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古诗词教学现状与其措施分析

2018-06-29张新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8年10期
关键词:古诗词教学小学现状

张新

摘 要:古诗词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小学古诗词教学有助于中华民族文化的传承,更有助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培养。鉴于此,本文首先全面分析了小学古诗词教学现象,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加强小学古诗词教学的措施,以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 古诗词教学 现状 措施

一、小学古诗词教学现状

1.缺少情景感悟

我国长期受应试教育影响,小学语文教师在展开古诗词教学的过程中,存在忽视情境感悟,过度重视知识讲解的现象。在实际展开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教师容易将教学的重点放在古诗词字词含义讲解、古诗词中心思想讲述等方面[1]。例如,“发”、“走”等字在古诗词中的含义与用法同现代汉语中的含义与用法存在一定差异,因此小学生理解起来难度较高。小学语文教师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就会对这些重点词汇进行讲解。并在学生理解古诗词内涵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进行死记硬背。整个教学活动中,并没有引导学生体会古诗词内部的含义和意境,学生也就无法获得情境感悟,自身的想象力、创造力受到了限制,更无法有效提升学生的鉴赏能力。枯燥的教学模式有时会导致学生产生厌学心理,小学古诗词教学的价值无法充分发挥出来。

2.缺少整体感知

古诗词中包含了诗人、词人深刻的情感和内心感受,然而具有特色的语言表达方式无法被小学生及时掌握,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在展开古诗词教学的过程中,通常会将古诗词划分成若干锻炼,进行分割式的逐字逐句讲解,帮助小学生理解古诗词的内涵。但是这种教学模式由于缺乏整体性,因此会打破古诗词本身所构建出来的意境,仅从某一个侧面来体会古诗词,会造成学生整体感知的缺失。与此同时,古诗词的上下句之间通常具有紧密的联系,是詩人表达情感、叙述事件的关键,而分割式的教学模式无法促使小学生体会到古诗词的真正魅力。

二、高效展开小学古诗词教学的措施

1.反复朗读注重情感体会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通过反复阅读有助于学生对文章的内涵产生深刻的认知。针对古诗词来讲,其中包含了作者深刻的情感,只有帮助学生体会到作者真实的情感,才能够达到古诗词教育目标[3]。因此新时期小学语文教师在积极展开古诗词教学的过程中,应采取有效措施引导学生对古诗词进行反复朗读,从而体会到古诗词中所蕴含的深刻情感。

实际教学中,应从朗读入手展开古诗词教学,教师可以配合音乐等通过泛读、学生朗读等方式,提升学生古诗词朗读兴趣,并营建一个良好的课堂学习情境,帮助小学生对古诗词内容产生深刻的印象。教师应在学生朗读时,适当的给予指导,记录学生读错的字和词,有针对性的展开教学指导。还应给予学生大声朗读古诗词的机会,鼓励学生学会准确发音,并在有感情朗读中对古诗词的情感产生深刻认知。

例如,在《登鹳雀楼》一课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自主进行朗读,并提出“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这一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等问题[4]。学生通过自主朗读、思考等方式,学生会对诗人的情感产生深刻的体会,能够对古诗词产生深刻的印象,因此可以有效提升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质量。

2.注重学生对古诗词的理解

同现代文相比,古诗词的情感表达方式具有独特性,学生只有深入的进行字词分析、意境体会才能够对古诗词产生深刻的认知。然而小学生受年龄的限制,理解能力还相对较低,在这种情况下,要想从根本上提升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质量,教师就必须通过有效引导,帮助学生对古诗词进行理解,注重对学生理解能力的培养,并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进行背诵[5]。这就要求小学语文教师在进行古诗词教学的过程中,首先应对诗人、词人的创作背景进行介绍,促使学生对作者当时所处的境况加以掌握,更容易体会古诗词的思想情感。

例如,“人比黄花瘦”和“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都是李清照所写,创作时的心情、境遇是完全不同的,教师通过对李清照离家、丧父等生活经历的介绍,学生会对这两句诗词产生更加深刻的认知,也能够形成更加深刻的记忆,由此可见,只有在对古诗词的情感、背景和意境等产生深刻理解的基础上,才能够促使学生对古诗词进行更加扎实的掌握,从而提升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质量。

3.通过拓展延伸引导学生感悟意境

古诗词中包含着作者所创作的美丽意境,通过对古诗词的讲解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这也是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应通过拓展延伸,引导小学生积极主动的进行古诗词意境的探索,锻炼小学生发现美的能力。值得注意的是,不同年代的古诗词,以及不同的作者所创造的意境和表达的思想存在本质差别,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应通过总结和归纳,进行教学资源的整合,有针对性的进行对比教学,引导小学生学会总结与情感归纳,并对古诗词中使用语句的特点进行分析,最终从根本上提升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质量。

例如,针对《浣溪沙》来讲,苏轼与晏殊所表达的情感和内涵是完全不同的,教师可以通过对比,引导学生利用课外知识更加深刻的理解诗人的风格和特点,在这一过程中可以借助多媒体,将苏轼与晏殊构建的意境通过视频、音乐等方式呈现出来,从而对古诗词意境产生深刻的体会,最终为提升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效果奠定良好基础。

结语

综上所述,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对于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实现中华民族文化的传承具有重要意义。而传统的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学生通常缺少情感体会和整体感知,无法将古诗词的教育功能充分发挥出来。新时期教师利用反复朗读,注重提升学生的情感体会,并关注学生对古诗词的理解,通过拓展延伸引导学生感悟意境,最终为提高古诗词教学质量奠定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

[1]曾小霞.小学古诗词教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考试周刊,2016(36):32-32,33.

[2]张敏.浅谈小学古诗词教学的审美体验策略[J].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2015(3):76-77.

[3]林淑招.小学古诗词教学中理性回归以及价值追求分析[J].小作家选刊,2017(8):106.

[4]孙庆博.小学古诗词教学的理性回归与价值追求[J].教学与管理(小学版),2015(8):25-27.

[5]陈晓云.小学古诗词教学的学段差异性研究初探[J].家教世界,2016(2):104-104,105.

猜你喜欢

古诗词教学小学现状
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浅析古诗词教学中意象教学的策略
体育教学中准备活动的作用与类型研究
生本教育理念下的美术教学研究
注重简约化给数学课堂减负的探讨
基于新课标的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
职业高中语文学科学习现状及对策研究
语文课堂写字指导的现状及应对策略
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技术的现状与发展分析
我国建筑安装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构建与实施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