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有效教学促进教学相长
2018-06-29徐珠凤
摘要:有效教学是指为了学生发展,实现预设的教学结果的有效教学活动。本人对如何在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中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提高教学效率和学生素质作了教学探究。结合笔者三年来的教学实践,从有效教学的衡量维度、实施环节、教学反思三个方面,探讨高中地理教学有效性,旨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能不断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高中地理;有效教学;衡量维度;实施环节;教学反思
在高中新课程背景下,教师追求有效教学是新课程最终能够成功落实的重要保证之一。为了避免“穿新鞋走老路”,笔者学习了韩立福老师著作《新课程有效课堂教学行动策略》等理论,教学实践中对有效教学作了初步探究。
一、 高中地理有效教学衡量的“三维度”
有效教学指教师遵循教学活动的客观规律,以追求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发展为目标,实现预设的教学结果的有效教学活动。可从教学的效果度、效率度和效益度三个维度层面来理解:
教学的有效性包括如下三重意蕴:
1. 效果度——指对教学活动结果与预期教学目标的达成度。
2. 效率度——有效教学时间占实际教学时间的比值。
3. 效益度——指教学目标与特定社会和个人的教育需求吻合度。
教学的有效性,既要从目标维度加以考量,也要从过度维度加以落实。学生成长,教师发展,师生教学相长是教学的最大效益。效果、效率、效益三者联系在一起,有效教学衡量的三维度,是统一教学全过程之中,它是一个整体。
二、 高中地理有效教学实施的“三环节”
1. 教学设计——过程化和校本化:教学设计包括三个层面:第一层面是在教学对象上进行“教”与“学”的设计;二是教学内容的设计;三是课前准备、课中呈现、课后拓展等教学过程的设计。
[实践1]——天气系统的教学:笔者根据本课的课标要求、学生学情,围绕本节教学主题,设计了三个环节,分别是(课前准备)第一环节:七嘴八舌话天气;(课中呈现)第二环节:风云变幻探奥秘;(课后拓展)第三环节:学以致用析天气。在教学中将引导学生借助“已有发展区”寻找“最近发展区”,每个探究环节设置层层递进的“问题链”,巧设情景,巧搭支架、激发学生求知欲和探究欲,在课堂教学中将运用示意图、景观图、动态图将内容化繁为简,化静为动,从而达到化难为易。
2. 课堂教学——预设性和生成性:教学中要有预设,更要生成,预设与生成是辩证统一的。真实的课堂会出现预设之外的新情境,这就要求课堂教学应在真实的教学情境中动态生成。
[实践2]——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的教学:学生几乎都有外出旅行的经历,估计学生通过情景建构、自主思考,合作探究,预计能得出地理环境的基本特点之一,因此本节课将围绕教材主干知识,预设通过“照片连连看”“探索新规律”“冲关我最棒”三个学生喜闻乐见的环节,有梯度地探究问题,通过自身的旅游体验,案例的解读,为知识建构提供良好的环境和支撑,引导学生进行思维探究,达到思维训练的深度和广度,构建动态生成的课堂教学。但真实的课堂中出现了预设之外的新情境之一:教学过程中发现学生对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的概念混淆,在此情景下调整预设教学环节,通过实例教学让学生深刻理解两个概念的含义;新情境之二:学生对世界气候类型分布一般规律记忆不到位,在此情景下调整预设教学环节,立即调用世界气候类型分布图引导学生加强记忆。
3. 作业设计——多样化和个性化:作业是教学过程的重要环节,是课堂教学效果的主要反馈渠道,是提高教学有效性的必要手段。做作业过程是学生的知识、能力、情感、智慧生成和体现过程。因此个人体会是教师要精心设计作业,提高地理作业的有效性,使作业真正成为课堂教学的延伸。笔者尝试在设计作业时尽可能达到多样化和个性化。
[实践3]——大气环境保护:高一地理研究性学习——“大气环境保护”一课是在综合前面所学知识的基础上,根据学习目标,课后自主选择探究主题,组成学习小组,访问相关网站,研究本组的课题。研究“酸雨”的同学课后收集材料内容包括“酸雨的形成”“酸雨的分布”“酸雨的危害”“酸雨的防治”等图文资料,与同学们进行相互交流;以“我们的疑问”“我们的调查”“我们的分析”“我们应该怎么办”为线,展示了本组的研究结果,整个过程体现作业多样化和个性化,也培养了学生团结协作、主动创新的精神。
三、 高中地理有效教学实践的“三反思”
是否达到有效教学是教师必须追求的教学目标,因此在教学中需要老师自觉反思:教学有效吗?有没有比我更有效的教学?没有反思性教学就没有有效教学。
修炼一:专业阅读——优秀教师的成长奠基:作为一名现代的教师,不读书又怎么能去“教书”呢?韩立福老师著作《新课程有效课堂教学行动策略》、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坎贝尔《多元智慧教学策略——发现每个孩子的天赋》、马克思·范梅南《教学机智——教育智慧的意蕴》等这些优秀的经典,期待着我们的翻启,用教学理论指导我们的教学实践,让我们一路前行。
修炼二:说课、听课、评课——教学技能锤炼“三步曲”:通過说课、听课、评课能不断提升自身教学技能,取长补短,古人云:“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衰,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所以听课、评课,不亚于一面明镜,使个体知得失,进而知过而改之,要学会吸取他人的良好建议,使课堂教学过程得到最优化。
修炼三:教师合作——提高有效教学的全新工作方式:教师工作是一项很有创造性和独立性的工作,在教学工作中需要广泛交流合作,集思广益,群策群力,各自优势互补,青年教师信息技术运用能力强,有创新精神,老教师教学经验丰富,通过学校青蓝工程,师徒合作,互帮互学,共同进步,提高有效教学。
参考文献:
[1]韩立福.新课程有效课堂教学行动策略.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2]周宏.信息素养的培养与发展.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
[3]郑明进.地理课堂教学中的几种活动设计.当代教育研究.
[4]李虹.中学地理教学改革呼唤教师间的合作.浙江省嘉兴一中.
作者简介:徐珠凤,福建省南平市,浦城一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