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玉米病虫害综合防治建议

2018-06-29关秀丽

农民致富之友 2018年12期
关键词:心叶叶鞘玉米螟

关秀丽

1 玉米粗缩病

1.1 症状识别

玉米粗缩病是一种由蝽象传播引起的玉米病毒病,苗期受害,5~6叶时症状表现为病株矮化、生长迟缓、大叶片浓绿浅绿相间,且扭曲,心叶白绿,不能伸展开,甚至腐烂而死。节间缩短粗肿,分蘖簇生,多数植株不能抽穗结实,抽雄后雄穗轴明显短缩,雄花发育不良,果穗小,玉米饱粒小,甚至没有饱粒。玉米粗缩病是玉米生产上威胁很大的病毒性病害,一旦发生,防治不及时,就会严重减产,玉米粗缩病自2005年以来危害势头上升,严重阻碍了玉米生产。

1.2 防治建议

目前生产上尚无十分有效的农药可以大面积推广应用。根据玉米粗缩病的传播特点,可采取以下防治措施:一是选用耐病性较强的品种。目前生产应用中没有免疫性品种,所有玉米品种都发病。对玉米粗缩病耐病性较好的品种有绥玉七号、海玉六号。二是适时早播。玉米安全播种期以内,播种越早,苗龄越大,发病越轻;反之,病害越重。根据蝽象发生规律,玉米播种在4月28日以前,可使玉米病敏感期与蝽象传毒期错开,大幅度降低玉米粗缩病的发病率。三是及时中耕除草,彻底拔除病株。适时中耕,铲除玉米田间、地边杂草,恶化蝽象生存环境,降低蝽象数量。及时拔除病株并深埋。四是及时施药、科学防治。大部分农户对玉米粗缩病知之甚少,麻痹思想严重,不防治或很少防治,即使防治,也是在6月中旬才施药,已错过防治的有利时期。在6月初蝽象成虫出现时用20%高氯氟乳油300mL/hm2+20%病毒A粉剂700g/hm2,或48%毒死蜱乳油300mL/hm2+病毒必克450g/hm2,对水350kg常规喷雾,隔3d再喷1次,防治蝽象,钝化病毒,兼治玉米螟。

2 玉米纹枯病

2.1 症状识别

玉米纹枯病主要危害玉米叶鞘、叶片、茎秆和果穗,最初多由基部叶鞘发病,从下而上逐步扩展,典型症状为在叶片、叶鞘或苞叶上形成不规则的云纹状病斑,边缘呈深褐色,病斑逐渐扩大,包围叶片和叶鞘直至干枯。茎秆受害后期组织松软解体,植株极易倒伏,而果穗受害时常造成腐烂,使果穗秃顶,粒重下降,影响玉米品质和产量。环境湿度大时,病斑上可见白色菌丝体,病部组织内或叶鞘与茎秆间常产生褐色不规则的颗粒状菌核,菌核成熟后极易掉落至田间,越冬后成为翌年初侵染源。

2.2 防治建议

实践证明,播期越早,玉米纹枯病发病越早,病情越严重,产量损失越大。因此,应适当晚播,尽可能避免病害的发生高峰期与雨季相遇。清除遗留在田间的病株,并深翻土地,将带有菌核和病残株的表土层翻压在活土以下,以消灭越冬菌源,减少初侵染源;在玉米心叶期和心叶末期及时剥除病叶鞘及叶片,减少再侵染源。实行间作、轮作,避免连作重茬;合理施肥,基肥为主,种肥、追肥为辅,有机肥为主,化肥为辅,适当增施钾肥;合理密植,防除杂草,开沟排水,改善田间环境。防治玉米纹枯病较好的化学药剂有井冈霉素、禾枯灵、甲托、多菌灵、宝穗、粉锈宁、退菌特、拌种双等,其中以井冈霉素的防治效果最好。另外,用0.4%的消病健苗粉对玉米种子进行拌种处理,播后80 d防效达81.8%,且具有增产的效果。在防治时期方面,井冈霉素防治该病的适期应掌握在病害进入盛发期前,受害叶鞘位不超过第8叶叶鞘时。在施药方法上,在发病初期,用5%井冈霉素可湿性粉剂3kg/hm2拌入过筛灭菌细土300 kg/hm2,点入玉米喇叭口内,此法防效高,且药效持续时间长。因生物防治具有高效、相对安全的特点,特别是对于其他措施难以解决的土传病害更具有突出优势。吴大椿等研究发现,绿色木霉对玉米纹枯病病菌具有拮抗作用,对其菌丝的抑制率为74%。此外,美国生产的BG-2生物农药对玉米纹枯病的发生也有较好的防治作用。

3 玉米螟

3.1 症状识别

玉米螟俗称钻心虫,是玉米作物的重要蛀食性害虫,也是本地区玉米作物的常发性虫害,玉米螟1年发生2代,以幼虫为害玉米的叶、花、茎秆、果穗、果柄。我国玉米螟有2种,即亚洲玉米螟和欧洲玉米螟,北安地区以亚洲玉米螟为优势。1代幼虫仅危害心叶,造成“花叶”,其后在玉米打苞时钻入雄穗中取食,雄穗扬花时部分4~5龄幼虫钻蛀穗柄或雌穗着生节及附近茎秆内蛀食并造成折断。做好心叶末期的防治,对减轻螟虫危害十分重要。2代螟卵和幼虫盛期在抽丝期前后,到4~5龄时又可蛀入雌穗穗柄、穗轴及着生节附近茎秆内为害,受害玉米营养及水分输导受阻,长势衰弱、茎秆易折、雌穗发育不良,影响结实率,降低千粒重和籽粒品质,造成减产减收。

3.2 防治建议

首先处理好越冬寄主秸秆、根茬、穗轴等,特别要在春季越冬虫羽化前处理完毕。采取烧、铡、沤、药封切口等方法,壓低虫源基数,这是减轻玉米螟发生最有效的方法。在玉米心叶末期、玉米螟咬食未展开心叶,造成“花叶”状,当花叶株率达10%时进行普治。心叶中期花叶率超过20%或玉米累计有卵30块/百株以上时,还需防治1次。可用48%毒死蜱乳油2000倍液,或5%抑太保乳油4000倍液加叶面肥喷雾防治。玉米田累计有卵5块/百株以上时即需防治。药剂可用颗粒剂,或用50%久效磷或辛硫磷乳油500mL加适量水与25kg过筛(25~60目)的煤渣或沙石颗粒拌匀,或用玉米螟防治专用颗粒剂,在玉米心叶末期即大喇叭口期丢撒在玉米心叶丛内。赤眼蜂是玉米螟卵期的主要天敌。人工大量饲养赤眼蜂释放田间,将玉米螟消灭在为害之前,是防治玉米螟事半功倍的有效措施。在玉米螟产卵始期至产卵盛末期,当田间玉米卵量达到1~3块/百株时即为放蜂的最佳时期。放蜂点40~75个/hm2,第1次放蜂10.5~12.0万头/hm2,隔5~7d再放第2次,放蜂18~19万头/hm2,总放蜂量30万头/hm2。利用Bt乳剂,用每1g含100个以上孢子的Bt乳剂3000mL/hm2,配成颗粒剂撒施或药剂混合喷雾。利用白僵菌封垛,1m3秸秆垛用菌粉(1g含孢子500~1000亿个)100g,在玉米螟化蛹前喷在垛上。

(作者单位:151500黑龙江省兰西县种子管理站)

猜你喜欢

心叶叶鞘玉米螟
基于玉米DH系分离群体叶鞘、花丝、花药与穗轴颜色性状的遗传分析
“一带一路”上的国花文化——捷克·心叶椴
二代玉米螟防治方法
二代玉米螟发生趋势预报
分期播种对西藏甘蓝型油菜心叶出叶速度的影响研究
结束铅华归少作,屏除丝竹入中年——读《竹太空心叶自愁:近体诗词习作习得录》有感
三氯异氰尿酸对香蕉叶鞘腐烂病的抑制效果
临河地区玉米螟的发生与综合防治措施
浅谈赤眼蜂防治玉米螟的意义及发展前景
凤栖梧·植保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