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闻在左,非虚构在右

2018-06-30蒋剑翔

新闻论坛 2018年2期
关键词:新闻奖表现手法波特

“非虚构文学”“非虚构小说”“非虚构写作”,这些词很新潮,本来早些年在读一些文学期刊时就见过这些提法,当时很不以为然:真实就真实呗,何必故弄玄虚,非要来个什么“非虚构”!

对于一些纪实类的文学作品,若要贴上个“非虚构”标签,似乎也还说得过去,表明它所写的是真实的东西,至少主要人物和一些主要场景、主要故事是真实的。可对于以写真人真事为己任的新闻,现在也要提出个“非虚构写作”,这就有些让人想不通了:莫非一向视真实为生命的新闻,我们过去一直都在“虚构”吗?

不理解不要紧,这并不妨碍“非虚构写作”成为当下的一种写作时尚。事实上现在一些大学、一些学者对“非虚构写作”也很有兴趣,课上课下大谈特谈,似乎不知道“非虚构写作”,你就不懂文学,不懂新闻,你就是个老土。

也许“非虚构写作”还真是一个新生事物,是一个新时代新闻、文学的救世主,既然它冒了出来,我们就不应该视而不见,而应心平气和地坐下来,打开书本,面对它,了解它,研究它,相信它作为一种时髦的写作手法,总有一些理由、一些长处,能够为我所用。

一味拒绝是没有道理的,也是不理智的。

有必要了解一下“非虚构写作”是从哪里来的,是怎么出现的。据一些资料介绍,这一概念的生成,主要是受到美国非虚构小说的启发。1959年11月15日,美国中部堪萨斯州发生了一桩血案,一家四口惨遭杀害,这桩没有明显犯罪动机,也几乎没有留下任何线索的离奇血案,震惊了整个美国,举国上下都在关注血案的侦破。小说家杜鲁门·卡波特受《纽约客》杂志之邀,前往堪萨斯跟踪采访整个案件的进展,希望能找出藏在这起谋杀案背后的故事。随着采访的深入,卡波特逐渐发现两个嫌犯的悲惨童年,与自己小时候因为可笑的娃娃音、同性恋身份等,遭受社会歧视的处境有几分相似,不禁起了同情心,主动替两人聘请了辩护律师。在互相信任又猜疑的访谈中,卡波特与嫌犯佩里之间还不知不觉间建立了一种不可言传的关系,他甚至一度曾怀疑自己还能不能抱着超然的态度写完这个故事。他在良知与困惑中挣扎。但他的故事需要一个结局,而最完美的结局,就是把杀人凶手送上绞刑台。最后他穷尽手段,诱使佩里讲出了当晚血案的真相,两名死囚因此被送上了绞刑台……卡波特成功了,但又失败了,他怀着十分复杂的心情,以独特的视角,将这起灭门血案和盘托出。素材完全真实,写法完全文学,似新闻调查,又似案情演義,似真似假,亦真亦假,充满悬念。面对自己有些新奇古怪的作品《冷血》,卡波特也没辙了,干脆称之为“非虚构小说”。于是无意中,一种新的文学类型便诞生了。

没有人会想到,《冷血》一经推出,立刻受到读者的热捧,且一直高烧不退。卡波特把《冷血》的成功归功于“非虚构小说”。他说,他在《冷血》中采用了独创的“非虚构小说”的文体形式,这种文体集传统小说想象力与新闻报道纪实性于一身,带给读者的是另一种接近超现实之美的阅读体验。

事实上,“非虚构小说”的出现也引起了普利策新闻奖的高度重视,该奖1962年破例设置“非虚构类作品奖”(亦称“普利策非虚构小说奖”),对非小说类文学作品进行评选,且数十年来一直成为普利策新闻奖的一大亮点。

“非虚构写作”概念进入中国是近些年的事,2010年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首次引进出版由美国自由作家雪莉·艾力斯编著的非虚构文学写作的标志性教材《开始写吧!非虚构文学创作》,将“非虚构写作”炒热了起来。与此同时,一批学界人士也开始着手创建非虚构写作体系在中国的落地,包括由中国实力派调查记者纪许光在广州创办的路边社第四类写作教育工作室。

应该说,非虚构写作是针对虚构写作而产生的,但肯定不是反文学的,而是试图拓展文学的边界。它使用“非虚构”而非“真实”这个概念,也许是试图在文学与真实中找到平衡点。非虚构作品能够堂而皇之走进普利策新闻奖,这也说明真实的新闻并不排斥浪漫的文学表现手法,“新闻文学化”也并不是什么洪水猛兽。

任何一种写作体裁都不是一成不变的,也都不是绝对排斥的,新闻与文学之间看似壁垒森严,其实有许多地方是互通的,也是可以互相借鉴的,尤其在表现手法上。美国非虚构写作研究者、作家沃尔夫总结了非虚构写作的六种常用手法,它们分别是:设置戏剧性的场景、充分记录对话、注重记录情形的细节、观察的角度(着眼点)多元化、内心独白、合成人物的性格。表面看来,这六种表现手法非常常见,于小说类的文学作品而言,几乎是小菜一碟。但如果我们像《冷血》一样,把这些表现手法移植、借鉴过来,用于表现一些新闻题材,相信我们的新闻作品也会更加生动、丰满、细腻、质感、有可读性、有吸引力。事实上,我们一直也在努力。试举几例:

“设置戏剧性的场景”,这在我们过去一些故事性较强的新闻作品中并不鲜见。譬如1990年5月29日《羊城晚报》报道广东顺德县第二建筑设计院院长梁昆浩的职称问题时,虽是一则短消息,但在标题上却留足了悬念。消息的引题是:“他是顺德第二建筑设计院院长,经手设计的一座座格调新颖的建筑物令人击赏,法国投资者特邀他设计巴黎‘中国城”,主题是:“读者你猜:他的职称是……”直到文章的最后一段才写道:“然而,他还只是个助理建筑师……”一个获得国家人事部授予“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称号,得过国家“五一”劳动奖章的专家,因为学历低,没写过多少篇论文,职称一直无法晋升。戏剧性的开头和结尾,刷亮了许多人的眼睛,作品因此获得了首届中国新闻奖消息二等奖。

“充分记录对话”,这也是我们新闻写作的常用技巧。如新闻名篇《刘胡兰慷慨就义》(延安新华广播电台1947年3月播出) ,在这方面就很有代表性。这篇广播稿全文仅356个字,正文几乎全是阎锡山匪军与17岁女共产党员刘胡兰的对话:

阎军问她:“是不是共产党?”她说:“是!”阎军又问她:“为什么参加共产党?”她回答:“共产党为老百姓做事。”阎军又问:“今后你还要给共产党办事?”她说:“只要有一口气活着,就要为人民干到底。”这时候,阎军抬出了铡刀,在她面前铡死了70多岁的老人杨桂子几个人,又威胁她说:“只要今后不给八路军办事,就不杀你。”这位女英雄坚定地回答:“那是办不到的事!”阎军又问:“你真的愿意死?”英勇坚强的刘胡兰,从容地躺到铡刀下,大声地说:“死有什么可怕?要杀就由你们吧,我再活17岁,也是这个样子。”

其他诸如“注重记录情形的细节”“观察的角度多元化”“内心独白”“合成人物的性格”等表现手法,在我们平时的新闻实践中,也确有不少表现。但实话实说,这一切,我们都运用得、表现得还并不自觉、并不充分,甚至还太过于拘谨、拘束了。我们的新闻作品长期以来习惯于重叙述、轻展现,重概念、轻细节,重结果、轻悬念,这种状况必须改变。

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范以锦说:“新闻领域非虚构写作,是以不正确概念做正确事。”这话很精辟。概念事小,做事重要。既然非虚构写作可以拓展文学的边界,我们何不积极一点,采取拿来主义,也来拓展一下新闻的边界呢?新闻在左,非虚构在右,丰富一下新闻的表现手法,让新闻有一点文学味儿,更加好读、耐读,相信大家都会有所期待。

作者简介:蒋剑翔,湖南科技学院传媒学院特聘教授、永州日报社副总编辑、高级记者

编辑:王洪越

猜你喜欢

新闻奖表现手法波特
读《哈利•波特》有感
我爱读的《哈利·波特》
成为哈利·波特
试探通用数字语言符号的同构图形创意表现手法
勇敢的哈利·波特
厚重感
浅析低碳园林营造原则及表现手法
室内园林绿化装饰布置原则及主要表现手法
河南10件作品获第27届中国人大新闻奖
河北省第二十五届人大新闻奖获奖篇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