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科素养下中学历史学科素养培养策略分析

2018-06-30柯美学

考试周刊 2018年51期
关键词:中学历史策略分析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我国的教学模式也得到了很大的拓展,而在学科素养下中学历史学科素养的培养也成为激发中学生学习兴趣,培养他们自主探究的精神的一种方法和手段。

关键词:中学历史;学科素养培养;策略;分析

一、 引言

中学历史学科素养不仅包括中学生的时空观、历史价值观,而且还包括各类历史实证和历史理解等,这也是历史老师需要在课堂教学中对学生们加以引导和教育的。

二、 中学生需要具备的历史学科素养

到了中学阶段,学生们已经有了自己独立的思维能力,所以在历史课堂教学中除了要教给学生更多的历史知识之外,更要让他们掌握学习思维和方法技巧,这样才能培养中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达到培养他们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目的,使历史教学质量得到质的飞跃。具体来讲,中学生需要具备以下几个方面的学科素养:

1. 扎实的基础知识

只有掌握扎实的历史基础知识,才能应对所有的考试和考核,因为任何试卷,其出题的依据都是历史教材,而且中学生历史学科素养的培养也来源于历史基础知识,中学生也可以通过对基础知识的学习,进一步增强对历史的认识,提高中学历史学科素养水平。

2. 敏捷的学科思维

历史学科与其他学科不同,它是从古到今所有事件的客观记述,而中学生在对历史的学习中,需要根据不同时间、不同环境下所发生的不同历史事件去进行区别性的理解和认识,而且这些历史事件的发生还与当时所处的经济环境以及上层建筑等有着密切的关系,所以这就要求中学生具有敏捷的学科思维能力,能够以自己独特的视角去进行观察、思考和理解。

3. 正确的历史观

在进行历史学科的学习时,需要正确对待历史事件,不仅要能够对历史事件进行分析、理解和总结,而且还要能够运用唯物主义科学观去认识这些历史点,也就是说要树立正确的历史观,要相信历史事实,这样才更有利于历史学科素养的培养。

4. 现实与历史的融合

以史为鉴,把历史与现实结合起来,在分析历史事件的同时,要把历史的今天与今天的历史进行有机地结合,这样才能让历史与现实接轨,才能够掌握更多的史实,储备更多的知识量,进一步提高历史学习的有效性。

三、 学科素养下中学历史学科素养培養的办法和策略研究

学习历史可以让中学生站在历史的角度去放眼未来,在掌握国家历史发展背景的同时,对未来的发展有一个明确的方向和目标,而作为历史老师,在课堂教学中,一定要能够找到适合中学生性格特点的教学办法和策略,以促进他们学科素养的培养和提升。

1. 在问题教学中培养历史学科素养

在历史课堂教学中采用问题教学法,不但能够激发起中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还能够让他们进一步地掌握史实。因为问题的提出可以给学生起到引导性的作用,让他们通过对抽象的历史事件的分析和研究,去寻找问题的根源和答案,而且在问题的探索中还有助于学生掌握更多的新知识和新内容。比如说在学习到《祖国统一大业》一课时,老师可以在对本课的知识点进行整理和归纳之后,给学生提出一些问题,让大家思考为什么我国统一要实行“一国两制”?而“一国两制”的好处和意义是什么?想想祖国统一大业的艰难历程等等,而中学生也可以在这些问题的引导下去对历史进行梳理和归纳,对我国的统一大业有一个基本的认知。同时,问题的设置可以进一步增强中学生的求知欲,唤起他们对祖国的热爱之情,更有利于中学历史学科家国情怀的素养培养。

2. 在自主探究中培养中学生的历史学科素养

新课标已经明确提出,要培养中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而自主探究在历史课堂教学中的运用可以让中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认识到历史事件的现象和本质,而且还可以在对历史事件的深入挖掘与探究中去获取更多的信息,实现知识结构的连续建构。而自主探究的过程不仅可以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还可以让学生组成学习小组来进行互动式探究,在大家的交流与沟通中让知识得到梳理和升华。中学阶段正是学生们争强好胜的阶段,在自主探究中,能够让中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充分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大胆地进行思想的碰撞,最终达到求同存异的效果。还以《祖国统一大业》为例,在这课的学习中,老师可以放心地把课堂交给学生,让他们通过对教材的学习,去对祖国统一大业进行解读和评判,在相互的交流生发中,衍生出问题的答案,明白特别行政区与经济特区的不同之处,并对国家的政策有所感悟,逐步形成自己的历史价值观,从而达到历史学科素养水平的进一步提升。

3. 在情境体验中培养中学生的历史学科素养

学习情境的创设,不但能够让学生在虚拟的历史情境中得到真实的体验和感受,而且还有助于学生的理解和记忆,让中学生对历史形成一种特殊的思维,从而达到历史知识的转型。而且在情境体验中还能够让中学生的学习思路转化成为学科素养能力。但历史课堂情境的创设一定要从实际情况出发,要让学生能够从中产生共鸣,这样才能够找到历史的真谛,才能体验出历史的千姿百态。另外,历史老师还可以利用现代化多媒体技术来增强课堂的情境创设效果,让大家身临其境地去进行感悟。比如说《乡愁》《七子之歌》以及《望大陆》等等,这些都是非常好的教学课件,如果把这些课件融入历史课堂教学当中,一定能够让学生们从这些淡淡的哀愁中,感受到“统一”的重要意义,从而生发出更加深刻的爱国之情,并使之转化为历史学科素养。

4. 在进一步拓展中培养中学生的历史学科素养

知识的延伸不但有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而且还能够使历史知识变得更加的深入,让中学生的学习视野更加开阔,从而产生一种特殊的历史情怀。但是历史知识的延伸和拓展需要有相关的内容来进行补充,这就需要历史老师在课堂教学中能够对历史史料进行完善和补充,让其内容能够得以顺延。因为在我们的教材中,大多数的内容都非常的精炼,只有在进行了必要的补充之后,才能够使拓展学习找到支撑点,才能够进一步培养中学生的时空观念素养和唯物历史观的素养,从而形成正确的历史价值观。

四、 结语

总而言之,学科素养下中学历史学科素养培养可以让中学生在历史兴亡间认识到社会发展变化的意义,能够站在更高的起点去奋斗,从而让自己的胸怀变得更加的宽广。

参考文献:

[1]徐明芳.夯实初中历史学科素养有效教学策略初探[J].课程教育研究,2017(28).

作者简介:

柯美学,湖北省黄石市,黄石经技术开发区太子中学。

猜你喜欢

中学历史策略分析
隐蔽失效适航要求符合性验证分析
例谈未知角三角函数值的求解策略
我说你做讲策略
电力系统不平衡分析
高中数学复习的具体策略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发展趋势分析
浅论史料教学在中学历史中的作用
中学历史课堂教学改革的进展及需要解决的问题
教师在中学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中的影响
浅谈在中学历史课程教学中慕课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