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教融合理念的实践与探索
2018-06-30黄凯
黄凯
摘 要: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是高校的一个重要任务,而科教融合是一种有效途径。教师在分析高等教育目前存在的问题和科教融合发展情况的基础上,探索科教融合机制,形成基于科教融合理念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通用教学效果评价体系,以提高专业教学效果,提升教师业务能力并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关键词:科教融合;创新能力;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8)20-0011-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8.20.005
大学教育既要让学生系统学习专业理论知识,又要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然而,目前大学中存在着教学與科研“两层皮”的现象,主要表现为部分教师的科研内容与教学内容严重脱节,教学过程中不能有效地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工程问题联系起来,导致教师照本宣科,学生缺乏学习兴趣[1]。这种情况严重影响了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因此,教学过程中,有必要从“科教脱节”向“科教融合”转变,融合教师科研内容和教学内容,以实现科研服务于教学,积极引导学生参与教师科研工作,以此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推动教师科研进展,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一、科教融合的发展
科教融合是国际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2]。科教融合是在科教结合的基础上演绎、发展而来的,是科教结合的最高阶段——本质结合。图1(见附图)展示出科教融合发展的三个阶段,也可以理解为科教融合的三个内涵。
国内外对科教融合相关理论的探索、应用的实践总结,如图2(见附图)所示。
从图2可以看出,国内外关于科教融合的研究涉及很多方面,这为实施科教融合提供了有力的支撑。然而,目前科教融合多侧重于研究概念和所面临的问题,具体解决方案还有待进一步研究,基于此,教师旨在探索一种科教融合机制,形成基于科教融合理念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设计、实施的依据,形成基于科教融合理念的通用教学效果评价体系,以提高专业教学效果,提升教师业务能力并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二、科教融合机制研究和探索
(一)团队建设
为了促进和持续发展科教融合,可以以课题组或课程群组为单位,建立一支由专业背景相近或基本一致、专业研究方向相同或相似、有较强的学术研究能力、有先进的科研方法、热爱教学、教学经验丰富、教学技能较强的教师团队。通过团队建设,让教师在一个共同体中获取发展空间和机会,促使教学和科研相融合。例如建立以学院某一课题组教师为导师组,课题组的博士、硕士研究生为助教,班导师为协调人的科研教学团队,能够有效解决教学科研分离的问题。
(二)科教融合,丰富教学内容,优化教学设计
对学院某一个科研课题组的科研方向中的科学问题进行整合,根据整合的科学问题及拓展知识,形成专业和专业基础课程内容模块。课程重新以科学问题或工程实例为基础划分理论知识单元,形成科学问题、实例与理论基础知识实质融合的教学内容体系。在课程内容模块化设计的基础上,进一步对知识模块进行排序,划分为不同难度等级,做到由浅入深,遵循学生能力培养的基本规律。对问题引领式、探究启发式、对比辩论式等不同的教学方法比较分析,根据知识模块难度等级不同,形成多种教学方法与知识模块相匹配的适用方案。以小组形式学生参与课题/项目组的科研实践活动的方式方法,在教学过程中增加科研过程中或工程技术开发过程中科学测量、实验过程可视化环节,将抽象的教学内容形象化,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科教融合,增强第二课堂效果
充分利用第二课堂进行原创性和创造性的研究,按照“导师+研究生+本科生”小组为单位展开研究。将正在研究和已经申报的课题拆分成多个子课题,或者将其整合成毕业设计、实践实习题目;对学生因材施教,根据其特点制订相应的培养计划,构建个性成长方案;让学生参加课题组周例会,以此作为学术交流平台,让学生接触专业前沿知识,学以致用,培养科研兴趣;指导学生参加各级别的科技竞赛、撰写大学生创新创业申请书、完成项目内容、发表学术论文、申请专利、实用新型专利、软件著作权等,以多样化科研成果形式增强学生科研信心,以成果促创新;建立研究生和本科生之间的朋辈传承制,实行循序渐进的组内轮岗制,逐步形成“大一进组接受熏陶、大二上手夯实基础、大三收获出成果、大四考研/出国/就业开启新旅程”的链条式培养体系。充分体现“科教相融,教研相长,产学研结合,注重实际发展”,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和就业质量,提高教学质量,真正实现“寓教于研,不流于形式”。
(四)基于科教融合理念的促进学生创新能力提高的教学考核评价机制
科教融合模式注重学生理论知识和创新能力培养,因此要改革学生成绩考核制度,以支撑该新模式。
科教融合形势下的学生成绩考核应包含:1.考试成绩。2.过程考核成绩:增加学生平时成绩所占比例,采用闭卷、开卷、课程论文、课堂表现、平时作业、学生出勤等多种考核方式相结合。3.能力考核成绩:适当增加没有标准答案的开放性试题,将考核内容延伸到课外知识上,根据学生的答题思路或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答题的创新程度以及“第二课堂”成绩、科研小组表现等给出该部分成绩。如此,对学生围绕特定理论或科研、技术问题进行的资料搜集、文献整理、观点摘编、论文写作等活动予以肯定,作为课程考核的重要补充方式,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自主参加到科研活动中。
三、结语
科教融合是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必然要求。随着知识经济的迅猛发展,社会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具有创新素质和创新能力是高校人才培养的目标。在课堂教学中引入科教融合的思想,必将促进课外指导、“第二课堂”体系的快速发展和完善。课堂教学与课外指导并重,可以夯实学生的基本功,引导学生巩固课堂知识,引发学生对课堂知识的深度思考,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最终开发学生的学习和研究潜能。
参考文献:
[1] 曾祥炎.“科教融合”导向下的西方经济学课程教学改革研究[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5(9):53.
[2] 邹晓东,韩旭,姚威.科教融合:高校办学新常态[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6(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