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任务驱动教学模式下移动学习资料库的建设
2018-06-30李岩宋香梅
李岩 宋香梅
【内容提要】移动互联时代,社会环境和媒介生态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数字化挑战与媒介融合的衍进中,新闻传播教育的改革向课程资源共享与专业能力实训方向不断探索。为了更好应对快速迭变的业界需求,跟上技术转型升级的步伐,新闻传播的理论课教学更是需要创新求变。本文基于建构主义与实用主义双重教学理念,针对新闻传播学专业的基础理论课,提出线上与线下并举的任务驱动教学模式。该模式秉持在“学习是建立在已知信息上的重新建构”和“从做中学”的改革目标,将以往固定时空、以传授知识为主的传统式教学,转变为时空不受限、鼓励学生自主学习与完成任务为主线的驱动式教学。同时,本文还集中探讨了任务驱动教学模式的线上环节——移动学习资料库的筹备与建设。
【关键词】任务驱动教学模式 移动学习资料库 学习专项
建构主义教学理念认为,学习是基于原有知识经验背景的建构过程。学习不是接受已知的知识信息,而是在原有经验的基础上,实现概念转变。个体的主动性在认知结构建构的过程中发挥关键性作用。而实用主义教学理念笃信“从做中学”,强调实践是最佳的学习方式和指导老师,鼓励在实践中摸索规律与总结经验,侧重实践出真知。
本文正是基于两种教学理念相互融合、相互借鉴的基础之上,建构一套由线上和线下并举的任务驱动教学模式,将以往以传授知识为主的满堂灌填鸭式教学,转变为以解决问题为导向,完成任务为主线的驱动式教学,积极探索出一条具有可持续性和创新性的教改路径;并对任务驱动教学模式的线上环节——移动学习资料库的建设,做深入细致的研讨。
一、任务驱动教学模式的建构前提
任务驱动式教学,是一种建立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基础之上的教学方法。该教学模式的宗旨在于,通过设置不同的学习任务,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在完成各项任务的具体过程中,学生在已获取原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之上,主动发掘并汲取新的专业知识。学生的学习不应是一种知识由外到内的简单复制与拷贝,而应该是学生主动建构自己的知识经验的过程,通过新经验和原有知识经验的相互作用,不断夯实自身专业水平与业务能力。任务驱动式教学方法的推进与实施,能够锻炼学生洞悉社会现象、分析爭议问题并提供解决之策的新闻传播实操能力。
同时,本教学模式秉持“从做中学”的实用主义理念,侧重于多平台中“两微一端”的实践产出及应用,学生通过完成若干项任务,使专业理念、专业素养、专业技能得到全方位强化与训练,有助于产生多维严谨的专业精神,并最终内化成为一种职业本能。
任务驱动式教学模式建构的前提有三:第一是任务类型的设计必须紧密贴合课程的核心知识体系,不能脱离理论支撑而设置任务。任务的完成与实操技能的锻炼,彼此之间要具有针对性和磨合性;第二是掌握任务布置的难易程度。最佳的状态是个人能力与团队协作能力兼顾,既需要训练职业思维,汲取基础理论,又能够对职业技能进行实训;第三是设立官方公众号和官方微博,并将学生按照5~6人为一组进行分组,各组组长建立小组学习微信群,各学生组群拥有各自的微信公众号。
二、任务驱动式教学模式总体设计思路
首先,构建移动学习资料库。移动学习资料库是学生线上自主学习的关键,依托移动互联平台(如幕课平台或校内线上平台),学生可利用PC端和智能移动终端,实现不受时空限制、无阻碍的线上观看与学习。移动学习资料库的构建,有效地打破了传统教育的时空固定性与封闭性,甚至对教育者的权威性构成挑战。学生在观看网络教学视频的同时,能够随时获取网络资源,对教学内容进行质疑与纠偏,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热忱。
第二,限于本移动学习资料库针对于新闻传播类一级学科理论授课而设置,因此将移动学习资料库划分为新闻学原理和传播学原理两大知识仓。每个知识仓均下设若干学习专项。学习专项的设立,以学科关键词为索引,涵盖两大基础课的重要内容。
第三,每个学习专项由学习目标、核心知识、教学视频、教学资料、案例库、测试题六部分组成。实现学生不仅能够在线观看教学视频,更能从学科体系层面,熟稔该学习专项设立的学习目的与锻炼的专业技能。同时,自测题的设立是为了更好地检验自学效果。
第四,专项任务的布置。本学习模式共包括七项驱动任务,包含微博、微信、短视频、直播四大平台,将“两微一端”的实践操作融入到学习任务之中。任务设置的具体内容,需要对课程的重难点进行深度贴合,同时,注重任务类型与学科前沿、时下热点紧密结合。任务的完成形式既有独立完成,也有团队协作;既包含单一媒介的新闻事件播报,也包含多媒介融合下的新闻报道策划。
第五,任务的输出。任务的输出平台多样立体化、渠道与手段多元丰富,可采取H5、公众号、微博、短视频、电子杂志以及Flash等多种形式进行传播。
第六,建立配套的效果检测与评估系统。教学效果评估系统的建立,有效检验教学质量与任务完成质量。这既是教学反馈系统的终端,也是任务驱动教学模式建设的信息资料库。因为,教学效果评估平台的反馈信息,不但有助于移动学习资料库的完善与更新,更涉及任务类型的后续研发。
三、移动学习资料库的筹备与建设
移动学习资料库的筹备与建设,是任务驱动教学模式推进的线上环节,也是学生利用移动终端开展自主学习的首要步骤。对于移动学习资料库的筹备与建设,力求能够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以期产生良好的学习效果。
(一)传统知识体系的重塑
移动学习资料库的知识体系架构,需要跳出传统新闻传播基础理论课的框架,重新进行知识体系的整合与创新,以期适应快速迭变的业界需求,跟上技术转型升级的步伐。移动学习资料库中包含新闻学原理和传播学原理两大知识仓,涵盖共计16个学习专项。
新闻学原理知识仓,汇总了5本新闻学的经典教材,如中国人民大学陈力丹教授的《新闻理论十讲》、清华大学刘建明教授的《当代新闻学原理》、复旦大学李良荣教授的《新闻学概论》、《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新闻学概论》以及何梓华主编的《新闻理论教程》。切割成8个学习专项,即新闻、新闻价值、新闻真实、客观性原则、传媒职能、传媒的自律与他律、舆论和宣传。第一至四学习专项紧紧围绕“新闻”这一关键词展开,对新闻的构成要素、新闻的特征、新闻甄选的标准、新闻报道遵循的原则做深入细致的研讨;第五学习专项“传媒职能”与第六学习专项“传媒的自律与他律”,将“传媒产业”作为研究对象,深度剖析传媒行业生存现状及窘境;通过第七学习专项“舆论”与第八学习专项“宣传”的设置进行比较分析,更有针对性地揭示“新闻”本质,及其与宣传、舆论之间的关系。
传播学原理知识仓,综合5本传播学权威教材,如威尔伯·施拉姆的《传播学概论》、中国人民大学郭庆光教授的《传播学教程》、中国传媒大学教授胡正荣的《传播学总论》、清华大学李彬教授的《传播学引论》以及浙江大学邵培仁教授的《传播学》。同样拆分为8个学习专项,即传播、传播学、传播类型、传播者、符号与意义、媒介、受众、效果。第一学习专项“传播”与第二学习专项“传播学”的设置,重点在于课程的知识导入,将学习传播学的基础概念做详细介绍,同时梳理传播发展史及传播的主要学派;第三学习专项“传播类型”,涵盖了五种主要的传播类型,即人内传播、人际传播、群体传播、组织传播和大众传播,同时侧重于在互联网时代下,各种类型的传播衍生出的变异与革新特征;“传播者”“符号与意义”“媒介”“受众”“效果”五个学习专项的设置主要契合传播学中过程研究的五大基本环节,每一个环节均是不可或缺的重要传播要素。八大传播学学习专项的设置,将该门学科整个知识体系与学科架构做一清晰呈现。
(二)学习专项的组建
学习专项,作为一个独立的学习单元,包括学习目标、核心知识、教学视频、教学资料、案例库和测试题。
第一,學习目标的制订,旨在让学生明确掌握学习目的和意义,以及本学习专项的重点与难点。如“舆论”学习专项可细化为习近平的新闻舆论观、舆论监督与舆论引导、舆情分析以及舆论反转四项学习目标。
第二,核心知识,包含学习专项中诸多基本而具体的知识点,有助于学生建构知识脉络。也是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必须要扎实打牢的理论基础。
第三,教学视频,包括课堂教学视频,也包括用Flash制作的精简教学视频。课堂教学视频一般是之前录制好的观摩课,而Flash精简教学视频,以3~5分钟为主,将重难点再提炼一遍。
第四,教学资料主要包含教学大纲与PPT演讲稿,起到辅助教学的作用。
第五,案例库是一个开放性的资料库,除了已有契合教学核心知识点的经典案例,还包括新近发生的热点事件,案例材料设置应具备启发性、研讨性,以备线下课堂讨论。
(三)自主测评板块设计
学生在自主完成学习专项之后,会进入到自主学习测评板块。该板块的设置主要是为了检测学生自主学习的效果。自主测评板块的主要形式是试题库,每个学习专项的试题库中包含主观题与客观题,比例为4:6。其中客观题多为填空题与选择题,主观题设置材料分析与开放性提问,注重学生独立思考问题能力的培养,以及解决实践问题的思辨性思维训化。主观试题的开放性答案也构成线下课堂讨论的重点组成部分。
参考文献:
[1]张咏、李金铨.密苏里新闻教育模式在现代中国的移植——兼论帝国使命:美国实用主义与中国现代化.载李金铨编著,文人论政.台湾:政大出版社,2008.
[2]黄旦.重造新闻学——网络化关系的视角[J].国际新闻界,2015(1):75—88.
[3]李希光.新新闻学课堂 带学生走出糊涂[J].新闻知识,2004(3):13—14.
[4]文萍.基于建构主义的师生互动教学实践[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9):90—95.
【本文系2017年度辽宁省教育评价协会科研课题“‘两微一端任务驱动式新闻学教学改革”阶段性研究成果,课题编号:PJHYYB17218】
作者简介:李岩,辽宁传媒学院新闻传播系讲师;宋香梅,辽宁师范大学海华学院文法系学生
编辑:王洪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