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项目施工管理中精细化管理要点探讨
2018-06-30张家瑞陶方超
张家瑞 陶方超
摘 要:随着工程建设规模不断扩大,行业之间的竞争也更为激烈,传统的粗放式管理模式逐渐无法适应工程建设需求,迫切需要选用精细化管理,提升工程项目管理水平,而现阶段精细化管理工作中还存在一定不足之处。只有充分掌握其问题所在,才能保证采取的措施科学、有效。
关键词:工程项目;精细化管理;问题
精细化管理是一种理念,是一种认真的态度,也是一种精益求精的文化。它是建立在常规管理的基础上,并将常规管理引向深入的基本思想和管理模式,是一种以最大限度地减少管理所占用的资源和降低管理成本为主要目标的管理方式。现代管理学将科学化管理划分为规范化、精细化、个性化三个层次,这三者之间是层层深入递进的关系,而精细化管理则是建立在规范管理的基础之上的,它是管理者深化管理思想,提高管理水平的外在体现。精细化管理是社会分工的精细化和服务质量的精细化对现代管理的必然要求。
一、工程项目精细化管理存在的问题
1、精细化管理理念相对落后
在经济全球化浪潮的冲击下,工程建设领域的竞争日益积累,精细化管理工作具有紧迫性。目前工程施工管理中还存在经验管理现象,尚未意识当精细化管理的重要作用。精细化管理的具体实施与应用是一项复杂的系统性工作,在不断深化常规管理的基础上形成管理模式,需要科学设计作为支撑,保证精细化管理目标得以实现。因此,循序渐进是精细化管理的突出特点,需要长期实施且不断改善,某些施工单位盲目追求短期内效果,缺乏对于精细化管理的系统性了解。
2、执行过程存在偏差
在工程施工管理中缺乏有效管理手段,监督工作不到位,导致管理工作流于形式,不能充分发挥其在质量、进度以及成本控制等方面的积极作用。虽然精细化管理已经在我国工程领域得到应用并取得良好效果,但在具体应用过程中管理工作各项具体职责未落实到位,细节管理工作有待加强,影响日常管理工作的开展,不利于项目施工管理水平的提升。
3、精细化管理协调程度不足
在工程施工过程中,必须结合工程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施工计划及进度计划,以此为依据进行施工作业,项目管理工作也应当遵循具体计划。但在项目实施阶段,由于工程施工环境中存在较多不确定性干扰因素,导致施工计划与实际情况存在较大偏差,增加了施工管理工作的难度。进度、质量、成本、安全等是工程施工项目管理的主要内容,为保证项目的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应综合多种目标内容,使其处于协调统一状态。在精细化管理工作中,必须注重各项目标的完成情况,并对其进行反馈评估,一旦出现与计划偏差过大的现象,应采取相应纠正措施。而实际操作过程中,仍然存在经验主义问题。项目施工管理工作涉及内容相对广泛,应协调多方参建主体之间的关系,严格规范施工人员操作行为,切实提升工程建设质量。
二、工程项目精细化管理措施
1、精细化施工质量管理
需要建立有效的质量保证体系,完善施工质量管理制度,将质量管理责任落实到具体单位及个人,做好技术交底工作;严格按照施工工序进行施工,对关键施工环节设置质量控制点,安排专人负责管理。同时,施工企业需要积极运用新型科技成果,不断改进施工技术与工艺,提升施工整体质量;强化施工现场管理。将施工管理分为施工前准备、施工中控制以及施工后检查三个阶段。在施工前期,做好相应的施工准备工作,施工过程采用全程质量监督方式。施工后期加强验收检查,做好工程的保养与维护,同时对工程项目进行必要的质量评定;检查对施工质量的监督检查。对于施工中常见的问题,施工企业需要加强重视,通过有效的监督检查降低此类质量通病的发生率,为工程提供质量保障。
2、精细化施工成本管理
工程项目精细化成本管理,主要体现在资金管理以及成本核算两个方面,还需要对资金进行合理的规划,对各个施工阶段实行严格的成本控制。在工程招投标阶段,需要对相关文件中的内容进行仔细研究,同时对工程成本进行预测。根据施工图计算工程量,根据各个工程量定额计算成本,同时根据市场价格确定材料的价格,分析在正常情况下的工程项目建设成本。并在此基础上认真编写标书,为企业提供法律保障。精细化管理理念下,施工成本管理需要以企业盈利为目标,经过更加科学的规划与管理,为企业谋取利益。在施工成本管理体制方面,需要建立更有弹性的施工生产体制,同时保证管理体制更加贴近市场;在管理技术上,还需要采用现代化的量化技术,为施工成本管理提供技术指导。
3、精细化施工进度管理
施工进度管理是工程项目管理中的重要内容,在精细化管理理念下,需要合理编制施工进度计划,严格按照施工计划执行。同时,还要建立有效的进度管理机构,任命项目经理为管理组长,副组长由总工程师担任,施工队队长为小组成员。每一级都履行自我责任,保证工程各个工序能在工期内高质量完成,避免出现延期、误期现象。在工程施工前,需要根据现场实际情况、施工条件等,合理安排工期,保证施工进度计划的合理性。在施工进度计划中,包括施工准备、施工方法、组织流程等内容,并将各分部目标工期进行明确,最后确定总工期。为了保证施工精细化进度管理工作的效果,需要对每一个施工工序采用同样的细化方式,将进度目标细化到具体每一天,以保证每天的工作量,保证工程整体的施工进度,确保在工期内顺利完工。
4、强化管理人員专业技能
科学技术是我们生产发展的第一生产力,所以为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更好的保证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企业应该积极的提升自身的管理水平,通过对相关的管理人员加强培训提高管理人员的职业素质以及专业水平,从而使管理人员在以后的施工过程中能够更好的保证施工的精细化管理。在进行管理人员的专业化培训的过程中,我们可以使用集体的培养方式对整个管理人员进行集中式的培训。除此之外,企业还应该根据相关的管理人员自身的特点设置一对一的专业化培训,来强化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在提高管理人员的专业化水平以及相关的专业素质之后,对管理人员进行相关的监管重要性的教育,提高对整个施工过程的监督性,更好的保证工程的质量以及工程的进度。
5、加强技能以及安全培训
在整个项目的施工建设阶段,施工人员是整个工程的实施者,所以施工人员的专业化水平以及相关的素质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整个工程的质量。为了能够更好的提高施工人员的专业水平以及自身的素质,在工程施工之前,企业应该将相关的施工人员组织在一起进行专业的岗位培训。岗位培训的主要内容应该包括专业的施工技能以及在施工过程中自身的安全意识。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工程建设行业的迅速发展,传统的工程项目管理模式已经不再具备竞争优势。在这样的市场环境中,如何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前提下降低成本,甚至是在提升质量的前提下降低成本成为各企业必须考虑的问题。这样就导致了提高质量、降低成本的精细化管理体系成了企业发展的必然选择。为此,只有灵活运用精细化管理理论,适时对项目管理进行创新与改进,才能获取更大经济效益,才能增强市场竞争力。
参考文献
[1]胡伟明.试论精细化管理在建筑工程施工应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1(18):19--20.
[2]陈平,徐翔收.建筑企业施工技术精细化管理研究[J].建筑与文化,2012(6):25--26.
[3]金中民.精细化管理模式在建筑企业经营管理中的应用分析[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2(13):45--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