接触实际、应用化学的机会,让学生在学中用,在用中学。
4 及时进行课堂教学效果检测
课堂小结检测是课堂教学结束时对学生进行的课堂小测验,了解学生对当堂学习任务的掌握情况,从而准确全面的评价课堂教学,设定补救措施,当堂也能及时弥补。课堂小结检测内容设置要科学,选题要少而精,有代表性,既能获得课堂需要的反馈信息,又能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同时也为课堂小结和布置课后作业提供依据,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课堂小结检测是有效课堂必不可少的环节之一。课堂小结检测题目的设置要求有层次,有梯度,既能体现教学重点,也能渗透教学难点,既能面向全体学生,又能供不同层次的学生选择使用,特别是不能忽视优等生。通过检测,进一步引导学生小结梳理知识框架、规律、方法,并对当堂学习情况进行总结评价。
总之,教无定法,做好初中化学教学,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教师须深研教材和学生,循着以切实有效的教学规律促进课堂教学有效性提高,进而不断提高学生的化学能力和素养。
参考文献
[1]石玲,浅谈如何提高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效率,读写算·教育导刊[J],2013.4.
[2]李继红,初中化学“导学案”设计与施用初探,学周刊[J],2013.5.
[3]邹亚娟,新课改下初中化学课堂有效教学途径的探究,新课程学习·下[J],20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