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幼儿园数学学习环境的创设和利用
2018-06-29章淑凤
摘要:在幼儿的学习过程中,很多幼儿都因为受到挫折,自信心受到打击,导致无法认真学习,大大降低学习效率。老师可以通过引导幼儿,让幼儿用正确的方法,体验到成功的滋味,帮助幼儿树立自信心,这对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很重要的一步。因为幼儿的内心其实存在着一种渴望成功的愿望,一旦达成,学习效率就会大大提高。当幼儿正确回答问题时,老师就要及时表扬。虽然前面说不能过度廉价地表扬,但是适当适时的表扬还是很有必要的,有助于树立幼儿的自信心,提高课堂效率。因此,本文通过对幼儿园数学学习环境的构建,提出创设及利用内容,并结合学习环境的创设进行思考,提出未来教学的见解,并提出对应的建议。
关键词:幼儿园;数学;学习环境
一、 幼儿园数学学习环境的创设
(一) 墙面环境的创设内容:在幼儿园里,墙面的数学知识内容需被赋予上去,墙面创设内容包括数学知识展示、数学知识赏识栏、心理健康类环境。对于幼儿园数学学习中,除了基本数字认识外,主题墙面内容需对主题墙进行拓展学习。墙面环境还可加上有关数学的小故事。
(二) 区角环境的创设内容:在幼儿园里,区角环境需围绕数学园区展开,区角环境属于园区构建,主要是为数学课堂提供讨论场所及空间,用以数学教学的预习及复习。根据幼儿园三个班次幼儿的学习特点及内容,区角布置需围绕各种活动区开展。其中,游戏区角是对数学学习环境整合的一种方式,游戏区可以激发幼儿对区角环境的进一步学习。
二、 幼儿园数学学习环境的利用
(一) 及时训练强化幼儿的基础:有句话说得好:基础不牢,地动山摇。让幼儿掌握数学中的基础知识,把基本功打扎实,是幼儿数学教学的重中之重。只有这样,幼儿在解决问题的时候,才能应对自如。例如在讲授“认数字”这一知识点的时候,要让幼儿弄清楚“认数字的基本形状”,数字的特殊性。这样在遇到问题时才能心中有数,原本的难题也能迎刃而解。遗忘是人的本性,随着时间的推移,幼儿会慢慢地忘记所学的知识,尤其是新学的知识。因此,为了让幼儿能够把知识保存更长时间,教师应该在讲授完新知识之后,及时帮助幼儿进行巩固训练。所谓“温故而知新”,及时有效地复习所学的知识,不但能巩固旧知,说不定还有新的收获。
(二) 由旧入新,帮助幼儿接受:幼儿数学具有较强的逻辑性和系统性。每一个章节的知识可以说都有或多或少的联系,在旧知识点里蕴藏着新的知识点,而新的知识则是由旧的知识不断发展和深入而生成的。基于认知心理学考虑,幼儿总是喜欢在已有的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新的知识。因此在幼儿数学课堂的教学中,教师应该将幼儿学过的旧的知识和将要学的新的知识结合起来,从旧的知识点出发,不断引导幼儿从旧的知识中找到一个自己所熟知的或相对容易理解的知识点,帮助幼儿顺利实现从旧知识点到新知识点的转移。这样一来,幼儿会或多或少会有自己的理解,也有利于记忆,不易遗忘。
例如,在教幼儿解“简单加法”时,老师教授的重点是采用“加法原则”,简单加法的解法是旧的知识点,所使用的“加法原则”是新的知识点,这样完成了由旧到新的变化,有利于幼儿对于新知识的消化吸收。因此,在教授“加法原则”之前,教师应该先带幼儿温习回顾旧知识点,也就是“简单加法”的解法。这样,幼儿就能很快地完成旧知识点到新知识点的转变,然后幼儿就能顺利掌握“加法原则”,进而幼儿就学会了简单加法的解法。
(三) 明确数学教学目标,突出重点,化解难点:要想把教学任务在这有限的一节课的时间里出色地完成,必须要有个明确的教学目标,明确每堂课的重点和难点。只有对教材有了充分的了解,我们才能在有限的一节课的时间内,将数学教学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目标是一堂数学课的灵魂所在,没有教学目标的课堂就像是一群没有首领的羊,乱冲乱撞。
教学目标在教学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是教学过程中的“指南针”。因此,在上课时,要围绕着教学目标进行。每一堂数学课都是围绕着某个重点或者难点展开的,为了让幼儿明确这堂课的重难点,也方便幼儿去观察和学习,教师可以在上课开始时,将这节课的重难点简短地写出来,从而让幼儿重视这些内容。整堂数学课最重要的部分,就是讲授这节课的重难点。教师要选择合适的教学方式,如直观教具,让幼儿把这节课所学的知识点在脑中留下深刻的印象。
(四) 深入钻研教材,优化课堂提问:在数学课堂里,教材是学习的基础,幼儿教学的初始内容基本都是以教材开始传输,通过教材进一步拓宽幼儿的数学思维,让幼儿积极主动地去思考问题。在教学活动中,让幼儿带着疑问去学习,再经过教师的一系列讲解,使幼儿能够深入领会教材内容,既能让幼儿接受知识,又能让幼儿有深刻的印象;使幼儿在认识上有量和质的提升。
因此,教师在教材应用上,需要对学生进一步传导学习思维。在数学课堂里,教师的课堂提问是很有用的,教师是教学推动器,教师给幼儿带来的数学知识可通过答疑的方式进行,如复习三角形的稳定性时,教师可通过这类问题进行提问:“为什么房屋的金字架不造成其他形状,而一定要造成三角形呢?”在提出问题后,幼儿可在课堂中对老师所提问题进行回答。在教材的引导下,教师在数学课堂上给幼儿编织出一张完整的知识网络,使幼儿能够通过一个知识点了解到一类知识点真正地做到举一反三,从而提高幼儿数学课堂的教学效率。
(五) 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辅助教学,提高教學效益:虽说传统的教育技术很重要,是不可替代的,如果教师一直以一种旧的方式来实施教学,则会给幼儿数学学习造成困难。而现代教育技术能调动数学学习能力的提升,让现代教育技术能够很好地帮助幼儿学习数学,从而改善幼儿的学习方式,使幼儿能够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探索数学活动中去。但也并不能因此而完全丢弃传统教育技术,如板书等。传统教育技术能延续至今,一定有它的独到之处,现代教育技术仅仅是用来辅助教学,不能完全依赖。因此,教师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恰当地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使幼儿的学习领域不止局限于书本,而放宽到整个互联网。
三、 幼儿数学课堂未来发展方向
现在老师把幼儿数学知识的传授当作教育的唯一的目的,这是一个很大的误区。作为老师,自己掌握的数学知识恨不得全部都传授给幼儿;作为幼儿,也恨不得把老师所有的数学知识都存到一张芯片中,然后装在自己的脑子里。至于这些知识对幼儿是否有帮助,能否真正地帮助幼儿提高学习能力,老师并不会管。
我觉得,教育不仅需要知识教导,还需要对实践能力进行反馈。对于知识传授来说,以崇高目标为主的学习目标是很有效的。教育不应该仅仅是一个“往杯子里注水”的过程,而应该是一个“往杯子里不断注水,杯子里不断换新水”的过程。不能让幼儿过于追求知识,而失去了对于数学知识探索的欲望,这样,就会让幼儿失去他原有的灵性。数学原本是一门理科,但是现代教育却让它变成了一门“文科”,让它变为一门死记硬背、机械学习的学科,在数学学习中,甚至要考察幼儿的背诵能力,不免让人感叹。
难道我们的数学教育就是为了让幼儿记住老师所教的一切吗?难道所有的数学知识都是不可改变的吗?其实在教学过程中还有一个东西,那就是质疑,它远比记忆来的重要。未来幼儿要学会质疑、敢于质疑,这是一种难能可贵的精神,只有你质疑了,就说明你在认真地思考,对于一味地接受,并不是我们所支持的。
(一) 通过先进的教学技术,营造良好的幼儿数学学习氛围:营造一个良好的幼儿数学学习氛围,是提升数学学习兴趣的有效途径。想要为幼儿营造一个好的数学学习氛围,首先要抓住幼儿的心理特点。幼儿还是喜欢生动有趣的课堂,所以教师在上课时可以适当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如幻灯片,以此来提升幼儿学习的积极性。其次,教师要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不能把书上的知识一口气全部讲完而没有一点侧重点,一口气吃不成个胖子,这样反而会让幼儿觉得学习没有方向,而造成一个较差的数学学习氛围。教师能够在幻灯片上把侧重点用显眼的颜色标记出来,幼儿便能够很清楚地知道这节课要学什么,有目的地去学,必能事半功倍。只要能恰当地运用现在先进的教学技术,一定能为幼儿营造一个良好的数学学习氛围。
(二) 培养幼儿的自主学习思维:大家都知道数学是一门逻辑性强的学科,只有把基础打牢了,才能更好地进行后续学习。这个时候老师就会发现班上孩子的数学功底参差不齐,因此老师要把幼儿的实际情况都考虑到并选择一种相对完美的教学方式,而且对于一些情况比较特别的幼儿(基础特别差的)可以多关注。这也是遵从了新课标要求的从幼儿实际出发进行教学,不仅能满足幼儿的学习需求,还能提高数学课堂的教学效率。那么教学方式该如何选择呢?当然要在关注幼儿实际情况的基礎上选择与时俱进的教学方式。这样可以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并让幼儿对数学课堂产生浓厚的兴趣,让幼儿感觉学习数学不是一件枯燥无味的事情,不是老师强加于他们的一种学习行为从而培养他们想要学习数学的独立意识,这是提高数学课堂效率的关键!比如在讲“因式分解”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向幼儿展示因式分解的基本习题案例,然后让幼儿独立地进行相关的因式分解问题的解决,以此培养幼儿的独立数学思维。
参考文献:
[1]甄丽娜.如何有效组织幼儿园教学活动的结束环节[J].教育导刊(下半月),2011(11).
[2]李丹.幼儿园数学教学活动过程中的集体小结[J].幼儿教育,2011(28).
[3]金惠娣.有效开展语言教学活动之简策[J].新课程研究(下旬刊),2011(04).
作者简介:章淑凤,福建省三明市,大田县均溪中心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