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优化单元整体教学 发展语言运用能力

2018-06-30黄秀金

新教师 2018年3期
关键词:导语学段习作

黄秀金

传统的语文教学关注的大多是文本思想内容的分析,而语言训练几乎成了花拳绣腿。那么,在落实新课标的背景下,我们怎样才能实现从“理解课文内容”向“学习文本语言”华丽转身呢?下面,笔者结合单元整体教学的优化,谈谈自己的思考。

一、关注单元导语,让语言训练目标明确

现行语文教材大多以“主题单元”的方式安排教材,每组课文前都设有“单元导语”,一般都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单元学习的人文主题,二是单元学习的“语用”目标与内容。可令人遗憾的是,不少教师忽视了“单元导语”的作用,习惯直接进入课文学习,使得“单元导语”形同虚设。笔者以为,我们要关注“单元导语”,沿着“语用”训练的目标与内容,进行合理准确的解读。如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单元导语”是这样的:“大自然的景物多么迷人……让我们留心观察家乡的景物,记下自己的感受和发现。”从“单元导语”中,我们可以发现这个单元的“语用”训练重点应是让学生掌握“观察”与“记下”的方法。因此,笔者在教学这组课文时,先让学生读读单元导语,说说从中知道了什么。接着,让学生自读课文,想想每篇课文的作者是如何观察大自然的景物,并记下自己的想法。在交流时,有的学生说:“《燕子》这篇课文,是按由近到远的观察顺序和对燕子的静态、动态进行细致描写”;有的学生说:“《荷花》这篇课文,作者运用多种修辞手法,通过想象描写了荷花静态与动态的美”;还有的学生说:“《珍珠泉》这篇课文,作者先介绍珍珠泉的位置和四周的景色,再详细描写泉水的颜色和水泡的样子。”在学生整体把握作者观察大自然的方法之后,适时让学生进行这样的模仿写话练习:“请同学们模仿作者观察大自然的方法,写一写我们周围的景物(可以是动物,也可以是植物),要写出景物的特点。”这样的教学,不仅让学生从“单元导语”中明确了单元的语用训练重点,还让学生模仿作者的写法进行迁移训练,可谓一举双得。

二、把握学段特点,让语言训练富有实效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不仅提出总体目标与内容,还按四个学段分别提出具体目标与内容,体现了课程目标与内容的整体性、阶段性和连续性。如第一学段以字词教学作为学段目标与内容,第二学段以句段教学作为学段目标与内容,第三学段以段篇教学作为学段目标与内容。在教学时,我们不仅要明确总体目标与内容,还要明确各个学段的教学目标与内容,这样,在制订具体教学目标、选择教学内容时,就不会出现不到位、缺位,甚至是越位的情况,“语用”训练才能富有实效。如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二组课文,整组课文都是讲发生在名人身上的平凡小事。根据学段特点,我们要以句段教学作为重点,让学生从这些小事中感受到名人的不平凡。细读整组课文后,我们会发现每篇课文都有许多对话描写,如《灰雀》有关男孩和列宁的对话;《小摄影师》有关小男孩和高尔基的对话;《奇怪的大石头》有关李四光和老师的对话;《我不能失信》有关宋庆龄和爸爸妈妈的对话。因此,笔者在进行单元整体教学时,把“语用”的重点目标确定为学习“对话描写的三种形式”。教学过程中,笔者先让学生自读课文,并从这四篇课文中找出有关描写人物对话的语句,想一想从中发现了什么。交流时,大部分学生发现人物在对话时有三种不同的形式,有的在前,有的在后,有的在中间。于是,笔者结合课文创设了以下两个语境:1. 《小摄影师》中的小男孩拿回胶卷后,和高尔基又会发生什么样的故事?他们会怎样对话?2. 《我不能失信》中的宋庆龄等爸妈走后,和小珍发生了什么样的故事?他们会怎样对话?让学生结合文本对话的形式选择其中一个语境进行仿写。这样,学生不仅能整体把握课文内容,还能依据学段目标进行有效的句段练习。

三、整合文本内容,让语言训练重点突出

现行语文教材中的大多数课文都是名家名篇,有的构思巧妙、有的用词精当、有的描述生动、有的说理严密……都是“语用”训练的优秀题材。我们要善于从课文中发现“语用”训练的题材,并借助文本重要的“言语形式”,培养学生的“语用”能力。如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一组的《观潮》《雅鲁藏布大峡谷》《鸟的天堂》《火烧云》都是描写大自然神奇的美文。作者都是通过生动的描写,让我们在边读边想象中感受到大自然的魅力。因此,笔者在进行单元整体教学时,先让学生自读这几篇课文,然后让学生说说自己的读后感。在交流反馈时,有的学生说:“我读了这一组课文,好像跟随作者进入课文描写的情景中,游览了祖国的大好河山。”有的学生说:“我读了《鸟的天堂》这篇课文有关描写大榕树的部分时,仿佛看到了一棵美丽的大榕树。”还有的学生说:“我读了《火烧云》这篇课文,仿佛看到绚丽多彩、形态各异的火烧云。”可以说,这一单元中的江潮、峡谷、榕树、鸟儿、晚霞像一幅幅图画,使人回味无穷。这时,笔者又继续追问学生:“为什么作者能写出这么美的画面呢?”经过交流,大部分学生发现这几篇课文都是采用“描写+想象”的方法把自然景物写生动。于是,笔者设计了这样的读写小练笔:仿照这几篇课文的描写方法,用你那双慧眼写一写游览过或了解到的一处自然景观。这样的语言训练,整合了文本内容的“语用”训练点,让“语言训练”重点突出。

四、紧扣单元习作,让读写训练有机结合

在当前语文教学中,仍然存在这样的问题:阅读教学与习作教学各自为“阵”,渐行渐远。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要以“单元整体教学”为切入口,在解读单元的课文前,先解读单元的“口语交际”和“习作”,整体把握单元习作训练重点,并在教学中进行有效的读写结合,从而让学生在学习课文时不知不觉地积累习作素材、掌握习作方法,为作文的写作奠定良好的基础。如人教版五年级下冊第四单元的口语交际与习作的主题是“写一件令人感动的事”,那么,学生怎样才能写好这篇习作呢?首先,要掌握对人物的动作、语言、心理活动等的描写方法;其次还要掌握布局谋篇的方法。因此,笔者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从单元课文中发现写作方法,并依据单元习作训练重点,寻找文本与习作的最佳结合点。如《再见了,亲人》《金色的鱼钩》《桥》和《梦想的力量》这四篇课文,不仅有独到的人物语言、动作、神态、心理等描写,还有构思巧妙的谋篇方法:有的按时间顺序叙述,有的按事情发展顺序叙述,有的按设置悬念、解释悬念的方法叙述等。可以说,这四篇课文,从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事例,表现了共同的主题“令人感动的事”。笔者在进行单元整体教学时,紧扣单元习作主题,联系学生的实际,选择典型的事例,引导学生也来写一写“令人感动”的故事。这样,言语训练有了具体的目标,读写结合就能落到实处。

(作者单位:福建省德化县实验小学)

猜你喜欢

导语学段习作
导语
放缓坡度 因势利导 激发潜能——第二学段自主习作教学的有效尝试
阳光
本期专栏导语
导语
第二学段数学新授课“学导课堂”的教学范式
如何设计小学语文第一学段的家庭作业
高中各学段史料教学与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