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零开始:传播学在中国的40年

2018-06-30汤新部

新闻论坛 2018年2期
关键词:传播学

【内容提要】本文回顾了传播学在中国40年的本土化过程,从传播学本土化问题的提出、本土化研究方向、本土化的脉络路径、研究代表成果、研究意义及本土化发展展望等几个方面分别进行阐述,以期对传播学研究本土化进行回顾与思考,说明传播学在中国从无到有,从零到壹的发展进程。特别梳理了传播学40年发展中,不同观点的思考与抗辩。

【关键词】传播学研究本土化 传播学 本土化方向与路径 传播学研究回顾

一、“本土化”问题的提出

《公共传播学》与《美国资产阶级新闻学:公共传播学》这两篇郑北渭学者的文章发表于1978年,被很多学者包括徐培汀在内的多人认作是中国传播学研究的开端。①1978年是极其特殊的一年,伴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实行,大量的新事物、丰富多样的新思想开始涌入中国,其中就包括“mass communication”(大众传播)。

传播学发源于外国,而海外学者由于地缘接近的原因,“传播学本土化”的提出也就诞生在海外华人学者当中。1978年,在余也鲁和徐佳士的主持下,“中国文化与传统中(传)的理论与实际”研讨会顺利召开,正是这次研讨会,被不少学者看作华人传播学界“传播学本土化”之发轫(朱晓军,2017;邵培仁,1999)。

何为本土化?传播学为何要本土化?学者们在不断的探索不断的思考。孙旭培在《华夏传播论》的序言中就写道:中国学者要做出自己的特殊贡献,就必须研究中国的传播实践。其实,最早将传播学带入中国的余也鲁先生也这样认为,“传的艺术已深潜于中国文化中,流漾在中国人的血液里,只差作系统性的与科学性的发掘与整合。”②这一时期,不少学者都认为应该将中国五千年文化中的“传”部分,重点研究与挖掘,从中国自身出发,找到中华历史与传播理论的平衡点。

1966年由徐佳士撰写的第一部传播学著作《大众传播理论》出版发行。1978年余也鲁在香港译述出版了宣伟伯的《传学概论:传媒、信息与人》③。虽然余也鲁很早就说过要发掘中国文化中“传”的艺术,但是在中国,传播学的本土化依然是一个漫长而艰难的过程。

二、传播学本土化研究的方向

祝建华在他的论文中叙述道,“已有学者发掘、整理出中国传统文化中丰富的传播言论,但这些古训因为缺乏可操作性和可证伪性,对实证的受众研究没有直接的指导作用。”④其实,这也说明了早期的传播学本土化从一开始挖掘中华文明中的传播理论就发现了不少问题,单纯的从故纸堆中寻找传播理论已经不能满足时代的要求了。如何从现实角度出发,尝试提出传播学本土化中的中国理论成了华人学者常常思考的问题。

刘海龙在《传播研究本土化的两个维度》中,创造性地提出了传播学本土化过程中所存在的包括特殊、理论、应用、普遍四个维度在内的四种不同的本土化取向图(见图)。⑤从数学的象限角度得到启发,可大致区分出五种不同的倾向划分,但是每一个象限内,仅仅包含两种属性,有些情况并不能准确的概括出特点与性质。为世界的传播实践提供新的范式“中国模式”,是否就仅仅是应用与普遍两个属性呢?在笔者看来,其实“中国模式”本身就是特殊性的一种体现,难道“中国模式”就没有理论维度可言吗?那也不一定。所以单纯的维度,不能很好的概括总结全部的问题,但是这绝对是在“传播学本土化”问题中一个有价值的学术讨论与思考。

学者王怡红(潇湘)认为,目前,我国传播学研究一方面应该面向中国传统文化的研究;另一方面,面向中国现实问题的研究,以西方传播学理论回应本土问题为主要目标。⑥这其实是把四种维度化繁为简,归为两种,一种是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传播思想研究,例如诸子百家传播思想与策略,亦或是孔子的“风草说”;另一种就是以西方的理论来解决中国的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尝试发现中国本土特色的传播理论,例如两级传播理论在乡村传播中的体现等。

张国良在传播学本土化的实践中提出了另一种路径,“借鉴世界前沿的传播学理论和方法,在此基础上,努力摸索本土化传播学研究的特色,可谓‘拿来主义取向”。不同于上述的两种取向,张国良更倾向于翻译西方大量优秀的传播学原著,这在一定程度上普及了大量师生们关于大众传播理论的相关知识,但是这样的本土化是否有悖于初衷?单纯拿来翻译这样的本土化操作,会不会容易造成文本的误读与歧义?在胡翼青教授看来,这样的传播学本土化路径并没有得到广泛认可。

三、“本土化”的发展脉络路径

1982年,全国第一次传播学研讨会召开,中国传播学界提出“传播学本土化”的口号,并开始了传播学本土化的研究,确立了传播学本土化研究指导方针,“系统了解、分析研究、批判吸收、自主创造”。⑦这“16字”的方针,虽然看起来简单,但确是那个时候学者对于传播学本土化最简明的阐释。对于西方的传播学理论并不是全盘吸收也不是全盘否定,而是从马克思主义批判的角度来进行有选择的吸收与学习,在结合了中方研究经验之后,开始自主创造。

祝建华学者在《精确化、理论化、本土化:20年受众研究心得谈》中提到:“从本土实情出发(而不是从某一理论或假设出发)、广泛搜索国际学术界的知识巨库、从中严格选择直接相关而又能够操作化的概念、命题或框架,以此为基础而发展本土化理论。”⑧由此可见,大部分学者在初期都赞同这“16字”方针,并开始身体力行的研究与实践,还有一部分学者得出了传播学本土化的研究成果。

中国社科院新闻研究所编辑出版的《传播学》、李启翻译的《传播学概论》、陈韵昭翻译的《传播学的起源研究与应用》在1983年陆续出版,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关注并研究这一新兴的学科。这三本翻译的教材著作,都是当时西方炽手可热的传播学教材,通过将原汁原味的原著翻译成中文,在大陆出版发行,充分体现了“16字”方针中的第一步,即系统了解。要想做好传播学本土化的研究,必须先了解什么是传播学,才能更好的谈传播学的本土化研究。

在1988年由戴元光、邵培仁等人所写的《传播学原理与应用》印刷出版,标志着我国第一本概论性质的专著问世。这本书区别于之前的翻译作品,这是我国学者在西方传播学的基础之上,高屋建瓴的規划了传播学的理论框架与结构,体现了“16字”方针中的批判吸收及自主创造的过程。这本书在当时甚至在现在看来,仍然具有非凡的开创性意义与价值。

1993年,海峡两岸成立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传播研究课题组”,两岸学者联合起来想从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中剥离那些具有传播学理论意义与价值的思想,结合现有的西方传播学学术基础进行融会贯通,最终促进传播学的发展。传播学本土化研究出现了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但是就在这时候,有学者提出质疑,本土化究竟有没有本土化,还是从来就不应该提本土化这一概念?

有不少学者提出了自己对于“传播学本土化”的疑惑。孙旭培教授在《华夏传播论》中的序言就曾写道,“有人认为在尚未完整地引入传播学学理的时期,没有对传播学原原本本的了解,就谈‘本土化,乃是个情绪化的提法。”⑨在陈韬文学者看来,“所谓传播学本土化,关键是有‘中国社会传播理论的问题。”⑩这些学者都在传播学本土化的研究实践中,发现并提出了自己的疑惑。

其实,在这一时期,出现这样的思想抗辩是非常正常的,因为大洋那边的美国也出现了这样的情况。在美国传播学本土化的进程中,也存在着不同思想之间的抗辩。首先是芝加哥学派从欧洲古典社会学传播问题中的改良与优化;其次,以拉扎斯菲尔德为代表的斯坦福学派的研究方向与研究成果,逐渐取代了传统的芝加哥学派所做的研究。其实,学科就是这样不断更新,不同思想之间激烈抗辩,这样所带来的结果就是传播学的进一步发展。

四、代表性的研究成果

传播学在中国40年,越来越多的学者加入到传播学本土化的研究中来,传播学也逐渐成为一门显学。传播学在本土化的过程中,出现了很多本土化的分支研究领域,比如乡村传播学、民族文化传播学、华夏传播学等。

在研究理论体系方面,越来越多学者提出了自己的新的理论体系,杨永军学者就从传播构成的“四要素”的角度上进一步细分,把“四要素”分成“传播载体与媒介”“传播行为主体”“传播目的与内容”“传播模式”“传播效果与反馈”,此外,还对传播规律、理念等问题进行宏观的架构,涵盖了“传播理念与规律”“与西方文化传播比较”“跨文化传播”等领域。11

《华夏传播研究丛书》是传播学本土化成果中绕不过去的一项重大成果,这套丛书最主要就是以古代帝王与臣子之间的对话传播为核心,特别是臣子对于君王的讽谏传播,提出了较深的思想与理论。此外,这套丛书还从源远流长的汉字入手,解析汉字中的字音字形,归纳出汉字传播中所蕴含的信息传播。

把传播学带入中国的余也鲁也认为,传播学的本土化应该从中国传统文化入手,但是这样的研究取向可能有时候会太注重历史的部分。而对我们当下的传播学现象与问题重视程度不够,过去的史料毕竟是有限的,过度去猜测揣度古人的传播思想,有时难免有些偏颇。在历史中研究传播学问题,整理出来的结论可能仍然只是一些古代传播中的经验,放在今天的社会条件下有些不一定适用,更为关键的是,历史经验并不等同于传播理论。

从研究过程来看,传播学研究本土化的特色越来越明显突出,不少学者都对这方面的研究进行了总结与归纳,其中大部分学者赞同的传播学研究本土化的规律特点,是由邵培仁总结的。邵培仁在《传播学本土化研究的回顾与前瞻》中就从学科、论题、研究范围、沟通难易、研究方法、学术交流等多个方面进行了总结,说明了传播学本土化研究越来越深入,两岸三地的传播学学术互动越来越频繁,所得出的研究成果越来越丰厚。

五、研究意义与研究发展展望

传播学本土化研究的意义,最直接的就是,把国外的研究成果、相关的传播理论直接放到中国的传播语境当中去,用国外的经验理论解决中国出现的传播问题。当然在解决中国问题的时候肯定会出现一些问题,由于中国的国情决定了中国本土社会的特殊性,在应用解决的时候必然要对理论进行扩展、修订等。例如在乡村传播学研究领域中,必然要结合我国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才能更好地将传播学理论嫁接到中国传播学研究中去。

在传播学的本土化研究过程中,最难也最有价值的就是,发现中国社会中的新的传播学理论。这一块难不仅在于对研究者水平高低的考验,还在于能否从当前社会中独特的传播现象中透视上升到理论的高度,以及能够经受其他学者和时间的考验。

邵培仁教授在2016年的论文中称:中国传播学的主要问题是西方化,传播学学科建设的着力点是本土化,突破点是交叉化,目标是国际化。12传播学本土化研究应该是以西方的传播学理论为起点,紧紧联系中国社会的实际情况,构建自主、多元、平衡的传播学本土化研究氛围,从实践的角度,阐释中国独特的文化传统与思维逻辑,从中国厚重的历史土壤中发芽,在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的思维下,进行理论探索与实践。

在吴予敏的著作中有这样的语句,“我们想向世界展现瑰丽,重新塑造炎黄子孙的形象;我们更想为国家的繁盛和民族的腾飞,歌而舞,鼓而歌。”13这体现了最早将传播学带入中国的老一辈学者对于传播学本土化的期待,也反映了传播学本土化的意义和价值所在。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如何在世界面前塑造我们炎黄子孙的形象,是我们每一个人都需要思考的问题。我们的国家日益富强,一跃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经济实力上升了,如何提升文化软实力也是传播学本土化今后应该研究思考的问题。

传播学的本土化研究就是要在全世界建立“有中国特色的传播学”,这不仅是一句口号,更是实践的目标与方向,面向中国社会,立足于中国的实际情况,建立科学的传播学思想。西方的传播学理论是一颗种子,在中国拥有五千多年历史的这块厚土上生根发芽,在众多学者的辛勤灌溉下,定能立足中国实际,解决实际问题,挖掘出更有研究价值的方向与理论。

注释:

①徐培汀.中国新闻传播学说史:1949—2005[M].重庆:重庆出版社,2006:420.

②[美]宣伟伯著、余也鲁译述.传学概论[M].香港:海天书楼, 1983:120.

③邵培仁.传播学本土化研究的回顾与前瞻[J].杭州师范学院学报,1999(04):36-41.

④朱晓军.科学发展观对传播学本土化路径选择的现实意义——重申发展传播学的理念[J].重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12):141-144+158.

⑤刘海龙.传播研究本土化的两个维度[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1(09):43-48.

⑥潇湘.传播学本土化的选择、现状及未来发展[J].新闻与传播研究,1995(04):34-39.

⑦杨永军.论我国“传播学本土化”的理论构建[J].学术论坛,2005(03):155-159.

⑧祝建华.精确化、理论化、本土化:20年受众研究心得谈[J].新闻与传播研究,2001(4):68-73.

⑨孙旭培.华夏传播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3.

⑩陈韬文. 理论化是华人社会传播研究的出路:全球化与本土化的张力处理[A].2002:12.

11杨永军.论我国“传播学本土化”的理论构建[J].学术论坛,2005(03):155-159.

12徐峰.邵培仁:本土化交叉化国际化是建设世界一流传播学科的三个维度[J].新闻论坛,2016(04):23-26.

13吴予敏.无形的网络:从传播学的角度看中國的传统文化[M].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88:03.

作者简介:汤新部,中南民族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硕士研究生

编辑:王洪越

猜你喜欢

传播学
计算传播学:国际研究现状与国内教育展望
传统媒体正能量的传播学探析
新闻传播学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2016央视春晚“咻一咻”的传播学解析
传播学与艺术学视域里的新媒体关系探讨
传播学语境下网络大V的形成与去神秘化
传播学视阈下新一代“四有”革命军人的培养研究
相遇中的“传播”:传播学研究反思
传播学视域下《格萨尔》史诗的传播与保护
大数据的传播学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