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篮球后备人才培养的制约因素
2018-06-29张军强
张军强
摘 要:篮球后备人才的培养是篮球项目实现快速发展的重要条件,必须得到足够的重视。学校要结合篮球特长生的情况加以区别对待,培养篮球后备人才。本文从篮球后备人才培养体制现状出发,客观分析了篮球后备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希望能为学校篮球特长生的培养以及篮球后备人才的培养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篮球;特长生;后备人才;校园培养;制约因素
一、现有的篮球后备人才培养体系
我国篮球竞技后备人才的培养模式一直是“基层体校—业余体校—省(市)专业队”的人才培养模式,即“三级网络培养”模式。
二、制约因素
1.篮球教练员的制约分析
对于一个篮球训练队来说,教练员非常关键,他们的眼界、受教育水平以及实际比赛的经验、对营养学的深刻理解、对于运动后体能恢复的掌握、对篮球队员的心理引导等都是十分必要的。篮球教练员对篮球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对实际篮球比赛时队员的心理状况、战术的灵活指导等,都直接影响着篮球队员的成长,影响着学校篮球队伍的发展与壮大,更影响着篮球爱好者参与篮球项目的积极性,因此篮球教练员在篮球教学和篮球队的日常训练中起着直接的主导作用。运动选材的好坏、训练质量的高低、篮球队员的管理情况与教练员有着直接的关联,深刻影响着青少年篮球运动的发展。
2.学校训练与学习的制约分析
(1)以文化课学习为主的中学生群体
对于一名在校的中学生来说,文化课的学习是他们在校的主要任务,为了能够顺利进入高一级的学校进行学习,他们必须把大量的时间都投入到文化课的学习中去,因此业余锻炼的时间比较少,参与篮球项目的活动时间更少。学生在家庭观念、社会环境以及学校氛围的影响下,会自觉地减少参与篮球运动的时间。许多热爱体育运动、热衷篮球项目的学生不得不远离篮球场,成为内心热爱篮球运动却很少参与篮球运动的“君子式篮球爱好者”。
(2)以训练为主的中学生群体
青少年篮球后备人才培养普遍采用边读书边训练的形式,以便使青少年运动员的身心得到均衡发展。但是在升学选拔考试中,青少年篮球人才的文化课成绩只比统招分数线降低50分,有的甚至和文化课学生同一分数线,这严重影响了参与训练学生的自信心和积极性。而在有比赛的时间,为了在比赛中取得比较好的成绩,教练员只能占用运动员的学习时间,造成运动员文化学习的短期中断,这一现实矛盾既影响了篮球后备人才对于文化课的学习,又影响了他们的正常训练。短期内的大强度集中训练也不利于青少年运动员的心智能力的发展。而现代篮球运动的发展局势恰恰特别强调运动员对于篮球技战术的高度理解,这就需要教练员充分开发学生的智力。因此,目前学校篮球运动发展的局势是培养优秀篮球后备人才需要体育部门和教育部门的共同配合。
3.社会风气问题
在篮球比赛特别是底层举办的大型比赛中,普遍存在着邀请外援的情况,而且请到的运动员级别高出实际比赛几个层次。比如举办一场全县初中学生篮球赛,有的学校会请高中校队乃至大学篮球专业学生,这种现象严重影响了学校对于篮球运动员的训练。一个初中篮球队,不管如何扎實训练,也不管请谁做教练,要打赢高校的专业篮球队,几乎是不可能的,这种现实不仅严重影响了比赛的公平性,也直接影响了学校领导及篮球特长生开展篮球训练的积极性。
4.资金短缺
篮球运动是一项消费比较高的运动,学校的资金又是固定的,能够分配到篮球项目的经费不多,学校对于篮球项目的花费主要依赖政府拨款或社会赞助,这种现状使得篮球特长生的营养补给难以满足他们生长发育和运动训练的需要,对于他们的身体机能进行监控更是一块盲区,不利于运动强度的掌握和运动疲劳的恢复。
5.退役对于篮球特长生心理的影响
篮球运动员对于社会热门专业的知识掌握比较差,他们在面临社会就业时会有很大的困难。运动员在退役后,没有一套相适应的就业机制,就业安置缺少保障,这一现象对青少年篮球特长生的心理产生了严重的压力。
参考文献:
[1] 孙民治.篮球纵横[M].北京: 人民体育出版社,1996.
[2]何斌.我国篮球后备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与发展对策[J].四川体育科学,200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