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思维下图书馆服务创新体系的构建初探

2018-06-30佟冶

卷宗 2018年15期
关键词:互联网思维构建图书馆

佟冶

摘 要: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给教育领域带来了无限的生机,但是并不意味着对传统服务模式的颠覆性否决,而是一种开拓性的创新,互联网在思维模式下对图书馆服务体系的构建也是核心体系。将互联网应用到图书馆中是未来实现发展的一种必然趋势,也是时代的变革,文章主要针对互联网形式下图书馆服务的创新进行了简要论述,同时提出了一些具体的创新策略。

关键词:互联网思维;图书馆;服务创新体系;构建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对图书馆也提出了一些具体的要求,传统的工作方法已跟时代发展有较大差距,显得捉襟见肘、独木难支,急需创新理念与方法来支持图书馆的各项工作,顺应时代要求,不断学习各种先进知识,掌握互联网基本操作技术,寻找与学生的共同语言,借助互联网平台,不断创新服务工作方法,提高服务工作质量,将图书馆传播思想的作用发扬光大。

1 推进志愿者组织深度合作,提升图书馆的整体容貌

图书馆与志愿者两者有一定的联系。因此公共图书馆中管理志愿者服务工作的人员应该加强与志愿者组织的合作与联系,两者加深合作力度。管理人员可以将图书馆对志愿者的要求详细告知志愿者服务组织,后者根据这些要求提供符合条件的志愿者人选。此外,管理人员也可以将培训志愿者的工作移交给志愿者服务组织,制定详细的培训计划,通过培养让志愿者了解图书馆的基本信息与工作内容、岗位职责,培训结束后可以快速胜任岗位工作。志愿者开始工作后图书馆安排一名学习老师,志愿者每周抽出适当时间进行学习,完成岗位培训。这种模式可以提高招募效率,节省时间,提高志愿者质量,合理利用各项资源[1]。图书馆工作人员明白志愿者服务工作的重要性,纠正一些错误的认知与看法,同时正确看待志愿者与工作人员的异同点。在安排志愿者岗位时,避免将其安排在核心岗位或专业岗位,这类工作对人有着较高要求,需要具备一定的专业素质与技巧。可以将一些偏向服务的工作安排给志愿者,这类工作难度较小,容易掌握工作技巧,有益于提高志愿者的服务意识,有效发挥志愿者服务工作的作用,提高图书馆服务质量。

2 营造舒适的阅读环境,打造高质量的读书天地

图书馆是一个比较安静的场所,在图书馆阅读时要有安静舒适的环境,才能让人们有一种赏心悦目的感觉,有助于其快速进入书中世界。图书馆环境可以分成物质环境与精神环境两种,前者主要指的是硬件设施,比如图书馆环境的布置与装饰等;后者则是塑造浓厚的阅读氛围。通过营造出一个有益于阅读的环境,有助于推动阅读推广工作。圖书馆在打造阅读区域时,应该充分考虑读者心理、生理,重点突出童趣,避免单调乏味的布置[2]。例如:可以布置一些绿色植物,比如小绿萝、小吊篮等,不但可以净化空气,也可以缓解视觉疲劳,图书馆内可以多放些这类绿植;书架等则要考虑身高特点,方便取书换书。图书馆应在图书馆楼大厅及各显眼处,设置专门的多媒体信息资源栏目。以外部资源为对象进行梳理和整合,是图书馆应具备的一项基本能力,协同处理之后的外部资源能够成为图书馆的一部分,为保持持久竞争力奠定坚实基础;与其他部门保持良好关系,获得全方位的帮助,重视和做好馆际交流工作,将各自拥有的信息资源有机整合到一起,实现资源共享。中

3 重塑思维,协作创新,加强图书馆“互联网”人才培养

互联网人才是需要具备一定的技术水平。不仅要肩负着光荣的使命,还要具备一定的职业素养,还需要具备“互联网+”思维。所以,图书馆应致力于创建良好的人才培养环境,通过多种途径培养具有“互联网+”思维的人才。二是能力向“互联网+”协作创新方向转变[3]。图书馆“互联网+”转型不是一个人就能完成的,在图书馆建立一支拥有“互联网+”转型能力的人才队伍非常重要。但是,传统图书馆实行的是以执行力为主导的管理体系,对突破性创新的重视程度不够,以致难以培养出以融合和创新为主导的“互联网+”转型人才队伍。一旦外部环境发生改变,竞争加剧,突破性技能培养和人才储备出现迟缓,就可能会对图书馆的未来发展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所以,只有培养具有创新意识的人才队伍,才能让拥有不同技能的人才更加重视协同、创新、交互与融合,从而助力图书馆抓住发展机遇,推动传统图书馆向“互联网+”服务转型。

4 智慧互联,跨界融合,打造图书馆整体服务形象

图书馆要实现“互联网+”的跨界融合,就要结合“互联网+”与图书馆的理论和应用实际,将二者有机结合,发掘新方向、新目标。图书馆与其他领域融合需要突破发展思维的壁垒,从“互联网+”视角看待问题,主动将各种理念、技术、方法和工具与传统图书馆相结合,探寻和涉足未知领域,使传统图书馆与“互联网+”之间的跨界融合成为现实[4]。图书馆在跨界合作的道路上应该保持开放的心态,不断调整发展步伐和方向,努力探索新的服务模式。“图书馆+出版社”可谓是最典型的一种业务融合模式。图书馆通过网络与出版社建立联系,把相关出版社的图书按照包库的形式订购下来,并在图书馆网站上发布图书目录,用户可在图书馆网站上直接借阅电子图书,最后图书馆根据借阅量和出版社做具体结算。从图书馆走进出版社,到如今的“图书馆+咖啡馆”等服务模式,可以看到图书馆已逐渐融入百姓生活的方方面面,不断创新“图书馆+”模式,通过跨界合作、融合创新,为用户提供了舒适便捷的公共文化共享空间。

5 结束语

图书馆需要以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和相应标准规范建设为基础,通过创新组织管理模式、发展多样化服务、提升用户体验和参与,从多层次、多角度全面构建“互联网+”环境下的图书馆创新服务体系。该服务体系的核心是建立多方的资源共享和广泛协作,缔造开放创新的图书馆新生态。

参考文献

[1]鲁莉莉.现代图书馆建筑设计理念与问题[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5(20):53-56.

[2]徐革.大学图书馆建筑的新理念与新模式[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01):141-144.

[3]何芳.臧英杰.“互联网+”时代高校图书馆服务体系的创新与重构[J].图书情报导刊,2016(07):168-171.

[4]张美莉.基于“互联网+”思维的图书馆跨界服务研究[J].情报杂志,2016(09):204-207.

猜你喜欢

互联网思维构建图书馆
图书馆
新媒体背景下党报的转型探析
环境生态类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体系的构建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