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培养方法
2018-06-29古娜
摘要:在21世纪的今天,我们都知道创新对于我国经济的发展和民族的发展有多么重要的意义,因此培养创造性人才是当前老师教育的重任。小学生的可塑性很强,他们的思维方式和性格都未定型,所以在小学数学课程中培養小学生的创新意识很重要。在本文接下来的内容将为大家详细介绍创新意识的内涵以及如何在小学数学过程中培养小学生的创新意识。笔者通过总结自己实际的教学经验,并从具体的案例入手,总结和探讨小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方法,以供大家交流和思考。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创新意识
长期以来,我国的数学教育一直是以考试为评价标准,以成绩为导向,无论是老师还是家长或者是学校都过分注重学生的考试成绩和学校的升学率。尤其是在“高考指挥棒”下,很大程度上左右了学校和家长的行为。这样学校老师在授课的时候往往容易违背教育的初衷,教学的目的和内容也是根据考试量身定制的,而忽略了对学生品德的教育和创新意识的培养。在小学的教学中也存在着这种现象,这对于小学生的学习有不良的影响,导致一些学生对数学产生畏惧和抵触情绪。
一、 培养小学生创新意识的重要性
(一) 创新意识的内涵
“创新”一词商务印书馆出版的《新华词典》的解释是创造革新。“创”为创始,首创之意“新”是第一次出现、改造和更新之意。“创新意识”与“创新”的涵义还是一定的区别的,“创新意识”是指人产生的一种想要突破现状的欲望或者想法,不一定要立刻产生一些可以实施创新的方法或手段。“创新意识”更多的是指人的一种思维和心理活动。一旦创新的意识产生,人就会不断地寻找生活中可以创新的方面以及思考和探索创新的方法,一旦条件成熟就会实施创新。所以创新意识是创新的先决条件,是创新实现的内在驱动力。没有创新意识任何事物很难进行创新,这将导致社会安于现状,无法快速发展,生产也止步不前。由此可知创新意识对人类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性。
(二) 培养小学生创新意识的重要性
首先,培养小学生的创新意识有利于促进学生身心的和谐发展,因为现在很多小学生无论是身体还是大脑都比较懒惰,在学习的时候习惯听老师来讲解而不愿意自己动脑。所以培养小学生的创新意识有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能够帮助学生塑造更加良好的人格,这对于学生今后的学习以及和他人相处都有重要的影响。此外,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有利于学生知识的迁移。任何一种创新都是基于科学合理的理论与实践才能完成的,尤其是科技的创新离不开一些先进知识的支撑,所以在创新意识产生后,学生在学习知识后就会思考所学的知识能够用到哪里去,或者能够解决哪些问题等,这些都有利于学生知识的迁移。尤其是在小学数学的教学中培养小学生的创新意识,能够使学生受益非凡,数学在表现形式上以数字和符号为主,但在实际生活中可以找到模型。学生的年龄虽小,但作为一个有思想的个体,他们对事情都有自己的理解和观点。
二、 如何培养小学生的创新意识
(一) 重视课前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由于小学生的年龄较小,大脑的发育不成熟,而且个体间的差异较大。所以有的学生对于小学数学的学习很容易就能接受,但是有的学生接受起来却比较困难和缓慢。老师在课前很有必要进行一些导入,不要上来就讲课,这样无法激起学生的兴趣。通过课前的导入来创设良好的教学情景,要激发学生的内在和外在动机,促使学生产生“我会思、我要学”的动力。这样,学生才体会到思维的乐趣。例如在学习长度单位的换算时,老师可以先问小学生自己的手指有多长,此时就发现很多学生就开始量自己的手指了,“4厘米”“3.5厘米”虽然每个人的手指都不一样长,但是单位却都是一致的,然后再问学生有多高,此时就有回答“老师,我1米3”,“老师,我142公分”,此时单位就不一致了,然后在问学生自己家里距离学校的距离是多少呀,有的回答3公里,有的回答7公里,此时老师就让学生思考一下,为什么都是长度,用的单位就不一样了,家里距离学校的长度单位为什么不用手指长度的单位。
这样一开始,就引起了学生的思维兴趣,在接下来的课程中学生的注意力十分集中,学习的效果也较好。
(二) 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是实现创新意识培养的第一步。因为学生只有在自主学习、自主思考的前提下,才会发现学习或生活中需要创新的方面,才会思考创新的方法以及如何去创新。在小学数学的教学中老师首先要建立健康、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虽然小学生的年龄较小,但是教师要尊重学生的想法、尊重他们的人格。在教学的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老师不要什么东西都给学生分析得十分透彻,什么问题都给他们解决,而是要做好引导学生学习的任务,唤起他们的成功欲望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三) 开展“创新小课堂”
爱玩是小学生的天性,老师可以利用学生这一特点,举办“创新小课堂”,“我是科学家”或是“灵感实验室”等活动,老师可以给学生提出一些没有固定答案的题目,或是有多种解决方法的问题。例如,一个小船可以承载120kg的重量,小朋友们要过河,有40kg,30kg和20kg 3种体重的一些小朋友,有几种过河的方法;让学生“拿起笔来算一算,活动大脑想一想”,例如,还可以让学生将小朋友和爸爸跑圈,中间会相遇几次,和表盘的分针、时针重合问题有什么联系。这样不仅学生会喜欢上这一门课,还能够让他们越来越喜欢动脑筋来自己解决问题。
总之,老师和家长都要意识到创新意识的培养对小学生的学习和今后发展的积极影响。老师在小学数学的课堂上要注重学生思维的发散,让学生在学习的同时,逐步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老师要敢于突破传统的教学,不断地更新和调整自己的授课方式和授课内容,来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锻炼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针对小学生的学习特点和年龄特点,在教学的时候注重联系实际,有效导入有针对性地实施教学,让学生自己学会不断总结、不断探索和不断创新的意识。
参考文献:
[1]苏秋香.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J].学周刊,2016(08):141.
[2]米靖.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原则与策略[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5,12(12):220.
[3]唐丽娟.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创新意识培养[J].电子制作,2014(22):141.
[4]唐敏.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J].教育教学论坛,2014(05):218-219.
作者简介:古娜,河北省唐山市,唐山市丰润区白官屯镇冉各庄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