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公路改扩建工程新老路基搭接施工技术探讨

2018-06-30袁凡姜圆圆

卷宗 2018年15期
关键词:改扩建工程

袁凡 姜圆圆

摘 要:近年来,随着交通量的增加,现有道路的通行能力已不能满足要求,对原道路进行改扩建是解决此问题的有效方法。拓宽道路中,新老路基及其下地基由于固结程度不同,总应力和孔压受到的影响不同,导致变形不同,从而产生差异沉降,容易引起路面开裂。为此,本文结合具体工程案例,对公路改扩建工程新老路基搭接施工技术要点等内容进行了分析与探讨。

关键词:改扩建工程;新老路基;搭接施工

实行公路改扩建施工,可有效缓解交通拥挤压力,改善我国现有的交通状况,为人们出行提供便利。在当前新形势下,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同时对交通运输业的发展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实行公路改扩建工程将对交通运输业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在实行公路改扩建过程中,必须对拓宽路基进行全面调查与分析,制定合理的实施方案,做好新老路基搭接施工,进一步提高公路改扩建工程整体质量。

一、公路新老路基的概述

新老路基的区别,主要在于老路基已经承载多年的自重及行车荷载,地基发生固结沉降,而且其压缩变形量也已经达到使用要求,新路基施工完成之后,会使得其继续发生地基固结沉降和压缩变形。路基填料和压实度的区别会导致新老路基的回弹模量存在一定的差异;以上这些因素会造成新老路基在拓宽道路运营中发生工程响应差异的现象。原本的公路路面在拓宽改建施工过程中,以及施工后,新路基进行填土时会利用老路基边坡,把部分荷载传递给老路基,会造成老路基发生二次沉降和压缩变形的情况;新路基在发生沉降后,利用新老路基界面之间的负摩阻力,也会导致老路基发生一定程度的变形;老路基发生变形后又反映到路基顶面,会在老路的路面结构中造成一个附加应力,对老路路面结构造成损坏。

二、工程概况

某公路改扩建工程属于国道主干线,该项目路线全长118.783公里,按公路全封闭、双向四车道标准建设,,整体式路基宽度24.5m,路面类型为沥青混凝土路面。现针对半幅扩宽工程老路基搭接施工技术开展深入研究,以此增强施工质量。

三、公路改扩建工程新老路基搭接施工技术要点

1、地基处理技术

在改扩建工程过程中,应严格按照施工质量标准,对不同的质地的路基采取科学的方法进行处理。第一,普通土质条件下的地基处理。一般情况下,大部分路基均为普通土质,对这一段路基的处理方式是先对以前的路基表面进行清理,去除掉地表的杂质及碎屑物,再根据地面的实际情况,对部分出现凹陷的地方进行回填,并将其压实,使凹洞边缘处与路基能够很好的搭接起来。另一种情况下,如果土质是松散土,就必须在施工前将土质晒干,将土压实。第二,软土地基处理。如果部分路基的地质是软土地基,由于软土地质本身的局限性,就会容易出现地基坍塌,因而必须提前做好防范,采取必要措施,如可通过垫层处理法即对软土地基添加土质,防止出现地基压缩的情况,使地基稳定性进一步增强。对地基沉降严重的位置,可适当的提高压实程度。第三,排水处理。高速公路的填充物一般都具有渗透性,地表的水都会渗进水泥、沙石之中,从而使路基内部出现裂缝,造成损害。因此,可将地表水分引流到其他地段,来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

2、新老路基加宽处理

路基改扩建工程时,应参考路堤填土高度标准,以及所对应半幅的损害程度进行恰当处理。通常情况下,路堤填充高度一般为10m以下。如果半幅旧路面没有出现损害,就可以直接开挖,填充台阶。在进行半幅路基边坡台阶开挖过程中,首先应对地面进行彻底清理,其次针对地质状况特征,对特殊区段进行针对性地处理,若开挖后仍存在软地基,则可依据北半幅软基处理模式进行。不良地质路段的解决方案有如下两种:

(1)浅层处理

对于地表水分比较多的地段,如坑塘,水沟等地段,首先应该将地表的湿软的土质,松散度较高的流塑状土层以及植物的根系进行清理,采用相应的技术与设备进行探测:对于普通土质的路基,可直接进行拓宽作业;有软土层的话,就要测量软土层的厚度,将这一部分的软土进行清除,再依据本地区可填充物的分布以及数量的实际情况,选择恰当的填充材料进行铺设,并需要确定材料的填充厚度。

(2)深层处理

针对高填土路段以及涵洞通道基底施工要求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施工方案,对地基强度较低的区域主要采取的是深层搅拌桩辅助施工,提高地基强度。然而在实际施工中地质情况的复杂多变,还存在部分施工区域地表硬层现象,导致钻机施工难度加大,一部分路段深层搅拌机施工无法成桩。基于此研究人员通过协商后决定适当调整设计方案,采取振冲碎石桩施工技术。在开挖老路边坡台阶时对台阶宽度作出了明文规定,不管是在宽度方面还是台阶倾斜度方面都应严格要求。一定的防护也是开挖台阶中值得重视的地方,在进行具体施工中首先要在边坡上铺设一层防水性能好的塑料膜,其次为了提高地基的稳定性,可在南半幅台背部位填充一定强度的碎石子等材料。开挖台阶中应注意在确保路堤填筑高度满足施工要求的基础上采取直接切除的方式对老路基边坡进行处理。对于台阶竖直方向可采取一定的比例进行科学合理地开挖,这样可为后期压实工作的顺利实施提供一定的保障。填土应按照施工区域土质状况以及路基填筑材料的基本特征分层填筑,不同区域的压实度应满足施工所需。

3、搭接部分处理技术

(1)新旧路基结合部位的处理

第一,对旧路基边坡进行有效处理。由于拓宽路基的缝隙多发生在高路堤拓宽路基地段,因此对旧路基边坡进行预处理则非常关键。在对旧路基边坡开挖台阶时施工人员要注意台阶的高度应满足实际施工所需,而且坡度的土质也要有效选取。此外台阶开挖中要对路基填筑高度进行分层处理,从而确保各区域施工的稳定性。

第二,填筑压实处理。根据实际施工需求可采取路基同時填筑模式进行。在填筑前需对新旧路基的交界处进行有效处理,以免造成不良影响,完成施工的延期。

第三,土工格栅的有效铺设。为了最大限度地增强填筑土体的强度,可在路基填筑与顶部一定距离铺设土工格栅。铺设前应首先对新旧路基的交界处进行强化处理,提高其稳定性,接着对两者相交处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处理。

第四,有效降低路堤高度。由于老路基时间长,长期使用也会造成一定的下沉,若进行新路基施工中没有有效处理两者之间的衔接部位,则会对施工造成一定的影响,因此为了有效避免上述现象的发生可通过降低路堤高度缓解不良现象的发生,为施工的顺利实施提供一定的保障。

4、搭接处台阶尺寸控制

原路基两侧拓宽区也是裂缝易发区域,因此为了尽可能地避免不安全事故的发生,增强拓宽公路在拼接时的稳定性,采取台阶搭接方式是最为直接也是最为有效的方式。当前首要的任务是搭接台阶尺寸的有效选择,施工人员通过综合分析得知随着搭接尺寸的不断加大,老路基所承受的拉应力呈现降低的现象,搭接台阶的有效设置可使设施的应力集中现象得到有效解决,使路基的应力得以分散,从而防止接缝处变形等不良现象的发生。因此在进行搭接设计中施工人员应按照路基厚度并结合工程所需选取恰当的尺寸比例,台阶的高度应满足相关要求,在确保施工质量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地节省资源。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进入21世纪后,我国公路建设事业日新月异,一些满负荷运行的公路需改扩建施工,为充分利用老路,有些段落需要在老路基础上进行拓宽扩容,这些公路都将面临新老路基搭接问题,如何确保搭接段路基的稳定性,将是新老路基施工中解决的首要问题。为此,必须充分结合工程实际情况,规范施工工艺,有效控制施工质量。

参考文献

[1]尹少雷.高速公路路基拓宽施工中的新老路基搭接施工技术[J]. 交通世界. 2017(07)

[2]杨广庆,张仲帆,熊保林,高民欢.台阶开挖技术在高速公路路堤拓宽中的应用及研究[J]. 公路交通科技(应用技术版). 2015(01)

[3]林婵华,陈海湘.公路新老路基的搭接施工技术研究[J]. 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 2013(06)

猜你喜欢

改扩建工程
谈土建施工中需注重设备安装的几个问题
道路路基改扩建工程施工技术探微
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中路基拼接施工技术的探讨
道路改扩建工程技术探究
靖江二期码头改扩建工程桩基设计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