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面子文化与儒家思想关系初探
2018-06-29王一迦
王一迦
摘 要:面子做为中国的特有文化,必定有着深远的思想文化底蕴,并不是仅仅当代社会中所展现出的虚伪、形式等负面意义。本文试图通过对面子文化与儒家思想的深层次探究,寻找面子文化的思想根源。
关键词:面子文化;儒家思想;尊严;君子
1 面子的实质——尊严
对于面子与尊严的关系,可以笼统概括为,人都普遍认为每个人都拥有内在尊严,而“面子”是尊严的外在表现。也就是说人们通过“面子”的种种行为来体现尊严。“如果一个人做了有损自己尊严的事情,那么他理当感到耻辱和羞愧;如果一个人完全不在乎‘面子,那么他必然是一个没有廉耻、无所不为的放荡小人。”
近观法治社会的当代,尊严是公民所具有的自尊心以及应当受到社会和他人最起码的尊重权利。如果我们尊重自己的尊严,并且尊重别人的尊严,整个国家尊重民众的尊严,那么,这个社会就会是一个人人尊重、尊重人人的和谐社会。这也就是中国“面子”与尊严的关系。
既然“面子”是尊严的表象,是为了维护尊严的一种手段,那么尊严,这个面子的根源,是更值得我们探讨和深究的。
2 儒家思想中的的尊严观
自古以来,中国社会一直深受儒家思想的熏陶,不止在春秋战国时期儒家思想普遍流传,在随后的汉代,便有董仲舒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现代的社会依旧流行着儒学中的礼仪、仁心、孝悌等。正因为儒家的思想流传千年,所以说,儒家对于人格尊严的理念是研究中国尊严观出现与形成最重要的部分。
2.1 内在的德性潜质及其表现方式
儒学中的尊严是一个综合和复杂的概念。张千帆认为“人格尊严一词最精准地把握了孔孟道德教义的主旨。”反之,儒家的道德教义中蕴含着对人格尊严的阐释。他们把尊严分为“内在”和“外在”。也就是人内在的德性,和外在表现德性的方式方法。更准确的说,在儒家的眼中,德性即为人格即为尊严。
内在的德性方面,儒家认为,“天”赋予了人类最基本的内在德性。孔子说过:“天生德于予。”而后的孟子更是把天赋德性总结成一个具体的形象的系统,这也就是为大家所熟知的“四端学说”,即“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意思是指,同情恻隐之心是建立人与人之间相互亲爱关系的开端,羞耻憎恶之心是选择最佳行为方式的开端,谦让之心是遵守社会行为规范的开端,是非辨别之心是开启智慧的开端。一个人之所以有这四个开端,就好比身体有四肢一样。所有自身具备这四种开端的人,如果懂得,就会将它们发扬光大。也就是说孟子认为人生而就带有“四端之心”,四端分别为仁、义、礼、智四种德性。恻隐怜悯之心是仁的源头,廉耻之心是义的表现。仁义等品德就是决定人之所以为人的内在道德潜能,这也是人区别于动物的最本质差别。
外在的德性方面,既然天赋予了人内在的潜能,那么什么样子的人才能真正的把内在潜能表达出来呢?儒家便引出了具有完美人格、道德成熟的楷模:君子。“君子”并不是指具体的个人,也不是指一个人的社会地位的称谓,而是儒家的思想道德楷模,是表现内在德性的形象。
孔子认为君子应是:“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君子惠而不费,劳而不怨,欲而不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 “惠而不费”是指给别人好的利益,对自己没有牺牲和损害;“劳而不怨”是指做事情要任劳任怨;“欲而不贪”是指内心可以拥有欲求,但是不能过分的贪图;“泰而不骄”是指人心胸要宽大,不要过分骄傲自负;“威而不猛”是指人要有一定的威严,但并不会使人感到恐惧害怕。这都体现了儒家学说中的“仁心”。”
此外,孔子还认为君子要是一个重义之人,“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不管利益、权利还是贫穷,都不能动摇为人的原则;不管自身的社会处境如何变动,都不能改变君子特立独行的处事原则。
如此的君子形象,把儒家所认为的内在潜能表现得淋漓尽致。
2.2 内在的潜能需要激发与尊重
儒家认为人与生俱来的那些内在潜能不会自己显露出来,如果内在潜能都能自己自动爆发出来,那么人人都可以成为君子。所以说,之所以把德性说成为内在潜能,是因为德性主要是一种后天习得的习惯,仁、义、礼都需要后天人们不断的学习、修身和实践。只有通过不断的学习,才能激发人自身的内在潜能,从而一步步的达到君子的要求,成为一位真正的道德楷模、国家栋梁。学习激发潜能的过程是痛苦的,孟子云:“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就是说,上天要把重大的担子加给这个人,必定要先使他的心志受困苦,使他的筋骨受劳累,使他的肌体受饥饿,使他的身子受困乏,使他每做一事都受干扰、被打乱,以此来使他心理受振动、性格变坚韧,增加他所缺少的才能。
儒家为了让每个人修炼并实现这些内在潜能,特意专门制定了“三纲八目”来做为君子的必修之路。三纲是指:明德,亲民,止于至善。八目是指: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所谓“明明德”,就是把人所固有的道德德性发扬光大。所谓“在亲民”,是让人放弃旧有的,去恶从善。所谓“止于至善”,就是达到儒家的至善境界。而八目是实现三纲的具体步骤。
3 内在潜能带来的耻辱感
君子修成之后,在日常生活中会不由自主的起到道德楷模作用,其表现出来的行为也容易让他人尊重。君子若想获得别人的尊重,那么必须首先尊重他人。孔子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自己不愿意做的事不能强加给别人做。与此同时,每个人也都有尊重他人内在潜能的义务。儒家认为,只有人人自重,尊重他人,整个国家才能尊重每一个人,整个社会才是一个稳定有序的社会。
君子与小人最大的区别就在于君子“行己有耻”。小人可以为所欲为,做任何有悖道德的事情却感觉不到丝毫的耻辱感。但是君子则可以清楚的看到自己的内在价值,只做自己认为对的事情。 “人不可以无耻。无耻之耻,无耻矣。”如果一个人做了无义无耻之事,那么他必然是一个缺乏道德素养的小人。
从自身角度来讲,个人要做一个有耻之人;从侧面角度来说,儒家也是绝对不允许他人侮辱自己的人格。“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一碗米饭,一盅肉汤,得到这些就能活下去,得不到便会饿死。但是如果恶声恶气的递给别人,就算过路的饥荒难民也不会接受;把饭踩踏过才给别人,就算是讨饭的乞丐也不屑于看它们一眼。孟子在此言论中充分的阐述了当人觉得自己的尊严受到侮辱时,他们的反映是出人意料的,表明人格尊严甚至重于生命。这也不难理解为何古代的官员为何服刑时也要身着官服,那是对朝廷的敬重,维护为官者的尊严。
总之,儒家思想中的人格尊严是面子文化的思想根源,面子是体现尊严的外在表现形式。而儒家思想的尊严观,是一个复杂综合的概念,包括内在和外在两个方面。内在方面,儒家认为每个人生而就具有独特的内在潜质,这也是人区别于动物的根本,而且这些潜质本身具有不同于动物的自身价值。外在方面,儒家认为如果要表达出这些内在价值,必须要经过修身养性,不断的学习实践。否则,这些内在潜质将不会被表现出来。而且,儒家还把的尊严观进行了具体形象化。外化为“君子”形象,以此来阐述每个人都因内在价值而产生的耻辱尊严感。每个人不仅要尊重自身的尊严价值,更要给予他人同等的尊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