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商理论视角下的信息技术课堂育人策略
2018-06-30曹雪丽
曹雪丽
“情商理论”研究的是以人的情绪为研究对象的自我了解、自我激励与自我管理等问题,这将我们的课堂思考点导航到了“人之情绪”这个关键点上。教学不同于任何工作,因为它的服务对象是各具特色、情感丰富的学生,而非冷冰冰的物体。丰富的情感、复杂的情绪是人独有的特征,是人的一切外在表现的内在因素,关注学生的情绪问题是课堂的育人之纲,即学生的情绪是纲,纲举目张。
情商是一把能够让人类审视自己的潜质、了解或者唤醒心中巨大“法宝密码”的金钥匙。因此,情商教育自然聚焦为课堂育人的重点问题,以期达到用它唤醒学生潜在能量之目的。几年来,笔者坚持以情商为切入点在中学信息技术课堂中进行育人策略探究,本文结合课堂实践过程,围绕自我了解、自我激励及抗挫折能力三方面展开论述。
自我了解能力的培养策略
戈尔曼在《情商》一书中对“自我了解能力”的概念的描述为:“认识自身情绪的能力或情绪觉知,其要义就是指自我认知,包括认知自己的情绪、自己的情感、自己的能力等”。如何引导学生从敏锐地感受自我情绪的变化开始,达到自我反省能力的提升呢?
1.策略描述
培养自我了解能力的策略包括三个环节。一是用新颖的色彩心理学理论,对学生的性格特征进行测试,让学生接受自己的特质与短板,打开心门。二是借助榜样的示范,说明每个生命体只有懂得发挥自身特长才是敲开成功之门的道理。三是基于性格测试结果支持的小组组建活动,结合每位同学坦诚表达自己的特长公开演说,初步达到唤醒学生自我价值及个性潜能之目的。
2.策略分析
几年的研究与实践表明,学生们对这种育人方法的反响很好,效果明显。究其原因,一方面是找到具有说服力的、可信的、有趣的理论依据,让学生从内心信服了这其中的奥秘。另一方面也恰到好处地借助于榜样的力量让学生对人生价值思考有了深度,从而撼动了他们内心深处的自我价值感,这是自我价值回归与点燃的开始。
例如,一位同学在学期复习与总结中写道:“每个人的特质与性格都是独一无二的,对自己正确认识,有利于找到真正的自己,走好人生的道路!我的智能测试偏重于语言能力、人际关系,而性格是属于脚踏实地型的黄色,我们正处在风华正茂的年纪,希望我在正确认识自己的特质后,能够更加理智地行事,更加有意志地去面对困难,不要半途而废,坚持自己的梦想,笑着走到最后!”
自我激励能力的培养策略
自我激励能力即自我指挥情绪服从目标的能力。《情商》一书对这个概念界定为:“能够依据活动的某种目标,调动、指挥情绪的能力”。一个人在成长的过程中,需要借助自身的内驱力量来鼓励自己、鞭策自己。自我激励是指善于自我挖掘内驱力的一种意识或能力。
1.策略描述
兴趣与自信心是调控情绪的重要因素,设计策略唤醒它当然是实现自我激励的好方法。下面以高中算法与程序设计中任务设计为例,说明具体培养策略。
难易度合适的游戏案例教学法是兴趣与自信心的原动力。此时,教学任务设计需要符合两个特征:其一,要符合“跳一跳,摘桃子”的原则,即教学任务要处于学生的最邻近发展区之内,也就是说任务设计目标要合理,让学生看到目标达成的希望;其二,要有趣,能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算法與程序设计教学中采用了游戏教学策略,借助一个个生动有趣的游戏,不仅可以顺利地学习知识点,还可以提高学生对程序设计的信心与兴趣,很好地为自我激励创造条件。
2.策略分析
这个策略的育人核心是建构自信心的过程,每一个小的游戏案例都是提升自信心的支架,学生沿着梯度合适的支架有目标、有计划地攀登,并不断地通过自己的成果及老师在作业批改中有证据的表扬汲取力量。
例如,一位学生在学期总结中这样写道:“您总是认真地批改我们的作业,除了细心的指出我们作业中不足的地方之外,还给我们每个人的每份作业写评语,您可知道啊,就您这看似不多的几个字,可是字字千斤啊,信心与克服困难的勇气从这里就提升起来了……”这就是自信心的力量。显然,它是自我激励的法宝。
抗挫折能力(自我管理情绪)的培养策略
《情商》一书这样描述这个概念:“妥善地管理自己的情绪能力,不要让自己的情绪像一匹脱缰的野马而控制不住,这就是调控自己的情绪的能力”。通俗地说,就是能够在敏锐地感知到困难情绪后,善于寻找跳出困难的途径与方法,让情绪重新兴奋起来并坚持下去,这就是具有抗挫折能力的表现,也是培养意志力的好方法。因此,本策略重点是通过自主学习的过程培养学生善于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达到提高抗挫折能力与意志力的目的,二者能够形成一个正反馈链,相辅相成,互动共进。
1.策略描述
通过搭建精讲例题、模仿练习题、创意设计综合实践题三级进阶的学习支架,循序渐进地形成克服困难的习惯,养成抗挫折能力。以粤教版高中算法与程序设计教学中第二章第一节VB语言概述中有关“数据类型与常量、变量”这个知识点为例,说明一下这种三级进阶的学习模式各环节的具体内涵。
第一级进阶,精讲案例“下落的小块”,掌握变量的概念与用法。因为案例是学生们喜闻乐见的俄罗斯方块的微缩版,学生们熟悉它,有生活性,易产生兴趣。它是教师通过精讲方式抛出的自学的“锚”,因为通过精讲本案例,学生们很容易就理解了小块下落的原理。当“小块”真正动起来时,学生们的兴趣得到激发,也就开启了动态效果程序设计学习的闸门。
第二级进阶,模仿练习是指自主学习教材中的案例。在掌握了“下落的小块”原理后,这是对变量、常量及数据类型进行深入学习的最好切入点,此时的关键是提供自学方法的帮助。
例如,第一个任务要求是阅读教材中数据类型内容,画出它的思维导图,并将遇到的难点打个星号,准备好讨论素材。第二个任务是自主学习教材中的探究任务,思考并回答问题。同时,要求从教材案例中寻找常量与变量使用实例,在讨论阶段说明它在程序中的作用。这样,达到从实例中体会、从实例中理解变量及数据类型意义的目的,并为创意作业做好准备。
第三级进阶,创意程序设计。在建立了对常量、变量及数据类型的认识后,结合制作动画程序的基础进行自主创作程序是对知识运用与程序思维训练的再提升。此时,学生已经具备了基础知识与基本程序设计的能力,那么策略的重点就是提供大量的参考案例,从而引导学生沿着发现问题—设计算法—编写程序—调试程序这四个环节进行更高层次的创作体验与反思,夯实程序设计基础。
2.策略分析
该策略育人的核心是学习意志力培养。游戏案例是通向成功的支架,模仿练习中自主学习是意志力逐渐形成的阶梯,创意作业是点亮自信心的动力源。学生沿着梯度合适的支架有目标、有计划地攀登,并不断地在自己的成果中汲取力量。
例如,一位学生在自学体会中写道:“说实话,老师上课讲的内容很少,经常让我们自己找书,一开始真的很不习惯。做作业也遇到了不少的困难,不过我们通过小组合作,问题就都解决了。这个学期收获很大。”
常言说,“一种行为形成一种习惯,一种习惯养成一种性格,一种性格决定一种命运”。自信心、抗挫折能力是情商育人重要的检测内容。用自主学习的艰苦过程来磨练自己,再配合细致到位的自学支架与评价量规的支持、激励与约束,达到的是“柳岸花明又一村”的效果。实践证明,这种内外结合的三级进阶的自主学习模式是可行的,取得的育人效果是有效的。
从育人的角度看,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唤醒学生潜在的能量,正是育人策略与水平的重要指标。如果在教育的过程中过多地关注智商,而忽视了情商的开发与培养,显然是不利于学生终身发展的。情商理念视角下的育人策略是一曲美妙的唤醒笛声,是一把打开学生潜在能量的密钥,值得我们静静地欣赏、用心地吹奏、孜孜以求地思考与探寻。
参考文献
丹尼尔·戈尔曼.情商[M]. 北京:中信出版社,2012.
维吉尼亚·萨提亚,新家庭如何塑造人[M]. 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6.
李冬梅. 基于教学实践的信息技术课程研究[M].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15.
朱保安. 试论情商教育的意义及实现路径[J]. 教学与管理,2014(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