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体育游戏对小学体育教学的影响
2018-06-29沈学兵
沈学兵
摘 要:文章以体育游戏对小学教育的影响为研究目的,结合体育游戏,首先分析了体育游戏帮助学生集中注意力,其次对开发学生智力方面进行介绍,最后体育游戏能够帮助学生放松学习心情。真正认识到体育游戏对体育教育的重要性。
关键词:体育游戏 小学体育教学 重要影响
小学生活泼好动,对于事情的专注性不够。对新鲜事物十分感兴趣,但是却不能专注于一件事情很长时间。注意力不集中,导致小学生学习能力提升受到限制。对于这方面,积极运用体育游戏教学方式,利用体育游戏,引导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帮助学生集中注意力,并且提高体育教学的时效性,为小学教育发展奠定基础。
一、帮助学生集中注意力
学生只有对需要学习的知识产生兴趣,才能真正将注意力集中起来。正所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于学生兴趣的提升,体育教育中积极应用体育游戏的方式,增强体育教育的趣味性。玩性是小学生的天性之一,小学生通过体育游戏的方式,对体育产生浓烈的学习兴趣。对于体育游戏帮助学生集中注意力,需要教师运用科学的方式,加以引导之后才能真正凸显出价值。比如“叫号接龙”这个体育游戏,教师将队员等分成四个小组,依次编上号码。将黑板一分为四,分别定“春”、“夏”、“秋”、“冬”当龙头,然后喊号并要求写×个字,被叫到的队员上来接着各自的龙头字写×个字,内容随意,实在写不出,写“我不会”也可以,由下面的同伴提示也可以。接着,再叫号换人,持续下去……第一轮游戏,发现队员拼凑的句子非常可笑,这种游戏方式很好的激发出学生学习兴趣,锻炼学生之间的团结精神与反应能力等。亦或是“龙的传人”体育游戏,两個小队排成二路纵队,从队尾开始,一人仰面挺直身体倒下,纵队的人蹲下用双手将其托起,接着朝前移动,移至排头慢慢落下[1]。大家依次都体验两次当龙和被传递搬运的滋味。游戏接触之后学生可以畅谈,讨论游戏中的细节或者注意点等,教师将其中的原理向学生解释,帮助学生理解游戏中的体育精神。
二、开发学生体育学习中的智力
体育游戏的应用,帮助激发学生的治理。小学体育教育中,教学内容都是以小学生身心特点为依据,组织团体开展体育游戏。从团体游戏中,培养学生团结精神,帮助学生养成机智勇敢的精神等[2]。学生的智力需要运用适当的方式积极开发,运用体育游戏元素,从游戏中激发学生的智力。比如“连续砸篮板球接力”,游戏中将学生划分成不同的小队,每队人数相等,8-10人为宜,在篮球场罚球区前排成一路纵队。游戏开始,排头运球向前几步,跳起砸篮板球,之后立即退下返回,排至队尾。与此同时,排二朝前跑出跳起,将球在空中接住,趁落地之前再砸篮板……接着换排三、排四、排五做,要求球连续砸篮板,不落地,一直紧张地循环下去,直至失误。各队依次做或在几个篮架上做,成功次数多的队名次列前。这种体育游戏,非常考验团队的协调能力,通过游戏学生掌握砸篮板球的规律,前后学生彼此配合默契,培养学生持之以恒的精神。或者“播种”这个体育游戏,游戏教育的最终目的是锻炼学生的速度与敏捷性,培养学生的协调能力等。在篮球场上画5个直径为1m的圆圈,准备8个沙包,将学生分成4人一组,分别站在两个圈的中间。小组形成纵队进入到场内分别站在两条端线中心点的线外。游戏开始,听到教师发令后,排头跑至中间圆圈拿起一个沙包,用垫步加跨步的跑法把沙包放入1号圈内;然后回到中心圈再拿一个沙包,照前方法将沙包放入2号圈内,以此类推把4个沙包放完后要跑进中心圈再返回本队,拍第2人手后站至队尾。第2人依前顺序依次将沙包收回中心圈后,跑回本队,全队依次将沙包分开和收回,最后先完成的队为胜。当然游戏包含一些规则,必须按照规则进行游戏。沙包一定要放到圆圈内,沙包不准抛掷,如果没有放进去,一定要放好之后才能进行下一项。沙包每次拿起与放下都要保证一个脚在圈内。在换人期间,必须完成击掌。随着游戏的进行,沙包与圆圈数量都可以适当的增加或者减少。利用这些体育游戏,锻炼学生体能,激发学生智力。
三、帮助学生放松学习心情
受到传统体育教育的影响,学生对教师比较惧怕。新课改之后,注重对学生自主性的培养,体育教育中积极运用体育游戏的方式,教师与学生全部参与到游戏中,通过游戏拉近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帮助学生更多的了解学生,增强两者的感情。同时体育游戏中的很多游戏性元素,能够帮助学生放松紧张的学习心情,锻炼学生身体,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结语
综上所述,认真贯彻落实新课改要求,小学体育教育中,积极应用体育游戏的教学方式,集中学生学习注意力、锻炼学生身体能力、开发学生智力等,充分运用体育教学的这些优势,提高体育教学质量,并且为小学体育教育的发展创造更多的条件。
参考文献
[1]强巴班旦.浅论体育游戏对小学体育教学的影响[J].当代体育科技,2017,7(26):84+86.
[2]陈宁.浅论体育游戏对小学体育教学的影响[J].青少年体育,2017(05):7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