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清代安徽的金融业

2018-06-30范习中

卷宗 2018年15期
关键词:清代金融业安徽

范习中

摘 要:本文从货币、典当业、钱业、新式银行等几个方面来阐述清代安徽的金融业。清代安徽的货币有生银、银元、铜钱、纸币等;清代安徽的典当业以穷人为主要业务对象,乘火打劫,获利颇丰;清代安徽钱庄经营的业务主要有存款、贷款、汇款、兑换、代客存付等;清末,安庆、芜湖等地开始出现新式银行。

关键词:清代;安徽;金融业

金融是货币流通的调节和信用活动的总称。只要存在着商品经济,就必然有金融活动,它反映着经济活动中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的价值形式的活动。 1[1]本文从货币、典当业、钱业、新式银行等几个方面来阐述清代安徽的金融业。

一、清代安徽流通的货币

清初法定货币为银两、铜钱(又称制钱)并用,政府税收、民间记账以银两为主,民间市面主要流通的是铜钱。2[2]到了清末,安徽地区乃至全国的市面流通的货币名目繁多,有银两、银元、制钱、铜元,又有各种外国银元、钞票等。下面分生银、银元、铜钱、纸币来分述之。

1.生银:清代安徽地区人民习惯使用银,其整用者为宝银、锭银,散用者为块银。宝银每只约重50两,锭银每只重一两、数两或十两不等。块银就是将宝锭剪开,碎之为块,大小不一致。

2.银元:

(1)外国银元:最初是指流入中国的外国货币,有本洋、马剑洋、鹰洋、站人洋、香洋(香港银元)、日本农洋、安南银元。清代在安徽地区使用较多的是本洋和鹰洋。本洋是最早流入中国的外国货币,鹰洋是墨西哥制造的一种货币。3[3]

(2)清朝龙洋:

光绪末年为抵制外国银元,有的省份开始铸造自己的银元。因为各省银元上铸有龙形,故称为龙洋。安徽在光绪二十四年开始铸造本省的龙洋。由于各省铸造的龙洋成色不一,分量不齐,使用多不方便,不利于省际之间的商品流通,故龙洋仍不如墨洋(即墨西哥的鹰洋)之通行无阻。4[4]

3.铜钱

清朝前中期,铜钱又称制钱。清代制钱单位为文,千文为一贯或一吊。这种铜钱圆形,中有方孔,一面是满文,一面是“大清通宝”或“某某朝代通宝”。中间方孔便于用绳子串联。5[5]

4.纸币

明代使用纸币“大明宝钞”,因在使用过程中出现很多弊端,到清初没有再使用纸币。咸丰时议准暂行银票,并颁发钱票,之后各省官商钱行号往往发行纸票,皆以行号为主体。到光绪末年,清廷效法西方,发行银行钞票,并颁布则例,正式发行。6[6]晚清纸币种类很多,有户部银行发行的钞票,有大清、中国、交通等银行的兑换券,有十四个省二十四家银行及官营钱局发行的钞票,有典当业、商号发行的钱票、通用票,还有外商银行在华发行的钞票等。7[7]当然,清末最成问题的是钱庄、银钱店所出的各种银钱票,其次是各地官营钱局发行的纸币。这些纸币的发行毫无节制,充斥市面,往往因供过于求而发生挤兑,甚至因发行机构倒闭而成废纸。8[8]

二、清代安徽的典当业

清初设典当,须由官厅备案,领取牌照,始能营业。清康熙三年(1664年)开始规定,每一当铺,每年缴税银二两五钱至五两不等。雍正六年(1728年)规定,开设当铺须向地方政府请领营业执照,称为“当帖”,并交纳“帖捐”。9[9]

清代安徽的典当业以农民为主要营业对象。每年春夏之交,农民需要钱款,很多就当衣物以获得资金来应急。后用秋收卖粮所得钱财,将当物赎回。当价标准,按当物价值的半价计算,但日常布衣等物件,一般的当价都在货物价值的一半以上。10[10]顾客中也有没落的官宦人家,有赌徒,有小偷等等,当铺深知这类人不计价值,很少再赎当,乐得获取厚利。11[11]典当业对抵押品的放款方法:先由“朝奉”(主要店员)按物品的质量估价,一般抵押价为五成左右,最多不过六到七成。利息是“大头加一”。发给抵押款时,预扣一个月利息,例如:抵押款是100元,扣除月息10元,實际发给90元。如果皮货或贵重衣物,同时还要扣除“存箱费”。 12[12]

由于典当业获利丰厚,同光年间,安徽省的当铺明显增多。同治末年,皖南崔氏等在安庆、芜湖开设典当。而李鸿章家族在安徽各县开设当铺,计八、九十处之多。大的当铺多集中于城市中。13[13]安庆典当业在光绪初年只有两家,19世纪末、20世纪初发展到5家之多,如鼎新、公裕、同济、人和等当铺。14[14]光绪11年(1885年)刘春甫(刘铭传后裔)在六安城内扎笔巷开设刘家当铺,并在麻埠、苏家埠等设有分店,资本雄厚,盛极一时。清末六安城内和平巷和南门二道巷设有汪家当铺和涂家当铺。15[15]

三、钱业的发展及新式银行的出现

清代安徽的较早的钱业始于徽商,他们在芜湖开设钱庄。 16[18]19世纪后期,随着芜湖的开埠通商,芜湖的商业迅速发展,成为安徽省的经济中心,芜湖的钱庄业也随之发展起来。早在光绪年间,李鸿章之子李伯行,即在芜湖设有宝善长、恒泰两家官僚资本钱庄。17[19]作为政治中心的安庆,在清末有大小钱庄60余家,并有钱业公会组织,其中较大的钱庄是江太和、恒孚两家,由旌德人创办经营。18[20]亳州最早的钱庄是清末山西人来此开的票号。不久,晋泉钱庄开业,接着万成、六吉昌、金瑞隆三家钱庄也开办起来。19[21]太和县城在1859年前后,有“保太和”钱庄,1890年前后,有日升、宝元、裕丰、盈丰谦、裕泰昌、洪义昌、怡昌等钱庄。20[22]屯溪金融业起源较早,光绪15年(1889年)就设有万康、致祥、广茂、益和、晋康、厚康、德源等七家钱庄。21[23]

清代安徽钱庄经营的业务有存款、贷款、汇款、兑换、代客存付等。清末安庆钱庄的存款利息,每月月利约八厘至一分,贷款的利息,每月约一分六至二分,存贷款利息差额就是钱庄的利润。清末时期大都使用白银,这些白银分别铸成50两、10两、一两等几种重量不同的银元宝,一两的小银元宝也称作锞儿。由于大元宝携带、使用都不方便,就得向钱庄兑换一两的银锞儿或碎银子,才好使用。这样就必须付给钱庄贴补费,这种贴补叫“火耗”;再如用铜钱焕元宝,或用元宝换铜钱时,进出兑换也要向钱庄贴补,叫做“贴水”,火耗、贴水都是钱庄的利润。22[25]个别大钱庄,也经营代客存付。太和县有许多骡马行市,骡马商带的大量现金,存入钱庄里,成交后,由钱庄代为付款,钱庄可获得3%的佣金。太和县还有的钱庄沟通官府,利用代存的公款,贷放取利。

猜你喜欢

清代金融业安徽
金融业的发展与经济进步的关系
第三方支付平台对我国金融业的促进作用
清代怎样整治形形色色的诈骗案
清代典妻习俗与户婚制度的竞存及原因评析
安徽医改自我完善主动纠错
PYRAMID PAINS
安徽药采如何“三步走”
安徽 诸多方面走在前列
安徽为什么选择带量采购
金融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