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延展与解蔽—基于时空体验的景观与建筑的内外交互

2018-06-29魏方

风景园林 2018年3期
关键词:观者时空界面

魏方

1 建筑与景观的交接关系

加雷斯·多尔蒂(Gareth Doherty)以及查尔斯·瓦尔德海姆(Charles Waldheim)曾提出,在当代景观理论研究中,“当景观在后现代时代被作为一种文化概念时,它的形式多样(Multiform)与其他同源的领域却被关注得越来越少”[1]。盖瑞特·埃克博(Garrett Eckobo)在《景观是建筑吗?》(Is Landscape Architecture?)一文中提到“建筑与景观必须被景观结合起来,它们之间的互动较少地被注意与研究,两方面经常会被区分对待,而空间塑造的潜力其实蕴含在景观与建筑的关系当中”[2]。目前,针对其内外交互关系的研究并不深入,相似研究包括了以下方面:1)灰空间与过渡空间:阿尔多·凡·艾克(AIdo Van Eyck)认为建筑要兼顾内外空间的创造;黑川纪章认为灰空间减轻了空间分离造成的情感疏远,要“创造第3种状态,2种不相容的事物和平共处,而又不减其特质”[3];2)复合的公共空间:比如“中庭、室内步行街、边庭、屋顶平台”[4];3)复合界面:分布于建筑外围有一定空间跨度的界面与过渡空间等。

与柯布西耶所提出的“外部表现内部”、建筑形式为“包裹体块的表皮”[5]不同,文丘里在《建筑的复杂性与矛盾性》[6]中强调了处理内外之间的空间作为化解内外矛盾的方法,将其围合方式标为“Poché”。伯纳德·霍伊斯里(Bernhard Hoesli)在“作为设计手段的透明形式组织”[7]中再次提到Poché,认为它是关节及“图”的枢纽部分。很多中国学者曾关注其作为对建筑内外不一致性的物质体现,以及它所提供的“体验的品质—围合感”[8]。李静波、戴志中曾使用“厚性”[9]来表达这种内外之间的残余空间特性。而“厚性”的中文含义反映了空间交界处可体验信息的厚度,即将“容器”的含义转译成为“容量”的含义。笔者引申这个概念,基于时空建构与体验进行更深入的研究。建筑与景观的交接“厚性”是内外交互中“阈”(Threshold)的信息承载量,如体验式景观的研究语汇中的“中心、方向、阈限、廊道、片段”等表述体验定位的相关术语,“阈限”更多指代具有突变性质与矛盾交接之处[10]。研究重点围绕“阈”的信息承载量与多样性展开,论述不同内外交互方式如何带来不同时空关系与体验过程。

2 2种基本的时空体验方式及其建构

约翰·O·西蒙兹(John O. Simonds)曾提出,设计是对体验的创造。从时空体验的角度来说,观者通过身体与视觉运动阅读空间,从而产生共情。在景观与建筑的内外交互中产生的体验与感知,其根本源于错综的时空关系及观者与物质空间要素的互动与连接状态。通过消解边界、解除刻板的时间感,观者可以体会时空的凝固或流动。贝克莱、康德、柏格森的唯心时空观,均是对绝对时间的反叛,麦克卢汉(Marshall McLuhan)从传播学提出的“媒介是人体的延伸”、哈维的“时空压缩”等都是在心理时空观上形成的论述[11]。基于时空体验的空间建构方式,就是承认主体意识在空间形成过程的参与作用。“体验式景观并非固定部分连接而成的集合,而是先后经历体验的不断变化的空间总和”[10]。

基于心理时空观相关的概念,试提出2种在内外交互中形成的基本时空模式:时空拉伸与时空压缩(图1)。时空拉伸过程中,由于空间组织环环相扣、分隔沟通,观者在空间中形成动态叠加式的感知过程与内心体验时间的延展,因此具有“可推导性”;在时空压缩的状态中,由于界面材料与建构方式的解蔽,观者可以瞬时产生整体的交叠印象,因此具有“瞬时生成性”。时空压缩形成的并置型认知界面,还会引发观者不断的完型思考过程。通过扩增建筑与景观的交接“厚性”,可以丰富观者“观”和“想”的过程。

2.1 时空拉伸:延展

希格弗莱德·吉迪恩(Siegfried Giedion)在《时间·空间·建筑》一书中提到现代艺术可以使人获得新的空间感受,包括内外空间的贯通以及空间的运动感[12]。受现代艺术影响,现代建筑打破了古典建筑空间的中心性与封闭性,体现人与空间的动态关系,例如密斯的“流动空间”、赖特的“持续运动的空间”与柯布西耶的“坡道空间”。莫霍利·纳吉(Moholy Nagy)在《新视野》一书中论述了体量与空间的区别,认为现代主义空间模型中体量被瓦解,外表皮的敞开使空间成为内外贯通的连续体。20世纪30年代,哈佛运动引起了景观领域的认知转变,詹姆斯·罗斯(James Rose)反对鲍扎(Beaux-Arts)的轴线体系,认为人们观察世界的方式已经发生改变。他在设计作品中展现了连续性的、运动的、诱导性的、随着运动的变化而形成的流线[13]。“现代主义运动时期,经过了从围合到内外连续,再到空间是身体的延展的认知转变”[14]。同样,在中国的特定文化背景下,古典园林中建筑与园林先天具有极高的统一性,建筑与园林相互融合,具有丰富的空间层次与空间深度、微妙的分隔与连通关系。在市井有限的空间中,由于空间的连续与渗透,使其作为身体的延展,增加了观者体验的过程,扩展了感受的范围。

研究相关案例,可以得到包括但不限于如下几种实现内外交互中时空拉伸的建构手法。1)利用空间要素的穿插组合方式形成流动空间:如日本东京都现代美术馆,其半围合的现代庭院通过水、石、步道等要素来丰富建筑与外部自然空间交界处的信息量,利用中庭、柱廊、架空、退台等组织增加了缓冲空间与空间层次(图2-1)。相似案例还有福冈银行的开敞边庭,以及日本福冈博多水城等。2)利用景观要素进行内外关系的过渡:劳伦斯·哈普林(Lawrence Halprin)设计的西雅图高速公路公园与华盛顿州会议中心相连。建筑设计利用玻璃以及其他轻型材料,形成界面阶梯状的过渡,同时塑造屋顶绿植的空间。公园中以“城市山林”为概念设置的巨大块状混凝土体在建筑中也被引入,以共同呈现与呼应,完成外部空间元素的延伸(图2-2)。3)内外之间多层次界面的孔洞沟通或架空:藤本壮介的作品House N(图2-3)设置了3层嵌套空间,在内外之间形成交互与过渡。通过对限定3层空间的墙体进行不同程度与范围的开洞,使内外空间既联系又分离,内部空间和通道成为不确定与不均衡的存在,部分之间互相依存。正如“一个音符只有与其他音符发生关系的时候,才产生关联性之下的固有的时间”[15]。藤本壮介将建筑比作“星云状的领域”[15],是将内与外的融合实在化。同时,通过利用景观要素中的植物、流动的水体、特定材质的界面,可以进一步增加空间延展过程中的引导性与灵活性。

1 原始状态、时空拉伸、时空压缩的建筑景观交接方式示意Interface between landscape and architecture: original, extension, compression

上述分析中的空间形式在元素、材料、结构、系统的各层次分别体现对外环境的照应,促成空间发生错位式的体验,即藤本壮介所说“分离并连接”“彼此相邻又仿佛天各一方”[15]。可以认为,每一个空间单元通过与周边单元的分离和连接,扩增了内外之间的“厚性”。设计师在设计过程中通过建构相互关系,实现空间的拉伸,使观者关注当下的“自我”内在时空的延缓。穿插与交织、延展式的空间交接方式是可推导的、具有漫游性质的,其游走路径是对静态审美的消解,即“通过对外在空间节奏的游离,修复和释放人类的内在时空”[16]。

2.2 时空压缩:解蔽

与时空拉伸不同的是,时空压缩的建构方式通过引入无遮蔽和透明的状态,将环境中的各类“发生与参与”渗入、聚集到某一界面之上。莫霍利·纳吉在《运动与视知觉》一书中提到“透明性”是“克服空间和时间的限制,将无意义的单一性转为有意义的复杂性,揭示物体中未被注意的结构特征”[17]。他还曾设计玻璃体“光调节”装置,叠加了折射、反射与透射,使“像”与“物”实现了互相转化[11]。同时,影像投射与“远程在场”(telepresence)[18]的相关论述表明,当各类空间图像与信息叠合在一起时,层叠的物像通过彼此关系证明了自身的存在。“透明性”代表空间与身体正在逐渐发展出一种新的关系,使观看方式和体验方式随之变化。结合东方艺术观念来说:“东方绘画强调螺旋性与无始无终的状态,画面视点的变化在时间进程中逐步汇集、叠加,形成总的印象。[19]”“动态的捕捉即时感受的空间意识,其中不是仅有当时,还有过去甚至将来。[20]”中国长卷与全景图是主体融入的过程,是过程和各种感知的重叠和交杂”,“模糊了单向的客观时间和三维空间”[21]。观者在空间漫游行进中,对瞬间信息的偶发性、易逝性进行体会并形成连锁经验,超出预设的有序视界。

在当代设计实践当中,除了玻璃、镜面等光学介质作用外,利用不同的空间结构组织方式,也会带来不同的时空体验结果。例如,1)利用界面形成对外环境信息的透射与反射:如北斋美术馆、哥本哈根的Mirror House和日本岐阜的镜面咖啡店等(图3-1)。2)通过对有限空间的组织与视线引导,模糊内外空间的界限:其中卢瓦尔河畔肖蒙(法国)国际园林展的“由外及内”花园(Outside-in Inf i nite Garden),被定义为具有“视觉悖论”的作品。通过这座装置盒子上的窥视孔向内看,内部四面墙上的镜面在各个方向上产生无限的深度感(图3-2)。3)创造多层界面或者多元空间元素的并置交叠,创造空间中的互相映射,混合内外信息:凯瑟琳·古斯塔夫森所做的位于西雅图的麦考大厅的景观大道(The Kreielsheimer Promenade at Marion Oliver McCaw Hall)的设计中,使用具有角度的金属网组合成不同的半透明颜色区域,使得人在内外之间行进时,时间与位置变化形成不同的层叠图像(图3-3)。除了以上案例中提到的层叠图像,拼贴、复写、蒙太奇的组合方式,也有以并置的方式创造感知的叠加。

2-1 穿插组合形成流动空间Flowing space composed of elements inserted

2-2 过渡式的空间组织Transitional organization between exterior and interior

2-3 孔洞与架空界面形成内外沟通Porosities and overhead construction for interaction2 3种基于时空拉伸的建筑景观交接方式分析3 Ways of interface design based on Time-Space Extension

哈维在探讨“时空压缩”的概念时提出,“现代主义者们借助蒙太奇、拼贴技巧的手段创造出共时的效果,是将承认短暂和瞬息作为他们艺术的中心”[22]。这种批判性的视角,一度使人们反思对空间信息的一览无余在日常体验中的负面作用。但不可否认的是,密斯的全面空间、日本建筑师的超平美学(Super Flat)等,其平面化表象中三维意义的存在,使我们快速感受到世界的丰富与完整、隔阂与分离。解蔽式的时空建构,将差异性的元素汇集于一层浅空间界面之上。通过空间建构中对界面的确定、视野的引导以及对压缩维度的控制,使内外之间的交接“厚性”得到复制与扩增,瞬时丰富观者的感知内容,并且引发观者观想的持续完型过程。

3 现当代景观实践中对内外交互体验的创造

3-1 外环境信息的透射与反射Transmission and reflection of external information

3-3 多层界面交叠映射Multiple layers with superimposed reflection3 3种基于时空压缩的建筑景观交接方式分析3 Ways of interface design based on Time-Space Compression

4-1 克朗楼模型Model of Crown Hall Field

4-2 设计手稿Design sketches

4-3 克朗楼外景观Surroundings of Crown Hall Field4 克朗楼外部景观设计Design of Crown Hall Field

3-2 特殊形式的视线引导Specific sight guidance for blurring interface

从功能上来说,解蔽预示着开放与显现,延展则是转换与引导。从时空体验角度来说,2种组织方式会从不同层面给观者带来丰富的感受。早期,在建筑与景观的内外交互建构中,建筑师起着对内外关系先导性的控制作用。而近年来,景观设计的主动性逐渐呈现,通过设计上同时性的协作,创造不同体验方式与内外界面的“厚性”,其设计方法上也呈现出更多的混合性与复杂性。下文选择4个案例进行解读,其中克朗楼外环境设计展现出了完全的解蔽;长滩艺术博物馆设计展现了景观师与建筑师协作中对空间穿插与延展关系的关注;长老会教堂外部设计混合了延展与解蔽2种时空关系;MFO公园设计同样展现2种时空关系,并呈现出内外交融的极限状态。

3.1 克朗楼外部景观设计

密斯的建筑作品克朗楼(S. R. Crown Hall),使用最少的支撑结构呈现了极致的透明性。克朗楼周边绿地Crown Hall Field于2001年完成,由彼得·林赛·肖特(Peter Lindsay Schaudt)主导设计。为了与密斯的透明建筑相配合,场地设计仅使用基本的景观元素,通过创造景观与克朗楼内与外精细的比例关系与空间节奏,提供了纯粹性的观看体验场所。彼得·肖特曾阐释其设计围绕下沉的长方形草坪的塑造而展开,在草坪的一个角产生曲折的变化,配合密集的庭荫树与观花树界定了中心开敞空间(图4)。

在空间建构过程中,景观场地下凹式的处理、植物的疏密组织、开敞与围合关系的创造,使人在内外不同位置可以结合建筑界面获得完全不同的体验。通过克朗楼透明玻璃和磨砂玻璃2种材料界面,形成景观映射图像的不同变化。白天从内向外可以完全掌握外部环境的景象;从外向内可以观察到树林绿地的图像以及建筑内部情况的叠合。夜晚,从内部仍可以观察到外部环境,但由于光量差别,叠加了内部环境自身的反射;而从外至内可以清楚看到建筑“光盒”的完整情况(图5)。克朗楼本身作为现代建筑中的标志,展现出了透明和纯粹的特性,而通过精妙的景观空间建构,使观者从建筑南北两向、室内室外可以得到足够的观赏体验空间支持。由于外部环境与内部的充分渗透与叠加,景观完全融入建筑表面与内部,使观者同时获得叠加的物像感知以及流变的解蔽式时空体验,而不仅是固定信息的感知。同时,景观空间营造中的疏离度,也使压缩式的空间体验更加丰富。

3.2 加州大学(长滩)艺术博物馆及景观设计

在20世纪80年代,建筑设计师彼得·埃森曼(Peter Eisenman)与景观设计师劳瑞·欧林(Laurie Olin)合作设计了位于长滩的加州大学艺术博物馆设计项目。通过定义1849年的淘金热、1949年大学成立、未来2049年学校成立的百周年3个时间点,作为其建构空间信息的来源。设计利用标志物、农场、校园、断层线、土地分隔网格、河道、海岸线等几个信息层次,在改变尺度与旋转后,使用叠加和重组的方式进行组合。

设计本身虽然未建成,但它实现了对解构形式以及建筑内外关系的充分关注(图6)。4个主要展览空间被景观要素从体量上打破,并与一系列错层雕塑庭院相连,高架人行桥还提供了植物园北部和南部的直接联系[23]。埃森曼与欧林在设计过程中,充分打散了建筑与景观的界限,强调了每一层信息的平等关系,其成果是一个“组成综合体”(Composite Assembly)[24],因此建筑与景观的交互关系伴随设计过程先天存在。由于欧林设计将不同植物分布在场地格网的不同部分,并结合庭院、不同入口形式、桥体、水体等要素不断渗入建筑形体,因此其时空关系得到了延展。其中,交错的体块为内外关系的交融带来更多机会。不同景观结构在这里得以穿插与交错,形成持续的运动与流动,使不同景观要素在交接处呈现了丰富的信息与体验空间,从而实现时空的拉伸与延展。

3.3 威斯敏斯特长老会教堂外部环境设计

Coen + Partners所设计的威斯敏斯特长老会教堂外部环境,目的是调和教堂与外部城市环境的关系,教堂既需要一定程度地被隔离,也需要融入城市环境中。设计师选择使用不同材质的墙体进行组织,而非利用挡土墙等方式,以处理内外关系与高差关系(图7)。其中,通往教友庭院的是半透明的铜板墙体组织,而通往灵灰壁龛的通道则组合使用了铜板墙与厚重的石墙。其中半透明的双面打孔铜板墙体内墙面被均匀打了孔,外墙面则通过打孔形成与教堂花窗相呼应的图案。

5 克朗楼由外至内及由内至外观看物象的动态变化Changing outside views and inside views of Crown Hall

6-1 平面图Plan

6-2 模型Model6 加州大学(长滩)艺术博物馆及景观设计Design of University Art Museum,California State University, Long Beach

7-1 改造前Before the reconstruction

7-2 改造后After the reconstruction7 威斯敏斯特长老会教堂外部环境设计Design of Westminster Pres by Terian Church Fellowship Courtyard and Memorial Columbarium

借由半透明的墙体,设计师对内外景象进行了重组,形成内外观察的不同体验,并实现了内外空间上一定程度的解蔽。同时,新的灵灰壁龛使用了传统石材,与铜板墙体共同界定了长长的坡道,消解了高差。坡道空间通过拉伸径直通向神圣空间,使观者在进入纪念性空间前可以得到沉静和思考。对比改造前直接的进入方式,拉伸的时空体验使人在漫游过程中获得了不断累积的感知的厚度(图8)。设计中,半透明的界面,使教堂与外部城市环境处于暧昧的交叠状态,并与其相融,而通过结合其他材质的墙体,重新组织、界定了进入时的行进空间,带来了时空体验中的拉伸。延展与解蔽2种状态互相依存,在被认知与体验的过程中,放弃唯一稳定的结构状态,层叠的信息在彼此关系的不断确定中进行自我建构与转换。

3.4 MFO公园设计

8 威斯敏斯特长老会教堂外部环境设计中的墙体组织Fence design of Westminster Pres by Terian Church Fellowship Courtyard and Memorial Columbarium

9 MFO 公园设计中金属构架与植物的混合Interweaving of the Steel-Framed Construction and Plants in MFO Park

位于苏黎世北部Oerlikon的MFO 公园曾是工业用地。2002年,设计师将其建设成为一个由金属构架支撑的充分结合植物景观的立体公园,象征了原有工厂的轮廓①。在社区空间中,高18m、长100m的钢构架通过4层空间的组合可容纳多种社区居民活动。在结构框架上,多种藤本植物将结构包裹,通过绿篱的穿插与藤本植物的攀爬设计,重构了感受界面,引导了游走路径,并带来季节性的变化。

在设计之初,通透的钢架与镂空的钢板使内外呈现出透明、解蔽的状态,而随着植物生长,钢索与钢架上茂盛的攀援植物引导串联了不同的空间形式,形成了内外绿墙延展的结构体系。设计中空间结构的开放性,使内与外的边界逐渐消失,模糊了观者“内”“外”的感受(图9)。同时,设计中时空关系不仅体现在横向层次,还充分扩展到了垂直层面。第二、三层的步行道、出挑的悬臂式钢架露台、休息空间与座椅、可以滑动的索桥等,利用伸展、错落、穿插的组织方式,共同营造了空间的不确定状态。流动的绿色隧道和漂浮的停留平台支持了体验的延展性,人们在其中循阶穿行、步移景异,可以在不同空间层次感受到各种不可预见的空间单元,使内在时空得到拉伸。设计通过对自由的界面形式与状态进行组合和改变,实现了压缩与拉伸的混合,观者的体验由此变得更为复杂并持续变化。

4 内外交互的时空建构方法启示

为了更为合理地营造空间,使观者获得丰富多样的时空体验,“厚性”的扩增是内外交互空间中重要的建构目标之一。通过研究,对基于延展与解蔽的基本建构方法与混合使用等方面有以下3种分类解读和总结。

1)时空拉伸使边界充分模糊与流动,向观者提供自省与感悟的空间。其设计方式包括:使用流动空间中半界定的分隔方式,使内外之间渗透、流通;使用过渡的方式,通过植物、水体、界面的逐步变化组合,模糊边界,形成复合空间乃至折叠空间;通过孔洞式的沟通,形成均质的半开放性的空间分隔,从而模糊内外关系;通过建筑部分的架空处理,使景观要素得以蔓延进入;通过漫游步道、引导要素、回转与暧昧的空间暗示,形成空间的穿插与超链接等。时空拉伸使观者的体验时间与距离得到扩展,通过其主动的持续发现,形成可推导的漫游式的体验特征。

2)时空压缩使感知界面呈现出解蔽与透明,使观者快速、全面“生成了有关这些叠合信息的知觉”[18]。其设计方式包括:通过特定光学介质在界面上进行时空压缩与单向空间信息的透射和投射,使观者形成瞬时的感知;建构支持性的内部与外部空间,组织不同界面关系,通过引导特定的观察路径以获取混合的内外部信息;建构具有互相映射关系的交叠界面,使内外介入关系不断重构;通过对空间要素进行重叠与拼贴式的安排,使多元的空间信息被压缩在某一界面等。时空压缩以瞬时生成的方式使观者得到矛盾的视觉体验,通过预设多种界面,产生更多丰富性的体验。

3)时空的延展与解蔽在实际设计中可以实现互相依存以及互相转换。利用植物或其他形式界面本身的多重性和可变性,使其参与到不同空间组织类型中,丰富空间的交互方式,并呈现出更多自由的状态,包括通过特定方法完全混合构筑与景观,以最大程度地消解边界。在实际操作中,根据空间需要,利用建筑与景观内外交互的不确定性,通过景观要素、界面材质、空间结构等不同层面的组织与建构,可以对时空延展与解蔽2种建构方式进行叠加、非单一式的混合应用。

5 结语

笔者通过提出建筑与景观交接处的“厚性”的概念,来衡量内外之间体验过程的丰富程度。研究了2种时空体验的基本类型:“延展”与“解蔽”,及其体验过程中的“可推导性”与“瞬时生成性”。通过案例研究,提出不同的扩增内外之间“厚性”的建构方法。在当代景观实践中的时空建构与内外形成的交互关系中,不仅揭示了现代社会的渗透性与开放性,还关注了观者在体验与认知过程中的能动性与多样性。

同时,当代景观实践开始掌握对内外交互空间先导性的控制作用,通过使用空间建构的不同方式与技巧、利用不同的景观要素与材料,对空间交接方式与空间深度进行组织安排,创造丰富的空间层次与信息传达途径,以丰富观者的体验过程。通过总结基于延展与解蔽2种时空体验的基本建构方式、混合使用与互相转换,尝试为设计师在处理建筑与景观之间、内与外之间的时空关系提供新的思路。

注释:

① 由建筑设计公司Burckhardt + Partner AG与景观设计公司Raderschall Partner合作完成。

② 图1~3由作者绘制;其中图2-1实例图片引自:http://www.chnmuseum.cn/Portals/1/web/museumworld/50/index.html;图2-2实例图片引自:https://en.wikipedia.org/wiki/Washington_State_Convention_Center;图2-3实例图片引自:https://www.plataformaarquitectura.cl/cl/02-30076/casa-n-sou-fujimoto;图3-1实例图片引自:http://www.lostateminor.com/2015/01/01/gifu-japanmirror-walled-cafe-reflects-blooming-cherry-blossomsaround/;图3-2实例图片引自:https://www.archdaily.com.br/br/01-120115/outside-in-slash-meir-lobaton-coronaplus-ulli-heckmann;图3-3实例图片引自:https://www.asla.org/awards/2005/05winners/037.html; 图 4-1、4-2引自资料IIT Icons of Modernism Symposium "Illinoi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 Landscape Case Study- Now and Then":https://www.asla.org/uploadedFiles/CMS/Resources/22455_SchaudtPeterLinsday.pdf; 图4-3底图 引 自:https://asla.org/awards/2005/05winners/238/html;图5-1、5-4为作者拍摄,5-2、5-3为陈爽云拍摄,5-5为边思敏拍摄;图6-1为Laurie Olin绘制,引自Meyer E K. The post-earth day conundrum: translating environmental values into landscape design[M]//Conan M.Environmentalism in landscape architecture. Dumbarton Oaks Research Library and Collection, 2000: 187-244;图6-2模型图引自:http://www.eisenmanarchitects.com/university-art-museum;图7-1引自:https://en.wikipedia.org/wiki/Westminster_Presbyterian_Church_(Minneapolis);图 7-2引自:https://www.asla.org/2009awards/349.html;图8引 自:http://www.landezine.com/index.php/2009/07/westminster-presbyterian-church/;图9 实景图片引自:http://burckhardtpartner.com/de/projekte/detail/projekte/show/Projekte/neubau-mfo-park-zuerich/,平立面图引自:https://www.metalocus.es/en/news/revisiting-90s-mfo-parkzurich。

[1] DOHERTY G, WALDHEIM C. Is Landscape...?: Essays on the Identity of Landscape[M]. New York: Routledge,2015.

[2] ECKBO G. Is landscape architecture? [J]. Landscape Architecture, 1983,73(3): 64-65.

[3]景峰. 园林景观中的“灰空间探讨”[J]. 中国园林,2011(5):76-80.JING Feng. Study on Gray Space in Landscape Architecture[J].Chinese Landscape Architecture, 2011(5): 76-80.

[4]赵武征. 现代城市建筑中的复合公共空间设计[D].重庆:重庆大学,2004.ZHAO Wuzheng. The Design of Compound Public Space in Modern Urban Building[D]. Chongqing: Chongqing University, 2004.

[5] 勒·柯布西耶.走向新建筑[M]. 陈志华,译.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4.CORBUSIER L. Towards a New Architecture[M]. CHEN Zhihua, translation. Xi’an: Shaanxi Normal University Press,2004.

[6] 罗伯特·文丘里. 建筑的复杂性与矛盾性[M].周卜颐,译. 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6.VENTURI R. Complexity and Contradiction in Architecture[M]. ZHOU Buyi, translation. Beijing: China Water & Power Press, 2006.

[7] ROWE C, SLUTZKY R. Transparency: Literal and phenomenal[J]. Perspecta, 1963: 45-54.

[8] XING R. What can be taught in architectural design? —parti, poché, and felt qualities[J]. Frontiers of Structural and Civil Engineering, 2010, 4(4): 450-455.

[9]李静波, 戴志中. Poché:内外之间的“厚性”陈述[J].新建筑, 2014(6):94-97.LI Jingbo, DAI Zhizhong. Poché: The Thickness Presentation of In-between Space[J]. New Architecture,2014(6): 94-97.

[10] THWAITES K, SIMKINS I. Experiential landscape:an approach to people, place and space[M].New York:Routledge, 2007.

[11]言石. 可见与共见另一种光学成像[J]. 时代建筑,2008(3):10-17.YAN Shi. Visible and Co-visible, Another Optical Imaging[J].Time+Architecture, 2008(3): 10-17.

[12] 希格弗莱德·吉迪恩. 空间·时间·建筑:一个新传统的成长[M]. 王锦堂, 孙全文, 译. 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4.GIEDION S. Space, Time and Architecture: The Growth of a New Tradition[M]. WANG Jintang, SUN Quanwen,translation. Wuhan: 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ess, 2014.

[13]郭帆. 园林景观流动空间研究[D]. 北京: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2015.GUO Fan. Research on The Flowing Space in The Landscape Architecture[D]. Beijing: Chinese Academy of Forestry, 2015.

[14]马克·特雷布. 现代景观:一次批判性的回顾 [M]. 丁力扬,译.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TREIB M. Modern Landscape Architecture: A Critical Review[M]. DING Liyang, translation. Beijing: China Architecture & Building Press, 2008.

[15]藤本壮介. 建筑诞生的时刻[M].张钰,译. 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SOSUKE Fujimoto. When Architecture is Born[M]. ZHANG Yu, translation. Guilin: Guangxi Normal University Press,2013.

[16]卢文华. 时空压缩情境下的“内省空间”—四座现代建筑的深度案例研究[D]. 杭州:浙江大学, 2016.LU Wenhua. “Introspective Space” in the Age of Timespace Compression—In-depth Case Studies on Four Contemporary Bulidings[D]. Hangzhou: Zhejiang University,2016.

[17] MOHOLY-NAGY L. Vision in Motion[M]. Chicago: Paul Theobald, 1947.

[18]周诗岩. 建筑物与像: 远程在场的影像逻辑[M]. 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 2007.ZHOU Shiyan. Buildings and images: Image Logic of Presence of Tele-topia[M]. Nanjing: Southeast University Press, 2007.

[19]候幼彬. 中国建筑美学[M].黑龙江:黑龙江技术出版社,1997:198.HOU Youbin. Aesthetics of Ancient Chinese Architecture[M].Heilongjiang: Heilongjiang Technology Press, 1997: 198.

[20]于志远. 庭院:建筑与景观的交互[D]. 上海:同济大学,2006.YU Zhiyuan. Court: the Interrelationship of Architecture and Landscape[D]. Shanghai: Tongji University, 2006.

[21]王飞. 从全视到奇视一个关于视觉与空间感知的再现研究[J]. 时代建筑,2008(3): 38-43.WANG Fei. From Panorama to Thuamatorama, A Represention Research on Visual and Spatial Perception[J].Time+Architecture, 2008(3): 38-43.

[22]戴维·哈维. 后现代的状况[M]. 阎嘉, 译. 北京:商务印书馆,2014.HARVEY D. The Condition of Postmodernity[M]. YAN Jia,translation. Beijing: The Commercial Press, 2014.

[23] CZERNIAK J. Fertilizers: Olin/Eisenman[M]. Philadelphia:Institute of Contemporary Art,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2006.

[24] BÉDARD J F, BALFOUR A. Cities of artificial excavation:the work of Peter Eisenman,1978-1988[M]. Montreal:Canadian Centre for Architecture; Rizzoli International Publications,1994.

猜你喜欢

观者时空界面
跨越时空的相遇
镜中的时空穿梭
端午节观龙舟赛
国企党委前置研究的“四个界面”
玩一次时空大“穿越”
基于FANUC PICTURE的虚拟轴坐标显示界面开发方法研究
人机交互界面发展趋势研究
光影行者
心中的景致
时空之门