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社交网络与逝者保持持续联结
2018-06-30吴星星
【内容提要】社交网络是过世用户生前自我呈现的场所,也逐渐成为其身后给亲友缅怀的空间。本文描述了用户在社交网络上向逝者留言的网络缅怀现象。基于对已逝用戶微博账号下留言的内容分析发现,处理逝者过世信息、纪念逝者和与逝者保持联结是用户哀思表达的三大主题。随着逝者离去时间的推移,留言主题和数量呈现出不同变化,这一趋势反映了人们面对生命离去的哀痛过程。当前学术界对这一现象的研究十分有限,本文填补了国内在网络缅怀研究方面的空白。
【关键词】社交网络 网络缅怀 持续联结 内容分析 哀伤研究
全球最大的社交网络Facebook于2015年推出“账号继承人”策略,以处理用户过世后的社交账号遗产问题。对于未办理该服务的离世用户,官方将保留其账号进行特殊纪念化处理,使其好友仍然可以与其保持“联系”。在中国,拥有5亿用户的微博也面临着类似情况。一般而言,普通账号在不活跃后将会被收回,而对于粉丝基数较大的用户,微博则交予用户家属管理。正因为此,歌手姚贝娜等逝者的微博在其去世两三年后仍有众多网友“不取关”,并定期留言表达哀思。这种网络缅怀现象反映了网民的数字媒体使用与数字生活习惯的变化,目前学术界对这一现象仍比较陌生。鉴于此,作为一种初探,本研究通过描述网友在微博这一大型社交网络上与逝者的交流内容和行为,向国内研究者介绍这一全新数字生活方式与数字媒介使用行为,以填补该领域的研究空白。
一、文献综述与研究问题
(一)网络缅怀
“网络缅怀”(Web memorials)是指用户在亲友离世后,在博客、社交网站、讨论区等线上虚拟空间发布与逝者有关的留言以纪念逝者。与线下纪念相比,两者的共同之处在于都可以唤起对逝者的怀念等情绪,但两者的区别更加明显。线上纪念在拜访时间上更灵活,参与纪念的门槛也更低,任何互联网上的用户无论身在何处都可以参与对逝者的纪念,且网友还可将页面分享给其他人一起参与纪念。①随着社交网络服务的持续爆发,数字化生存理念渗透率越来越高,学界近年来开始关注用户如何利用网站与逝者沟通。基于对MySpace上20万余条给逝者的留言的分析,学者发现对生者而言,逝者留下的社交网络页面确实构成了一种公共的哀悼空间,前来留言的用户之间极少会产生互动,并且逝者几乎总是最主要的倾诉对象,留言者会将逝者的社交页面视为逝者本人的象征和延续。②另外,在虚拟空间里与逝者的单向互动为丧亲者充当了疗愈机制。③Facebook保留了3000多万过世用户的账号,使其成为一个独具价值的研究对象。研究发现许多用户对在逝者个人主页下留言以保持联系的行为感到平常和自然④。对大学生关于网络缅怀的看法的研究显示,有60%的调查者在好友去世后曾查看过其社交主页,但只有不到10%的人曾在上面留言和评论。⑤对主动浏览逝去好友生前个人主页的大学生Facebook用户的深度访谈发现,许多被访用户不会删除其去世好友的账号,且会时常翻阅好友的生平。⑥
(二)持续联结
持续联结(Continuing Bonds)意为“生者与逝者之间内在关系的持续存在”。⑦持续联结强调生者与逝者在心理和情感层面的联结。有越来越多的研究已经证实,与逝者保持联结是哀悼过程会出现的重要现象,且在不同离世对象中比如朋友、配偶中都存在。其具体表现形式包括谈论逝者、与逝者对话、承载逝者的期待、在做重大决定时寻求逝者的庇佑或指导等。⑧持续性联结有助于丧亲者应对丧亲过程,也可使生者获得安慰。⑨相关研究显示,有91%的成人在线上纪念后认为,这一纪念过程有助于处理好友离开带来的心理缺失感。⑩有研究运用扎根理论研究了Facebook用户在其已逝好友的纪念主页上的留言,认为用户留言的目的是意义建构与保持联结。11
网络缅怀的研究虽然数量有限,但正逐渐得到学界与业界的关注。本文将以新浪微博为研究渠道,通过考察网友在已逝微博好友上的留言内容,向学者和用户介绍数字化生存和逝者怀念的另一种方式。具体而言,本文有以下两个研究问题:
问题1:微博好友离世后,网友在其微博账号下留言的内容是什么?
问题2:随着好友离世时间的推移,留言的内容和数量呈现出怎样的变化趋势?
二、研究方法
数据收集 本文以电影《滚蛋吧!肿瘤君》的原型人物熊顿为个案分析对象,抓取其离世3年间(2012.11.16~2015.11.26)网友在其微博账号“熊顿XD”下所发布的4926条“热门评论”。本文的研究主题为生者向逝者的留言,故删去网友间的互动,再用简单随机抽样方法抽取3000个最终样本,且每条留言的发布者不重复。
编码方案 本文的分析单位是每条微博留言。留言将会按语义相似性被编码至10个内容类目中。其中,直接性情感表达、精神性、状况更新、提要求、提问和最终重逢这六个类目源自DeGroot12,性格描述、生前关系、签到、献礼这四个类目沿用了Bouc等人13的提法。
编码程序 编码工作由三位编码员共同完成,在正式工作开始前进行了编码培训和独立试编码。三位编码员的正式编码结果的Cohens Kappa系数显示,平均k值达0.90,表示编码的一致程度十分理想,符合信度检验标准。
三、研究结果与讨论
本文根据留言内容的相似性,将其划分至三大主题下,分别是处理离世信息、纪念逝者与保持联结。此外,每条留言还被划分至三个时间段以观察其在内容和数量上的变化。
(一)处理离世信息
处理离世信息主要描述的是留言者为接受斯人已逝这一事实所做的努力与过程,共包括下列三个类目。总体而言,熊顿抗癌失败这一信息占网友留言的主导地位(61%,n=1837)。
直接性情感表达 该类目是处理离世信息主题下数量最多的留言,同时也在全部留言类目中占比最高,达27.3%(n=818)。发布者在留言中有超过70%的情绪为消极倾向,多用“大哭”“悲伤”等表情和词语以表达自己对熊顿遭遇的悲伤心情。也有发布者表示对熊顿过早离世的惋惜,“知道你在天堂一定很幸福,可是老天真是不公,后悔没有再早些知道你”。此外,失望、遗憾、困惑的心情也是发布者面对离世的普遍负面情绪。虽然大多数人对熊顿的离去感到非常难过,但也有近20%的情绪偏积极,用户多对离开这一人生常态表现得坦然。比如,有粉丝以较平和的心态看待离开:“老天总是夺走那些值得拥有这些年的人……也许他想让我们就这样爱你吧”。也有10%左右的留言对其离开表现出十分复杂的心情,留言常为“既哭又笑”型,如“看你微博都会一边笑一边掉眼泪,其实有的人从来不曾离开”。
精神性 该主题的留言在全部留言中达到22.3%(n=668),数量居次。纵观这类留言,发布者强调逝者身份的转变,如变成天使、另一個生命等,具体例子为“其实你已经变成另一个小生命诞生在世界某一个家庭里了对不对”,或指逝者生活在“天堂”“那里”等不同于人世间的处所。这些有关灵性的表达多体现出发布者对逝者的祝福,在情绪上也多较为平和,对逝者离开这一事实接受程度较高。
提问 通过向逝者提问的方式,生者借此表达自己对其离开的心理慰藉。总体而言,与Bouc等人的研究结果中仅有约1%的提问型留言相比,在熊顿去世3年内的粉丝留言中,有11%(n=351)的发布者虽然明知这是一次没有回复的单向沟通,但仍愿意直接向逝者提出各种问题以期望其能回答。这类问题如“你怎么还没有回来?迷路了吗?”充分体现了问者惋惜的心情。
(二)纪念逝者
纪念逝者描述的是逝者在评论者心目中留下的性格特质和印象,两者生前的关系以及自己为了纪念逝者所做的一些特别的事,这类留言占总数近20%(n=590)。
生前关系描述 仅有5%(n=138)的留言者明确表示了两者在生前的关系,其中有65%(n=90)的用户表达自己“病友”的身份,如“……今年是我生病的第八年……”。也有30%的留言者明确表示自己是熊顿漫画的忠实拥趸,如“熊,你和小点的插画我都喜欢,都买了全套哦”,或因熊顿积极的人生态度在其去世后成为其粉丝,如“现在我也是你的粉了,爱你”。
性格描述 有近15%(n=425)的发布者描述了自己对熊顿性格的印象,主要有“乐观”“坚强”“幽默”等美好特质,且留言中没有出现任何有关其性格方面的负面描述。这些性格描述型的留言多类似于“你的乐观与幽默,你的坚强与灿烂……你将会提醒我珍惜每一天”。对性格的正面描述是线上纪念的一个特点,如在前人研究中仅有7%的内容是关于逝者生前关系,该特征在公共缅怀空间与公众缅怀对象身上尤为明显,即网友倾向于放大逝者的正面影响力。
献礼 只有不足1%(n=27)的网友在留言中直接表现出要特地为逝者完成某件事以纪念其离去。与实际行动相比,留言中所描述的为熊顿而做的事更多采用的是一种虚拟语气,如“在超市看到了刚上市的榨菜鲜肉月饼,想帮你买了呢”。但也有网友表示以实际行动证明对其的纪念,如“一直给你连载,说给你听剧情内容”。
(三)保持联结
保持联结是哀伤历程的最后一个环节,同时也是一个持续性的过程。生者多以家常化语气向逝者倾诉当前的情况,而不再沉溺于过去。生者与逝者的关系更加趋于正常化,而不刻意强调天人永别的不同存在状态。保持联结包括签到、状况更新、提要求和期待重逢这四个内容类目,共占全部留言内容的近四分之一(n=705),数量居次。
签到 发布者通常会在评论中明确表达留言的目的,以保持生者与逝者之间的持续性联结。与Bouc等人的研究中有20%的签到型留言相比,在熊顿的微博下只有2%(n=63)的网友表示自己定期前来微博上看望熊顿,如“熊!今天是纪念日呢,你在天堂有感受到我们都在默念大喊你的名字吗”。这一发现的差异主要在于Facebook和微博在社交属性上的差异。以实名制和强关系为主打的Facebook用户在好友身份和数量上以熟人为主,而以匿名和弱关系为主特质的微博作为一个公开平台,关注者中陌生人身份占绝大多数,关系纽带力量较弱,因而强调实际注意力与行为付出的签到型留言较少。另外,评论中发现有留言者承诺线下的纪念活动,更多的是在线承诺,显示出网友对线上哀悼这一数字时代纪念形式的高接受度。
状况更新 相比于主动报告留言目的,在状况更新类目下,留言者更倾向于用更加平常化的语气告知逝者世间发生的重大事件或对双方有特殊意义的事件。在全部留言中,有近20%(n=582)的内容与状况更新有关。更新的内容五花八门,有娱乐八卦类如“现在好声音第四季了哟”,还有向逝者更新其喜爱的电视剧情的进展,如“……上次说到弩哥不会有感情戏,到现在贝丝死掉了……”,这类留言的目的都是为了让逝者与生者保持信息同步,表明生者为逝者保持联结所做的努力。
提要求 生者向逝者主动寻求保护或力量的内容相对较少(2%,n=51),远低于前人发现(20.6%),这一差异也与微博的弱关系社交属性有关。尽管如此,两个研究的留言者提要求的主题相似性较高。两个研究中都有关于希望逝者提供帮助的内容,如“你帮我保佑我妈妈平安健康,拜托了”。向逝者提要求意味着生者已经能够以平常心态接受逝者已经离开的事实,并且重新定义了生者与逝者之间的关系,将其视为可以在远方提供帮助的人。
期待重逢 该类目描述了发布者期待有机会再次与逝者相见,留言数量最少(不足1%,n=9)。留言者多表示二者终将会在未来相遇,如“那边的漫画给我们预定好,七八十年后我们会一起去看哦”。简言之,表达出期待最终重逢意愿的留言者认为他们与逝者的关系不会因为其离开而彻底结束,反而觉得双方终会因为某些时机而重新联结。
(四)留言内容演化趋势
本文还观察了留言内容的数量在熊顿离世后不同时间内的变化情况。具体而言,这些内容根据时间段的不同被分成三个阶段,分别是自熊顿去世到电影开拍前(2012.11.16-2014.12.7,共计751天),电影拍摄期间(2014.12.8-2015.8.11,共计246天)与电影上映后至熊顿去世三周年(2015.8.12-2015.11.16,共计96天),分别记为T1、T2、T3。从数量上来看,自电影上映后到熊顿去世三周年(T3)这仅三个月左右的时间内构成了留言整体的绝大部分(85%,n=2549)。T1(7%,n=202)和T2(8%,n=249)阶段的留言数量则相当,均远低于T3阶段。三阶段的留言数量总体呈上升趋势,T2到T3阶段增势十分明显,说明电影的上映直接提高了熊顿的知名度。
总体而言,三大留言主题的分布与整体留言的增长趋势相当。处理离世信息主题的数量从T1阶段的4%(n=124)增长到T3阶段的52%(n=1548),且在三个时间段内都占据首位。这一增长意味着在逝者离去的很长一段时间内,离开这一事实本身仍是人们谈论逝者的主要内容,这一点与前人发现一致。另外,这一主题的留言数量在T3阶段的迅速增长也反映出公众人物在线纪念的一个特点,即纪念数量与内容会呈现一定的周期性。相对于缺少广泛关注度的普通人,Bouc等人发现随着逝者离开时间越久,与处理离世信息有关的留言数量会逐步减少,因为留言者对这一事实已基本释怀。但逝去的公众人物却可能因与其相关的人、事、作品等刺激物的周期性曝光而再一次重获关注。关于纪念逝者与保持联结的内容在T1与T2阶段数量相当,但在T3阶段,保持联结主题的数量达20%(n=589),超过了纪念逝者的数量(17%,n=495)。纪念逝者的内容虽然也在T3阶段重新得到了快速增长,但由于其更多关注的是与逝者相关的回忆,如生前关系、性格特质等内容,随着哀伤的淡去,其最终还是会为更加关注现在和未来的保持联结的内容所超越。
四、结论
三大主题留言的演变趋势大致勾勒出了人们面对生命离去的哀痛过程。人们在得知逝者离世信息的初期更加倾向于缅怀过去,随着对这一事实逐渐接受,更能以一种平和的心态面对离去,更加关注当下并以实际行动展现出自己与逝者保持持续性联结的意愿。从上述留言与分析中可以看到,逝者的微博账号为其亲友提供了一个方便又熟悉的出口,以表达对逝者的纪念。同时,持续存在的微博账号和互为好友的状态更成为了双方保持关系的重要见证。逝者的个人账号或者说背后的社交网络扮演的角色是在短期内促进生者更好地处理亲友离世的事实和情绪,长期来看社交网络的作用则是与前人在网络缅怀相关研究中的发现一致,即充当一个公开的哀悼空间从而与逝者保持持续联结。
随着社交网络上活跃用户的上升以及离世用户的增多,用户在虚拟世界中与逝者保持联结,社交平台为生者提供慰藉和寄托,数字化生存将会成为越来越现实和平常的现象。社交媒体的这一角色和对用户的影响值得学者们在数字时代持续关注和研究。
注释:
①Roberts, P. From MySp-
ace to our space: the functions of web memorials in bereavement[J].The Forum,2006(32).
②Brubaker J R, Hayes G R.“We will never forget you [online]”: an empirical investigation of post-mortem MySpace comments[C]//ACM 2011 Co-
nference on Computer Supported Cooperative Work. ACM,2011:123-132.
③Bouc,Soo-Hye Han,Natalie Pennington.“Why are they commenting on his pages?”:Using Facebook profile pages to continue connections with the deceased[J].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2016(62).
④Church,S.H.Digitizinggravescapes:digital memorializing on Facebook[J]. The Information Society,2013(29).
⑤Carroll,B.,& Landry,K.Logging on and letting out: using online social networks to grieve and mourn[J].Bulletin of Science,Technology & Society,2010(30).
⑥Pennington,N.You don't de-friend the dead: an analysis of grief communication by college students through Facebook profiles[J].Death Studies,2013(37).
⑦Stroebe M, Schut H. To continue or relinquish bonds: a review of consequences for the bereaved[J].Death Studies,2005,29(6):477-494.
⑧Paul A. Boelen, Margaret S. Stroebe, Henk A. W. Schut,et al. Continuing Bonds and Grief:A Prospective Analysis[J].DeathStudies,2006,30(8):767-776.
⑨Chan C L,Chow A Y,Ho SMTsui Y K,et al. The Experience of Chinese Bereaved Persons: A Preliminary Study of Meaning Making and Continuing Bonds[J]. Death Studies,2005,29(10):923.
⑩Roberts,P.From MySpa-
ce to our space: the functions of web memorials in bereavement[J].The Forum,2006(32).
1112DeGroot,J. Maintaining relational continuity with the deceased on Facebook[J].Omega,2012( 65).
13Bouc,Soo-Hye Han,Natalie Pennington.“Why are they commenting on his pages?” :Using Facebook profile pages to continue connections with the deceased[J]. 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2016(62).
【注:文中百分比的統一计算方式为:(每个类目下的留言数量/总留言数)x100%。另外,由于类目并不完全互斥,即一条留言可属于多个内容类目,因此具体类目之和并不等于留言总体数量,类目百分比之和不等于100%】
作者简介:吴星星,上海交通大学媒体与设计学院硕士研究生
编辑:孟凌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